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卵巢颗粒细胞叉头框(forkhead box,Fox)基因和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不孕症患者126例,按照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63例,未妊娠组63例。回顾性分析取卵日成熟卵泡壁颗粒细胞 FoxO1、FoxO3a 和 FSHR mRNA 的表达,并对 FoxO1、FoxO3a、FSHR 之间及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组血清 E2水平高于未妊娠组(P<0.01);妊娠组优质胚胎数多于未妊娠组(P<0.01);2组 LH、P、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 FoxO1 mRNA表达高于未妊娠组(P<0.01);2组 FoxO3a及 FSHR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1和 FoxO3a与FSHR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81、0.999(P<0.01i)。结论 FoxO1和FoxO3a参与卵母细胞质量的调节,其功能与 FSHR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促排卵周期颗粒细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表达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6年3月至同年12月,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者43名,按获卵数量分为低反应组(<5枚)、正常反应组(5~15枚)和高反应组(>15枚).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卵巢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比较各组FSHR表达强度、胚胎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结局.结果 颗粒细胞FSHR表达量以高反应组最高,正常反应组次之,低反应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注射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和冻胚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与获卵数(r=0.719)及外周血E2水平(r=0.516)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受精率和卵裂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促排卵时颗粒细胞FSHR表达和卵巢反应性均较高;FSHR表达量与获卵数和血清E2水平呈正相关.研究提示颗粒细胞FSHR水平可能直接影响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卵泡液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浓度,探讨LIF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在取卵时留取第1管清亮无血染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测定卵泡液内LIF浓度。并对LIF和年龄、性激素、移植胚胎质量以及妊娠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64个IVF-ET周期(164个病人)的卵泡液。66例妊娠,妊娠率40.2%。卵泡液LIF浓度在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间元显著性差别。但在找到卵子的卵泡液内LIF水平显著低于未找到卵子的卵泡液组(P=0.034)。正常妊娠妇女的卵泡液内LIF水平显著高于异常妊娠(流产和宫外孕)妇女(P=0.006)。年龄在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8)。【结论】卵泡液内LIF浓度并不影响IVF-ET妊娠结局。正常妊娠妇女卵泡液LIF浓度显著高于发生早期流产和宫外孕的妇女。年龄会显著影响IVF-ET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卵泡液白血病抑制因子浓度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卵泡液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浓度,探讨LIF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在取卵时留取第1管清亮无血染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测定卵泡液内LIF浓度。并对LIF和年龄、性激素、移植胚胎质量以及妊娠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64个IVF-ET周期(164个病人)的卵泡液。66例妊娠,妊娠率40.2%。卵泡液LIF浓度在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间元显著性差别。但在找到卵子的卵泡液内LIF水平显著低于未找到卵子的卵泡液组(P=0.034)。正常妊娠妇女的卵泡液内LIF水平显著高于异常妊娠(流产和宫外孕)妇女(P=0.006)。年龄在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8)。【结论】卵泡液内LIF浓度并不影响IVF-ET妊娠结局。正常妊娠妇女卵泡液LIF浓度显著高于发生早期流产和宫外孕的妇女。年龄会显著影响IVF-ET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卵泡液中LIF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①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妇女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对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②方法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5例体外受精妇女排卵时卵泡液中LIF的水平,分析其与取卵数、卵子受精率、早期胚胎的质量以及移植结局的关系。③结果卵泡液中LIF的浓度与卵子的受精率以及胚胎的质量呈正相关(r=0.613、0.591,P〈0.05);妊娠组卵泡液中LIF的浓度与未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630,P〉0.05)。④结论卵泡液中LIF水平影响卵子成熟、早期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排卵周期颗粒细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表达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6年3月至同年12月,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者43名,按获卵数量分为低反应组(<5枚)、正常反应组(5~15枚)和高反应组(>15枚)。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卵巢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比较各组FSHR表达强度、胚胎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结局。结果颗粒细胞FSHR表达量以高反应组最高,正常反应组次之,低反应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注射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和冻胚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与获卵数(r=0.719)及外周血E2水平(r=0.516)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受精率和卵裂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促排卵时颗粒细胞FSHR表达和卵巢反应性均较高;FSHR表达量与获卵数和血清E2水平呈正相关。研究提示颗粒细胞FSHR水平可能直接影响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CFTR)在不同年龄不孕患者卵泡液中表达的变化与卵子及胚胎发育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孕激素(progesterone, P)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卵泡液中CFTR的浓度;收集取卵日卵丘颗粒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卵丘颗粒细胞上CFTR蛋白的定位及表达;Real-time PCR测定卵丘颗粒细胞CFTR mRNA的表达。结果 CFTR在不同年龄段不孕患者卵泡液中均有表达,不同年龄段患者卵泡液中CFT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液中CFTR水平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497,P<0.05)。不同年龄组胚胎培养结局中获卵数和优质胚胎率与卵泡液中CFTR含量呈反比。不同年龄组胚胎培养结局中2PN形成率与卵泡液中CFTR含量呈正比。免疫荧光染色表明颗粒细胞胞浆和胞膜上均有CFTR蛋白的表达。不同年龄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上均有一定量的CFTR mRNA表达;不同年龄患者卵丘颗粒细胞中CFTR mRNA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440)。不同年龄可用胚胎率与CFTR mRNA表达量呈反比趋势。结论 CFTR可能参与人卵泡正常生长的调控,与不孕患者年龄有密切的相关性,直接影响获卵数、2PN形成率、优质胚胎率等卵子及胚胎的发育结局,CFTR有可能作为预测体外受精患者卵子及胚胎发育结局的一种无创、定量的标记分子。  相似文献   

8.
