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诊,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WHO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09年6月~12月萧山地区采集的436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1型流感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快速分型。结果:436份咽拭子标本中有144份呈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33.03%,另检出甲1型流感病毒15份,甲3型流感病毒30份,没有检出乙型流感病毒。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操作方便、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影响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阳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南阳市哨点医院送检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中PCR检测阳性的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并对咽拭子标本从采样、核酸检测和细胞分离等环节中的一些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和分析。结果不同监测年度、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Ct值大小对病毒分离结果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流感病毒型别(或系)的MDCK细胞一代分离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监测年度,病毒分离阳性率也不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Ct值大小影响其病毒分离阳性率,Ct值越小,病毒分离阳性率越高;不同流感病毒型别MDCK细胞一代病毒分离阳性率不同,季甲型H3流感病毒MDCK细胞分离培养第一代阳性率明显低于B型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 2007 年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深圳市龙岗区某鞋厂流感暴发流行情况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 采集发热患者的鼻咽拭子 27 份,急性期患者血清标本 17 份和恢复期患者血清标本 12 份.27 份鼻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 RT-PCR 方法 、胶体金法、MDCK 细胞培养、鸡胚分离培养方法 进行病原学检测;血清标本采用血清学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 27 份鼻咽拭子标本中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阳性 17 份,阳性率为 62.96%(17/27);胶体金法检测阳性 12 份,阳性率 44.44%(12/27);MDCK 细胞分离培养,其中 2 份鼻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 2 株 H3N2 亚型流感病毒,阳性率 7.41%(2/27);鸡胚分离培养未分离出流感病毒.6 例病人的双份血清学检测结果 显示:恢复期抗体比较急性期抗体有 4 倍或以上增长. 结论 该起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由 H3N2 亚型流感病毒引起.荧光定量 PCR 法的特异性高、灵敏度好,可用于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流感病毒感染情况,动态观察流感病毒变异规律。方法使用RT-PCR或Real-time PCR方法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再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用红细胞凝集法和红细胞凝集抑制法鉴定病毒。结果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2 723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59份,阳性率为13.18%。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B型、A未分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133份、54份、156份、16份,分别占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的37.05%、15.04%、43.45%、4.46%。5岁以下人群检出率最低,为7.69%。2012~2013年200份核酸阳性标本共分离出69株毒株,分离率为34.5%。结论 2010~2013年阜阳市流感流行以B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病毒为优势病原,同时有季节性H3型流感病毒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疑似流感病毒患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诊断,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WHO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0年10月本地区采集的8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8份咽拭子标本中有6份呈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7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操作相对简单,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基层疾控中心流感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13-201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流感流行季病原学监测分析,明确门头沟区2013-2014年流感流行株、毒株变异情况以及流感病原学的特征,为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利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检测,病毒分离后采用血凝试验方法(HA)判断是否有病毒存在,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型别的鉴定。结果 2013年10月-2014年4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452份,核酸阳性的标本为109例(核酸阳性率为24.11%),其中新甲型H1N1共31株、H3N2型34株、乙型BY44株。细胞分离到流感病毒83株(阳性率18.36%),其中新甲型H1N1共26株、H3N2型28株、乙型BY29株。结论门头沟区流感病毒在2013-2014年新型H1N1、H3N2、乙型BY型别均有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宿迁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情况和流感病毒病原季节性分布特点。方法对监测哨点医院的儿科、内科、急诊科和发热门诊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采集,24 h内采用real-time PCR进行核酸检测,流感病毒分离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结果 2011年-2013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 098份,标本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75份,阳性率为13.1%,其中甲型H3N2流感占40.0%,乙型占35.6%,新甲型H1N1占24.0%,甲型(未分型)占0.36%。275例real-time PCR法检测阳性的样本经MDCK培养,共有123例阳性,阳性率为44.7%,其中甲型H3N2占40.6%,B型(Victoria系)占32.5%,新甲型H1N1占26.8%。结论甲型H3N2、B型(Victoria系)和新甲型H1N1作为优势病原交替出现,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同时发现新甲型H1N1成为甲型流感病毒的重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安康市2012-2014年流行期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安康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监测1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905份,其中PCR阳性17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新甲型H1N1 62株,季节性A(H3N2)11株,B型(yamagata)24株。结论 2012-2014年流感流行季节中安康市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1N1,12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有其他型别的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9年内蒙古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和健康人群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应对流感大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T-PCR、Real-time PCR法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鸡胚病毒分离培养。人群血清采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人群抗体检测。结果:全区各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标本7663份,核酸阳性1543份,阳性率为20.14%。其中季节性H1N1阳性68份,H3N2阳性158份,甲型H1N1阳性957份,B型阳性164份,甲型流感阳性但无法分亚型的192份,混合4份;对本实验室检出的阳性标本509份进一步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获得阳性毒株162株,阳性分离率为31.83%。采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对分离毒株型别鉴定,结果甲型H1N1份155份,占阳性毒株的96.91%;HI方法检测人群标本472份,抗体阳性95份,阳性率20.13%。结论:内蒙古地区2009年7月以后流行的流感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高峰出现在10月、11月;人群血清抗体检测表明人群抗体阳性率普遍偏低,学生的抗体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9年9月西宁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乡镇中学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病3d内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疫情持续14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96例,罹患率为18.46%。采集53份患者咽拭子标本中27份甲型H1N1核酸为阳性,阳性率为50.94%。302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生被感染病例。275份社区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0.18%。结论西宁市首起乡镇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11.
