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为根据,从寒温统一的观点对六经病机、证治、方药作了具体阐述。重在以人体六经生理为基础。论述六经病理及证治、方药。强调人体六经生理、病理、证治、方药的有机联系及其统一性。注重临床实用,不但对外感寒温证治,而且对中医内科杂病的辩证施治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为汉人张仲景所著,由于兵火战乱等原因而散佚,后经王叔和搜集整理,才得以传世。至北宋林亿等人将《伤寒杂病论》内容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后,使人误解为《伤寒论》专论伤寒(外感),而《金匮要略》则专论杂病,这种看法一直流传至今,以致后来形成“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仲景的六经辨证是辨万病的总纲,用《伤寒论》的理论和方药治疗杂病,是早已存在的事实,若将其限定在外感病范畴,是不对的,故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所记载的方子为经方。《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六经皆有表证,非独太阳病有表证。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外感病症。临床以经典理论为依据,对患者症状、体征进行分析鉴别,确定病位、病性、病机。采用六经辨证方法,使用经方,治疗外感发热疗程短,治疗效果显著。本文通过发热病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感病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运用《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结合外感寒温证治方药,对中医外感病的发病规律做一探讨,件能有益于临床。1导致人体六经气机失调人体六经经气循开阀枢之机,处在不断的运行变化中。若感受外邪,影响了六经经气的正常转输规律,则导致气机失调而为病。太阳、太阴为开,转输阳气阴律于周身肤表,特别是太阳,统率营卫,内通于六经,外应于六气。人体通过太阳表气的调节作用以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维护人体和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统一。外邪初犯,经皮毛和口鼻而入,首伤太阳一经,闭卫郁营,肺气不…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历来被推崇为外感病专著 ,其实《伤寒论》并非专论外感病 ,其临床价值亦不囿于诊治外感病。《伤寒论》中贯穿八纲的六经辨证体系 ,揭示、概括了各种病证的病变规律 ,“随证治之”的治则和因证而定的治法方药 ,对临床各科皆有指导意义。笔者在 30年的临证实践中 ,体会到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精神和方法 ,治疗胃病可取得满意疗效。1 六经辨治胃病原理胃病又称胃脘痛 ,以中脘部经常发生痞胀疼痛为主症 ,属内伤杂病范畴。胃脘痛属脏腑之病变。脏腑病证是脏腑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证候。由于各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不同 ,所以反映…  相似文献   

6.
黄梅春 《新中医》1998,30(5):51-51
六经合病并病治验举隅黄梅春江西省高安市太阳卫生院,高安市太阳圩乡(330809)《伤寒论》六经合病、并病的理论,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无论是外感疾病还是内伤杂病,不论何种疾病的任何阶段,只要辨证属六经合病或并病的证候,采用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全书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把错综复杂的外感热病统归于六经病证之下。除了明确提出六经病提纲证、病机、治法、方药外,对某些不能简单用某一经进行归纳的病证,在六经病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合病,并病的概念。本文仅就《伤寒论》中合病、并病的概念问题,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而脏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六经病在其发病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经有病而涉及  相似文献   

8.
试论《伤寒论》中的常变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楠 《国医论坛》2005,20(5):1-2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被誉为“医门之规绳,治病之宗本”。《伤寒论》之所以历经1800多年而不衰,并为后世众多医家所推崇,其原因之一,就是该书全面贯穿应用了常与变的思维方式。本文仅就《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常变观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俗伤寒论》为清代一大名著,原著浙江名医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以六经理论统治外感热病,其六经方药体现“绍派伤寒”的辨证论治特色,其中不少俞氏经验方被收载于现行全国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中,现将柴胡达原饮和解三焦之名方作一浅析,有利于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益气强心煎剂。周期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HF)、低频(L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心排血量(Co)。结果治疗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1)。对照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5)。结论益气强心煎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联系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培晶  朱兵 《针刺研究》2005,30(4):238-242,245
目的:探讨心源性牵涉痛区(沿上肢内侧面分布)和心经与心相关的神经科学机制。方法: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刺激心经和肺经穴位对心交感神经诱发反应及刺激大鼠心交感神经,在心经的“青灵”“少海”和肺经的“侠白”“尺泽”穴位上记录的反射性肌电反应。结果:左心经穴位刺激诱发心交感神经发放的阈值低于右侧心经引起心交感神经反应的阈值,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相同强度的串脉冲分别刺激心经和肺经穴位,可诱发心交感神经不同强度的激活反应。在左侧和右侧心经穴位上刺激诱发心交感神经放电高于同样强度刺激肺经穴位上诱发的心交感神经放电(P<0.05)。刺激心交感神经引起同侧心经反射性肌电反应的阈值低于引起肺经反射性肌电的阈值(P<0.02)。刺激左心交感神经,不同强度的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明显的肌电反应,而肺经穴位的诱发肌电反应则很弱。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两经穴位肌电活动都呈上升趋势。结论:和肺经穴位相比,相同强度的电针刺激心经穴位可引起更大的心交感神经兴奋;反之,心交感神经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最大的肌电反应。  相似文献   

