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月10日~2011年1月在某院进行体检资料完整者1 234例成年男性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UA分为高尿酸组(HUA,268例)和正常尿酸组(对照组,n=96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1.72%。(2)高尿酸组TG、TC、LDL-C、体重指数(BMI)、SBP、DBP指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与TG、TC、LDL-C、BMI、SBP、DBP呈正相关,而与HDL-C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TG、BMI、DBP。(4)高尿酸组发生肥胖或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检出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应及早防治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血尿酸(UA)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1017例男性体检者按UA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按具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数目不同分为5组(MS0,MS1,MS2,MS3及MS4),分析临床资料。结果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患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S0~4组间UA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UA与年龄、BMI、TG、TC、Cr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孟晓梅  陈述林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447-144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及生化特征,并探讨血尿酸(UA)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数目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547例T2DM患者按UA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按具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数目不同分为4组(MS1,MS2,MS3及MS4),分析临床资料。结果T2DM并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1—4组间UA、BMI、SBP、DBP、Cr、TG、TC、LDL—C、HDL-C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FPG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A与性别、TG、HbAlc、HDL-C、Cr有线性回归关系(P〈0.05,P〈0.01),其中与HbAlc、HDL-C负相关,TG对UA影响最大。结论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T2DM患者UA增加,异常TG对UA影响最大,因此UA水平升高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杭州市某社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肥胖、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杭州市四季青社区参加体检的18岁以上居民2 288人进行调查,分别按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法将男女性各分为4组,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等指标.结果 在男性人群中,SBP、DBP、WC、TC和TG均随着血UA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而HDL-C则显著降低(P<0.05);在女性人群中,年龄、SBP、DBP、WC、FPG、TC、TG和LDL-C均随着血UA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而HDL-C则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人群中,BMI、SBP和TG与血UA水平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女性人群中,BMI、TG和FPG与血UA水平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中心性肥胖、血压高、血糖高及血脂异常等MS组分之间有密切关系,血UA水平与女性的相关性更强.因此,有效地控制血UA水平是预防和治疗MS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尿酸(SUA)在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的表现和差异,探讨SUA与超重、糖脂代谢紊乱等MS成分的关系.方法 抽取1650例健康体检资料,进行SUA与MS各项指标患病率统计,SUA与MS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随年龄增高,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均升高.<60岁HUA男性高于女性(P<0.05),>60岁HUA没有性别差异(P>0.05),而40~60岁女性HUA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2)与正常血尿酸相比,HUA患者的BMI、SBP、TG、FPG与低HDL-C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应的指标变化幅度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MSO相比,MS1、MS2、MS3者HUA的发生率有随着代谢紊乱组分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男女性在不同代谢组分中HU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相关分析表明,BMI、TG、SBP、FPG以及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患病率对HUA影响较大(P<0.05,OR>1).结论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安市中小学教师高尿酸血症(HUA)流行特征,分析不同尿酸(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集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科接受健康检查的中小学教师3 515人的一般检查[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血压]及实验室生化检查[UA、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资料。根据男女高尿酸诊断标准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与尿酸正常(NUA)组,比较MS及其组分因HUA所致的分布差异;运用四分位数将男女UA水平进行划分,探讨不同性别的UA水平对MS及其各组分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人群UA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1)调查对象中共检出HUA患者690人,粗患病率为19.6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23%,女性患病率为7.3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为(χ~2=98.290,P0.01);(2)HUA组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总胆固醇(TC)、LDL-C、FBG的水平均高于NUA组,HDL-C水平低于N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A水平与BMI、DBP、TG、TC、HDL-C、LDL-C值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 0. 05),其中UA水平和BMI、TG的相关程度最高(r=0.327、0.240);(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是男性肥胖(OR=2.87,95%CI:2.21~2.74)、高血压(OR=1.85,95%CI:1.39~2.46)、血糖异常(OR=5.74,95%CI:3. 64~9.05)、高TG血症(OR=2.66,95%CI:2.04~3.47)、MS(OR=2.58,95%CI:1.87~3.57)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肥胖(OR=6.73,95%CI:3.32~13.64)、血糖异常(OR=8.52,95%CI:0.85~85.38)、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OR=2.67,95%CI:1.17~6.09)、MS(OR=5.05,95%CI:1.39~18.41)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西安中小学教师群体中HUA的患病率较高,MS及其组分患病率均随着U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HUA是MS及各组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该人群中应做好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提升健康理念及行为,减少HUA、MS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关性,为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体检且资料完整的9 561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体重、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和血肌酐(SCr)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Spearma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SUA与MS及其组分的相互关系。结果体检人群中HUA的总检出率为15.68%,男性为19.97%,女性为7.65%。