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宝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7):738-739,742
目的:观察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指端(指腹)缺损的患者实行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好,是修复指端(指腹)皮瓣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重建感觉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指端指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建感觉指动脉岛状皮瓣逆行旋转至指腹缺损处,将残端神经与皮瓣内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吻合,修复创面;临床应用26例28指.结果 2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26例(指)皮瓣获得随诊6~12个月,手功能按TAT法评定,优良率达93.3%.结论 重建感觉指动脉岛状皮瓣可一次性修复指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1例12指指端指腹缺损,行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后辅以积级感觉再训练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依据国际手外科联合学会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疗效的评定的方法:感觉恢复S5为6指,S4为2指,S3为2指;皮瓣两点辨别觉:正常为6指,减退为4指。结论:应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术后辅以积级感觉再训练康复治疗,是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韦纯霄 《华夏医学》2015,28(1):149-151
指端缺损临床常见,传统的手术修复方法不能重建肢端感觉而严重影响手指功能恢复,手指功能的恢复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采用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或结合其它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1例25指.结果:术后19指皮瓣顺利成活;4指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2指皮瓣完全坏死,改行其它皮瓣修复.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功能及外形均较满意.结论: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不牺牲手指知名血管且术后可带有感觉,是修复同指或邻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指骨外露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8指,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8指,吻合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7指。皮瓣切取平均面积为(1.2×1.5)cm2~(1.8×2.5)cm2结果 5种手术方式得到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指端缺损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更好的修复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卢忠存 《微创医学》2013,8(4):437-438
目的 探讨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病例20例共26指进行分析.对指端缺损重建感觉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等6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影响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各种同指动脉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1999年至2003年间,根据指腹缺损类型不同,我们分别采用同指背外侧顺行岛状皮瓣(20例)、同指掌侧顺行岛状皮瓣(10例)、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例)、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10例)、拇指尺背侧(8例)和桡背侧逆行岛状皮瓣(15例)等多种方法治疗71例75指指腹缺损。结果所有皮瓣顺利存活。71例患者中55例获得4个月以上随访。采用同指指掌侧顺行岛状皮瓣重建的指腹,术后感觉恢复较好,静态两点辨别觉平均5.0mm。而采用吻合神经支的逆行岛状皮瓣重建的指腹,静态两点辨别觉平均9mm。其中2例使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指腹的患者,术后出现了对冷不耐受等情况。结论 采用同指动脉岛状皮瓣重建指腹,手术一次完成,不损伤正常相邻手指,可恢复一定的感觉功能,是治疗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指端缺损患者42例(47指),给予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修复手术,且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红润、无色素沉着、指腹饱质地柔软且伤指IP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皮瓣区感觉功能评价为S 425指、S 3+15指,S 27指。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外形及功能均能恢复满意,是指端缺损修复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因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42例患者的48指,所有患者均应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进行逆行转移,对患者的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修复效果、手指功能和外形。结果:42例患者的48指,其中36例患者的39指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成活率为81.2%;有4例患者的6指皮瓣在移植后出现部分坏死,占12.5%,然后医护工作者对患者进行换药处理2周后,创面完成愈合;有2例患者的3指皮瓣完全坏死,改用其他部位皮瓣进行再次手术以修复创面。在手术后4~12个月内对42例患者均进行了随防,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观察患者的患指恢复情况。发现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指的指端及指腹饱满度恢复良好,经修复的皮瓣颜色和质地均良好,患者对患指的外形恢复较为满意;远侧指间关节伸曲功能恢复良好。主动伸屈范围:屈曲约55°~85°,平均60°,伸直约0度;所有48例患指深感觉恢复均得到恢复,有42例患指的浅感觉得到恢复,皮瓣两点辨别能力为8~10 mm。结论: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软组织修复手术中,可以有效地恢复指端软组织缺损,且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和神经。该方法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皮支血管链逆行侧方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以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上行支、下行支形成的链式吻合供血,在手指近节侧方切取皮瓣。皮瓣的轴线是手指侧方中线,皮瓣旋转点为中节指体中远端,皮瓣的蒂部宽度为0.5~1.0cm。皮瓣携带指背神经与创面指神经断端进行缝合修复,重建手指感觉。逆行移位皮瓣修复指端创面32例。结果3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皮瓣外形与正常相近,弹性、色泽良好。缺损饱满而不臃肿,质地柔软,有排汗功能,两点辨别觉达5~9 mm。结论采用指固有动脉皮支血管链逆行侧方皮瓣一期修复指端缺损,疗程短,效果好,操作简单,血供可靠,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并且能重建皮瓣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手术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手指软组织缺损使用指动脉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新鲜成人手标本20侧,对指动脉走行及分支进行观测;临床运用指动脉皮瓣修复指端、近侧指骨间关节以远皮肤缺损40例。结果:指掌侧固有动脉在手指每节发出4条较小的掌皮支,供应手指掌侧及背侧面的皮肤,桡、尺侧固有动脉在中节指骨的远端、远节指骨的近端有较恒定的交通支。据此设计指动脉逆形岛状皮瓣;临床应用40例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的特点,是修复手指中节以远皮肤缺损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魏鹏  黄剑  陈宏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587-588