茂名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茂名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对采集的病人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采集病人2份咽拭子标本,其中1份咽拭子标本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H1及N1的RT—PCR反应体系扩增曲线有明显对数增长且Ct值分别为25.21(H1)和25.07(N1),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另1份咽拭子标本则呈阴性。后采集第3份咽拭子标本连同第1分标本送广东省疾控中心复检,结果2份标本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结论]这名病人为福建省第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由于及时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的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快速确诊了病例,为疫情的控制争取了时间,防止了2代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技术对镇江地区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定期检测,为预警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采集镇江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区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以及部分流感样病例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对部分流感样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H1亚型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229份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750例,其中423份为新甲型H1N1,293份为H3N2,8份为H1N1,26份为B型;356份暴发疫情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165例,其中112份为新甲型H1N1,51份为H3N2,2份为B型。哨点医院流感时间趋势,2009年6~7月以B型流感为主,8~9月转变为H3N2型流感流行,10~12月新甲型H1N1普遍流行。暴发疫情6月份出现首例新甲型H1N1,7月和8月新甲型H1N1呈现局部暴发,9~12月新甲型H1N1病例显著增加。362份流感样病例检测出H1亚型抗体阳性标本85例,阳性率为23.48%。结论应用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检测结果,可预测流感的变化趋势,提前采取控制...  相似文献   

13.
楼萍  李哲婷  刘英豪  颜淑妩  邓婵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22-1023,1027
目的分析衡阳市2009-2011年度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了解病毒毒株的型别及变化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和(或)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09年3月-2011年2月共采集2 682份ILI咽拭子标本,采用病毒分离887份,分离到毒株116株,分离阳性率13.08%,其中季节性A(H1N1)亚型31株,季节性A(H3N2)亚型35株,B-victoria系36株,B-yamagata系6株,新甲型H1N1 8株;采用核酸检测2 143份,核酸阳性737份,阳性率34.39%,其中新甲型H1N1 543份,季节性A型146份,季节性B型48份。结论 2009年3月-2011年2月流感毒株各型别阶段性交替形成优势株。全年皆有流感样病例,夏季高峰较明显。2009年是流感大流行年,9月新甲型H1N1的流行成为主导,并在11-12月份达到流行高峰。为更好防控流感,及时掌握流行趋势,仍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暴发流行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006年2月下旬汕头市某小学暴发的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方法采集患者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腺病毒、B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核酸检测,对PCR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咽拭子标本用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患者双份血清进行腺病毒中和实验和B型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结果35份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用PCR扩增同时检测到了12份腺病毒(阳性率为34.3%)和15份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2.9%),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序列分析表明腺病毒与江苏省2005年分离的毒株以及广东省2005年分离的3型腺病毒毒株的相似性高达98%,而B型流感病毒与孟斐斯分离到的B型流感病毒同源性高达99%。咽拭子标本用Hep-2细胞未分离到腺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病人双份血清的腺病毒中和试验显示抗体没有4倍增长,但腺病毒阳性者晚期血清抗体几何平均值为12.1,腺病毒阴性者即为1.4。而B型流感病毒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表明恢复期抗体比较急性期抗体有4倍或以上增长。结论该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但可能先前感染过腺病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1年2月,由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淮北市2009~2011年12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620份,核酸阳性标本242例,阳性率为14.94%。其中,甲型H1N1196例,主要集中在2009年8月~12月;季节性H12例,季节性H334例,B型流感病毒10例。结论2009—2011年流感监测结果显示,2009~2011年,淮北市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为主,伴有甲型H3亚型和乙型散发。