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15例大肠粘膜,39例大肠腺瘤和88例大肠腺癌进行检测。结果:15例正常大肠粘膜,39例大肠腺瘤和88例大肠腺 癌中,P53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10.3%、53.4%(P<0.01);Bcl-2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3.33%,61.54%,35.23%(P<0.01)。大肠癌P53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Bcl-2表达随机组织分级的降低而降低(P<0.05)。88例大肠癌中,P53阳性表达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36.2%,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的68.3%(P<0.01;Bcl-2阳性表达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64.52%,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的17.54%(P<0.01),结论:P53和Bcl-2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组织中环氧合酶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环氧合酶1和2(COX-1和COX-2)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1和COX-2在68例大肠癌组织和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COX-1在正常大肠粘膜及大肠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18%,在正常大肠粘膜中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的表达(74.07%)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者(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大肠癌的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关系。结论:COX-2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密切相关系,而COX-1与大肠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和大肠腺瘤COX-2和BFGFR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COX-2和BFGFIL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20例正常大肠黏膜标本组织中的COX-2、BFGFIL表达。结果COX-2、BFGFIL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和65.3%,COX-2、BFGFR在腺瘤性息肉的表达率为52.0%和60.0%,COX-2、BFGFIL在肠癌组织与腺瘤性息肉中表达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肠黏膜中未检出COX-2、BFGFIL。COX-2、BFGFIL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BFGFIL表达两者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BFGFR在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在大肠腺瘤恶变及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R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00在正常大肠组织、癌旁大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2种标志物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为大肠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将5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和10例相应癌旁大肠黏膜组织及14例正常大肠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同时将17例大肠腺瘤活检标本进行常规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AKT2、HIF—1α在其中的表达。结果AKT2、HIF—1α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4.0%、64.0%,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85,P〈0.05)。AKT2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84.0%)明显高于大肠腺瘤阳性表达(52.9%)和正常大肠组织的阳性表达(14.3%)(P〈O.05、P〈0.01)。HIF-1α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64.0%)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28.6%)(P〈0.05);但在大肠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为58.8%,与大肠癌的阳性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KT2、HIF—1α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AKT2、HIF-1α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较正常大肠组织增高,且二者呈正相关。AKT2可能通过调节HIF-1α表达来影响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AKT2、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AKT2比HIF-1α能更好地作为临床监控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癌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中Skp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大肠癌、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中Skp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中Skp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6%(57/75)、36.7%(11/30)、16%(4/25),大肠癌与大肠腺瘤、正常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与正常黏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kp2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92.3%(24/2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67.3%(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其他病理及临床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kp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及转移有密切关系,阳性表达对预测大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大肠癌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大肠癌和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 检测出MMP—2在大肠癌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7%(16/35)和20、0%(2/10),大肠癌组织的MMP—2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MMP—2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p53、bcl-2及PCN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40例腺瘤和80例腺癌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大肠正常粘膜,增生性息肉,腺瘤以及腺癌中p53、bcl-2、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中17.5%(7/40)腺瘤和46.25%(37/80)腺癌可见p53基因突变;腺瘤、腺瘤癌变及腺癌中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2.5%、70.6%和58.8%;正常粘膜和增生性息肉中未见p53表达,p53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相关(rs=0.54),但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无关(P>0.05);bcl-2在所有正常粘膜和增生性息肉基底部上皮细胞、77.9%腺瘤、64.7%腺瘤癌变和55%腺癌可见表达,在腺瘤和腺癌中bcl-2表达差异显著(P<0.05),高分化腺癌bcl-2表达率明显高于差分化腺癌(P<0.01)。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bcl-2与P53表达在腺瘤及腺癌组中呈负相关。PCNA表达率在大肠腺瘤一癌序列中逐渐增高,它与腺瘤p53表达和木典型增生程度、腺癌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p53、bcl-2表达及其它因素无关。p53基因改变主要涉及到良性腺瘤和腺癌的转变过程,p53基因突变是参与和影响p53蛋白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因素。bcl-2表达是大肠癌发生中的早期  相似文献   

8.
