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晚期肝癌介入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 154例晚期肝癌肝动脉灌注治疗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晚期肝癌病人 154例。男 132例 ,女 2 2例。年龄 2 6~ 74岁 (平均年龄 4 6岁 ) ,均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癌 ,其中原发性肝癌 110例 ,继发性肝癌 4 4例。所有病人均无外科手术指征 ,且肝癌肿块较大 ,病人情况较差 ,不宜做栓塞治疗 ,而行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二、治疗方法 :应用Seldinger方法 ,行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后 ,将导管尽可能超选择至肿块供血动脉 ,行肝动脉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患者生存率,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 ①15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存活64例,死亡86例, 3年生存率为42.67%,死亡率为57.33%;②单因素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数目多、门脉癌栓、肿瘤直径大、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结论: 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寄生供血及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寄生性血管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40例患者共见44支肝外寄生性血管,其中,肠系膜上动脉15支,膈动脉10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网膜动脉9支,胃左动脉5支,右肋间动脉2支,右肾上腺动脉2支,右内乳动脉1支。7支肝寄生动脉因未能成功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其余37支寄生性血管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寄生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特别是经过多次栓塞治疗后的肝癌患者。对寄生性血管的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大出血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行肝动脉造影后给予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及化疗药栓塞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由于严重失血性休克,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出现肝、肾功能衰竭,于术后第2d死亡,其余21例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结论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动脉供血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本组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 26例患者共见29条肝外动脉血管,其中右膈动脉(9/29)和肠系膜上动脉(7/29)占多数.4条肝外动脉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25条肝外动脉均行超选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动脉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癌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冰  陈海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79+81-79,8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2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或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43例患者肿瘤缩小,14例患者肿瘤大小无变化,有效率为92%,5例患者肿瘤增大或数目增多,无效率为8%;2年以上生存率为84%;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多于肝动脉灌注治疗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及肝动脉灌注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积极有效的首选治疗,选择良好的介入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平  陈平 《江西医药》1999,34(3):134-136
目的 讨论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变异及其在中晚期肝癌人入导管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56例中晚期肝癌进行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和/或其与化疗栓塞联合治疗,治疗胶进行肝动脉造影。结果 发现肝动脉变异85例,占15.3%。我们发现肝动脉无变异者生存期长于有变异者。结论应仔细造观察有无肝动脉变异,尽可能做到持和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围手术期进行全程、有效的护理,164例患者中显效127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4.51%。结论围术期护理是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盛茂鑫 《江苏医药》1991,17(10):558-558
我院1987年1月至今,对103例中、晚期肝癌选用放射介入学方法或直接开腹插管行肝动脉栓塞(HAH)治疗,之后1/2月至6个月内有10例相继施行二期肝癌切除成功。为了进一步了解肝动脉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地位,特对10例二期切除标本,分别进行了连续病理切片观察、电镜图像分析及癌细胞分子生物学检测。现就有关检测资料,对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地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汪艳  陈乐 《安徽医药》2016,20(11):2163-216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患者生存率,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 (1)15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存活64例,死亡86例, 3年生存率为42.67%,死亡率为57.33%。(2)单因素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数目多、门脉癌栓、肿瘤直径大、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栓塞治疗已成为肝癌常规治疗之一。特别是在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中,肝动脉栓塞治疗是首选治疗手段,并可获得近期疗效。从1991~1995年我科对10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后,由于护理配合得当,均不同程度延长了生命。现将工作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在肿瘤坏死率、局部肿瘤复发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使用的范围广,成为了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及肝癌肝外侧支供血在化疗栓塞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0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对其中可疑肝动脉解剖变异或存在肝外侧支供血的患者又选择性行相应动脉造影。结果:100例肝动脉造影发现肝动脉解剖位置变异23例,17例均存在侧支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4.
<正>射波刀治疗小肝癌取得良好效果,而治疗巨块型和结节型肝癌复发率高,精细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可以弥补射波刀不足,而射波刀治疗肝癌也可以弥补肝动脉栓塞化疗不足,对于肝癌患者采取这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笔者对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此类治疗23例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3年5月,经CT、MRI、B超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巨块型肝癌13例,结节型10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8~76岁,平均57岁。TACE联合射波刀组7例,先肝动脉栓塞化疗3~4次,后进行射波刀治疗或射波刀治疗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方法;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运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佳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效果比较满意,值得在临川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肝癌癌患者实施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后进行心里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本组肝癌患者62例经过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及相应护理后,显效38例(61.29%),有效18例(29.03%),无效6例(9.68%)。总有效率90.32%。结论加强对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和粒子丢失的发生,因此,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5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收治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BCLC分期为A期或B期的肝癌患者44例,根据采用经动脉栓塞(TAE)、经动脉碘油化疗栓塞(TOCE)及联合采用TAE、TOCE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将其分为TAE组、TOCE组及混合组。结果所有44例患者中入选TAE组21例,入选TOCE组15例,入选混合组8例,3组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肝癌伴动静脉瘘较常见,尤其以巨块型肝癌更易出现肝动静脉瘘(AVS)。介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肝癌的方法,肝癌伴肝动静脉瘘往往影响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效果,并易引发肺碘油栓塞或加重门脉高压等并发症。首次介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瘘口封堵闭塞处理,以利后续的化疗栓塞治疗。因此肝癌伴动静脉瘘的首次介入治疗瘘口封堵闭塞效果对肝癌的全程介入治疗具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就本院近几年来治疗的21例肝癌伴AVS的瘘口明胶海绵封堵闭塞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探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1例肝癌均经B超,CT,MRI,AFP或病理等检查确诊,肝动脉造影确诊均伴有肝动静脉瘘。其中伴肝动脉门静脉瘘15例,伴肝动脉肝静脉瘘4例,混合瘘2例。本组病例年龄41-74岁,男18例,女3例,巨块型19例,多发结节型2例。1.2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送至腹腔动脉干或肝固有动脉,以6~8ml/sec速度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三代显或碘弗醇),总量不超过20ml,DSA下行肝动脉造影。根据血管造影的不同表现将AVS分为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同时根据瘘口的大小,静脉显影的时间分为中央型及周围型。先给药化疗药物灌注,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置管灌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当中抽取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动脉置管灌注华蟾素注射液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实体瘤控制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脉置管灌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