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运动枢纽对脊柱运动的调控制约作用,揭示中医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为提高整脊手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标准化,杜绝误伤提供依据。方法:从形态解剖,特别是椎体与下关节突关节面夹角测量,运动力学观测作用力线和X线片动态观察,结论:枢纽对脊柱运动起带动、制约的调控作用。中医整脊主要手法是依据枢纽对脊柱运动的调控原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根据圆筒枢纽学说的原理手法治疗颈7胸1.2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俯卧仰头推肩法治疗颈7胸1.2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手法治疗21例患者显效率达95%。结论:运用圆筒枢纽学说分析颈胸枢纽对脊柱动态的调控作用,揭示枢纽力的作用线是中医整脊手法的主要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提高整脊手法的疗效和杜绝医疗意外。方法:根据脊柱运动力学之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结合检索近20年整脊疗法医疗意外和笔临床经验。结论:传统整脊疗法必须严格选择适应症,不能盲目应用于禁忌症,方能达到治疗效果和杜绝整脊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中医整脊科,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伤病的学科。中医整脊科是以“一圆一说两论”,即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曲论为基本理论,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用整脊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四大疗法;同时,在整体观和辨证思维指导下,实施“以人为本”的“医患合作、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腹病治脊、腰病治腹”八大措施防治脊柱劳损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矫盆整脊手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导致骨盆倾斜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探索新途径。方法:针刀松解后进行四维调曲、手法矫盆整脊、口服自拟生骨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果:最终对238例骨盆倾斜合并脊柱侧弯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优良率达80%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中国传统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病及脊柱连带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应用韦以宗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和椎体板块移动与椎曲论,配合以宗四维整脊牵引床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发掘研究中医整脊技术史与脊源性疾病史,整理其主要理论观点及治疗方法,阐明中医整脊理论方法的科学性,提出治疗整脊法的规范标准.方法文献发掘、整理,运用机能解剖学、运动力学、生物力学的科学原理,结合实验研究.结果较系统全面阐述了中医整脊技术的发明及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史,整理了主要理论观点和八大整脊法;论证了人类颈曲腰曲形成是站立行走的机能需要按数学定律形成的;提出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和椎曲论等理论,阐释了中医整脊法的科学原理;明确了中国整脊是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应用整脊、针灸、辨证内外用药的整体疗法,并对整脊八法提出了严格的临床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医整脊学经过两千多年临床积累,形成其富于东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治疗学。在中医传统思维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科学进行研究,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即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曲论。这些理论,施杞教授高度概括为“一圆一说两论”。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现代中医整脊学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运用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练四大疗法以防治脊柱劳损病。在临床应用这“三则”“四法”,同时,根据辨证论治法则,实施“医患合作”“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腹病治脊”“腰病治腹”的八大应策。  相似文献   

8.
韦以宗教授治疗椎管狭窄症临床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以宗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长期致力于中国整脊医学历史文献、传统整脊手法机理及适应证研究和脊柱机能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在中医传统思维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科学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曲论,运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椎管狭窄症,验案无数。笔者有幸从师学习10余年,言传身教,受益终生。在此仅将韦以宗教授治疗椎管狭窄症经验介绍如下,管窥之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按摩与康复医学》2006,22(11):46-47
脊柱劳损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对脊柱劳损疾病的认识,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脊椎法”“按脊法”的论述和“腰痛”的专篇。历代医家发明创造了用整脊手法、针灸、内外辨证用药和导引练功的诊疗方法,形成了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整脊疗法。解放以来,我国老一辈中医整脊专家在继承发扬方面,已做出很大的贡献。例如:长春中医药大学刘柏龄教授用整体观辨证治疗脊柱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脊柱病的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中医主要为中药、针灸、手法三大类,其中整脊手法因其疗效颇佳、安全性高、经济适用等优势被患者所广泛接受。整脊手法的核心手法是旋转手法。旋转手法是指以解剖学和运动力学为基础,通过脊柱的被动旋转调整关节的错位,以达到脊柱平衡、缓解疼痛的治疗手法[1]。《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世医得效方》《伤科汇纂·上髎手法图》  相似文献   

