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文君 《海南医学》2014,(19):2845-2848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26例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记录胎龄(超声或出生时成熟度分析数据)、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是否低于胎龄儿、是否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大生理性体重减少率、恢复出生体重的天数、起始肠内喂养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每天奶量〉100 ml/kg·d),37~42周时测定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以体重、身长和头围计,分析EUGR发生率、其危险因素以及适于胎龄儿(AGA)和低于胎龄儿(SGA)EUGR发生率。结果 EUGR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均低于非EUGR组(均P〈0.01),而体重下降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起始肠内喂养时间以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大于非EUGR组(均P〈0.01),SGA比例明显大于非EUGR组(均P〈0.05)。以体重、身长、头围计,所有新生儿EUGR发生率分别为47.6%、39.7%和4.8%。总体上SGA宫外发育迟缓率明显高于AGA(均P〈0.01)。胎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与EUGR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宫内发育迟缓、营养摄入差及呼吸窘迫综合症仍是胎龄≤32周早产儿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对早产儿出院后家庭喂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产儿母乳组、早产儿配方奶组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组,观察三组早产儿生后矫正胎龄6个月时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早产儿母乳组与早产儿配方奶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普通足月儿配方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母乳组神经行为发育与早产儿配方奶组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矫正胎龄6个月时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早产儿在体重、身长及头围方面能与早产儿母乳喂养取得相同效果,且均较普通足月儿配方奶喂养效果好,早产儿母乳喂养早产儿在神经行为发育方面优于早产儿配方奶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喂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影响,以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方法 选择NICU收治的30~34周的早产儿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早产儿母亲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照组早产儿母亲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临床测量早产儿出生体重、头围和身长.患儿于纠正胎龄至预产期时行NBNA.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分别为(1 806.30±304.59)g和(1 797.90±221.34)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头围分别为(28.43±1.59)cm和(28.80±1.6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身长分别为(40.73±3.64)cm和(41.47±3.78)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分别为34.93±1.89和35.87±2.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P>0.05).结论 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慧  沈玉会  梁敏  王和生  颜春英  刘欢 《西部医学》2011,23(10):1936-1937
目的研究惠氏S-26[金装爱儿加]配方奶粉对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追赶生长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儿63例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服用普通配方奶粉的早产儿63例作为对照。干预组早产儿出生后采用惠氏S-26[金装爱儿加]配方奶粉在医师指导下喂养,对照组采用普通配方奶粉喂养。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时的胎龄、性别构成、体重、身长、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惠氏干预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出现追赶生长及追赶生长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0.01)。结论早期采用惠氏S-26[金装爱儿加]配方奶粉在医师指导下喂养早产儿,能够促进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的追赶生长。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静脉高营养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静脉高营养在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宣(NICU)住院的68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7例用5%或6.74%小儿氨基酸、20%脂肪乳等进行静脉高营养;对照组31例经口喂养或经鼻胃管喂养。每晨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观察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肝脏大小变化等。结果观察组37例的身长、体重、头围的增长均比对照组多,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行静脉高营养在提高其早期生活质量及增加其体质量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近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产儿按喂养方式分为奶粉喂养、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3组,监测各组出生时、纠正胎龄40周、纠正年龄1月、纠正年龄2月时身长、体质量、头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纠正胎龄40周时,母乳喂养组体质量、身长、头围、体质量增加量、头围增加量、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等指标均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5.110~27.738,P<0.05).奶粉喂养组身长增加量小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25.311,P<0.05).纠正年龄1月时,奶粉喂养组身长增加量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6.518,P<0.05);母乳喂养组体质量增加量、头围增加量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8.770、19.482,P<0.05).纠正年龄2月时,奶粉喂养组体质量、身长、体质量增加量、头围增加量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4.047~17.044,P<0.05);母乳喂养组身长增加量小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22.241,P<0.05).结论 纠正胎龄40周时母乳喂养组生长占优势,此后奶粉喂养组生长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蛋白在极早/非常早产儿过渡期喂养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产科出生转入我科胎龄≤32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喂养深度水解蛋白(eHF)和对照组30例,喂养早产儿标准配方奶(sPF),观察组给予eHF喂养至10 mL/次时改为sPF,对照组从微量喂养至营养喂养一直喂sPF。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F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自主排便次数、胎便排尽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 d时头围、身长、体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早/非常早产儿在过渡期喂养eHF优于sPF。