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柏贵 《医学信息》1999,12(3):45-46
血小板因子4(PF4),近几年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造血细胞保护性抑制剂。通过先可逆性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尤其是巨核系),继而达到在化疗、放疗过程中保护造血细胞的目的。现综述如下:1PF4简介早在1948年Conley发现血小板减少的...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第4因子与造血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第4因子是一类巨核细胞、血小板特异性的蛋白质,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主要存在于巨核细胞、血小板的a颗粒中,当血小板激活时释放,主要参与止血、免疫调节、炎症趋化等反应.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能够抑制造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造血保护和抗肿瘤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炎症因子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中的作用,分析了成人和青少年抑郁障碍和炎症因子关联的异同,为进一步探寻青少年抑郁障碍新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第4因子(PF4)抗血管新生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通过研究PF4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及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结果:FGF2与低亲和力和高亲和力位点的结合受PF4抑制,这种抑制呈浓度依赖性。5-10μg/ml的PF4能量大限度地抑制FGF2与低亲和力或高亲和力位点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人血小板因子4(hPF4)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含全长hPF4cDNA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PF4,北朝鲜其转染到有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LA801D细胞内,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细胞自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8(IL-8)等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导入pcDNA3-hPF4,PLA801D细胞能稳定表达hPF4mRNA,其VEGF、bFGF、IL-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hPF4可直接调控VEGF、bFGF、IL-8等基因转录,影响其蛋白质生物合成,结论:提示hPF4可直接下调肿瘤细胞自分泌的VEGF、bFGF及IL-8等血管生成因子基因转录,抑制肿瘤细胞释放肿瘤血管生成因子,是hPF4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气质类型和个性因素的差异,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单向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临床上确诊的单相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各60例,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其个性特点,比较两组患者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个性因素和气质类型上的差异。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气质类型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胆汁质,而单相抑郁患者为胆汁质的仅为1/4,两组患者在气质类型(即EPQ的个性象限)的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在EPQ的各个性因素分析上,单相抑郁患者的内外向因素分、情绪稳定性因素分均显著低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而掩饰因素分及精神病性因素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单相抑郁患者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EPQ的个性因素和气质类型上均有显著不同,EPQ测试结果在单相抑郁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小板第Ⅲ因子 (PF3)在库血存放过程中的改变 ,以保证高质量采血和输血。方法 :采用白陶土时间法对存放不同时间的库血进行血小板第Ⅲ因子有效性 (plateletfactor 3availabilitytest ,PF3a)测定 ,同时计数血小板。结果 :库血于 4℃存放 ,其PF3a 6h内改变不明显 ,6h后发生显著改变 (P <0 .0 5 )。结论 :PF3a研究提示 ,输血应首选最新鲜血液 ,其次为存放小于 2 4h的全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抑郁障碍、抗抑郁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性功能的影响以及精神科医生对抑郁障碍患者性功能状况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调查,选择9所大学附属医院精神专科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精神科医生200名和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71例,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分别调查精神科医生对抑郁障碍患者性功能状况的认识和处理,以及回顾性研究患者在正常状态、未治疗抑郁状态和抗抑郁药治疗后的性功能状况。结果:共有147例患者进入分析。患抑郁障碍后,患者性反应周期的各环节(除男性射精不适)均表现出功能明显下降,包括性渴望障碍(性欲低下、性厌恶),女性性唤醒障碍和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碍,高潮抑制、性交不适(女性)以及性关系满足感下降。经过抗抑郁治疗后,患者自评疾病严重度改善53.7%,但是性功能水平持续处于低功能状态,仅女性"性关系满足感"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抑郁障碍的发作次数≥2是正常状态下射精困难的危险因素(B=1.983,P=0.043),患病后思考能力下降是射精困难的保护性因素(B=-1.878,P=0.027);女性患者抑郁障碍的发作次数≥2是正常状态下阴道润滑障碍的危险因素(B=0.864,P=0.011),患病后入睡困难是性交满意度下降的危险因素(B=-0.965,P=0.007)。未发现不同治疗之间性功能的差异。79.5%的医生认为性功能方面的问题对抑郁障碍的治疗有重要的影响,分别有73.8%或77.5%的医生从不或偶尔询问患者的性功能状况或性功能方面的要求。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性功能问题常见,多数医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远远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的治疗选择以及患者对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6~ 8周 )进行评定 ,并与 3 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 1)治疗前后三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 2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 )三组DAS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 /或HAMA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而非抑郁症所独具 ,且共病患者较前两者严重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和复发性抑郁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到2001年我院诊断情感障碍住院病人506例,比较双相抑郁107例和复发性抑郁399例人口学资料、病程、诊断及疗效等变量。结果复发性抑郁组女性比例高于双相抑郁组(268/399比54/107,χ2=10.17,P<0.01);复发性抑郁组以往多次抑郁发作史低于双相抑郁组(41.4%/57%,χ2=8.4,P<0.01),病程短于双相抑郁组(58.8±4.5/96.3±9.6,t=-3.77,P<0.01),首次抑郁年龄大于双相抑郁组(41.7±0.8/29.4±1.4,t=6.95,P<0.01),首次抗抑郁治疗有效率大于双相抑郁组(81.3%/57%,χ2=95.2,P<0.01),复发抑郁组同一次病程首次诊断符合率高于双相抑郁组(97%/31.8%,χ2=324.4,P<0.01),双相抑郁组中61.7%(66/107)首次诊断为抑郁起病年龄20岁左右者发生双相抑郁概率明显大于60岁以后起病者(OR=2.45)。