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对IVF-ET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颗粒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凋亡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1名首次行IVF-ET的输卵管性因素不孕患者。用GnRH-a长方案超促排卵治疗,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卵泡液中颗粒细胞,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SOD水平,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凋亡率。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有较低的MDA水平和凋亡率,较高的优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与受精率呈中度负相关(r=-0.425,P=0.002),与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卵裂率、优胚率无明显相关关系;SOD与之均无相关关系;凋亡率与获卵数(r=-286,P=0.042)、成熟卵子数(r=-0.330,P=0.020)、优胚率(r=-0.311,P=0.026)呈低度负相关。MDA与SOD呈中度负相关(r=-0.471,P<0.001);与凋亡率呈中度正相关(r=0.475,P<0.001)。结论:氧化应激可能导致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进而影响卵子的发育潜能及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获卵数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80例不孕患者共180个IVF-ET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FSH水平和不同获卵数患者年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FSH水平患者年龄、促性腺激素(Gn)剂量、Gn促排时间、移植胚胎数、卵裂率、妊娠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8.78IU/L者获卵数明显低于FSH〈3.85IU/L和FSH3.85~8.78IU/L组(P〈0.05),而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却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5)。随年龄增长、FSH水平增加获卵数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获卵数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5个受精率最高,获卵数〉15个受精率最低;获卵数6~15个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最高;随着获卵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和中重度OHSS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获卵数和FSH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246,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与IVF-ET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基础FSH水平不能预测IVF-ET的临床结局,而获卵数可以预测IVFET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系统的表达变化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来曲唑构建PCOS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卵巢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从灌胃后第10天开始,PCOS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明显升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无明显改变;大鼠卵巢皮质中含有较多的小卵泡及闭锁卵泡,多数卵泡成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减少;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均在细胞质表达,kisspeptin/kiss1r主要在颗粒细胞、膜细胞和黄体中表达,而FSHR仅表达在颗粒细胞。PCOS组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PCOS卵泡发育中,卵巢表达的kisspeptin/kiss1r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PCOS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67例适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手术的不孕症患者,收集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卵泡液中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IVF—ET患者临床妊娠组颗粒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非临床妊娠组(P〈0.01)。结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可能可以预测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血清中瘦素(Lept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67例患者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Leptin与IGF-I水平。结果:(1)取卵日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为(13.20±5.43)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kptin水平(10.86±5.73)mg/L,P〈0.05;卵泡液中的Leptin水平与血清中的Leptin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01)。血清中的IGF-I水平为(7.18±4.58)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IGF-I水平(4.36±3.03)mg/L(P〈0.05),卵泡液中的IGF-I水平与血清中的IGF-I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01);(2)卵巢低反应型者的血清及卵泡液中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卵巢中高反应型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三种卵巢反应类型的血清及卵泡液中IGF—I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卵泡液及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与IGF—I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079,P〉0.05)及(r=-0.127,P〉0.05)。结论:(1)卵泡液中的Leptin及IGF-I均来自血清;(2)高浓度的Leptin可能抑制卵泡发育,而低浓度的Leptin可能对卵泡发育没有影响;(3)体内IGF-I可能与其受体结合后发挥对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4)Leptin与IGF-I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精卵孵育不同时间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精卵共孵育时间不同将280个周期采集到的卵子3342枚随机分为短时受精组(A组,精卵共同孵育4-6h后随机选取1/2数量卵子脱颗粒细胞)、长受精组(B组,所剩1/2数量卵子,精卵孵育过夜)。分别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结果两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和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缩短精卵孵育时间不影响受精率及卵裂率,相反能提高胚胎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促排卵(COS)中,卵泡发育过多的患者应用小卵泡穿刺术后的周期结局。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本中心行IVF-ET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数量过多(促排卵后7~9 d,双侧卵巢卵泡数超过20个)的患者,按其意愿分成2组:小卵泡穿刺组(n=36)和对照组(n=32)。