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溴化异丙托品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7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均应用0.5%硫酸沙丁胺醇,剂量为0.25 ml/次,加生理盐水至2~3ml,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 min,疗程5~7d.治疗组在应用0.5%硫酸沙丁胺醇的同时加用0.025%溴化异丙托品,≤1岁1ml/次,~3岁2mL/次,每天2次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程5~7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3% (33/35),对照组有效率为64.1% (25/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2,P<0.01).结论 溴化异丙托品和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具有更好的气管舒张效果,而且发生心悸、骨骼肌震颤、心律紊乱、低血钾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后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2600型婴幼儿肺功能仪对婴幼儿哮喘进行两种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在受检7项指标中,经沙丁胺醇和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前后其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种药物雾化后肺功能指标除潮气量(TV)外,余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均可用于哮喘发作期的解痉治疗,对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过去不少人认为它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反应较差,但现在的研究表明,毛支存在支气管痉挛,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已为多数人所肯定。我们对30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定溴化异丙托品(爱喘乐)联合肝素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雾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治疗组加用溴化异丙托品和肝素雾化吸入。结果:雾化治疗组治愈率92%(46/5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64.6%(31/4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应用溴化异丙托品和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常规综合疗法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溴化异丙托品临床治疗进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抗胆碱能类药物是西方医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吸人性支气管舒张剂,近20余年,溴化异丙托品(Ipratropium bromide)广泛用于成人,尤其在欧洲对儿童严重哮喘的治疗,有其重要性,现将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历史与回顾 阿托品及相关的抗胆碱能生物碱广泛分布于蔓陀罗类植物中。早在数百年间,在印度和美洲已用蔓陀罗叶茎和根燃烧产生的烟雾治疗呼吸道症状,此烟雾实际上就是现代抗胆碱能季胺化合物的前身~[1]。20世纪初,肾上腺素类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占主导地位。20世纪后期,对气道胆碱能神经系统的研究和人工合成阿托品类似物的发展,抗胆碱能药物重新引起医学界的关注~[2]。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抗胆碱能药物。仅溴化异丙托品可作为局部吸入应用~[1、2]。从70年代中期已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广泛使用.目前我国也开始应用。  相似文献   

6.
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治疗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克仑特罗(clenbuterol)等。我科用克仑特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已10余年[1],虽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有部分患儿症状减轻不明显。近几年国外报道沙丁胺醇联合溴化异丙托品(ipratropiumbromide)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较单用沙丁胺醇效果佳[2,3]。因此,我们对克仑特罗联合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对象:根据儿童哮喘诊断标准选择病例,均为急性发作患儿,就诊前6小时内未使用过支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 1998年 10月~ 1999年 3月将非诺特罗和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溶液经雾化吸入用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 ,临床疗效较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临床诊断为哮喘的住院患儿 81例 ,男 44例 ,女 37例 ;年龄 1~ 14岁 ,平均 5 .3岁。分为两组 :治疗组 46例 (婴幼儿哮喘 16例 ,儿童哮喘 30例 )。对照组 35例 (婴幼儿哮喘 12例 ,儿童哮喘 2 3例 )。哮喘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1]。方法1.治疗方法 :两组的基础治疗 (抗感染、对症处理、氧疗 )相同。治疗组以 0 .0 2 5 %溴化异丙托品溶液 (爱喘乐 ) ,每次剂量为 <2岁 10滴 ,≥ 3岁 2 0滴 ;0 .5 %非诺特罗…  相似文献   

8.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儿童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抗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肺功能呼气峰流速 (PEFR)的变化。方法 用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n =1 1 ) ,而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n =9) ,并监测PEF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加用溴化异丙托品后 40 ,6 0 ,80min的PEFR值 (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分别为 6 8.8± 5 .6 % ;72 .0± 3.4% ,71 .1± 3.7% ,与单用沙丁胺醇的PEFT值 6 0 .6± 5 .7% ,6 0 .8± 6 .3% ,5 9.1± 6 .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1 )。结论 溴化异丙托品与沙丁胺醇联合应用 ,其肺功能改善程度较单用沙丁胺醇更明显 ,扩张支气管作用时间更长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毛细支气管炎5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予抗病毒、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止咳化痰等治疗,治疗组加用0.025%异丙托溴铵0.5mL、0.5%沙丁胺醇0.25mL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喘憋、哮鸣音、咳嗽消失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喘憋、咳嗽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96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进行沙丁胺醇加异丙托溴铵及氨溴索微量气泵吸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我科2000年3月~2001年3月诊断为毛支住院患儿96例,均符合毛支诊断标准。男64例,女32例;年龄50d~2岁。均有咳嗽、发作性喘息。两肺闻及喘鸣音及中细湿啰音,X线均有肺气肿、肺不张、小点片状阴影表现,并心衰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  相似文献   

