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死因资料分析可以对一个地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进行评价,了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卫生政策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滁州市从2004年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死亡病例报告以来,至今尚无系统的对全市死亡数据的分析,死因谱及顺位尚不明确。为了解滁州市居民死因状况,分析死亡原因及其规律,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笔者对2010-2012年滁州市居民死因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主要死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死亡率为624.82/10万,标化率为516.31/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716.63/10万,女性为533.35/10万;0~4岁为121.84/10万,5~9岁为31.09/10万,10~39岁为43.43/10万,40~64为572.42/10万,≥65岁为5333.721/10万;最高的是洪楼办事处(975.59/10万),最低的是唐冶办事处(291.88/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合计死亡5521例,占全部死因死亡总数的91.04%。2012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6.32岁,男性为73.89岁,女性为78.83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是导致历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济南市历城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2012年历城区死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死亡概况、死因顺位、性别、年龄及地区分布。数据录入、审核、汇总采用国家疾控中心开发的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其中标化死亡率以2000年中国人口标准构成计算。结果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肠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75.37%。0-9岁儿童恶性肿瘤主要死因是白血病,占该年龄段恶性肿瘤死亡的66.67%,40岁以上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升高,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率的96.71%,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洪楼办事处,最低的是唐冶办事处。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历城区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恶性肿瘤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会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慢性病规范管理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2012年新会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0—2012年新会区居民粗死亡率725.41/10万,标化死亡率397.6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前5种疾病主要有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的73.5%;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9.0岁;寿命损失居前5位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泰安市泰山区居民的2010-2012年主要死亡原因和减寿情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2005"、SPSS 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2010-2012年泰山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结果 2010-2012年泰山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505.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0.14/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男性死亡率为603.9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06.0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P〈0.01),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145.06/10万)、心脏病(136.36/10万)、脑血管病(94.63/10万)、呼吸系统疾病(42.27/10万)、损伤和中毒(30.61/10万);对泰山区居民寿命损失影响最大的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12.35‰)、损伤和中毒(7.58‰)、心脏病(5.87‰)、脑血管病(5.19‰)、呼吸系统疾病(0.94‰)。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造成泰山区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死因,应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发现东乌旗居民的主要死因及死因位次,通过分析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2010—2012年三年间的死亡居民采取全人群回顾性调查。结果东乌旗2010-2012年三年间死亡居民的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它。结论不健康饮食习惯,食品安全因素、抽烟、酗酒、静坐工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交通车辆的增加及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和精神压力增大,造成了以上结果,同时显示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使传染病及婴幼儿、孕产妇造成的死亡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居民死因状况及主要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兵团2008-2012年8个师部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和公安部门提供的人口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10和SAS 9.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减寿率等指标.结果 兵团2008-2012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08.67/10万,男性624.01/10万,女性383.14/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0~岁组和15~岁组的5年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45~岁组和≥65岁组的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损伤与中毒占0~岁组和15~岁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为24.19%和30.48%,循环系统疾病占45~岁组和≥65岁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为36.68%和47.20%;按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standar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是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损伤与中毒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兵团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措施,降低损伤与中毒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如皋市居民死因水平及疾病负担,为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为指标,对如皋市2008-2012年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如皋市居民死亡率860.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0.34/10万,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264.55/10万)、脑血管病(226.78/10万)、呼吸系统疾病(140.76/10万)、心脏病(105.19/10万)、损伤和中毒(50.93/10万),占全死因的91.93%。PYLL前5位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是影响如皋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遥观镇居民的疾病谱变化,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分类,利用死因别死亡率对该镇2012-2014年居民全死因监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2012-2014年遥观镇居民年平均死亡率379.29/10万,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损伤中毒、精神障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遥观镇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加强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开平市居民死亡水平、死因模式,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平市2010_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AS9.0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死亡总例数为9886例,男性5182例,女性4704例,粗死亡率为718.