病程5年以上发生双相抑郁概率大于病程短于1年者(OR=2.75),首次抗抑郁疗效差出现双相抑郁概率大于首次抗抑郁疗效好者(OR=3.18)。双相抑郁组同一次病程61.7%首次诊断抑郁障碍。结论首发抑郁的年龄、病程、首次抗抑郁效果与出现双相抑郁的概率有关。首发抑郁年龄越早,病程越长,首次抗抑郁疗效越差,发生双相抑郁概率越大。2/3双相抑郁首次诊断复发性抑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验分别测定40例抑郁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抑郁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并与49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明显增加,正确应答数明显减少,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治疗8周末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减少,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增加,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HAMD总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患者组WCST非持续性错误与血清BDNF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5),血清BDNF水平与HAMD总分无相关(r=-0.10,P>0.05)。治疗后,WCST上述5个指标与血清BDNF水平及HAMD总分均无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及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并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107名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浆,分离PRP和PPP(贫血小板血浆)后,用血液分析仪测定PRP血小板浓度,按PRP浓度用自身PPP配成50×109/L~400×109/L浓度梯度的血浆,用血浆比浊法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PRP血小板浓度在50×109/L~400×109/L,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0.4±8.7)%至(55.3±9.9)%和0%至(75.2±10.1)%,血小板聚集率随血小板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血小板浓度为250×109/L时,聚集率增幅减缓,血小板浓度小于150×109/L时,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结论 PRP血小板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明显,血小板聚集试验PRP血小板浓度大于150×109/L;血浆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适宜的血小板浓度为250×109/L。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人格特征。方法对67名抑郁症患者进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抑郁症患者与全国常模比较在稳定性(C)、恃强性(E)、敢为性(H)、实验性(Q1)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忧虑性(O)、紧张性(Q4)因素上显著高于常模分数(P<0.01,P<0.001)。女性抑郁症患者与全国常模比较在稳定性(C)、恃强性(E)、独立性(Q2)、自律性(Q3)因素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分数,而敏感性(I)、忧虑性(O)、紧张性(Q4)因素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1)。在次元人格因素方面具有焦虑水平高,常感不满意,内向胆小,情绪困扰,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心理健康水平低,成就差、有一定的创造力和较低的适应能力等特点。结论抑郁症更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敏感、易受环境支配、依赖、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等人格特点的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学特征。方法以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为工具,对199名青年抑郁症和218名老年抑郁症进行测试。结果在SDS的20个项目中青年组和老年组间有12个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6.27~-8.29,P<0.001 or 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在项目得分≥3的人数百分比上,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的项目有9个(χ2=58.64~6.92,P<0.01)。在因子分析中,取特征值大于1,青年组和老年组各获6个因子,各自解释累积总变异的61.16%和60.91%,各因子的构成则不相同。结论青年期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叶素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方法:放射免疫分析42例健康体检者和46例CHF患者血浆中叶素、脑钠素(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正常健康人比较,CHF患者血浆中叶素含量降低53.2%(P<0.01);CHF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分别增加1658.5%和80.5%(...  相似文献   

16.
观察特发性房颤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发病机理.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A组)21例(其中房颤发作为A1, 房颤终止为A2), 特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B组)28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房颤患者(C组)27例, 阵发性室上速患者(D组)32例和正常对照组(E组)20名, 检测血浆中心钠素、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压积. 特发性阵发性房颤发作时, ANF的水平明显高于A2、D、E组(P<0.01), B组与D、E组相比较P<0.01, C组与D、E组相比较P<0.01; 血小板数的变化在房颤发作或终止时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 A1组红细胞压积与A2、D、E各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心钠素及红细胞压积在特发性房颤的发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Masugi肾炎大鼠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Masugi肾炎模型。采用牛磺酸治疗。肾炎大鼠,观察治疗前后大鼠尿中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后血清及肾组织PAF以及血肌酐的变化,了解牛磺酸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 成功制作了Masugi肾炎大鼠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牛磺酸治疗组大鼠24h尿PAF水平及尿蛋白降低,肾组织中PAF含量减少,同时血肌酐也降低。结论 牛磺酸可抑低Masugi肾炎大鼠中PAF水平,并对该肾炎大鼠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躯体化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4例符合CCMD-3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研究组)和 92例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分别用HAMD、SDS、SCL-90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HAMD认知障碍因子分及SCL-90人际关系、恐怖及偏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临床以躯体性焦虑、胃肠道及疑病等症状为主,自罪、自杀、工作和兴趣减退、激越等症状较轻.结论:躯体化障碍的抑郁症状因躯体症状的掩盖而更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