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灶部位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8例经影像学证实的单纯脑梗死患者,经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估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并将认知障碍程度分为4个等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脑梗死部位与认知障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额叶、颞叶和基底节梗死与认知障碍相关。结论研究表明脑梗死部位是认知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敬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45-4646
目的:分析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脑梗死发病部位及TCD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20例诊断为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诊断为无认知障碍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部MRI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脑部,对比观察2组脑梗死发病部位和颅内动脉PI值。结果观察组丘脑、颞叶和额叶部位脑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囊部位脑梗死发病率30.0%,低于对照组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和脑前动脉P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与脑梗死发病部位密切相关,通过TCD对患者颅脑进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病变部位脑血流信号是否存在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凡  刘悦  周飞雄  姚国新  贺清涛 《广东医学》2008,29(11):1918-19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2组,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针刺组选用百合、人中、神门等穴位。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运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积木试验(blocktest)进行测评,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刺组测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与血管性认知障碍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治疗研究.方法 归纳轻度认知障碍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在概念、诊断标准、筛查评估工具、流行病学、病因、神经心理学、神经影像学、防治转归等方面的共同点与区别,对两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转归等方面却不同.结论 指导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发病与脑梗死部位、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预防血管性痴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38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和35例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核磁共振(MRI)病灶定位及TCD对比分析。结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额叶、颞叶、双侧基底节以及多灶梗塞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TCD结果比较显示VCIND组脑血流信号减弱,血流信号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与脑梗死部位及是否存在多灶梗塞有关,其相应的脑血流信号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5-18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病灶对急性脑梗死相关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分为认知正常组、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aD)组。收集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梗死病灶部位,采用MoCA量表比较认知正常组和VaD组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共入选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三组患者梗死部位在额叶、颞叶、顶叶、丘脑以及基底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正常组比较,VaD组患者梗死部位在额叶、颞叶、丘脑的发生率较高,在基底节的发生率较低(P0.05);与V-CIND组比较,VaD组患者梗死部位在额叶、顶叶和基底节的发生率较低(P0.05)。VaD组梗死部位在额叶的患者在视空间、命名、注意、语言以及抽象思维等方面的MoCA得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VaD组梗死部位在颞叶的患者在视空间、记忆、注意、以及抽象思维等方面MoCA得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VaD组梗死部位在丘脑、基底节和胼胝体的患者记忆等方面MoCA得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不同梗死部位对认知功能障碍特点有所影响,梗死部位在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和胼胝体等部位时,易引发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病程3 d内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LP-PLA2水平,依据检测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LP-PLA2>175 ng/mL,45例)和对照组(LP-PLA2≤175 ng/mL,45例).治疗后随访,以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价两组认知功能,统计两组VCI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MoCA评分(22.1±2.7)分,VCI发病率5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高水平可能是脑梗死患者VCI不良预后的临床标志物,加强LP-PLA2观察对VCI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有利于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本文从概念、分类、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概念的阐述、分类的界定、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流行特征以及血管性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展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提供理论支持,以期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阻止其向血管性痴呆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illal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涵盖了与血管性病因相关的所有认知功能变化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 imaging,MRI)是研究和评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疾病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就MRI在VCI中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所有的血管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现从概念及意义、分类、流行病学研究与转归、相关因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综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为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预防和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各类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第2常见的痴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也能引起痴呆或认知损害[1~4];另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也可引起认知损害并进而发生痴呆,且待患者达VaD的诊断标准时,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故在认知功能明显损害之前就发现并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而VaD这一概念已逐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概念的提出,强调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有利于早期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VCI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唯一可以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进行有效治疗及控制的认知障碍类型,有必要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加以干预,以阻止病情进展,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准确评估和管理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任务。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包括控制导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主要针对目标是控制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能防止认知障碍发生及延缓进展;胆碱酯酶抑制剂及美金刚可改善血管性痴呆阶段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以及脑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它包括了从轻微认知损害(MCI)到血管性痴呆(VaD)。现从VCI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因素、评估手段、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对VCI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加强对VCI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延缓MCI向VaD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与非T2DM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的相关因素差异.方法 连续选择发病2周以内的,首次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中符合VCIN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发生的特点,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经CT或MRI证实),3个月后行相关神经心理评估量表检测,依据评分结果分为痴呆组12例,非痴呆组38例。另取23例认知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①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为24%,MMSE评分和MOCA评分呈高度相关(r=0.841,P=0.000)。②痴呆组与非痴呆组比较,各梗死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③痴呆组与非痴呆组比较,吸烟有差异(P〈0.05),余各危险因素均无明显差异。④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血管病与脑白质病变有差异(P〈0.05)。⑤痴呆组与非痴呆组、对照组比较,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即刻记忆、注意计算、短程记忆、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理解、言语表达有差异(P〈0.01);非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有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管性癌桌的岩痈率高.大部分-ik知亚项均可累及.脑血管痈与脑白盾痈变是冀高危园素.  相似文献   

18.
吴楠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1):41-42,74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VCIND)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对42例VCIND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MSE、日常生活行为量表、Preffer门诊患者功能缺损调查表、画钟测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Hachinski缺血指数、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检查。结果神经心理学检查显示VCIND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在MMSE总分及其地点定向、时间定向、注意力和计算力、短程记忆、书写能力、结构能力各亚项和执行功能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T与MMSE合用可以用于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用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2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脑心能组46例患者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丹参组46例患者给予丹参治疗,采用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脑心通组治疗后MMSE评分提高幅度明显高于丹参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略有改善,脑心通组改善情况略好于丹参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显著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者临床使用依达拉奉、长春西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应用依达拉奉)、观察组43例(加用长春西汀)。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智能状态、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认知障碍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与对照组的2.4%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 CA)评分入院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NIHS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疗后7 d、1个月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相比于对照组的85.4%,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治疗后7 d、1个月研究组m R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者临床以依达拉奉、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患者认知障碍、神经功能、智能状态改善明显,临床治疗效果理想、预后情况好、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