11.
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病变广泛者往往出现危及生命的表现,其远期并发症和后遗症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治疗时间是否及时等多个因素有关。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罕见的、以支气管内形成黏稠分支样铸型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会引起呼吸窘迫、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早期识别意义重大。现对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儿科、急诊科和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PB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4例PB患儿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其吸出物的病理、治疗经过和转归.结果 24例PB患儿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岁2个月~10岁3个月,中位年龄为3岁4个月.伴基础疾病3例,其中1例哮喘,1例双肾积水(中至重度),另1例为VSD修补术后1年8个月.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和咳痰,其中喘息10例,呼吸困难5例.诊断均为肺炎或重症肺炎,其中伴肺不张14例,胸腔积液10例,可疑支气管异物5例,气胸,纵隔疝各3例.14例患儿入住PICU,6例伴呼吸衰竭,9例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患儿均使用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吸出树样支气管管型,病理检查23例为纤维素性渗出,伴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1例为纤维素性渗出伴坏死.所有患儿经吸除树样支气管管型后,病情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 PB是儿科少见的危重症,病死率高.临床上急性起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肺不张、胸腔积液或实变时,应高度怀疑本病.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去除气管内异生物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7例患儿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2~12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女1例.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及呼吸道内异物取出术,辅以氧疗、抗感染、雾化等治疗.结果 7例患儿急性起病,6例主诉为咳嗽、气促,1例主诉为咯血,均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学改变:7例患儿均存在肺不张,3例并肺气肿,3例并胸腔积液.塑型阻塞部位在左侧支气管1例,右侧支气管6例.1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术,1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术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术,5例仅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经1次手术治愈5例,2例需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内生性异物取出术,7例患儿取出物均为内生性支气管树状异物,组织病理示I型炎症型6例,Ⅱ型非细胞型1例.4例病情明显好转,3例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病情危重,需紧急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和介入治疗,清除呼吸道内管型,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塑型性支气管炎(PB)是指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堵塞支气管,导致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PB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常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改善的低氧血症;而经支气管镜取出塑型物后,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可迅速缓解。现重点阐述PB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软化(TBM)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特征,为TBM患儿的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30例经电子支气管镜诊断为TBM的患儿作为研究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TBM组初诊时以及确诊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结果 TBM确诊时与对照组在潮气量及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TBM组确诊时的呼吸频率较快,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BM患儿初诊时及确诊后3、6、9、12个月的潮气呼吸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逐渐增大。结论 TBM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具有特征性改变,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潮气呼吸肺功能逐渐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氨溴特罗口服液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的形态改变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TBFV环均变窄,呼气曲线升枝陡峭,高峰提前,降枝呈波谷样凹陷;治疗后明显好转。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主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比较:呼吸频率(RR)、呼气峰流速(PEF)、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均降低(P<0.05或P<0.01);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气达峰容积(VPTEF)、达峰容积比(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均增加(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反映大小气道阻塞主要指标PFV、25/PF、ME/MI及肺顺...  相似文献   

18.
Fifteen children with exercise-induced asthma (EIA) participated in a double-blind trial comparing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inhaled sodium cromoglycate (20 mg/2ml), ipratropium bromide (500 g/2ml) and verapamil (5 mg/2ml). Saline was used as contro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se line pulmonary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ach agent. After exercise the maximal percentage fall in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 (FEV-1) (means and SD) were 40.9±17.2 after inhalation of saline, 15.3±11.7 after sodium cromoglycate, 36.2±21.4 after verapamil and 21.7±17.7 after ipratropium bromid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sodium cromoglycate and ipratropium bromide were significant whereas verapamil failed to produce any effect. To see if a double dose of verapamil is more effective, nine different children with EIA were provoked by the same standardized treadmill running after giving a placebo (4 ml saline) and after verapamil (10 mg in 4 ml). Despite the double dose, again verapamil was ineffective even though the protection index doubled that obtained with the lower dos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alcium antagonist (verapamil) had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of EIA in the children studied.Abbreviations FEV-1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 - RAST radio allergo sorbent test - SCG sodium cromoglycate - IB ipratropium bromide - EIA exercise-induced asthma - SD standard deviation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总结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临床特征,探讨塑型物反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PB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塑型物发生次数分为单次PB组与复发性P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B患儿塑型物反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07例PB患儿,其中男性61例(57.0%),女性46例(43.0%),中位年龄5.0岁,3岁以上78例(72.9%)。所有患儿均有咳嗽。发热96例(89.7%),其中高热90例(84.1%)。气促73例(68.2%),呼吸衰竭64例(59.8%)。合并肺不张66例(61.7%),胸腔积液52例(48.6%)。肺炎支原体感染47例(43.9%),腺病毒感染28例(26.2%),流感病毒感染17例(15.9%)。71例(66.4%)发生1次塑型物,36例(33.6%)发生≥2次塑型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镜下PB累及≥2个肺叶(OR=3.376)、首次取出塑型物后仍需有创通气(OR=3.275)、并发肺外多脏器功能损害(OR=2.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