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罗格列酮4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不加罗格列酮,共12周;治疗前后监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RP、UAER、IRI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和CRP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14例,治疗组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共治疗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尿微量白蛋白(UAE)、血脂、血压等。结果患者用马来酸罗格列酮后UAE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FPG、HbA1c、FINSI、RI均下降(P<0.05),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马来酸罗格列酮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明显肝肾毒性。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除有效降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外,能明显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可达到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8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成两组:①T2DM非罗格列酮治疗组(B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8.7±10.5)岁;②T2DM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59.2±9.4)岁;另设40例为健康对照组(A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3.0±9.1)岁,采用抗原抗体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和实验室相关指标,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及与非罗格列酮治疗组之间变化的差别。[结果]糖尿病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5;应用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16周后的血清CRP水平(3.88±2.89)较治疗前CRP水平(6.42±4.88)明显降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CRP水平并独立于控制血糖变化之外。  相似文献   

4.
王德明  孙才 《中国保健》2007,15(14):58-5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尿微量蛋白(MALB)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平行测定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Hs-CRP和MALB水平.结果糖尿病组Hs-CRP、M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自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将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mg/g),B组24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mg/g),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A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有密切关系,慢性炎症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测定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日立7180型生化分析仪,使用志荣公司提供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应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超C-反应蛋白为(3.58±1.06)mg/L,尿微量白蛋白为(36.54±10.27)mg/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2009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106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99例进行对比,两组均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同时检测血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中明显增高,外周血hs-CRP及MA水平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王文苑 《现代保健》2009,(13):65-66
目的洛伐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洛伐他汀以及罗格列酮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之间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炎症指标的差异。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脂蛋白(LP(a))、C反应蛋白(CRP)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联合组较他汀组下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在他汀组下降明显(P〈0.05),而联合组轻度下降,差异不明显(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在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洛伐他汀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降低蛋白尿,在此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可以进一步降低尿白蛋白排泄,改善糖尿病肾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前研究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免疫反应和炎症性疾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参与因素。罗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具有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作者单用罗格列酮对50例初诊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对伴早期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UAE)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另一组给予二甲双胍750mg/d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AE、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标志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UAE、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因此可能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具有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对102例T2DM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患者mAlb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T2DM患者中,mAlb与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mAlb、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DM+RSG组,n=40例)和格列吡嗪治疗组(DM+GLP组,n=38例),观察时间为6个月。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及结束时检查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白蛋白排泄率用随机晨尿的尿白蛋白/尿肌酐(ACR)比值表示;比较24h平均收缩压(MASBP)和24h平均舒张压(MADBP)。结果治疗6个月后DM+RSG组和DM+GLP组FPG、P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DM+RSG组ACR由治疗前21.8±6.3mg/mmol降至14.6±4.8mg/mmol(P〈0.01),DM+RSG组治疗前后MASBP和MAD-BP降低值同DM+GLP组治疗前后MASBP和MADBP降低值,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尿白蛋白排泄率同MASBP和MADBP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521和0.489,P〈0.05)。结论本组研究发现罗格列酮具有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提示罗格列酮具有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DM+RSG组,n=40例)和格列吡嗪治疗组(DM+GLP组,n=38例),观察时间为6个月.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及结束时检查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白蛋白排泄率用随机晨尿的尿白蛋白/尿肌酐(ACR)比值表示;比较24h平均收缩压(MASBP)和24h平均舒张压(MADBP).结果 治疗6个月后DM+RSG组和DM+GLP组FPG、P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DM+RSG组ACR由治疗前21.8±6.3mg/mmol降至14.6±4.8mg/mmol(P<0.01),DM+RSG组治疗前后MASBP和MADBP降低值同DM+GLP组治疗前后MASBP和MADBP降低值,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尿白蛋白排泄率同MASBP和MADBP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521和0.489,P<0.05).结论 本组研究发现罗格列酮具有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提示罗格列酮具有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及临床意义,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的13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罹患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64例)、子痫组(28例)和对照组(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健康产妇,46例)。检测各组产妇hs-CRP、mALB等指标。结果: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和对照组hs-CRP、mAL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hs-CRP、m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hs-CRP、m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尿mALB水平程正相关(r=0.618,P<0.01)。结论:血清hs-CRP和尿mAL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可通过监测血清hs-CRP水平、尿mALB水平来预测和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糖尿病患者采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50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为58%,和正常人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6.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早晨第一次清洁中段尿,采用免疫比浊法,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62名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与78名正常健康者(2008年7月至10月来我院体检,排除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泌尿系统感染、妊娠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健康体检者)的比较。[结果]62名糖尿病患者中检出尿微量白蛋白者22名,检出率为35.48%,检测78名正常对照者,2人检出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为2.56%。二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高,定期对糖尿病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3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A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43例健康人病例(B组)。对两组患者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组研究对象尿液中的各种微量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研究对象。结论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梁秀峰 《中国保健》2008,16(5):237-23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鸡西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02例健康成人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02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中,MA均小于19mg/L,没有检测出尿MA阳性者,其阳性率为0。在1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8例患者检测出尿MA阳性,阳性率为49.1%;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尿M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且病史越长,MAC0阳性度越高,肾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与微量白蛋白尿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平均脉压,根据24h的平均脉压水平分为2组,进行微量白蛋白尿及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间的平均脉压、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具有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脉压与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