13.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联系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荣培晶  朱兵 《针刺研究》2005,30(2):97-101
目的:从牵涉痛产生的机理出发,探讨心源性牵涉痛区(沿上肢内侧面分布)和心经与心相关的神经科学机制。方法:将三种荧光素(快蓝、碘化丙啶、双苯甲亚胺)分别注入心经、肺经穴位和心脏,观察C6~T5节段脊神经节中标记细胞的分布。结果:左右两侧标记心经穴位与心脏的双标细胞平均数均高于标记肺经穴位与心脏的双标细胞,而左侧心经穴位心脏的双标神经元与左侧肺经穴位心脏的双标神经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心经穴位心脏双标细胞明显多于右侧同节段的双标细胞(P<0.05)。结论:脊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有分支现象,其一支分布于心脏,一支分布于上肢,这种现象是体表内脏相关和经脉脏腑相关的神经形态学基础;心经循行线与心脏之间的脊神经节细胞分支支配现象更明显,提示心经、心源性牵涉痛与心脏的联系有相对特异性,这种特异性联系的神经基础是神经节段的相同性和神经分布的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分钟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比值(E/A)变化,并评价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91/95),对照组为84.2%(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两组患者CO、LVEDD、LVESD、LVEF、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31、4.92、4.11、4.62、6.34、5.78、5.56、5.92、6.13、6.90,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4.13、4.90、4.10、4.01、4.45,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观察组出现8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焕斌 《光明中医》2016,(22):3289-3291
目的观察补肾强心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6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强心中药,服药前后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血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四项、心脏彩超等。结果加用补肾强心中药治疗后,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达到90%,血BNP、NO、CRP、HCY、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血脂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强心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发病涉及肝脾肾三脏,与胆密切相关。心主血脉,位于胸中,推动血液运行,以濡养全身;胆病及心、心病及胆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胆属木,为少阳之府,木性条达而主升发,“少阳之气,内行三焦,外行腠理,为荣卫之枢机”,心居上焦,主血脉,血凭气运,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胆气郁结实邪壅滞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心脏及胆道均由植物神经支配两者在胸脊神经有重叠交叉,故胆道疾病可通过心脏大神经纤维牵涉至心前区导致心绞痛,同时胆道疾病常伴感染可导致心脏小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的症状,还能导致心脏自律性和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临床证型有胆郁气滞、胆火灼心、痰瘀血滞、胆寒凝心。治疗应标本同治,在疏利肝胆的同时加用化湿降浊,活血化瘀之品,降低血液高粘状态及改善冠脉循环,运用胆心相通、胆心同治理论,对研究及治疗心脏疾病,丰富其理论和治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和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大鼠模型。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术组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冷刺激组,造模时间5周。对3组大鼠的体质量、生存率、呼吸频率、耳温、心率和B型脑钠肽(BNP)进行整合比较,并按照阳虚证加上心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来综合判断并制定相应心阳虚慢性心衰大鼠的诊断标准。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术后冷刺激组在造模过程中均逐渐出现一系列心阳虚症状,术后冷刺激组较手术组明显。结论:腹主动脉缩窄术联合寒冷刺激的造模方法能够很好地建立模拟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的SD大鼠模型,其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坎离煎对心肾阳虚型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燕  桑珍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0):583-584
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衰心肾阳虚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观察中药坎离煎干预对其心率变异的影响。将 60例心肾阳虚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坎离煎组和西药对照组 ,两组相比 ,前者心率变异时域指标有明显改善 ,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中反映交感神经张力指标除SDNN5 (P >0 0 5 )外 ,SDNN(P <0 0 5 )、SDANN(P <0 0 5 )以及反映迷走神经张力指标之rMSSD(P <0 0 1)、PNN5 0 (P <0 0 1)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说明温阳益气法可以提高心衰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从而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耳甲腔心穴针刺型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早搏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法治疗早搏病人44例,有效率为68.18%。44例共治疗381次,治疗后即时疗效为67.70%。治疗前心率平均74.12±10.66次/分,治疗后心率平均70.82±9.49次/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心率变化与治疗前心率快慢有关,提示此法对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这两种证候之间差异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两种证候间差异的物质基础并初步阐释两者差异的信号通路。方法:采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病人的血浆,用荧光差异蛋白电泳(2D-DIGE)、质谱(MALDI-TOF)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和鉴定两种证候间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蛋白组学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相比共有10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种表达上调,3种表达下调。涉及的通路主要有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及阿尔兹海默症信号通路。结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及阿尔兹海默症信号通路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的中医分型有关,但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