赵国琴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44-145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和10例相应癌旁及14例正常大肠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同时将17例大肠腺瘤活检标本制作成常规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HIF-1α在它们中的表达。结果HIF-1α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4.0%(32/50),明显高于其正常大肠组织中的28.6%(4/14)(P〈0.05);在正常大肠组织和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如.05);在癌旁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腺瘤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HIF-1α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述增高,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10例相应癌旁及14例正常大肠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同时将17例活检腺瘤标本进行常规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AKT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KT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42/50),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的52.9%(9/17)和正常大肠组织的14.3%(2/14),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AKT2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AKT2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将AKT2作为临床监控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腺癌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CD44V6和MMP-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2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P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29例NPC存档保存完好的石蜡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D44V6和MMP-2在正常鼻咽和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和MMP-2与NPC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CD44V6和MMP-2在鼻咽炎症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在NPC组织中CD44V6为高阳性表达,总表达率83.0%,但在NPC各TNM分期中,包括有颈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MP-2总阳性表达率为52.0%,其中T3-4高于T1-2(P<0.01),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N2-3高于N1(P<0.05),N2,N3与M1相当(P>0.05),而MMP-2和CD44V6在NPC的表达并无密切关系(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对NPC诊断有辅助意义,但与NPC浸润转移程度无明显相关,对NPC侵袭转移预测意义不大,MMP-2与NPC浸润转移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可望成为预测NPC临床生物学行为特征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β-链接素(β-catenin)、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大肠癌(CRC)、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大肠腺癌组织、30例大肠腺瘤和15例正常大肠组织中β-catenin、Cox-2和MMP-7的表达水平,记录β-catenin、Cox-2和MMP-7在三者中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三者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三者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β-catenin膜表达缺失率、β-catenin异位表达率、Cox-2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90.O%和81.7%,MMP-7细胞质阳性表达率为83.3%,其中38.3%为强阳性表达。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比较其β-catenin膜表达缺失、Cox-2和MMP-7表达阳性者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而β-catenin异位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大肠癌组和正常大肠粘膜组比较其β-catenin膜表达缺失、β-catenin异位表达、Cox-2和MMP-7阳性表达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大肠腺瘤组与正常组比较其β-catenin异位表达和MMP-7表达较高(P〈0.05)。大肠癌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Cox-2及MMP-7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均无关;大肠癌中β-catenin在细胞膜的表达缺失程度及Cox-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大肠癌中MMP-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大肠癌中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只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大肠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分别与Cox-2阳性表达及MMP-7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416,P=0.001;rs=0.447,P〈0.001);Cox-2阳性表达与MMP-7阳性表达之间亦呈正相关关系(rs=0.366,P=0.004)。结论大肠癌中存在β-catenin的异常表达,β-catenin的异常表达、Cox-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IF4E和cyclinD1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eIF4E和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①eIF4E蛋白在结直肠黏膜、腺瘤和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3.3%,92.5%,腺癌组和腺瘤组阳性率均高于黏膜组(P<0.01)。eIF4E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5年生存有显著相关性(P<0.05);②cyclinD1蛋白在结直肠黏膜、腺瘤和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46.7%,55.0%,腺癌组和腺瘤组阳性率均高于黏膜组(P<0.01)。cyclinD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P<0.01)有显著相关性;③结直肠癌组织中eIF4E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14,P<0.01)。结论①eIF4E蛋白表达上调可发生结直肠癌发展的全过程,提示eIF4E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IF4E蛋白高表达的结直肠癌大多浸润深、淋巴结转移较多,患者预后较差,eIF4E可作为临床上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价指标;②结直肠癌中eIF4E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存在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3.
韩博  张旭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323-32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TIMP-1)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更准确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及为寻找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54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并以大肠腺瘤组织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结果MMP-9的表达率在大肠癌中为70.4%,高于大肠腺瘤的33.3%(P<0.05)。其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均密切相关(P<0.05)。TIMP-1的表达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P>0.05)。大肠癌MMP-9和TIMP-1蛋白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0.374,P<0.01)。结论MMP-9及TIMP-1对大肠癌浸润、转移均有明显影响。MMP-9蛋白阳性表达促进大肠癌浸润和转移,患者预后差。MMP-9和TIMP-1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钙黏(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1例大肠癌原发灶、10例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结果 E-cad的低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部位、大小以及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P>0.05);E-cad阳性表达组与阴性组之间比较,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E-cad低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伟  董耀  苗江雨  马建亭 《疑难病杂志》2021,(2):167-170,175
目的 分析S100A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CR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9年5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保存的病理石蜡标本152份(观察组)及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50份(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组织中S100A4和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造血细胞特异蛋白1相关蛋白X1(haematopoietic lineage cell specific protein 1-associated protein X-1, HAX-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 MMP-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9例经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和38 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HAX-1和MMP-7的表达,观察HAX-1和MMP-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分析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AX-1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2%和53.54%,与正常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X-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MMP-7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AX-1和MMP-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HAX-1及MMP-7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HAX-1及MMP-7在大肠癌中均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它们的高表达具有协同效应,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SMAR1和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SMAR1和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大肠癌旁正常组织30例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128例大肠癌组织SMAR1、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SMAR1、CYCLIND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SMAR1、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5%vs76.6%和61.7%vs1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MAR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类型相关(P0.05);SMAR1蛋白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5,P0.05);SMAR1蛋白低表达、CYCLIND1蛋白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SMAR1、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并对大肠癌的预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1,I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结直肠腺癌中,分析Id-1和MMP-9与结直肠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d-1和MMP-9在5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5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36/50)和78.00%(39/50),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4.00%(12/50)和22.00%(1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d-1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2,P=0.002)?Id-1和MMP-9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具有相关性(P 均 < 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均 > 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生存分析显示Id-1和MMP-9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Id-1和MMP-9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结论: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腺癌的浸润?转移具有高度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KAI1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KAI1基因与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91例大肠癌原发灶及 2 5例淋巴结转移灶的KAI1表达。结果 KAI1在大肠癌原发灶中表达阳性 5 4例 ( 5 9.3 %) ,弱阳性 2 2例 ( 2 4.2 %) ,阴性 15例( 16.5 %)。KAI1在伴淋巴结转移、远隔器官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1) ;淋巴结转移灶的KAI1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 (P <0 .0 5 ) ;5年生存者的KAI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死亡者 (P <0 .0 5 ) ;KAI1表达阳性、弱阳性以及阴性患者的 5年生存率 ( 87.0 4%;63 .3 4%;60 %)依次递减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KAI1的表达下调参与了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可能是分析大肠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鼠双微基因2(MDM2)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67例大肠癌、30例癌旁组织、20例腺瘤组织,20例正常黏膜的MDM2和P16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DM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8/67),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8%(26/67),与结肠腺瘤组织的75%、癌旁组织的83.3%及正常黏膜组织的9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DM2和P16在不同Dukes分期中有无淋巴转移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MDM2与P16基因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大肠癌中,MDM2蛋白与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M2和P16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MDM2和P16,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