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应用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71例可评价AL患者。分别采用χ2、Cox回归、KaplanMeier等方法分析1疗程完全缓解(CR)率、总CR率、治疗有效率、化疗后WBC减少时间、CR期、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等级相关分析GCSF用量与CR期及生存期的关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交替采用以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DA)或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HA)或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MA)为主的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交替采用以长春新碱 柔红霉素 泼尼松(VDP)或长春新碱 阿霉素 泼尼松(VAP)或长春新碱 米托蒽醌 泼尼松(VMP)或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柔红霉素 泼尼松(CODP)为主的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用药组均在患者WBC<1.0×109/L时予以重组人GCSF(rhGCSF)(1.5~6.0μg·kg-1·d-1),一般WBC达2.5×109/L时停用。结果(1)AL患者化疗后应用GCSF可使化疗后WBC减少时间明显缩短;但不影响患者的1疗程CR率、CR率和治疗有效率;(2)使用GCSF不影响ALL患者CR期,但明显缩短AML患者CR期;(3)使用GCSF不影响ALL患者的生存期,但缩短AML患者的生存期;(4)尚未发现使用GCSF的AML患者中因子用量多少与CR期及生存期存在相关关系。结论AML患者必须非常慎用GCSF。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疗效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2008年2月收住院诊治的AML患者共167例,采用FAB及MICM分型诊断标准确诊。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及Kaplan-Meier法,不同组别的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①我国老年AML以M2(M2a)、M5为主,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组比例低,并发慢性疾病较多,具有多种不良的预后因素。②58例接受标准3+7方案诱导化疗的非M3患者完全缓解(CR)率达70.7%,中位总生存(OS)期为6.8(0.6~100.2)个月。41例CR患者中位无病生存(DFS)期为5.2(0.2~99.0)个月。1年DFS概率为41%,1年OS概率为51%。早期死亡率12.9%。③分析细胞生物学特征与疗效的关系,发现前驱血液病史、骨髓病态造血及染色体核型对CR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老年AML以M2(M2a)、M5为主,具有多种不良的预后因素。部分患者可受益于强诱导化疗。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有...  相似文献   

3.
于文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13-4314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以及由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MDS-AL)患者,大部分为高龄和(或)合并严重并发症,常规剂量化疗难以耐受,相关病死率高,老年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不足年轻患者的一半,预后差。老年AML预后差的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分布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未经治疗的、年龄大于60岁的急性白病患者340例,对其发病年龄、预后危险因素、治疗、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40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中,中位发病年龄6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4例(7.06%);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14例中,初发AML(de novo AML)250例(79.6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仅9例。初发AML (非APL)中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预后较好的34例(14.11%),预后差的61例(25.31%),随着年龄增加,预后较好的比例降低,而预后差的比例升高。在有生存资料的患者93例中,85例选择了化疗。年龄也对完全缓解(CR)率、总体生存有显著影响。化疗后获得CR的患者生存明显优于未获得CR的患者。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差,如何提高总体生存仍然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脑转移肿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脑转移肿瘤回归分割分析(RPA)及预后评估量表(GPA)的适应性,对老年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2例老年脑转移瘤患者(年龄≥60岁),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对民族、年龄、卡氏评分、性别、吸烟、原发肿瘤来源、颅内转移瘤个数、伴有颅外转移、原发灶近期疗效、脑转移瘤治疗方式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4.90%、1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氏评分、吸烟、脑转移瘤个数、脑转移确诊至治疗时间、原发灶疗效及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是老年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因素(x2=20.828、5.737、7.395、5.379、11.556、6.844,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卡氏评分、脑转移瘤个数、原发灶疗效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为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PA分类Ⅰ、Ⅱ、Ⅲ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7、4个月,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358,P<0.001);GPA Ⅰ、Ⅱ、Ⅲ-Ⅳ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8、13个月,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570,P<0.001). 结论 卡氏评分、脑转移瘤个数、原发灶疗效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脑转移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PA及GPA分类在老年脑转移瘤患者中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老年胃癌术后患者118例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因素以及术后化疗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对1997-01/2006-01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术后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评价性别、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脉管癌栓、手术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肿瘤残留及术后化疗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化疗和肿瘤残留情况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术后化疗、肿瘤残留情况及临床分期为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0,P=0.000和P=0.002).