目的 探讨带指背神经或 (和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疗效。 方法  1997年~ 2 0 0 3年 ,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 2 11例 2 34指 ,其中治疗组(72例 83例 )用带指背神经或 (和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对照组 (139例 15 1指 )用带指神经血管束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对两组皮瓣的存活、外观、有无出现危象、两点辨别觉、患指有无痛觉过敏或感觉麻木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两组皮瓣均存活 ,外观较理想。随访 1.5~ 2 .0年 ,治疗组痛觉过敏或感觉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指腹感觉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结论 带指背神经或 (和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应用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手部掌背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及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7例(19指)。男14例,女3例。年龄31~68岁。皮瓣大小为2.0cm×1.5cm~8.0cm×3.0cm。皮瓣供区植皮。结果:临床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7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弹性好,手指功能良好。结论:桡神经浅支及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5.
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拇指尺或桡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指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28例,皮瓣均含有感觉神经,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5.5 cm×3 cm。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拇指指腹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优良,指腹两点辨别觉5~12 mm。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5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较好的恢复拇指指腹的外形和感觉。  相似文献   

16.
逆行掌背动脉皮瓣移位修复手指热压伤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指热压伤早期手术失败后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7例手指热压伤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早期手术创面修复失败,创面大小:1 cm×1.5 cm~3 cm×1.5 cm,均合并有骨外露,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手术,创面愈合后,强化手指功能锻练。结果术后17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术后肿胀,起张力性水疱,1例皮瓣青紫瘀血,经及时处理后,皮瓣得以成活,随访4个月~2年,参照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患者手指功能分别为:优7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达76.4%。结论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对手指热压伤早期手术失败病例进行修复术,早期强化功能锻练,可较好恢复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及比较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与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电白县医院收治的114例拇指末端缺损的患者,根据患指的受伤情况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修复,采用示指背侧蒂岛状瓣55例,采用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59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2组患者术后屈伸功能、耐寒性、皮瓣的两点辨别觉、皮瓣感觉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和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均是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指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方法修复手指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以手指背血管为蒂,于近节指背、指蹊及掌背远端区域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至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处,皮瓣及蒂部包涵指背动脉及指背浅静脉,皮瓣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或皮片移植修复。结果:1999年10月~2002年8月,临床应用12例13个皮瓣,11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皮瓣发生表皮层坏死,经换药后自愈。结论:指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邻近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区,血运可靠,可以安全、简便地修复手指创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方法:采用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治疗指端掌侧缺损16例,平均随访8个月。对Moberg皮瓣的改良包括在皮瓣近端采用双边"Z"成形,远端克氏针牵引。游离皮瓣仅保留神经血管蒂,内含双侧指固有神经和一侧指固有血管,保留指背神经的连续性。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在外观、感觉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满意,术后3月手指活动TAM优良率为83.3%(15/18),指端两点辨别觉达到5mm以内。结论: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进一步增加了推进距离,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