流感的发病人群以5—59岁年龄段为主,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13年流感的病原学型别、流行状况及一般人群抗体水平,初步预测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 PCR技术对采集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鉴定,采用微量半致敏血凝抑制方法对一般人群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2013年罗湖区共监测流感样病例(ILI)7 655例,占同期门诊病例的3.79%;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338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37份,亚型分别为新甲型H1N1(68份)、甲型H3N2(43份)和B型Yamagata(26份)。全年报告流感疫情46宗,全部发生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引起疫情暴发原因上半年主要是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下半年主要是B型Yamagata流感病毒。结论辖区全年均有流感病例发生,流感主要流行株从新甲型H1N1亚型逐渐转变为B型Yamagata亚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奉贤区2011年-2013年流感监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方法对奉贤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11年-2013年共检测标本1 924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94份,总阳性率为15.28%。2011年流行期,B型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病毒同时流行,2012年流行期B型流感病毒与H3N2流感病毒同时流行,2013年流行期H3N2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时流行。结论 2011年-2013年奉贤区流感流行以冬春季高发,呈B型、甲型H1N1和H3N2交替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郴州市流感病毒流行株的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HA和HI试验对流感病毒进行分型鉴定;采集暴发疫情ILI咽拭子用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随机抽取4、10月份的季节性A(H1N1)流感毒株进行NA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国内各省市流行株及WHO推荐的北半球疫苗株作同源性比对,绘制种系进化树。[结果]分离哨点医院监测标本2284份,阳性254份:其中季节性A(H1N1)109株、A(H3N2)97株、甲型H1N130株、B型18株;PCR检测3024份标本,甲型H1N1核酸阳性1002份,阳性率33.13%;BLAST比对结果显示,4、10月份的季节性A(H1N1)毒株与2009年WHO推荐的北半球疫苗毒株A/Brisbane/59/2007的核酸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种系进化分析结果表明4月份分离株与疫苗株亲缘关系最近,而10月份分离株较4月份分离株已明显发生变异。[结论]2009年郴州市甲型流感病毒异常活跃,其中1~6月季节性A(H1N1)为优势毒株,7~9月A(H3N2)为优势毒株,10~12月甲型H1N1为优势毒株,且出现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季节性A(H1N1)病毒在流行过程中NA基因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有必要持续跟踪和监测其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和特异性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3月医院45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鼻咽拭子和血清各64份,采用巢式RTPCR、血凝抑制法检测不同时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中的甲型H1N1RNA、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中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用病毒IV-NP、流感通用病毒IV-MRNA阳性率,分别为51.11%、88.89%、93.33%,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68.89%,抗体效价均>1∶320,其中14份样品抗体效价>1∶5120;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占20.00%,单独抗-甲型H1N1阳性48.89%,单独甲型H1N1RNA阳性31.11%,两者联合会提高H1N1检出率;4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不同时期采取的血清及咽拭子数共有64份,在发病1~7d组抗-甲型H1N1、甲型H1N1RNA检出率RNA阳性率分别为26.09%、86.96%,在发病8~13d组及14~30d组抗-甲型H1N1、甲型H1N1RNA检出率RNA阳性率分别为64.00%、4.00%及87.50%、12.50%。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和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均可用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多存在于感染早期,抗-甲型H1N1多在病后1周检测出,两者相结合可提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咽拭子、粪便、血等不同类型标本在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诊断、排毒规律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2009年5-6月期间23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的135份样本,其中包括13例患者的99份咽拭子、14份粪便、11份血、1份气管抽取物和另10例患者的10份血.分别应用RT-PCR(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血清抗体.结果 13例患者的99份咽拭子中,首次RT-PCR检测阳性的时间为发病后0~7 d,中位数为1 d;咽拭子RT-PCR检测阳性持续时间为1~15 d,中位数为3 d.4例患者呈现间歇排毒现象.1份气管抽取物RT-PCR检测阳性.14份粪便标本中,8份为RT-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7.14%,RT-PCR检测阳性的时间为发病后1~4 d,中位数为3 d.21份血标本采集时间为发病后2~9 d,RT-PCR检测阳性为1份,采集时间为发病后7 d,阳性率为4.76%.发病后2~9 d采集的21份血标本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咽拭子、粪便可用于甲型H1 N1流感患者的早期诊断;咽拭子RT-PCR检测阳性的持续时间比粪便长,且呈现间歇排毒情况.甲型H1N1流感存在少量的病毒血症,早期血标本(发病后9 d内)不能检测到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