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3.69/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483.43/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362.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心血管疾病是开平市居民的首位死因,死亡率达302.79/10万,占居民总死因的42.13%(4165/9886),第2~4位死因分别为脑血管疾病(1905例)、恶性肿瘤(1433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21例),前4位死因合占居民总死因的80.15%(7924/9886)。0~19岁青少年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15例)、先天性疾病(14例)、围生期疾病(12例)和心血管疾病(9例);20~59岁中青年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637例,占38.47%)和心血管疾病(312例,占18.84%);≥60岁老年人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3844例,占47.36%)、脑血管疾病(1701例,占20.96%)、恶性肿瘤(781例,占9.62%)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98例,占4.90%)。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开平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提示政府部门应适时调整卫生服务规划,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应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特点,探讨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应城市2007 -2010年居民死亡监测数据,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 应城市2007-2010年居民年均死亡率为501.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8.57/10...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解大庆市居民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和分布规律,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对大庆市2007-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2007-2010年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和大庆市人口资料。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录入的数据由各级医疗机构上报,各区县进行审核,并由市疾控中心组织人员进行漏报调查,对数据进行查漏补缺,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人口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的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有针对性地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我们对2010—2012年瓯海区居民的全死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乐市居民健康状况及死亡原因,分析主要死因及影响居民寿命的疾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乐市2012年居民死亡率为5.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的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和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4.4/10万,占死亡总数的23.9%,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0~14岁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病(13.7/10万),15~44岁主要为损伤与中毒(18.5/10万),45~64岁主要为恶性肿瘤(222.4/10万),≥65岁主要为脑血管病(1217.5/10万)。潜在减寿年数(PYLL)前5位是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病。结论慢性病、损伤与中毒是长乐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防控的重点,中老年是干预的主要人群;损伤与中毒是青年的主要死因。卫生、行政等部门应抓住源头,消除环境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塘镇居民主要死因水平以及疾病负担,为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以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为指标,对2012-2016年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湖塘镇居民死亡率为723.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5.13/10万;男性死亡率(779.14/10万)高于女性(670.2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15,P<0.05)。死因构成顺位的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33.51%)、脑血管病(19.89%)、心血管疾病(18.80%)、呼吸系统疾病(11.44%)、损伤和中毒(6.33%),累计占全部死因89.97%;PYLL前3位分别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AYLL前3位分别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尤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  相似文献   

16.
何涛  李素容  贾敏 《职业与健康》2013,(23):3140-3141
目的为了解江油市居民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一步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2年江油市通过网络直报并经审核的死亡个案,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死因顺位中排第1的是肿瘤(3063例,占24.5%),其他依次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360例,占18.9%)、脑血管疾病(1986例,占15.9%)、意外死亡(1559例,占12.5%)、心血管疾病(1459例,占11.7%)、消化系统疾病(412例,占3.3%)。结论慢性病成为该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今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是慢性病的防治,减少或降低慢性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李晓铷  孙锋  张小鹏 《职业与健康》2013,(24):3223-3225
目的了解2008-2012年合肥市居民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寿命损失,为制定伤害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xcel和SPSS对2008-2012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合肥市居民因伤害死亡率38.07/10万,伤害死亡的前5位死因分别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水和意外中毒,0~14岁组溺水为第1位死因,15—44、45—59和≥60岁组的第1位死因均为交通事故,其他死因顺位各年龄组略有不同。以潜在寿命损失率(PYLLR)排序,前5位死因分别为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自杀和意外中毒。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合肥市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可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重点防治工作,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伤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株洲县居民主要死因的危害程度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病种,我们收集了株洲县2007-2012年连续6年的死亡监测资料,分析株洲县居民主要死因、死因构成、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医学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培培  娄培安  张盼  张宁  陈娜 《中国校医》2011,25(8):590-591
目的了解2010年徐州市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户籍地为徐州的死因卡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徐州市粗死亡率为59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5.20/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对居民潜在减寿年数影响较大,平均减寿年数为22.63、6.85年。结论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及干预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安吉县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特点,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死因监测资料对安吉县2006-2012年居民自杀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安吉县2006-2012年自杀死亡410人,年均自杀死亡率12.82/10万,标化死亡率11.30/10万;男女年均自杀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45/10万、13.31/10万和10.08/10万、9.11/10万,男性自杀死亡率是女性的1.5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5岁以上自杀死亡占自杀死亡总数的49.51%,且多为老年男性;自杀方式以服毒和上吊为主。结论 安吉县2006-2012年居民年均自杀死亡率较高,尤以男性人群和老年人群为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自杀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