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兰  汪洁  张为元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79-228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A 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年龄>60岁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HBsAg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V-LP检测,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标志物,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60例HBsAg阳性患者,大三阳组28例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92.86%、HBV DNA阳性率为89.29%;小三阳组32例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43.75%、HBV DNA阳性率为40.61%,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中检测不到HBV-LP与HBV DNA的存在。HBV-LP与HBV DNA呈正相关(r=0.356,P<0.05)。60例观察组患者中,40例(66.67%)HBV-LP阳性,38例(63.33%)HBV DNA阳性,两种血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0.146,P<0.05)。结论 HBV-LP作为判断患者体内HBV病毒是否复制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明显相关,根据两者血清水平可对疾病进行正确评估、正确诊断,可作为除乙肝两对半以外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由于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极易并发各种感染,再加上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原因需应用血制品,其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常高于正常人群。据国外报道,血液透析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率为 76%,丙肝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52~62.5%,乙肝标志物和丙肝抗体均为阳  相似文献   

3.
乙肝患者血清前S1、前S2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检测500例乙肝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M)、PreS1、PreS2抗原;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发现500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总阳性率为73.2%,PreS2总阳性率为72.2%;HBeAg( )的各组中PreS1、PreS2抗原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HBeAg(-)的各组;PreS1、PreS2抗原在HBV DNA( )组中的检出率分别高于HBV DNA(-)组.认为PreS1、PreS2抗原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HBV病毒颗粒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免疫水平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医院门诊电子系统提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资料,对4 336例HIV感染者人口学资料、免疫学及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336例初诊HIV感染者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群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水平的乙型肝炎。抗体(HBe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4,P=0.015):进一步分析发现在CD4细胞300个/μL时CD4细胞越低HBeAb阳性率越低(χ~2_(100与200~299)=12.414,P_(100与200~299)0.001;χ~2_(100~199与200~299)=6.268,P_(100~199与200~299=0.012)),同时HBeAb阳性率有随CD4细胞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χ~2=6.594,P=0.010),并发现CD4细胞、年龄[比值比(OR)1,P0.001是HBeAb(+)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HBeAb阳性率增加。而HBsAg(-)人群在不同CD4细胞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80,P0.001),并随着CD4细胞下降HBsAb(+)阳性率在下降,分析发现在CD4细胞≥300个/μL时,各组比CD4细胞100个/μL组阳性率高(χ~2_(100与300~399)=8.913,P_(100与300~399)=0.003;χ~2_(100与400~499)=7.545,P_(100与400~499)=0.006;χ~2_(100与≥500)=10.940,P_(100与≥500)=0.001)。对HBsAg(-)人群分析发现不仅CD4细胞是HBsAb(+)的影响因素,同时发现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人群中HBsAb阳性率也较高(OR_(HBeAb(+))=3.241,P_(HBeAb(+))0.001;OR_(HBcAb(+))=1.380,P_(HBcAb(+))0.001)。结论 HIV感染者CD4细胞水平影响HBV血清标志物抗体的表达,为HIV感染者HB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HBV)DNA联合检测在HB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0例乙肝患者血清样本作为研究资料,分别采用ELISA定性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和HBV DNA含量。结果Ⅰ组HBV DNA阳性率为96.15%;Ⅱ组HBV DNA阳性率为48.08%;Ⅲ组HBV DNA阳性率为4.76%。Ⅰ组HBV DNA定量显著高于Ⅱ、Ⅲ两组(P0.01);Ⅱ组HBV DNA定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HBV DNA与HBs Ag检出符合率分别为73.33%和72.5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血清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定量联合检测在诊断HBV感染过程中起互相补充的作用,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技术可应用于检测DNA损伤和细胞增殖周期。SCE值的增高表明染色体不稳定和DNA损伤。本文采用SCE技术,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E与细胞增殖周期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6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HBsAg、HBeAg、HBcAb、HBeAg、PreS1Ag、HBV DNA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HBV-DNA是否为阳性分为阳性组(127例)与阴性组(49例),检测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DBIL)。结果 HBV-DNA检出率为72.16%,HBeAg、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31.50%、76.38%;阳性组患者ALT、AST、GGT、TBIL、DBIL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HBV-DNA定量与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及其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脱氧核苷酸钠在急性乙肝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氧核苷酸钠(DNA)辅助治疗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 0例与常规保肝治疗4 0例作对比观察。治疗组肝功(ALT)复常率前一疗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疗程后,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 0 1)。3个月后抗-HBs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 . 0 1)。脱氧核苷酸钠(DNA)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和清除乙肝病毒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 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血清乙肝病毒 (HBV) DNA含量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 35 0例 HBe Ag阴性慢性乙肝 HBV DNA含量。结果 :HBV DNA总阳性率为 5 8% ,临床分型中 HBV携带者阳性率为 2 5 .6 % ,慢性活动性肝炎 (慢活肝 )、肝硬化及肝癌阳性率为 82 .8%~ 10 0 %。前者DNA含量为 10 ( 4.4 2± 1 .35) 拷贝 / m l,后三者为 10 5.2 5~ 10 5.88拷贝 / m l(P <0 .0 1) ,慢活肝又高于肝硬化及肝癌 (P <0 .0 5 ) ,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10 0 U / L者 DNA含量较低 (P <0 .0 5 )。结论 :HBe Ag阴性慢性乙肝多数仍存在病毒活动性复制 ,其病情活动程度与血清 DN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晚期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关系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00例临床诊断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肝活组织病理检查、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发现100例中病理诊断为单纯血吸虫病仅12例,血吸虫病伴有乙型肝炎(乙肝)53例,单纯乙肝35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率为67.1%,肝活组织地依红染色HBsAg阳性38%,提示临床诊断晚血的绝大多数患者伴有HBV感染。  相似文献   