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对早产儿出院后家庭喂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产儿母乳组、早产儿配方奶组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组,观察三组早产儿生后矫正胎龄6个月时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早产儿母乳组与早产儿配方奶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普通足月儿配方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母乳组神经行为发育与早产儿配方奶组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矫正胎龄6个月时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早产儿在体重、身长及头围方面能与早产儿母乳喂养取得相同效果,且均较普通足月儿配方奶喂养效果好,早产儿母乳喂养早产儿在神经行为发育方面优于早产儿配方奶及普通足月儿配方奶喂养。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测定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及NBNA评分的影响,以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方法:2009年-2010年本院NICU收治的30-34周的早产儿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早产儿母亲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照组早产儿母亲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临床测量早产儿出生体重、头围和身长。患儿于纠正胎龄至预产期时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分别为(1806.30±304.59)g和(1797.90±221.34)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头围分别为(28.43±1.59)cm和(28.80±1.6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身长分别为(40.73±3.64)cm和(41.47±3.78)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分别为34.93±1.89和35.87±2.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 P>0.05)。结论: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持续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需持续管饲喂养的早产儿70例,按出生体质量和胎龄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并予以持续管饲输注配方奶,观察组在持续管饲喂养过程中,予以非营养性吸吮(NNS),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残留奶量、每日奶量、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情况、出生后体质量增长情况及矫正胎龄40周时行为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胎粪排尽时间缩短、每日大便次数增多、胃残留奶量减少,腹胀、呕吐发生率低,患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较短、出生后体质量增长较快,患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估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总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NS能够提高患儿奶量,降低持续喂养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加快早产儿体格生长,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其行为神经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与母乳、足月儿配方奶、混合喂养等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增长值的影响。方法广州市与佛山市10家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龄不足37周且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489例,分为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PDF组,n=323)、母乳喂养组(BM组,n=38)、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TF组,n=76)、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PDF/BM组,n=28)和足月儿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TF/BM组,n=24),观察及比较各组在出生后1、2、3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的差异。结果 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增长值均大于BM组(P<0.05),1、3个月时的身长增长值大于BM组(P<0.05),2、3个月时的头围增长值大于BM组(P<0.05)。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均大于TF组(P<0.05)。结论出院后应用配方奶喂养能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快速增长,从而帮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现追赶性生长,避免或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7-49
目的分析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100例,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医生主导喂养方式,观察组采取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分析两组早产儿喂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26.35±1.97)d,第一次经口喂养矫正胎龄(36.89±1.87)周,住院时间(38.64±4.97)d;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22.38±1.13)d,第一次经口喂养矫正胎龄(35.01±1.02)周,住院时间(33.02±2.52)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喂养期间发生血便9例,呕吐14例,腹胀11例,腹泻13例;观察组喂养期间发生血便1例,呕吐2例,腹胀1例,腹泻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体重(1671.87±146.32)g,身长(42.15±3.61)cm,头围(29.15±1.26)cm;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体重(1772.02±198.33)g,身长(43.84±5.52)cm,头围(31.08±1.87)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在早产儿中能够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喂养并发症发生,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分析个体化母乳强化对<32周早产儿体格生长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2年3月NICU<32周住院早产儿9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早产儿采用基于血清尿素氮水平的个体化母乳强化方案,对照组早产儿采用标准母乳强化方案喂养,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氧暴露时间、平均住院时长及喂养不耐受(FI)、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I患儿62例,FI的发生率为65.26%;NEC患儿7例,NEC发生率为7.37%;BPD患儿13例,BPD发生率为13.68%.两组早产儿出生时在胎龄、性别、分娩方式、母亲产前是否使用激素、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两组在FI、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在出院时,体质量增长速率、身长增长速率以及头围增长速率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母乳和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隔顿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为早产儿选择更合适的喂养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02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乳收集量、监护人意愿及本院研究需求,将患儿分为A组(n=52)和B组(n=50),A组用强化母乳喂养,B组用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隔顿喂养,两组均喂养4周。观察其体格生长发育、喂养耐受、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喂养前,两组患儿的头围、身长、体重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后,两组患儿的头围、身长、体重指标水平均较喂养前上升(P0.05),A组喂养后头围、身长及体重均稍高于B组(P0.05)。