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487名河南省中南部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统计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它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临沂师范学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多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了解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护士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市不同医院护士600名,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应激水平和应对方式调查;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中的焦虑、强迫、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常模水平(P<0.01);护士SCL-90问卷总均分与工作环境满意度得分及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积极的应对方式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某部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状态-特质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对2013年首次夏秋季入伍421名新兵进行团体测定。结果独生子女新兵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及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新兵(P0.05);来自城市的新兵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因子及总分高于来自农村的新兵(P0.05);SCL-90低分组在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方面得分高于高分组,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方面得分低于高分组(P0.01);新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解决问题、求助、自尊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大小依次是状态焦虑、自责、幻想、特质焦虑、合理化。结论非独生子女和来自农村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不同心理健康状况新兵之间在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自尊方面有差别,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军人应对方式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某部军人10 300名,以不同中队为单位集中进行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心理异常者除解决问题因子外,应对方式的其余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心理健康者。年龄较大,级别较高,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军人主要采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心理卫生状况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5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余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心理卫生状况、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军人应对方式的选择,且不同年龄、不同级别以及不同文化程度军人其应对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中学生应对方式家庭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及应对方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某市方便抽取6所农村中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支持量表(PSS-F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 214份。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4.8%;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学习压力、消极应对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1104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量化评估2009年某部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干预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组成调查问卷,对1104名新兵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 (1)1104名新兵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2000年新兵常模(P〈0.01)。与2004年国内军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抑郁、偏执、敌对性因子分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或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状态、特质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与国内军人常模比较,EPQ-P、EPQ-N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EPQ-E、EPQ-L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2)EPQ-E、EPQ-L、成熟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成熟性和混合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总分、EPQ-P、EPQ-N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对新兵SCL-90总分有显著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EPQ-N、状态焦虑、退避、掩饰性、自责和社会支持利用度(P均〈0.01)。结论 2009年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新兵心理健康受个性、状态-特质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农村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农村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江西、云南、陕西农村690名中学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富裕女生差,贫困女生和富裕女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前者得分高于后者,在应对方式上,初二贫困女生在幻想和合理化方面得分高于初二富裕女生(P值均<0.05),而高二贫困女生和高二富裕女生比较在逃避一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女生更多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尤其在“自责”、“逃避”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应对方式各维度中,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和自责均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t值分别为-3.59,2.10,2.30,7.92,P<0.05或P<0.01).自责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中最为显著,解释量达21%.在本研究的众多家庭与社会背景因素中,只有贫困度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t=2.96,P<0.01).结论 贫困是女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农村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她们采用积极的求助方式,对改善身心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 对江苏省江阴和张家港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企业和集贸市场等地抽取的1 097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097名流动人口的心理异常发生率为18.O%;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典型外向和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外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高神经质和典型高精神质流动人口9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神经质组除恐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精神质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和偏执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流动人口心理正常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心理异常者(P<0.01);高社会支持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常模(P<0.01),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低社会支持组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结论 流动人口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王鲁慧  景汇泉 《中国校医》2011,25(10):726-728
目的研究高护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身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从本校高护新生中抽取4个班11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解决问题、家庭外支持和社会总支持与心身反应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合理化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自责行为与心身反应总分和9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学生心身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应对的自责行为和领悟朋友支持(P<0.05或P<0.01),2个因素可解释因变量的32.2%。结论高护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身反应密切相关;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和领悟朋友支持是心身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赵蕾  夏本立  闫红红  闫文敏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161-2163
