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分别行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传统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比较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等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为(6.52±1.08)h,术后排便时间为(11.29±2.24)h,术后通气时间为(1.97±0.64)d,住院时间为(9.82±1.3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对比对照组的相应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郭建伟 《中外医疗》2014,(21):42-43
目的:探讨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90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1±3.1) h、(6.3±1.7)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8±3.9) h、(11.9±2.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魏娜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2):1268-1269
目的探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排列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肠粘连松解术疗法,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参数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梗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4.8±3.9)h,住院时间为(5.7±2.6)d,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无患者再次发生肠梗阻;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41.2±4.6)h,住院时间为(12.3±3.1)d,4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患者再次发生肠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肯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肠梗阻复发率低,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囊肿、肠瘘及再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邓正兴 《当代医学》2014,(33):68-69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小肠排列管(M-A管)治疗反复粘连性肠梗的临床疗效及对再梗阻的影响。方法将资溪县例民医院自2010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25)。治疗组行肠粘连松解(必要时加行肠切除吻合)后,运用改良M-A管行肠重排列,术后第3天开始经改良M-A氏管行肠内营养支持,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对照组仅行肠粘连松解(必要时加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常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再次出现梗阻例数及平均时间。结果经统计学分析,2组术后为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及肠梗阻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M-A管治疗反复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再梗阻几率可明显下降,易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6例,将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n=28例)与参照组(n=28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肠粘连松懈术,实验组开展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比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排气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排气时间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排列术组和传统术组。传统术组行传统手术;排列术组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就两组患者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日和早期、远期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排列术组早期、远期并发症率低于传统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列术组患者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日均少于传统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近、远期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永旺 《河北医学》2012,18(9):1276-1278
目的:探讨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根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2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观察组),实施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并回顾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经小肠排列术治疗的31例肠梗阻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效果肯定,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肠粘连松解术与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诊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按1:1的比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常规常规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后者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相应治疗方法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7.89±10.37)小时、(75.67±9.15)小时,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共计住院(11.69±2.0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术后共计住院(17.42±1.71)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常规肠粘连松解术疗效更加显著,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小,在临床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2.
梁玉婷  谭小燕  李梁瑜 《河北医学》2009,15(10):1203-120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后预防肠管再次粘连的效果。方法:将78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38)。康复组于术后8h开始康复干预;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护理。结果:康复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且术后腹胀及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后实施综合的康复护理,可预防肠粘连的再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分析应用内置管肠排列术在临床严重粘连性的肠梗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详细记录与分析。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率、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术后复发率的差异,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0。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64.2%,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置管肠排列术在临床严重粘连性的肠梗治疗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IO)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AIO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AIO疗效及安全性确切.  相似文献   

15.
汪一邨 《河北医学》2010,16(10):1219-1221
目的:观察逆行性小肠内置管排列手术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小肠内置管排列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5年,早期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肺部感染等,其中2例患者死亡;随访中1例患者因复发行再次手术,手术治愈率91.7%。结论:采用逆行性小肠内置管排列手术是治疗复杂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50例,依照患者意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75),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3.0±0.6)cm、手术时间(56±18)min、术后排气时间(1.0±0.2)d以及住院时间(4.3±1.5)d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68.5±6.5)mL显著小于对照组(114.2±8.6)mL(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30.6%)(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与开腹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2009年我院采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的26例小肠广泛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6年,远期有效率为100%(25/26)。主要并发症为肠漏3.8%(1/26)。结论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术式,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全国宏 《当代医学》2014,(21):92-93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普外科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有53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腔镜组),45例行开腹粘连松解术治疗(开腹组),对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0±3.6) mL、(17.5±3.2)h、(1.0±0.4)d、(5.3±1.7)d,对照组分别为(50.4±3.6)mL、(30.1±8.4)h、(2.0±1.2)d、(10.1±2.8)d,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何宇刚 《当代医学》2010,16(20):153-154
目的探讨口服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2组除常规补液、抗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外,治疗组口服泛影葡胺,对照组给予肠动力药物及大承气汤。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入院后均用4例患者怀疑有绞窄性梗阻而急诊手术。治疗组第一排便时间平均为(11.3±2.7)h,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好适应症,口服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有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30),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状况及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状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试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短,且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预后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