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资料表明,下丘脑弓状核(ARC)、蓝斑(LC)、中缝背核(DR)在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ARC、LC和DR分别为脑内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胞体、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胞体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而且这三个核团之间有密切的解剖和功能上的联系。免疫组化资料表明,从ARC发出的β-End能纤维投射到LC和DR,并且人们已在LC和DR中发现鸦片受体的存在。本实验用行为测痛结合生化测定的方  相似文献   

2.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系统在针刺镇痛、吗啡镇痛和应激镇痛中的作用,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并积累了不少资料。近年来,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在疼痛和镇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现有资料很不一致。此外,最近的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ARC)和中脑中缝背核(DR)在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刺激这两个核团都有镇痛作用。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表明,从弓状核发出的β-内啡肽能纤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脑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系统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因素。脑内5-HT能神经元系统的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干的中缝核群。本实验用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分析中缝背核神经元在唇针镇痛中的机能状态以及外周伤害性刺激与唇  相似文献   

5.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十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6.
<正> 缰核是前脑边缘结构至脑干的中间枢纽。弓状核是引起针刺镇痛效应的重要结构,但它们所产生作用的所经途径不同。我们利用弓状核的这一特性,在针刺基础上损毁弓状核,观察其对针刺镇痛的影响,并与缰核对针刺镇痛效应相比较,以判定缰核影响针刺镇痛作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过去发现,缰核可接受痛刺激传入冲动和针刺传入冲动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的放电频率,因而推测它在针刺镇痛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课题在于证明缰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其作用机制。1.缰核不仅接受躯体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冲动,现已证明它也可以接受内脏伤害性传入冲动的影响,而且是经由丘脑髓纹进入缰核。即电刺激内脏大神经能引起缰核痛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髓纹内注射  相似文献   

8.
在针刺镇痛的研究中,已经知道刺激扣带回前部可以增强针刺镇痛效果,损毁扣带回前部,针刺镇痛效果减弱。已有资料报道,尾核、隔区均参与针刺镇痛的过程。本文以辣根过氧化酶轴突逆行传递法研究尾核,隔区向扣带回的投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pCDNA3.1( )-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pCDNA3.1( )-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脑的镇痛机制研究中,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经中缝大核到脊髓的下行镇痛通路研究较多也较肯定,而关于脑内镇痛的神经回路研究较少。我们在研究吗啡镇痛的中枢作用部位时发现,注射微量吗啡到家兔或大鼠中脑的PAG、缰核、边缘系统的伏核或杏仁核等核团内,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而将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NX)注入上述任一核团内,则能大部取消静脉注射吗啡或电针引起的镇痛。这些现象提示,脑内与吗啡镇痛有关的上述核团很可能通过神经纤维联成环状的回路。  相似文献   

11.
我校生理教研室从脑干的三叉神经感觉核群入手,研究针刺镇痛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作用方式。初步得到的结果表明,不仅在三叉神经感觉核群的脊束核尾端内,记录到了“痛”敏细胞放电;而且,还初步证明了其内存在有针刺镇痛作用,作用的方式是突触前抑制。形态结构是生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大量实验的和临床实践的资料证明,针刺的和针  相似文献   

12.
<正> 缰核是前脑边缘系统至脑干的枢纽,它可以对躯体伤害性刺激和针刺刺激作出反应。伤害性刺激使其放电频率增加,针刺刺激使其放电频率减低,电刺激缰核使针刺效应减低,缰核内注入吗啡可以提高针刺镇痛效应。这些都提示缰核的活动水平可对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有所影响,但究竞缰核如何影响痛阈和针  相似文献   

13.
尾核是针刺镇痛的一个中枢环节,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提示,针刺穴位,其感觉传入冲动可以到达尾核,促进其积极活动以参与镇痛过程,内啡肽与针刺镇痛有关。尾核内富含阿片受体及内啡肽,有资料说明,电针可能促进尾核内内啡肽释放。本文用专一性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微量注入尾核,探讨尾核内内啡肽与针刺  相似文献   

14.
下丘脑弓状核与脑内有关疼痛和镇痛的结构有着复杂的纤维联系,并与垂体内分泌机能密切相关,脑内β—脂肪激素/β—内啡肽/ACTH神经元系统的胞体亦主要集中于弓状核,这些提示弓状核也有可能参与痛  相似文献   

15.
催产素 (oxytocin, OT) 是哺乳动物体内产生的一种九肽激素, 大部分在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合成, 少量在外周器官中合成.催产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排乳和使子宫收缩,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理功能, 如镇痛作用.大量研究证明神经肽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而哺乳动物自然分泌的催产素, 就是一种神经肽.已有研究证明催产素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而且可以避免常规镇痛药物的成瘾性等不良反应, 但其镇痛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所以研究催产素的镇痛机制具有较强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工作表明,尾核是实现针刺镇痛的一个中枢环节。刺激尾核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晚期癌肿引起的恶痛。为了进一步阐明尾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并对临床刺激尾核治疗恶痛进行实验分析,有必要研究尾核的镇痛机制。本文利用专一性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脑内注射,探讨尾核镇痛作用与内啡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资料和方法500例患者术后均采用一次性镇痛泵(PCA),男194例,女306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体重40~80kg,平均60kg。给药途径分为硬膜外腔及静脉,加入药物有镇痛药如芬太尼,镇静药如氟哌啶、咪达唑仑,局麻药如布比卡因等。方法:①硬膜外镇痛,患者取左侧卧位,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  相似文献   

18.
从中枢神经介质阐明针刺镇痛的机理,是针麻原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枢5-羟色胺(5-HT)已被证明是实现针刺镇痛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中枢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从目前多数实验结果看来,似具有对抗针刺镇痛的作用,但仍有少数实验资料与此概念不  相似文献   

19.
尾核与中央灰质在针刺镇痛中都有重要作用。以纳洛酮微量注射于中央灰质可部分阻断尾核镇痛作用,提示尾核镇痛可能与中央灰质内啡肽系统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尾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为临床“尾核埋藏电极刺激治疗恶痛”提供实验分析的依据。本工作用5管微电极离子微电泳方法,测定中央灰质神经元对吗啡类等药物的敏感性,并观察刺激尾核对敏感神经元的影响,以探讨尾核与中央灰质的  相似文献   

20.
病人自控镇痛(PCA)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普遍,但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为了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我院从1997年7月以来使用澳大利亚(GOMEDICAL)一次性PCA注射泵于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静脉应用PCA(PCIA)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0~65岁,体重44~70kg。手术种类为肝胆、普胸、普外、妇产科手术等,尤以肝胆手术为多。硬脊膜外腔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