目的研究火炮弹药试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应激水平量表对227名参试人员(研究组)和181名非参试人员(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应激水平得分(17.31±5.27)明显高于对照组(16.25±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CL-90量表的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5),2组人员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激水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主观支持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结论试验环境是参试人员的心理应激因素,非参试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参试人员。消极应对方式对参试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有负性影响,而主观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参试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问卷(TC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2名男护生进行测评并与男医学生相比较。[结果]①男护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医学生,尤其在偏执、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因子上尤为显著(P﹤0.001),②男护生SCL-90各因子分与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维度负相关。③男护生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④男护生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结论]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影响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高等护理院校应重视男护生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加强社会支持,促进身心健康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把握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对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一病区住院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进行调查。结果单样本的t检验分析显示: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的因子分和总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均有P〈0.05),在强迫、偏执、人际敏感的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均有P〈0.05),而敌对和恐惧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解决问题与SCL-90总分及各维度因子分(除焦虑)呈负相关而自责与SCL-90总分及各维度因子分(除人际敏感、敌对和偏执)呈正相关,求助与焦虑呈负相关,退避与强迫、人际敏感呈正相关,主观支持与偏执呈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躯体化和焦虑呈负相关,适应度与偏执呈负相关而成熟度与恐怖呈正相关;若以SCL-90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的各维度得分及社会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解决问题、退避、自责和亲密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人群;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民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在重庆工作的366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 (1)农民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2%,女性高于男性(χ2=8.472,P=0.004),不同行业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6,P=0.008)。(2)农民工SCL-90测验在躯体化、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常模。(3)农民工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最少采用的是自责。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4)自责、解决问题、退避和幻想的应对方式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起主要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可通过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特质应对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24名中老年人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SCL-90的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中老年人的应对方式均与SCL-90中的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对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预测作用。结论中老年人的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青岛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1—6月对青岛市551名医务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除人际敏感外,医务人员SCL-90总分(148.27±60.61)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129.96±38.76)(P0.01)。除精神病性因子外,护士总分(154.68±59.21)及各因子得分高于职能人员(134.56±50.53)(P0.01),医生的抑郁(1.68±0.76)、敌意(1.67±0.84)得分高于职能人员(1.47±0.57、1.46±0.58)(P0.05)。无职务者(149.14±59.35)及基层管理人员(155.24±69.17)的总分高于中高层管理者(121.20±40.27)(P0.01)。积极应对方式、高社会支持度、较高职称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高职业倦怠水平则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青岛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职业倦怠、职称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监狱女警察(简称女警)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28名监狱女警进行调查。结果监狱女警躯体化(1.68±0.04)、强迫症状(1.91±0.05)、抑郁(1.77±0.05)、焦虑(1.60±0.04)、敌对(1.68±0.05)、恐怖(1.32±0.02)、精神病性(1.47±0.03)和其他(1.76±0.05)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责、幻想、退避3种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合理化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呈正相关(P<0.01或P<0.05),解决问题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1或P<0.05),求助与偏执呈负相关(P<0.01)。结论监狱女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探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为网络成瘾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8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观察组)和90名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应对方式总分及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解决问题和求助2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父亲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以及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不良、社会支持状况差和父母教养粗放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网络成瘾的治疗除药物以外,青少年和父母的心理重建以及构建良好的多层次、多角度社会支持系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玉琴  刘健 《健康研究》2013,(3):238-240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优化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67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发现,除了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在强迫(P〈0.01)、人际敏感(P〈0.001)、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1)、恐怖(P〈0.05)和偏执(P〈0.05)各因子以及总分(P〈0.01)上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逃避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均P〈0.001)。结论引导积极性的应对方式有益于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2018年10月—2019年3月陕西省某部队附属医院急诊留观患者共120名,通过建立中介作用方程模型,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结果随机抽取120名急诊留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38±1.38)岁;男性68人,占56.7%;女性52人,占43.3%;学历主要集中在高中,占30.8%;心理健康测评阳性68人,占56.7%,阴性52人,占43.3%;急诊留观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均P0.05);心理健康测评阴性留观患者的主观支持及消极应对得分均高于阳性者;积极应对得分低于阳性者(P0.05);心理健康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82,P0.01),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520,P0.01);客观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11,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48,P0.01);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两个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论心理健康对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都有预测作用,同时应注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和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