喂养前后,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与B组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强化母乳喂养与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隔顿喂养的效果差异较小,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隔顿喂养可以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各方需求,可以替代强化母乳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虽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喂养所需费用明显更低,更加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早期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12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根据其喂养方式分成2组:母乳喂养组46例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50例。比较2组早产儿院内感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将2组胎便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生后14d的体重增长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4.3%和18%,P〈0.05);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8.7%和24%,P〈0.05);母乳喂养组胎便排尽的时间显著早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73.7±10.1)h和(92.0±21.4)h,P〈0.01];母乳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6.9±1.5)d和(8.0±1.9)d,P〈0.05);母乳喂养组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9.8±1.6)d和(11.3±2.4)d,P〈0.05);母乳喂养组生后14d的体重增长优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199±100)g和(147±75)g,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可降低院内感染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使其较早达到足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故应提倡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和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早产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音乐干预和抚触,对比两组早产儿1个疗程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等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进奶量(548±13)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12)ml,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音乐干预和抚触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进奶量,明显促进生长发育,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穆静  孙建荣 《医学综述》2014,(2):349-351
目的研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市宣武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早产儿90例,分别于出生后23 d、123 d、1214 d、2614 d、2628 d(纠正胎龄40周后算起)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进行神经行为测定。结果 90例早产儿中,NBNA异常的有21例,出生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体质量、身长与头围不足等现象,经干预后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较出生时显著增加(P<0.05);21例NBNA异常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干预,1228 d(纠正胎龄40周后算起)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进行神经行为测定。结果 90例早产儿中,NBNA异常的有21例,出生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体质量、身长与头围不足等现象,经干预后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较出生时显著增加(P<0.05);21例NBNA异常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干预,1214 d、2614 d、2628 d(纠正胎龄至足月后)NBNA评分较纠正胎龄后228 d(纠正胎龄至足月后)NBNA评分较纠正胎龄后23 d显著上升(P<0.05)。结论 NBNA可及时发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干预,对促进早产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母乳喂养实施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夏邑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家庭参与式护理管理的5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86.00%)高于对照组(38.00%),配方奶喂养率(6.00%)低于对照组(60.00%),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短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后体质量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NICU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管理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快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在早产儿中使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其今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120例,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共有早产儿40例,为A组早产儿提供早产奶喂养,为B组早产儿提供母乳喂养,为C组早产儿提供母乳和早产奶混合喂养,对比3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胎龄纠正40周时,B组早产儿的重量、体重增加量、头围、身长等数值高于A组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早产儿身长增加量低于B组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纠正1个月时,A组早产儿身长增加量高于B组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头围增加量与体重增加量高于A组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纠正2个月时,A组身长、体重、头围增加量、体重增加量都高于B组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身长增加量低于A组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龄纠正40周时,使用母乳喂养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之后使用早产奶有助于早产儿成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早期口服妈咪爱及微量喂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口服妈咪爱及微量喂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早产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生后24小时内开始口服妈咪爱0.5g,1天3次,温开水冲服,早产儿配方奶、母乳少量多次喂给,根据患儿的需要及喂养耐受情况逐渐添加奶量,最大奶量不超过20ml/(kg·d)。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4例,发生率11.1%;对照组喂养不耐受28例,发生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中呕吐、腹胀、胃潴留患儿均明显较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胎粪完全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喂养时间、出生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口服妈咪爱及微量喂养能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