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会诊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压疮护理进行规范化管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方法 于2006年在压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压疮护理会诊制度,选拔合适的会诊人员,确立会诊范围及职责,规定护理会诊时间及程序,考评压疮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压疮护理会诊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压疮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倪晓月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153-156
目的 探究皮肤压疮预防护理在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我 院行介入治疗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4例。常规组行常 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皮肤压疮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皮肤压疮风险程度、压疮发生情 况、压疮严重程度、护理质量及整体健康状况。 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Braden评分高于常规组,STT评分低于 常规组(P<0.05);干预组皮肤压疮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常规组的19.05%(P<0.05);干预组皮肤压 疮严重程度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风险评估准确率、风险控制措施完成率、项目交接执行率均高 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HADS、VAS、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皮肤压疮 预防护理在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皮肤压疮风险,减少皮肤压疮发生率,减 轻皮肤压疮严重程度,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在护理领域仍是难题,在全球范围来看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没有下降趋势,它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巨大的消耗医药资源,也反映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近年国际国内对压疮概念、病因病理、发生机制、压疮的评估、预防、分期、护理进行了探讨,在我国也有了对压疮科学的系统和严谨的护理体系。虽然压疮的发生率、预防、营养支持仍是我国护理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加拿大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综合性医院压疮的发生率是15.1%,而中华护理杂志报道,曾对34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调查中发现,压疮的高发率位居第二。压疮的高发人群是年老体弱、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等无自主行为能力或疾病影响不能改变体位的患者。随着病家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也就是说可能引发护患纠纷,而预防发生也就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压疮的治愈率,以求进一步提高压疮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压疮的形成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的2350例骨科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接收压疮20例,其中骶尾部压疮50%,足跟部压疮30%.高龄患者及有合并症患者是为高危人群.高温与潮湿是促成压疮发生的环境因素.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针对高危人群和好发部位,重点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皮肤卫生情况及营养状况,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压疮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需卧床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压疮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琰  刘雯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662-663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工作制度在消化内科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实行分组护理工作制度,分组分管病床,责任到人,实施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比较分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药品完好率、护理文书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压疮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分组护理前,实施分组护理后护士往返病床平均次数、护理呼叫次数及护理文书返修率低于实施分组护理前。结论:开展分组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外科压疮高危患者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外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的干预方法 .方法 将100例经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评分<1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确立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等程序行循证护理:卧泡沫床(或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平卧位和左、右30°倾斜体位交替进行;平卧位抬高床头时角度不大于30°,足跟处置软枕;病情限制翻身者,每2小时抬高臀部1次,用软枕垫在患者的腰骶部、左右交替;骶尾部、足跟等骨突出处每2小时喷赛肤润1次,并轻拍至吸收(皮肤破溃者禁用);根据血清白蛋白浓度配制膳食或肠内外营养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发生时间明显延迟,压疮严重程度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压疮均治愈.结论 循证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怠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压疮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总结压疮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5-07—2016-04收治的121例压疮患者采取治疗、护理、饮食、基础护理等综合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93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5例。其中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积极做好压疮患者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创面护理等各项措施,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提高压疮愈合率,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胡恩娇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168-171
目的 探究压疮程序化护理在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 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压疮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下肢压疮发 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P<0.05);干预组下肢压疮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 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 结论 压疮程序化护理在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 用效果确切,可有预防痤疮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9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采用胰岛素喷酒及氧气吹压疮创面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9压疮患者18例完全愈合,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应用胰岛素加氧疗和基础、饮食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压疮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压疮防治率,最大限度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压疮预防管理办法,实施"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人性化护理,强化过程管理。结果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护理能力和意识,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院前压疮的防治率,赢得了患者的广泛好评,为科室树立了良好形象。结论加强过程管理,保证制度落实,是压疮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手段,对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惠尔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压疮高危及压疮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擦洗再合理选择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康惠尔泡沫敷料、康惠尔银离子敷料,康惠尔清创胶。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选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比较两组病人预防及治疗压疮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能有效预防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治愈压疮天数减少4~6天,好转压疮天数减少3~6天。结论:康惠尔敷料在压疮护理中具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了压疮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外科高龄手术患者进行评估,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减少压疮发生。方法将2012年74例65岁以上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8例65岁以上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采取压疮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患者入院、手术后使用高龄患者压疮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压疮护理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级别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2组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5例,发生率为6.4%,均为Ⅰ期压疮,无Ⅱ期以上压疮发生。对照组患者发生压疮13例,发生率为17.6%,Ⅰ期压疮6例,Ⅱ期压疮7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压疮护理评估结果采取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了患者对压疮的认识和家属对压疮的预防知识,调动了护士、患者、家属的积极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压疮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对62例压疮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患者(63处压疮),48处(76.2%)压疮愈合,11处(17.6%)压疮好转,总有效率93.7%。3例患者因原发疾病治疗效果不佳自动出院。结论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对压疮患者实施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创面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提升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实施压疮患病率调查持续改进压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为压疮管理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正的美国护士协会护理质量指征委员会设计的压疮患病率调查表,组织伤口小组成员、科护士长、护士长和护理研究生组成的30个小组对1所三级甲等医院61个病区的2913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为1.78%,院内压疮患病率为1.54%,排除Ⅰ期压疮(28例),压疮患病率为0.82%;168例患者有压疮风险评估和复评,其中压疮患病39例,占23.21%;135例有采取减压措施的护理记录,仍发生压疮36倒,占26.67%;197例患者采取了压疮预防措施,其中135例(68.53%)有压疮风险评估。结论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低于国外相关研究,护理人员执行压疮护理记录意识欠缺。护理管理者需转变管理理念,建立非惩罚性压疮管理制度;正确认识压疮患病率,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压疮监控制度,提升压疮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有效护理服务时效并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将护理记录单用数字化表达,分为护理记录单首页、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护理记录单、压疮监控记录单与压疮预防监控传报单,根据本病区专科情况制作相应护理记录模板,方便、规范护士护理记录书写。强化PDA功能,用PDA实现护理记录在床旁即时录入,替代原交班记录。结果电子护理记录单软件将护理记录用数字化表达,既体现护理记录的即时性与准确性,更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时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环节的质量监控及控制,以降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 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2018年09月至2020年07月入院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压疮护理,实验组54例,实施环节质量控制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压疮预防相关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压疮发生率,评估环节质量控制的风险评估/判断准确率、护理干预有效率、护理相关记录合格率及风险管理合格率的改变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 结果患者对压疮预防相关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对照组为(79±13)分,实验组为(89±10)分(t=-4.585,P<0.001)。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为(80±15)%,实验组为(89±10)%(t=-3.449,P<0.01);实验组患者无压疮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11%的发病率(χ2=4.412,P <0.05)。 结论加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重点环节干预,可提高环节质量,降低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19.
压疮是指机体组织由于遭受外部压力而出现的局部急性缺血性损害.对27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Ⅳ期压疮高龄患者应用百克瑞纱布联合敛痔散创面换药治疗,同时给予基础疾病治疗和整体护理。结果换药治疗护理8周后,患者压疮痊愈。提出应用百克瑞纱布联合敛痔散创面换药能有效缩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压疮愈合进程,跨学科团队合作、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为压疮痊愈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