11.
刘伟  罗婵 《山东医药》2005,45(11):39-40
近年来,随着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技术的建立,使定量观察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成为可能。为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负荷(单位体积血清内HBV—DNA颗粒数)与其血清HBeAg模式的相关性,我们于2002-2003年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1025份临床血清标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方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免疫学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HBV DNA阳性率为99.2%(390/393),其平均拷贝数为4.65×10 E8拷贝/ml:在HBsAg(+)、HBeAb(+)、HBcAb(+)模式中HBV DNA阳性率为62.5%  相似文献   

13.
许多实验提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细胞增殖周期。(CGC)可反映DNA损伤、修复情况以及间接反映细胞的生长状态,本文对40例健康老年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指数(CDI)、CGC及SCE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的比较及其与ALT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乙肝前S1,HBV DNA以及ALT,比较HBV-LP以及乙肝前S1的检出与HBV DNA及ALT之间的关系,探讨HBV-LP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7例HBV患者血清HBV-LP和乙肝前S1,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结果: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HBV-LP与HBV DNA检出率无显著差异;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95.45%vs 44.36%,P<0.05; 93.18%vs 41.35%,P<0.05):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 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显著(P<0.05);HBV-LP阳性患者的ALT明显高于HBV-LP阴性患者.结论: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有较高的符合率,是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而且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阳性患者ALT较阴性患者高,表明HBV-LP同时也反映了乙肝病情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试剂盒在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中价值.方法 采集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的肝吸虫病人、肺吸虫病人、姜片虫病人、正常人群和乙肝病人血清,按照单盲试验的原则进行IHA和ELISA检测,对比分析两法特异性.结果 IHA和ELISA两种试剂盒,检测567份健康人员(献血员和中小学生)的特异性分别为97.88%和98.41%,检测65份肺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阳性率为21.54%和18.46%,检测52份肝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阳性率为5.77%和3.85%,检测56份姜片虫病人血清的交叉阳性率为3.57%和5.36%,检测195份乙肝病人假阳性率分别为2.56%和6.67%;两种试剂盒在检测其它三种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均无显著意义(x2=0.19~0.21,P=0.661 0~0.646 7),但两法与肺血吸虫交叉反应均较高(x2=8.76~11.87,P=0.000 6~0.0031),而与肝吸虫和姜片虫交叉略高于正常人群(x2=2.33~4.13,P=0.126 6~0.0420).]HA试剂盒在检测乙肝病人和健康正常人群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x2=0.04,P=0.841 1),ELISA试剂盒在检测乙肝病人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人群(x2=7.90,P=0.005 0),其阳性率是健康正常人群的4.20倍.结论 在血吸虫病现场筛查和医院门诊检查血吸虫病时,IHA试剂盒优于ELISA试剂盒.  相似文献   

16.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是一条染色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同源片断的互换。这种互换技术为深入研究染色体的分子结构、DNA复制、DNA损伤、修复以及细胞周期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7.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是指一条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同源片断的互换。这种交换可能涉及到DNA的断裂和重接。 近年来关于SCE的研究,以及SCE做为检测指标在环境诱变过程和致癌过程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银川地区30例健康老年人(60~80岁)服用宁夏枸杞(每日50g)后,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同时选择14例健康青年人(18~22岁)作对照.结果表明,老年人服用枸杞子对淋巴细胞的正常增殖周期和丝裂霉素C(MMC)影响下的增殖周期,都有明显的促进其增殖活力的作用;同时对淋巴细胞的自发SCE和MMC诱发的SCE频率亦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本文结果提示,服用枸杞子对维护细胞的正常发育、提高DNA的修复能力和促使衰老细胞向年轻化方向逆转都起着有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王倩  陈丽剑  廖洁 《地方病通报》2021,36(5):45-47,59
目的 分析重庆市大足区1~69岁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了解该人群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评价乙型肝炎防控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足区1~69岁人群836人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感染标志物.结果 1岁~和5岁~组人群未检出HBsAg阳性病例,1岁~组抗-HBs阳性率最高(86.54%),30~69岁组抗-HBc(75.88%)和HBV感染阳性率(85.75%)均高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区域各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HepB接种史的人群,HBsAg、抗-HBc以及HBV感染阳性率均低于无HepB接种史的人群.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乙型肝炎防控工作取得较好成果;应继续做好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减弱或消失的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通过新媒体方式开展无接种史人群的宣传活动,鼓励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0.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抗—HBs、抗—HBc 单项和联合阳性及乙肝五项标志物全阴性共4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进行 HBV DNA 检测。结果总阳性率59.1%(29/49)。其中单项抗—HBs 阳性17例中检出5例(29.6%);抗—HBc 15例中检出14例(93.0%);两项均阳性11例中检出9例(88.8%);乙肝标志物全阴6例中检出1例。提示慢性活动型肝炎病例,即使抗—HBs 阳性、乙肝标志物全阴性仍可能潜在地存在低水平的 HBV 复制,只能用 PCR 法测出其阳性。这可能是其它的检测法认为慢性活动型肝炎病情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