结论:术后化疗、肿瘤残留情况及临床分期是老年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Ⅲ期及Ⅳ期老年患者接受术后化疗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但是,术后化疗并未改善Ⅰ期及Ⅱ期老年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治疗的疗效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初治老年(年龄≥60岁)AML患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接受以阿糖胞苷(Ara-C)为基础的诱导缓解化疗方案,其中标准剂量Ara-C方案组21例,小剂量Ara-C方案组24例;姑息治疗组为20例。比较化疗和姑息治疗患者的疗效,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标准剂量Ara-C方案组完全缓解(CR)率为52.4%(11/21),小剂量Ara-C方案组CR率为41.7%(10/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OS)率分别为33.3%(7/21)和25%(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38.1%(8/21)和29.2%(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与姑息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27个月和3个月(P0.05),两组总OS率分别为28.9%(13/45)和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早期死亡率8.9%(4/45),姑息治疗组早期死亡率20%(4/20),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100.0×10~9/L(RR:2.873,95%CI:1.383~5.968)、ECOG评分≥3分(RR:2.066,95%CI:1.051~4.059)、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RR:2.465,95%CI:1.355~4.485)、是否接受诱导缓解化疗(RR:0.329,95%CI:0.157~0.689)是老年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100×10~9/L(OR:10.208,95%CI:2.031~51.313)是老年AML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诱导缓解化疗未增加早期死亡率,可延长生存,小剂量Ara-C方案可作为老年及不适合标准方案化疗的AML患者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各种化疗药物的使用,使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预后得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无病生存逐渐延长。但老年(>60岁)AML患者治疗进展不大,预后仍差。故对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cl-2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RT-PCR法检测20例老年AML患者及20例老年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的骨髓白细胞BCRP mRNA,同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 Bcl-2蛋白表达.结果 AML组Bcl-2总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其中初治组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难治与复发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初治组和对照组(P<0.05);BCRP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初治组和难治与复发组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初治组和难治与复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cl-2+组和BCRP+组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Bcl-2-组和BCRP-组,早期复发率明显高于Bcl-2-组和BCRP-组(均P<0.05).Bcl-2和BCRP基因在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Bcl-2和BCRP基因均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二者高表达均提示预后不良,但二者无相关性,联合检测Bcl-2和BCRP基因对评价AML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异质性恶性血液病,其主要特点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失控及分化受阻[1]。AML好发于老年人,发病年龄主要为65~7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AML的发生可能与不良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体能状态(PS)下降及伴发其他疾病相关。老年AML患者的预后不佳,可能是由于伴有不良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或耐药。虽然40%~60%的老年AML患者在接受强烈化疗的情况下可达完全缓解(CR)[2-3],但总体生存期仍为4~6月[4-6]。在传统治疗观点上,老年AML患者一般采用阿糖胞苷(AraC)及蒽环类的标准诱导方案,或小剂量Ara-C的低强度诱导方案,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0例年龄≥70岁的老年DLBCL患者,收集整理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Ki-67等资料进而分析临床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估预后。结果 50例初发老年DLBCL患者中,60%患者为Ⅲ~Ⅳ期,54% IPI评分为3~5分,52%有B症状,75%原发部位为结外。在老年患者中,调整剂量的化疗疗效优于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利妥昔单抗联合剂量调整化疗(R-CHOP)组完全缓解(CR)率优于不包括利妥昔单抗的剂量调查化疗(CHOP/CO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8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5%、30.8%、11.5%。生存分析发现Ki-67对患者生存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Ki-67>80%患者预后差。结论 老年患者以疾病分期晚,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生存期短为特征,具有更高的DLBCL发病率,Ki-67是一个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R-CHOP方案可明显提高CR率,并且足够疗程的化疗将显著改善超高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为主,因其有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而以往采取常规剂量化疗,因其对化疗耐受性差,完全缓解率(CR)低,CR持续时间短,化疗后骨髓受抑时间长,疗效差,是目前白血病治疗的难点。