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都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较对照组36.7%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只进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在病灶切除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的第1~3d,于腹前壁,皮下注射3.75mg亮丙瑞林注射液(GnRH-α),每28d重复注射1次作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痛经VAS评分、月经量、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明显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74.36%(29/3 9)],复发率[7.6 9%(3/3 9)]低于对照组[3 3.3 3%(1 3/3 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有效率高,治疗后痛经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赵艳   《中国医学工程》2013,(1):44-45
目的研究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GnRH-α)和常规组(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各53例,比较组别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症状上,研究组患者术后痛经、经量减少症状恢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复发率(5.7%)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不孕患者妊娠率上,研究组45.5%显著高于常规组20%(P〈0.01);不良反应上,研究组26.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0(P〈0.01)。结论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不孕患者成功妊娠率,但不良反应较严重,可根据实际适当选择此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子宫腺肌病治疗时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进行回顾,取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数字法,各抽25例,定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为研究组,使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治疗时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方法,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月经状况,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和C组,每组20例。A组行病灶切除术后予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B组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治疗;C组仅行单纯病灶切除术。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情况、复发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B组痛经缓解及消失率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月经减少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月经减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内,A组复发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Gn RH-a药物治疗能更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对于经济困难或不能耐受Gn RH-a药物不良反应者口服孕三烯酮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AM)患者72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6)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观察组(n=36)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LNG-IU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痛经程度分别为(2.65±0.72)分、(2.14±0.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34±0.81)分、(3.18±0.58)分,治疗3个月、6个月后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获得理想效果,能缓解痛经症状,抑制子宫体积增大,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视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接受GnRHa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为实验组,不接受GnRHa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为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能有效推迟疾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柴瑞瑞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654-1655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治疗巨大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洛阳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巨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组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环后3、6、12个月时,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治疗可缩小巨大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于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痛经程度评分和子宫体积,并统计疾病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6.67%(12/45),妊娠率为35.56%(16/4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6.67%(3/45),妊娠率为64.44%(29/4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可减轻患者痛经程度,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游勇 《中外医疗》2010,29(33):96-97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炔诺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行GnRH-a加炔诺酮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程度变化情况及用B超、核磁共振(MRI)、血清CA125、生殖激素(FSH、LH、E2)测定。结果治疗后痛经等症状缓解,B超和MRI提示子宫腺肌病病灶基本消退,子宫大小80.0%(12/15)恢复正常,血CA125、FSH、LH、E2水平显著降低(P〈0.01),妊娠率达73.3%。结论 GnRH-a联合炔诺酮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华  高红菊  张丹丹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150-115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对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予GnRH-a3.75mg皮下注射,每28天1次,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CA125、FSH、LH、E2水平测定。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8例患者中15例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程度减轻,痛经缓解率达100%,子宫体积缩小50%,血清CA125、FSH、LH、E2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GnRH-a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术在子宫腺肌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7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术,以及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术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6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难度大,但患者术后痛经缓解、月经量改善、子宫体积控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可靠,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患者44例。结果 Gn RH-a应用率50.0%;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月经周期、月经量、VAS疼痛低于术前,血红蛋白高于术前,末次随访月经量、VAS疼痛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成功率66.7%(10/15),妊娠成功率80.0%(8/10)。结论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可有效治疗相关不孕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对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予GnRH—a 3.75mg皮下注射,每28天1次,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CA125、FSH、LH、E2水平测定。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18例患者中15例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程度减轻,痛经缓解率达100%,子宫体积缩小50%,血清CA125、FSH、LH、E2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GnRH-a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1)给予GnRH-a注射治疗),观察组(n=31)采用GnRH-a注射+宫内放置LNG-IUS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血红蛋白、PBAC评分在LNG-IUS治疗后12个月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GnRH-a治疗后子宫体积显著减小,LNG-IUS治疗3、6、9、12个月时子宫体积有所增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LNG-IUS治疗后3、6、9、12个月PB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腺肌病采用注射GnRH-a联合放置LNG-IUS治疗,可显著减少月经量,减轻痛经症状,改善贫血,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文新  张轶清 《黑龙江医学》2014,(11):1237-1238
目前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与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口服避孕药、左旋18甲基炔诺酮等。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瘤或子宫病灶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盆腔去神经支配治疗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及磁共振引导下超声聚焦手术等。近年来血管介入性治疗方法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手术病灶切除、非手术病灶切除及药物治疗已代替子宫切除术成为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上建议基于子宫腺肌病影像学数据重建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临床精准诊断,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临床表现,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进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分层,同时遵守个体化原则,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鉴于子宫腺肌病病灶在子宫肌层内呈现浸润弥漫生长,建议手术病灶切除、非手术病灶切除方法治疗后采用药物长期管理,推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地诺孕素以及短效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巩固疗效,以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9.
张丽武  马秋英 《华夏医学》2007,20(4):888-890
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目前有药物治疗、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目前芳香化酶抑制剂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正在探讨中,抗侵袭、抗血管生成药物、受体干预和基因治疗会逐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层电凝术.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均达到50%以上.子宫腺肌病血管介入性治疗的中远期临床有效率达82.39%.  相似文献   

20.
王笑妍  韩旭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6):148-151, 156
目的 比较研究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及GnRH-a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在笔者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选择予以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28例患者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放置曼月乐环(LNG-IUS),设置为曼月乐组;25例患者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接受GnRH-a治疗,设置为GnRH-a组;其余25例患者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未进行其他治疗,设置为对照组。3组患者治疗后随访24个月,比较3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 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曼月乐组与GnRH-a组的痛经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体积、CA125水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曼月乐组的痛经评分、PBAC评分及CA125水平低于GnRH-a组(P<0.05),曼月乐组复发率在术后24个月低于GnRH-a组(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或GnRH-a治疗均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复发率,手术联合曼月乐环具有更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