高尿酸血症组(HUA组,1 499例)SBP、DBP、FPG、TC、TG、LDL-C、SCr水平及BMI均明显高于SUA正常组(NUA组,8 062例),年龄、HDL-C及GFR水平明显低于NUA组,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N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UA水平与SBP、DBP、BMI、FPG、TG、TC、LDL-C和SCr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4、0.263、0.386、0.110、0.405、0.143、0.160和0.395),与HDL-C、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1和-0.13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及男性均可使HUA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1.961、2.484、2.184,P0.01);HUA亦是MS的危险因素(OR=1.792,95%CI:1.541~2.085)。结论体检人群中HUA检出率高,且SUA水平与MS各组分关系密切,可能成为MS筛查及风险预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血红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某矿业集团在岗职业健康检查人群为研究对象。按血红蛋白(Hb)水平四分位数分为4组,以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其Hb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体质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煤矿工人MS患病率17.73%,MS组Hb[(150.26±11.12)g/L],显著高于非MS组Hb[(144.64±12.3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Hb的水平与年龄、SBP、DBP、TC、TG、HDL-C、FPG、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最低四分位组到最高四分位组,随着Hb水平的上升,SBP、DBP、TC、TG、FPG、BMI各指标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通过Pearson分析,研究对象的Hb与TG、TC、FPG、SBP、DBP、BMI等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9、0.165、0.144、0.237、0.218、0.127,均P0.01),与HDL-C呈负相关(r值为-0.175,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Hb的升高与MS发病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β=0.123、0.185、0.122、0.130、-0.204、0.104)。结论煤矿工人Hb与MS及血压、血脂、血糖、BMI存在相关性,可为该人群MS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饮食治疗对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方法对35例无症状HUA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同时以35例无症状HUA患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血尿酸(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ody MassIndex,BMI)。结果干预组SUA、TG、TC、BMI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SBP和DBP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SUA、TG、TC、BMI、SBP和DBP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选用合理膳食有利于HUA及其合并症的改善,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职业人群高脂血症(HLP)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疾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2019年3—5月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 237名企业职工的健康检查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从1 237名研究对象中选取职业健康检查正常者8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记为CON组;选取单纯患HLP患者92例记为A组;选取单纯患HUA患者78例记为B组;选取同时患HLP、HUA患者60例记为C组。统计分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糖(GLU)。结果 1 237名研究对象中HLP、HUA患病率分别为27.97%和15.68%,同时患HLP和HUA的患病率为10.59%。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组间比较SBP、DBP、BMI、BUN、Cr、UA、TG、TC、HDL-C及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与CON组SBP、DBP、BMI、BUN、Cr、UA、TG以及T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与A组SBP、DBP、BUN、Cr及U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与B组比较SBP、DBP、BMI、BUN、Cr及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多元回归分析中男性、BMI、血清Cr增高、高血压、糖尿病是同时患有HLP和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职业健康检查人群HLP、HUA患病率相对较高,HLP与HUA关系密切。应根据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庆阳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MS及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庆阳地区的常住人口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庆阳地区人群MS的患病率为17.12%,男性患病率为18.37%,女性为15.71%,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MS组年龄、WC、BMI、SBP、DBP、TG、FPG、HOMA-IR、UA、GGT、TSH水平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异常的检出率19.01%;TSH与DBP、TG、FPG、UA、GGT及MS组分个数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GGT增高的检出率为22.18%;Logistic回归分析,MS及各组分患病风险随GGT增高呈增加趋势。结论庆阳地区人群MS患病率较高,TSH、GGT水平与MS及各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血清GGT水平升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发生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年人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特征及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对≥20岁健康体检者共18 862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UA检出率为14.8%(2788/18 862),其中男性为18.4%( 1926/10 445),女性为10.2%( 862/8417);HUA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年龄段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或<0.05).与正常SUA患者相比,HUA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或<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SBP、DBP、空腹血糖(FPG)、TG、HDLC均是SUA的独立相关因素.HUA患者中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及MS的检出率分别为24.1% (672/2788)、36.2% (1009/2788)、31.2%(870/2788)、18.0%(502/2788)、20.8%( 580/2788),均显著高于正常SUA患者的18.2%(2925/16 074)、26.4%(4244/16 074)、22.0%(3536/16 074)、15.0%(2411/16 074)、17.0%(2733/16 074)(P< 0.01 );SUA在MS患者为(342.3±64.2)μmol/L,明显高于非MS患者的(319.3±67.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HUA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多种代谢异常在HUA患者中呈现聚集倾向,SUA与M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某高校教职工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7年山东沿海地区某高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n=7 392)。其中,2014年1 842例,2015年1 475例,2016年1 960例,2017年2 115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Spearman相关分析血尿酸(SUA)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HUA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7年研究对象中,HUA检出人数660例(8.9%)。其中男性HUA患者532例(7.2%),女性HUA患者128例(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HUA检出情况显示:各年龄段男性HU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39岁年龄段,男性HUA检出率最高;各年龄段女性HUA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39岁和40~49岁年龄段,女性HUA检出率均较高。此外,各年龄段男性HUA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年龄外,HUA组与非HUA组患者的性别构成、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UA组患者的男性人数比例、血压及除HDL-C外的其他血脂指标水平均高于非HUA组。