为提高其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期(DFS),我们对23例老年AML进行了剂量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204例胰腺癌患者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电话随访病理诊断明确为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收集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分析资料齐全的204例患者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4例胰腺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8%、13.7%、2.9%,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未手术治疗患者较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手术患者的生存期短(P<0.01);肿瘤标志物高、血红蛋白低、白细胞高、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期短(P<0.01);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高的患者较正常患者生存期长(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晚的患者生存时间短(P<0.01);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高患者生存时间短(P<0.05).结论 手术、临床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红蛋白、白细胞、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均为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连续手术切除的老年肝细胞癌患者54例,Kaplan Meier法统计术后生存期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Child-Pugh分级、脉管侵犯、卫星灶形成、病理学Edmondson-Steiner分级、肝内复发和远处转移影响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体或无瘤生存(P<0.05).其中,Child-Pugh分级和脉管侵犯为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37和2.73,P<0.05),而脉管侵犯独立影响无瘤生存(相对危险度为3.19,P<0.05).结论生物学行为和肝功能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肝细胞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因对化疗的耐受性差,完全缓解(CR)率低,生存期明显低于非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强烈化疗后的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2个月。我们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个体化的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性AML(AML—M3除外)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预后(EPSILoN)评分与免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112例为研究组,同期仅接受含铂双药化疗的NSCLC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根据EPSILoN评分将患者分为好组(0分)、中间组(1~2分)及差组(3~5分)。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与免疫联合化疗治疗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PSILoN分组差、有肝脏转移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4为影响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EPSILoN分组差、NLR>4为影响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5)。研究组中EPSILoN评分好组、中间组及差组PFS和OS均依次降低(P<0.001)。结论 EPSILoN评分与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呈负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60岁以上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60例中青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完全缓解率27.7%,总有效率44.7%,中青年组分别为74.1%和87.9%(P<0.01).老年组早期病死率19.0%,诱导期病死率29.3%,均高于中青年组(3.3%和6.7%,P<0.01).老年组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者占27.4%,中青年组仅10.0%(P<0.05),继发于MDS的AML患者CR率低于无MDS病史者(P<0.05).老年组伴淋系抗原表达者占28.2%,CD34+者占71.8%,均高于中青年组(8.1%和48.6%,P<0.05),其CR率均低于仅有髓系抗原表达者和CD34-者(P<0.05).老年组预后不良核型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45.7%和15.4%,P<0.05).结论 老年AML患者具有多种不良预后因素,总体缓解率低,病死率高,在临床上有其特殊性,治疗上更强调个体化.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在生理特征及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生物学特点、预后因素等方面均与年轻人有很大的不同,故有必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老年患者约占AML的50%,一般完全缓解(CR)率为50%,中位生存期仅为5~6个月,15%能长期生存。如何有效地提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个体化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4~2005年收治老年AML患者(≥60岁)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化疗剂量将患者分为A(亚标准剂量)、B(减量化疗)及C(支持化疗)3组,并对3组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可评价患者A组45例,B组9例,C组9例。A组CR率高于B组(P<0.05),分别为53.3%和44.4%;平均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分别为258、195d。但白细胞化疗后最低值A组要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0.8×109/L,4.5×109/L),骨髓抑制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19,13d),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97.8%,77.8%)。C组患者平均生存期231d,生存期与其他2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结论:老年AML对化疗反应差,缓解率低,生存期短,治疗方案宜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CD+56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102例初治老年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PgP)检测,并常规采用HAE方案诱导治疗,判定疗效.结果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CD56阳性率39.22%.CD+56AML在FAB分型中以M2b、M5、M7多见,高白细胞计数(57.03×109/L vs 33.65×109/L,P=0.047),多表达PgP(62.50% vs 40.32%,P=0.042).CD+56AML患者髓外浸润现象明显(62.50% vs 37.09%,P=0.015),尤其是脾脏(42.50% vs 19.35%,P=0.014)显著受累,CD56表达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幼稚细胞数无关,也不影响CR率(P值分别为0.306,0.840,0.564,0.302,0.686,0.547),但无病生存时间(DFS)(5.75个月 vs 30.00个月,P=0.048)和总生存时间(OS)(5.34个月 vs 22.03个月,P=0.032)较短.结论 CD+56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多表达耐药蛋白PgP,生物学侵袭性较强,生存期短,预后较差.建议初诊时监测CD56分子表达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