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龄胸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龄胸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总结 3 6例 6 0岁以上高龄胸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结果 术前合并心电图异常 2 8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 ,伴随其它疾病 18例 ,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 14例 ,主要是心血管并发症 ( 9例 )和肺部并发症 ( 4例 ) ,全组除 1例因胸腔胃穿孔死亡外 ,均经处理后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高龄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较为复杂 ,应该予以重视。只要处理得当 ,绝大多数高龄患者均可耐受手术并成功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60岁以上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申佃京临朐县人民医院(临朐262600)胸部肿瘤开胸术后心律失常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我院1989年6月~1995年6月期间,对224例60岁以上胸部肿瘤患者开胸术后心电监测,发生心律失常84例,占37.1%。其中室早29...  相似文献   

3.
梁锐  黄冰  潘灵辉  钱卫  黎阳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331-1332
目的:探讨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方法:42例合并心肌缺血老年的肿瘤病人进行全麻手术,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根据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监测结果,给予硝酸甘油、倍他乐克或艾司洛尔、利多卡因等处理,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37例患者停药后10~15min清醒,呼吸功能和肌张力恢复,5例患者15~20min清醒,恢复呼吸功能和肌张力。全部病例围麻醉期心血管或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无1例发生心衰、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和麻醉意外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并维持一定深度麻醉,充分供氧,加强术中监测,适当酌情使用硝酸甘油、倍他乐克或艾司洛尔等,维持心血管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肿瘤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麻醉期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也是围麻醉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直接影响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随着手术适应证的日渐扩大,术后心律失常已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患者1 58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67例,发生率42.2%.现将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在结直肠非急诊手术中的作用,探讨术前不行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例因结直肠腺瘤或腺癌拟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按1.5∶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MBP组(120例)和非MBP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d内的心血管并发症、全身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部位相关并发症。结果 135例患者完成试验,MBP组81例,非MBP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良恶性、吻合部位及方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0d内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和1.9%,全身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和13.0%,手术部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和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组1例、非MBP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两组各有1例围手术期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非急诊手术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并不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常规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7.
总结我院1991-1998年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实施胸部肿瘤手术后出现的49例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同期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老年冠心病是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术后应严密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发生高血压的表现特征及处置原则。方法行胸部肿瘤手术治疗患者2008例,合并高血压病者1210例(60.25%),其中肺癌452例(37.36%),胃责门癌410例(33.88%),食管癌348例(28.76%)。术前给予抗高血压治疗,控制收缩压(SP)≤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P)≤90mmHg。术后持续24~72h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心电图、血氧浓度变化。结果432例出现心血管并发症(35.7%),其中心律失常323例(26.69%);心电图sT段异常98例(8.09%),其中发生心绞痛4例。结论围术期高血压与患者精神紧张、麻醉插管、术中刺激以及术后缺氧、疼痛有关。该类患者应术前控制血压;术中加强心肺功能监护,减少刺激;术后观察血压、心率,及时纠正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压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腹腔镜微创和开胸手术食管癌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腹腔镜微创组(微创组)和开胸手术组(开胸组),各组内按照其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微创组和开胸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胸腔引流管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患者(均P<0.05),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均P<0.05)。开胸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常规护理患者(P<0.05)。围手术期护理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患者(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显著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及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缩短开胸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方法:42例合并心肌缺血老年的肿瘤病人进行全麻手术,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根据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监测结果,给予硝酸甘油、倍他乐克或艾司洛尔、利多卡因等处理,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37例患者停药后10-15min清醒,呼吸功能和肌张力恢复,5例患者15-20min清醒,恢复呼吸功能和肌张力。全部病例围麻醉期心血管或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无1例发生心衰、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和麻醉意外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并维持一定深度麻醉,充分供氧,加强术中监测,适当酌情使用硝酸甘油、倍他乐克或艾司洛尔等,维持心血管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肿瘤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麻醉期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也是围麻醉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黄诚  周小昀  何嘉  李单青 《癌症进展》2018,16(6):702-704
目的 研究全胸腔镜手术对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术后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全胸腔镜组)和96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开胸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发热)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胸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胸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合并COPD患者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胃癌患者性D2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近期并发症、死亡率和远期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D2)的患者188例,其中高龄组(≥75岁)61例,对照组(60~65岁)1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及其术后生存情况。结果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705%)高于对照组(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组最常见的术前合并症为贫血(295%)、高血压(230%)、肺疾病(230%)、心血管疾病(114%)、肝脏疾病(86%),其中包含2种合并症的占213%,3种及以上合并症的占164%。