相关性结果显示,SUA水平与患者的年龄,BMI,SBP,DBP,FPG,TG,TC,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BMI,DBP,FPG,TG,TC,HDL-C,LDL-C是影响其SUA水平的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0.973),性别(OR=1.986),BMI(OR=1.170),DBP(OR=1.017),FPG(OR=1.082),TC(OR=1.475),HDL-C(OR=0.315)是HUA患病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OR=0.972),BMI(OR=1.162),DBP(OR=1.015),TC(OR=1.441),HDL-C(OR=0.436)是影响男性HUA患病的主要因素;BMI(OR=1.191),FPG(OR=1.407),TG(OR=1.623),TC(OR=1.228),HDLC(OR=0.320)是影响女性HUA患病的主要因素。结论山东沿海地区男性教职工HUA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中青年男性HUA检出率最高;HUA与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建议在防控HUA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在控制体质量、总胆固醇的基础上,男性患者应加强血压(尤其是DBP)控制,女性患者应加强血糖和TG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强化生活方式对早期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干预效果,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方法 将176例早期M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92)和对照组(n=84).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观察3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3个月前比较,干预后干预组腰围、BMI、SBP、DBP、TG、TC、FPG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HDL-C和L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腰围、BMI、SBP、DBP、TG和T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早期M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健    鲁晓涵  金光  金基永  全贞玉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2098-210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 方法 以4 972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胱抑素C,分析胱抑素C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 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ysC、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1);调整年龄和性别后,BMI、SBP、TG、UA、BUN、Cr水平随着CysC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P 趋势<0.01),而HDL和eGFR水平是随着Cys水平的增加而下降( P 趋势<0.01);未调整时,CysC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OR=3.773,95%CI:2.556-5.570),但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不存在CysC水平与MS相关性。 结论 CysC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存在相关性,但受多种混杂因素影响,并不能证实CysC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9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MS将其分为肥胖伴MS组和肥胖不伴MS组。随机选取同期50例正常体重儿童为对照组。收集3组儿童的人口学资料,检测3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FPG)、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水平。结果除HDL-C外,3组儿童BMI、SBP、DBP、FPG、TC、TG、LDL-C、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肥胖伴MS组和肥胖不伴MS组儿童BMI、SBP、DBP、FPG、TC、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肥胖伴MS组儿童BMI、SBP、DBP、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肥胖不伴MS组(均P0. 05)。随着hs-CRP水平增加,MS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BMI和hs-CRP是肥胖儿童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s-CRP与肥胖儿童MS发生有关,是预测肥胖儿童MS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超重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超重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聚集特征,探索儿童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前期工作收集的2批样本,为北京市835名14,15岁超重肥胖儿童,其中样本1有93人(超重62人,肥胖31人)、样本2有742人(超重371人,肥胖371人).先对样本1中超重和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血压)进行因子分析,后对样本2进行因子分析用以验证和确认分析结果.结果 超重儿童MS组分共提取4个因子,脂代谢因子(LDL-C,TC,TG,HDL-C)、血压因子(SBP,DBP)、肥胖因子(WC,BMI)和糖代谢因子(FPG,HDL-C),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7.44%;肥胖儿章MS组分共提取3个因子,肥胖-血压因子(WC.BMI,SBP,DBP)、脂代谢因子(LDL-C,TC,TG,HDL-C)和糖代谢因子(FPG),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9.84%.结论 儿童MS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任何一个因子都不能单独解释MS的全部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成成分的相关性。方法根据MS的诊断标准,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MS患者310例和非MS患者347例,检测血尿酸(SUA)、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瘦素(LEP)、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按照尿酸(UA)的四分位数将总人群分为四组,1组:UA≤216 Umol/L(n=164);2组:216 Umol/LUA≤272 Umol/L(n=163);3组:272 Umol/LUA≤337 Umol/L(n=164);4组:337 Umol/L(n=166)。结果MS组和非MS组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Fins和HOMA-I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和非MS组的年龄、BMI、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高血压、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率随SUA水平的增加而增高,MS的发生率在1、2、3、4、组分别为24%、35%、51%、76%。结论 SUA与MS及其组成成分密切相关,HUA在MS的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HUA)与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尿酸正常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探究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各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压、TC、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TG呈正相关关系,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并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病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了解青少年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高尿酸血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哈尔滨市城区1 640名10 ~ 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并测定血尿酸(S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等.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23.0% (377/1 640),男生为29.7% (242/816),女生为16.4% (135/824),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x2=40.80,P<0.05).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糖、低HDL-C以及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0.101,2.829,24.602,P值均<0.05).FPG,TG,HDL-C,超重或肥胖以及血压异常组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其正常组(t值分别为4.003,7.422,5.369,13.340,5.753,P值均<0.05).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TG、体质量指数(BM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127,0.176,0.232,0.441,P值均<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38,P<0.05).将研究对象按SUA水平四分位间距分成4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SBP,DBP,FPG,TG,BMI水平随之升高,而HDL-C水平随之降低(P值均<0.05).结论 10 ~18岁青少年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存在密切相关性,防治高尿酸血症应从儿童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