11.
整脊手法是根据力学原理,通过手法使错位的脊柱关节复位,以减轻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随着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推拿整脊手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对整脊手法的研究也逐渐地系统化、理论化.对力学原理在整脊手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整脊手法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和不断创新.本文从长力臂手法和短力臂手法2个方面对杠杆原理在整脊手法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杠杆原理对整脊手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创新,创立了长力臂C7~T1关节紊乱复位法和长力臂胸椎上段多节段棘突侧偏复位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整盆法、过伸法、屈曲法和按摩推拿手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整脊主要手法[1].笔者根据近20年来国内应用情况,结合脊柱圆筒枢纽学说[2],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3]和椎体板块移动椎曲论以及临床体会,提出八大传统整脊法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3.
脊柱调整手法是整脊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对脊椎的有效被动调整,则是整脊疗法的主要治疗途径与过程。在整脊疗法中,安全有效地对目标脊椎进行调整的手法技术,是整脊疗法治疗疾病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脊经筋手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例确诊为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整脊经筋手法组(手法组)15例、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组(药物组)12例,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脊柱生物力学活动度、VAS评分和ESR、CRP等风湿3项。结果:手法组在改善脊柱生物力学活动度方面优于药物组,但对于血沉等生化指标的改善不如药物组。结论:整脊经筋手法在脊柱生物力学改善方面效果确实可靠,其操作简单适应性广,不失为一种可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整脊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颈腰疾病,其疗效是众所周知的,但其治疗机理长期以来却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由于得不到科学的解释,所以在外行看来,中医整脊术就很“神秘”。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医骨科高级研修班——整脊专题研修班上,北京光明骨伤医院院长韦以宗主任医师提出的“一说二论”,即“脊柱圆筒枢纽学说”、“椎曲论”和“椎体板块移动论”,科学地注释了中医传统六大整脊疗法,即旋转法、牵引法、悬吊法、垫枕法、枕缸法和整盆法的治疗机理,自此揭开了中医整脊疗法的神秘面纱,为中医整脊技术进一步数据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开辟了通途。  相似文献   

16.
当前,脊柱劳损病不仅具高发病率,而且具高复发率。随着我国社会老龄人群比例的增高,本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升高。据北京市2007年调查,颈腰痛占老年人患病第二位,高达43%。因此,如何提高脊柱劳损病的防治,已是社会的迫切需求。中医整脊科,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伤病的学科。现代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颈腰痛等脊柱劳损病,其主要病因病理是慢性劳损导致脊柱骨关节失衡而发病。因此,对错位的骨关节进行“整复”,是中医整脊科的研究目标和诊疗目的。整体观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对脊柱进行整体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可以了解到,古人对脊柱创伤、损伤治疗是应用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过伸法、屈曲法、整盆法和推拿按摩为主要治疗方法等。根据古人的启示,应用现代科学研究,就可发现中国传统医学的整脊术,是依靠脊柱的生理曲度的运动力学原理,调整因椎曲出现病理改变,从而达到治疗脊柱伤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椅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脊柱定点旋转椅上进行端坐整脊,然后以俯卧理脊手法治疗。疗程为3月,随访6月-5年。结果:临床治愈102例(85%),显效12例(10%),有效6例(5%)。结论:运用脊柱定点旋转椅整脊法能使局部炎症吸收,促进血运,并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的自然吸收回纳,改善椎间盘对硬膜囊和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和酸痹。  相似文献   

19.
西方整脊疗法是美国人D.D.Palmer于1895年创立的一种以手法矫正"半脱位"为核心的脊柱徒手疗法,通过其发展史的全面梳理后发现,古代西方社会早期的脊柱手法是整脊疗法诞生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整脊疗法传承的重要载体,整脊学科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个阶段;获得合法执业资格是整脊疗法得以生存的法律保障,在主流医学的压迫和排挤下,整脊立法经历了漫长的立法道路;整脊的核心病理概念"半脱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一直遭到主流医学的质疑,为了向世人证实"手法治疗半脱位"的科学性,整脊疗法运用现代研究的方法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整脊疗法相关的临床和教育指南得到制定,最终整脊从最初的一门治疗技术发展成了今天的一个行业;整脊的发展历程对中医推拿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整脊及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ar Disease,CSR)的临床应用进展,总结了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非手术治疗CSR提供了参考依据。整脊治疗CSR的手法可分为传统中医整脊法、美式整脊法、"三小"定点整脊法和南少林手法等,相比推拿、导引、针灸等其他外治手法,疗效显著;整脊手法治疗CSR通过改善、更正紊乱的关节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使神经根得到松解,促进所调控肌肉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疗效确切,同时配合其他外治方法如针灸、推拿、磁振热、刃针、针刀、深刺大椎穴、神经松动术、穴位注射或口服药物联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应用整脊手法治疗CSR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整脊学术流派多,手法各异,实施者操作差别大,需要规范操作手法;二是各文献中实验方案设计不严谨、不统一,导致疗效评价不具备可比性;三是临床疗效评价多以主观症状的改善为主,如能科学结合影像学指标、生理生化检测指标进行评价,则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