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重额颞对冲伤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严重额颞对冲伤手术方式。方法 我院1994 ̄1998年分别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及传统手术入路的治疗102例严重额颞对冲伤患者。结果 经扩大翼点入路治疗56例,死亡率35.71%,Jennet V级治愈率41.07%;经传统额颞瓣治疗46例,死亡率56.52%,Jennet V级治愈率21.74%。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经扩大  相似文献   

2.
后枕部着力致颅脑损伤时,常引起额颞底部对冲伤,对应的单或双侧额颞底部脑挫裂伤或(和)颅内血肿形成,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则死亡率与伤残率高。本院自2001年4月~2006年6月经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9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运用内窥镜手术治疗额、颞部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额、颞部良性肿瘤共 13例 ,均采用发际内切口 ,手术经骨膜下或帽状腱膜下进路 ,在 3 0 °角或 4 5 °角内窥镜图像的指引下摘除肿瘤。结果 :13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及血肿、感染等并发症 ,患者均自觉满意。结论 :在内窥镜图像的指引下摘除肿瘤 ,疗效与常规开放式手术完全相同 ;其过程符合微创和美学整形的原则 ,是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额颞部重型颅脑伤的开颅手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额颞部重型颅脑伤,大多由于广泛脑挫裂伤、严重颅内血肿及脑肿胀引起。为达到充分显露病灶和有效减压的目的,本院1994年9月至2001年11月,采用大骨瓣开颅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5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6例,女13例;年龄5~7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分钟~19小时,平均4.5小时;车祸伤42例,打击伤4例,坠落伤9例,挤压伤2例,原因不详2例;着力部位:一侧枕部及后枕部21例,颞部及颞顶部28例,不确切10例;加速伤4例,减速伤48例,旋转伤1例,伤机不详4例;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28例枕部着力的额颞部脑对冲伤病人的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4年间共收治28例诊断为GCS≥9分的脑对冲伤的患者,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获得不同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手术行去骨瓣减压者预后最好,全部达良好恢复,甘露醇脱水保守治疗17例,其中2例死亡,中残5例,良好恢复10例。结论 受伤后6小时内CT发现有明显占位病变者应行去骨瓣减压术,则预后较好。甘露醇脱水治疗,预后相对较差。其指征的掌握与预后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颅脑外伤中严重的原发或继发性额颞部损伤,常规手术难以达到充分减压、对术野的充分暴露及创面的合适处理,且效果欠佳。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共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32例重型额颞部脑损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23例,女性例;年龄21~68岁,平均4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16小时,平均6小时;闭合性颅脑伤28例,开放性颅脑伤4例;车祸伤4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2例;减速伤2例,加速伤4例,旋转性伤3例,复杂机制损伤3例。着力部位:枕部12例,颞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额颞部除皱的同时行额肌帽状腱膜瓣折叠隆额术的新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额颞部皮肤老化、皱纹增多、伴有额头较扁平、要求同时行除皱及隆额的患者8例,采用冠状切口,在帽状腱膜下间隙剥离达眶上缘,在双侧额结节水平以上部位的头皮瓣下分离出额肌帽状腱膜瓣,将之折叠并垫于额结节水平以下部分,增加额部的高度;再将额颞部皮肤提紧,去除多余皮肤后缝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后效果均满意,未出现神经及毛囊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额颞部除皱的同时行额肌帽状腱膜瓣隆额术,不仅可以增强额颞部除皱的效果,还可有效地利用额部多余的自体额肌腱膜组织,无排异反应的发生,手术可以一次完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颌面部软硬组织良性肿物为常见病。以往,额颞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多采用肿物表面顺皮纹方向的切口,随着人们对美学要求的提高,此类切口术后遗留面部瘢痕的缺点,日益不为患者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发际内和眉弓上缘切口手术治疗,此类切口位置隐蔽,术后瘢痕不易被发现,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48例,术后均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并给予脱水、促醒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存活32例(66.7%),其中良好21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6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1.
