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通过静脉内注射顺磁性对比剂,缩短血液T1,使血液信号增强的血管威像方法.近几年MRI硬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日趋完善,尤其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上效果显著.就该技术的成像原理、技术进展及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迷.  相似文献   

2.
目的的: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82例怀疑有主动脉疾病的患者,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扫描,并与手术结果和血管造影对照,分析D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82例均获得满意图像。DCE、EMRA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疾病的位置以及血流动态情况。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诊断主动脉疾病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儿童主动脉梗阻性病变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铭  钟玉敏 《放射学实践》2003,18(2):100-102
目的:报道93例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并评价其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主要采用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CEMRA)诊断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结果:93例中,主动脉缩窄67例,主动脉弓离断l6例,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大动脉炎8例。男62例,女3l例。82例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磁共振诊断正确率为97.5%。结论: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是很好的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林锐  吴仁华 《放射学实践》2004,19(11):853-855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由初期采用非增强的飞越时间和相位对比方法发展到增强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目前常规磁共振血管成像术作为一种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基本原理常规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通过静脉内注射顺磁性对比剂 ,利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水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水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之一。其基本方法就是使用重T2加权技术使实质器官及流动血液呈低信号,而长T2静态液体呈高信号,独立成像。它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磁共振椎管成像(MRM),磁共振内耳成像,磁共振涎腺管成像,磁共振泪道造影,磁共振脑室系统造影  相似文献   

6.
颅内静脉系统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和对比剂团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诸多缺点,已经成为一种无创伤性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的新技术。就该技术的成像原理、技术进展、对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祝新  朱斌  张冰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2):1040-1042
目的 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2 0例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扫描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 ,分析D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  2 0例均获得满意图像 ,不但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和内膜片 ,并可确定破口大小、数量及位置以及血流动态情况。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和对比剂团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诸多缺点,已经成为一种无创伤性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的新技术.就该技术的成像原理、技术进展、对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早在磁共振影像系统应用于临床之前,Singer等学者就指出MRI在血流领域内的研究应用具有潜在的优势。磁共振在诊断血管疾病方面优于CT。但早期主要应用传统的自旋回波(SE)序列,由于它受到血液流速、血液方面及血管横截面积的影响,产生许多复杂信号,在图像上难以解释,使该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基于上述原因,人们又研究出新的成像技术:如二维及三维梯度回流脉冲序列(GRE),流动代偿及RF预饱和技术,极  相似文献   

10.
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仲海  徐卓东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1040-1042
下肢动脉疾病是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等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为诊断及制定外科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尤其是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薄的层厚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式使CTA成像技术在显示下肢动脉病变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阐述有关螺旋CTA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应用及三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3D-CE-MRA)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毒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30例腹部3D-CE-MRA的成像技术和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显示良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是腹部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非增强MR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技术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常规下肢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之前进行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MRA),扫描范围为双侧小腿,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3...  相似文献   

13.
MR血管成像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无创性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方法,分为标准增强MRA和快速3D增强MRA技术,介绍在脊髓血管畸形中应用的快速3D增强MRA技术,并就脊髓血管畸形的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以及MR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无创性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方法,分为标准增强MRA和快速3D增强MRA技术,介绍在脊髓血管畸形中应用的快速3D增强MRA技术,并就脊髓血管畸形的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以及MR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针对血管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重点阐述了血管内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线圈设计、安全性及应用前景,以期这种技术能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全身动脉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signa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7例疑有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四段法动态增强全身动脉成像。结果:17例患者均扫描成功,得到符合诊断要求的血管图像,平均得分3.41分;共发现轻度狭窄或扩张76处,中度狭窄或扩张33处,重度狭窄或扩张17处,闭塞5处。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全身动脉成像技术可以进行全身动脉的一次成像,无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的限制,在全身血管病变的检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磁共振检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对手术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和检查技术。资料与方法 75例手术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作了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为自旋回波T1WI序列,梯度回波电影序列和造影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结果 75例中,法洛四联症等病变作右室流出道补片25例,其中7例补片远端吻合口狭窄,23例为Fontan或Glenn一类手术后,5例吻合口有梗阻。12例为主动脉弓病变术后,3例有残余梗阻,75例磁共振均清晰显示术后改变。结论 磁共振对手术后复杂先心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中造影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必不可少。放射科医生熟悉手术方法对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超快速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快速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关键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三维容积数据采集,同时要求对比剂注射总量和速度控制与成像序列的技术条件密切配合,从而保证在动脉或静脉的对比剂浓度处于高峰期时实现一次屏气成像。可广泛应用于主动脉、肺动脉、颈部血管、下肢血管的解剖形态显示和病变诊断。随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不断提高,有逐渐取代有创性导管法血管造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灌注成像及其在肌骨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磁共振(MR)检查已经成为诊断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重要手段。虽然常规MR增强扫描对于肌肉骨骼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已经受到肯定,但是基于动态增强技术发展而来的MR灌注成像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以及进一步的定量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灌注成像技术,我们可以观察组织中造影剂早期分布特点并进而分析组织微循环状况,定量研究组织血管化程度。本文主要综述了MR灌注成像的成像方法、图像处理技术和其在肌骨系统肿瘤诊疗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最新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和观察动脉瘤。方法 经手术和血管造影证实脑动脉瘤38例共43个,所的病例都进行脑部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血管成像序列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ime of flight,3D TOF)或合并零位差值技术(zerofill interpolation processing,ZIP),后处理技术包括常规技术即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