比较2组一般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子发育情况和妊娠率等。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水平及穿刺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卵泡穿刺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E2水平、获卵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卵子成熟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卵泡穿刺组无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发生,对照组中发生OHSS 13例(占40.6%)。结论:小卵泡穿刺术能有效解决IVF-ET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过多的问题,降低OHSS发生率,改善IVF-ET周期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110个接受IVF-ET周期前1-2个周期,于月经第3天抽血测定bFSH水平,分析bFSH水平对进入IVF-ET周期使用促性腺激素(Ca)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影响。结果bFSH〈10IU/L组年龄(32.19±3.96)岁,Gn用量(26.94±10.20)支,胚胎植入率为21.29%,临床妊娠率为36.36%;bFSH≥10IU/L组年龄为(35.32±3.01)岁,Gn用量(38.46±25.02)支。胚胎植入率为5.77%,临床妊娠率为13.6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使用天数、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SH水平可预测卵巢的反应性,bFSH≥10IU/L时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还氧化酶-2(COX-2)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FSHR、COX-2的表达水平,并同时选取2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以及25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分析FSHR、COX-2的表达在9口巢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结果FSHR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均P〈0.05),COX-2在9口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FSHR与COX-2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92,P〈0.05)。结论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FSHR与COX-2的表达有相关性,选择性应用COX-2抑制剂,进而阻断卵泡刺激素(FSH)的作用,有希望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取卵日不同径线卵泡的黄素化颗粒细胞中各种水通道蛋白(AQPs)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收集2022年3月25日至2022年9月23日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不孕患者取卵日的卵泡液共48例,根据卵泡径线分为小(<13 mm)、中(13~18 mm)、大(≥18 mm)卵泡群分开收集卵泡液提取颗粒细胞。经RNA定量后纳入22例进行分析,比较3组卵泡群的AQPs mRNA表达水平。根据促排卵方案将患者分为拮抗剂组和激动剂组,分析AQPs的表达差异。【结果】黄素化颗粒细胞中AQP2的mRNA水平随卵泡径线的增加而升高(linear trend P=0.004),其差异在大、小卵泡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该差异在拮抗剂组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 6),在激动剂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AQP2在黄素化颗粒细胞中的mRNA水平随着卵泡径线的增长而增加,其表达量与促排卵方案有关,提示AQP2在卵泡生长和卵泡液生成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且其mRNA表达水平可能受到FSH和LH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卵泡液中蛋白氧化水平与IVF-ET结局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卵泡液中蛋白氧化水平与IVF-ET结局参数的关系.方法 测定64例因卵管性因素不孕接受IVF-ET治疗的女性患者卵泡液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研究AOPP水平与IVF-ET结局参数的关系.结果 (1)卵泡液中AOPP水平与成熟卵母细胞比例(r=-0.401,P=0.001)、受精率(r=-0.257,P=0.045)、卵裂率(r=-0.290,P=0.024)、良好胚胎形成率(r=-0.520,P=0.000)均呈显著负相关;(2)不同获卵数组之间AOP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F=3.851,P=0.027),其中以获卵数8~15个组AOPP水平最低,获卵数<8个组最高;(3)非妊娠组AOPP水平显著高于妊娠组(t=3.665,P=0.001);(4)不同年龄组AOP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5.919,P=0.000),其中年龄35岁组AOPP水平最高,<30岁组最低.结论 IVF-ET周期中,卵泡液中存在蛋白氧化应激现象.卵泡液中高水平的AOPP可能对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继而影响IVF结局.  相似文献   

19.
双输卵管切除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立红 《柳州医学》2006,19(3):133-134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32个周期为观察组。选择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受精率、卵裂率两组无差异性(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虽有影响,但对卵裂率、受精率无影响,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有帮助。可改善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正常妇女颗粒细胞中inhibinα(INHα)、inhibin βA(INHβA)、INHβB亚基、FS315及PS288的表达水平,探讨上述细胞因子与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PCOS患者20名作为研究组,非PCOS妇女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定量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妇女颗粒细胞中INHα、INHβA、INHβB亚基、FS315及PS288的表达水平。结果PCOS组妇女颗粒细胞中INHβα、INHβA、INHβB亚基、FS315及FS288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3±0.41、3.72±1.08、0.88±0.27、0.81±0.16、0.29±0.09。正常对照组妇女颗粒细胞中上述指标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8±0.37、1.96±0.68、0.65±0.26、0.45±0.12、0.18±0.07。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正常妇女体内,颗粒细胞α亚基mRNA水平和卵泡直径正相关(r=0.63;P〈0.01)。颗粒细胞INHβA亚基和卵泡直径正相关(r=0.45;P=0.05)。且α和βA亚基mRNA水平正相关(r=0.91;P〈0.001)。而邮亚基mRNA水平与卵泡直径无相关性。βB亚基mRNA水平较肚亚基mRNA水平低10倍。在PCOS患者中,颗粒细胞INHβα、INHβA、INHβB亚基mRNA水平与卵泡直径无相关性。在PCOS颗粒细胞中,稳态PS315及FS288mRNA水平与卵泡直径及无相关性,无论正常妇女还是PCOS者的卵泡中,这两种转录产物自身却高度相关(r=0.85;P〈0.001和r=0.99;P〈0.001)。另外,正常妇女和PCOS者FS315/PS288的比率相同(平均2.98±1.2和2.90±1.2),并不因卵泡直径而改变。结论INHα和INHβA在卵泡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PCOS者INHα和βA亚基mRNA功能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