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1%)与对照组(2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高龄组术后肺部感染(220%)和心衰(33%)的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0%)。高龄组术后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9% vs. 646%,P=0390)。结论高龄组胃癌患者与对照组行D2根治术后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手术安全可行。高龄早期胃癌患者应注意合并症和继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术在开胸手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3月至2017年05月,我院施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关胸方法不同分为不关肋间组(试验组)和对照组。60例行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术进行关胸,男34例、女26例,年龄(43.5±10.5)岁;60例行传统关胸方法进行关胸,男36例、女24例,年龄(45.0±11.5)岁。两组患者术后均由同一名主治医师闭合胸腔,对比关胸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远期胸壁疼痛及麻木、切口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二次手术。试验组患者关胸所用时间[(14.1±2.0)min vs (20.0±3.4)min,P=0.000]、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3±0.5)分 vs (5.2±0.6)分,P=0.000]、术后远期胸壁疼痛及麻木(8.3% vs 33.3%,P=0.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3)d vs (2.8±0.5)d,P=0.000]及术后住院时间[(4.5±1.2)d vs (5.5±1.6)d,P=0.000]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257.1±38.0)mL vs (260.6±32.1)mL]、住院费用及切口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关胸方法相比,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方法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关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改善患者术后胸壁疼痛及麻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关胸方法相比,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方法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关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改善患者术后胸壁疼痛及麻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心血管病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3月间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手术的107例合并心血管病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合并并发症者86例:重度血压升高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心绞痛1例,各类心律失常57例。切121裂开1例,吻合121瘘6例,吻合口出血4例,肺部感染6例,应激性溃疡3例,肾功能不全2例,泌尿系感染2例。围手术期死亡0例。结论: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增加了手术风险,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x^2检验,对114例呼吸衰竭患者的原因及死亡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因手术相关并发症引发的呼吸衰竭者40例(35.1%),因严重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呼吸衰竭者43例(37.7%),二者占全组的72.8%(83/114)。其他原因为麻醉清醒不完全或术中输液过量造成肺水肿、肺动脉栓塞、严重心律失常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者、术后并发症种类愈多者、术前肺功能差者、术前放疗者、术后第2天以后开始插管者、辅助呼吸时间愈长者、呼吸衰竭合并肺炎或‘肾衰者,其死亡危险性显著增加。其中前3者为显著独立致死因素,相对风险度分别为2.50,2.37和1.68;而与年龄、性别、手术治疗方式、术前合并疾病史、术前应用抗菌素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多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呼吸道感染所致。仔细谨慎的手术操作和术后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避免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措施。术后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征、及时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是减少术后呼吸衰竭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a recognized complication of cancer surge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for AF, 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rrhythmia. 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43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F admitted to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SICU). All patients were older than 60 years, 79% had a history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44% had hypertension. AF occurred an average of 2.8 days following surgery, and lasted an average of 2.1 days.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developed, and there were no long-term sequela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n cancer patients, postoperative AF is a disease of elderly patients. In addition the arrhythmia appears to be a relatively transient and benign phenomenon. Prolonged monitoring in an intensive care setting may not be necessary for asymptomatic, hemodynamically stab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60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共发生心律失常136例.不同年龄、术前心电图表现、肿瘤部位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60岁者和≥60岁者分别为10.4%、25.0%;术前心电图检查正常者和异常者分别为6.3%、87.6%;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分别为24.5%、14.4%,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食管癌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食管癌患者117例.依手术径路分为:A组:左胸一切口,B组:右胸及腹部两切口,C组:左颈、右胸及腹部三切口入路.比较三种路径术后心律不齐、吻合口瘘、内出血(胸/腹腔)、乳糜胸、肺功能不全、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三组间术后心律不齐、内出血、乳糜胸、肺功能不全、肺栓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C组高于A、B两组(P=0.014,P=0.038),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7).结论:左颈、右胸及腹部三切口入路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术前心功能不全、术前FEV1/FVC≤70%、术前低钾血症、贫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性别、吸烟、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年龄>65岁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118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3.73%,年龄> 65岁、心功能不全、术前FEV1/FVC≤70%、术前低钾血症、手术方式、贫血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患者性别、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PO2降低、吸烟、手术时间在对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年龄> 65岁、心功能不全、术前FEV1/FVC≤70%、术前低钾血症、手术方式、贫血为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术前准备、术后心电监护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超  刘冬梅  孙明 《现代肿瘤医学》2021,(23):4173-4176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的动脉压监测及专职护理在腹腔镜大体积嗜铬细胞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于我院2007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的128例肿瘤直径大于6厘米的行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分为持续有创的动脉压监测及专职护理组(continuous 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full-time nursing,CIAPM)和常规护理组(routine nursing,RN),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持续有创的动脉压监测及专职护理组的术后低血压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4.7% vs 23.4%,P=0.002和14.1% vs 37.5%,P=0.002)。其肠道恢复时间也更快(1.9天 vs 2.3天,P<0.001)。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持续有创的动脉压监测及专职护理能够降低腹腔镜大体积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的低血压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