显微外科手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脊柱显微手术下单侧入路行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从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0例,以症状最重侧为入路侧,按常规手术方法显露椎板间隙,Caspar拉钩维持并显露术区,脊柱专用手术显微镜下同侧椎管减压,倾斜手术显微镜和手术床,使医生的视角能看清对侧椎管并减压.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状况.结果 60例中57例的神经症状完全缓解;3例好转.手术后VAS评分从术前的9.08±0.76降为术后的2.33±1.43,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0±4.7)个月,所有病例的症状无加重或复发.结论 脊柱外科专用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佳、术后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很小的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icacy of microscope-assisted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via unilatera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tenosis. Methods From June 2007 to June 2010, Sixty case lumbar stenosis with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were treated via unilateral approach under microscopy.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6 to 24 months, average (12 ± 4.7) months. Results The pain level of each patient was assessed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artion, using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was completely relieved in 57 out of 60 cases, moderately relieved in 3 cases. VAS score decreased from pre-operational 9.08 ± 0.76 to post-operational 2.33 ± 1.43,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re was no recurrent case during the whole follow-up. Conclusion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via unilateral approach under microscope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and safe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tenosis, and have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 invasion, less pain, quick recovery, better effect,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pin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行单侧减压或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OSE技术行单侧减压与双侧减压治疗的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老年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单、双侧减压组(A、B组)分别为60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腰椎动力X线片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矢状位平移量(sagittal translation,ST)、入路侧关节面保留率及手术节段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canal,CAC)。术前及术后7d、3个月、18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腰痛和腿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与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内术后各指标随时间推移改善显著,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3个月、18个月B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手术节段ST、RO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保留率B组较A组更高(P<0.05)。手术节段CAC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B组较A组更大(P<0.05),CAC改善率B组较A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CAC较术前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的优良率A组为86.7%,B组为91.7%,两组间优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术后出现健侧下肢麻木不适症状,B组发生1例轻度硬脊膜撕裂。结论:OSE技术行单侧减压和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的中重度中央管及双侧侧隐窝狭窄LSS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疗效确切,其中双侧减压较单侧减压更充分,临床疗效更优,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同期双侧颈清扫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55例行甲状腺全切同期双侧颈清扫;对照组41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近全切除,一侧颈清扫;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无出血、无淋巴瘘,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声音嘶哑3例、手足麻木7例、饮水呛咳6例;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声音嘶哑2例、手足麻木5例、饮水呛咳5例。两组并发症均为暂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同期双侧颈清扫是安全的,要选择适当的清扫方式,术中应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和甲状腺被膜精细解剖技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评估脊柱全内镜大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采用全内镜大通道下ULBD治疗的37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60~78岁(66.8±4.9岁);手术节段:L3-4 7例,L4-5 20例,L5-S1 10例。收集患者手术资料及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腰腿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下肢功能。术后1年采用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75~155min(113.7±19.4min),术中出血量10~50ml(26.5±9.4ml),住院天数5~7d(5.5±0.7d)。术中发生1例硬膜囊撕裂,行胶原蛋白海绵封闭后严格卧床休息1周,患者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伤口愈合良好。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5.4±0.5分、2.4±0.6分、1.0±0.5分、0.4±0.5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3±0.5分、2.7±0.5分、1.3±0.5分、0.7±0.6分,ODI分别为(78.6±2.3)%、(26.0±4.1)%、(17.4±2.2)%、(10.7±2.0)%。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01)。术后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年MacNab标准优21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1.89%。结论:脊柱全内镜大通道下ULB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连续三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段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并与同期由同一组医师采用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1例患者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改善率无明显差异;分节段减压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长节段减压组,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分节段减压手术组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高于长节段减压组(91%),且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等并发症发生,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16.
外固定架同期治疗四肢骨折伴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四肢骨折伴有皮肤缺损,临床上并不少见,给骨折和皮肤缺损同时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都是待皮肤痊愈后治疗骨折,延长了骨折的治疗时间,造成了很多并发症。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应用外固定架同时治疗四肢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急诊与延期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99例,分成急诊组52例,延期组47例,比较术后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年、2年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情况及全身并发症等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急诊组股骨头坏死率较延迟组高,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急诊手术疗效优于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