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又可在《瘟疫论》下卷"行邪伏邪之别"中说:"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先伏而后行者,所谓瘟疫之邪。"《说文解字》云:"客,寄也。"段玉裁注:"故自此托彼曰客。""凡邪所客"指明伏邪乃由外入内,非由体内生成。吴又可所谓伏邪,是瘟疫类疾病感染戾气后伏而未发的病邪。而伏邪理论经后世各医家发扬,所指范围扩大。《中医大辞典》释"伏邪"为"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1]任继学认为:"伏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相似文献   

2.
伏邪学说这一概念,历来学者见解不一。有的本于《内经》理论,认为病邪的伏藏,都是前一季节感邪,后一季节发病;有的认为风寒无伏邪,暑温也有随感即发的;有的甚至不承认《内经》对病邪能够伏藏的认识;也有把“伏邪”当做特有的病因或病类来认识的。特别是在伏邪的部位上,有的说伏于肌肤,有的说伏于少阴,有的说伏于膜原……。指不出确定的实质性部位,更不能在形态解剖上找到结构实体,故有的人认为“取不如舍,当把这些思辩性学说从《温病学》教材中删除”。众说纷纭,争议颇多,迄今尚无定论。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在前进中不断发展的,现在可能没搞清楚的,  相似文献   

3.
伏气温病和新感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感于外而伏藏于体内,过一个季节而发病,称为伏气温病。感受温热之邪,随感随发,称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还有《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关于邪伏部位的争论,有邪伏肌肤说、邪伏少阴说、邪伏营分说,以及邪伏募原说。邪伏募原说,首先由吴又可提出,但吴氏原指瘟疫而言。所谓邪伏募原,其含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潜伏期,与伏气温病是  相似文献   

4.
春温是温病学中重要的疾病之一,对其机理历代医家看法不一。时至今日,《温病学》教材说法亦不尽相同:或曰“发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伏邪温病,或曰:“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新感温病。笔者经过反复推敲,认为还应以伏邪论述更为适宜。 首先,从春温的源流来看。春温导源于《内经·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指出春温是在冬季人体阴精先亏的情况下,感受寒邪,郁而不发,至春阳气升泄,郁热自内外发而成。这也是伏邪温病最早的理论根据。之后,历代医家对春温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以伏邪  相似文献   

5.
“伏”者,匿藏也,“伏邪”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毒”是中医病因学说中一个特定的词义,其概念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苛毒”之说,意指毒气严重剧烈的病邪,如尤在泾说“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也”,意指病邪的亢盛,病情的深重,  相似文献   

6.
伏邪探源     
<正> 伏邪源流最早应追朔到《内经》时代。在《内经》文字记载中虽无伏邪之言,但有伏邪之实,并对伏邪基本概念、伏邪成因、病机、部位以及伏邪所发病证作了较为全面地论述,为后世伏邪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伏邪最初概念为:“邪气留连”(《素问·生气通天论》)、“久留而不去”(《灵枢·贼风》)等。伏邪成因多为先感正邪,正邪者四时感之主气也,如春感风、冬感寒等。伏邪部位多见“血脉之中、分肉之间”(《灵枢·贼风》)等。“因加而发”是伏邪发病的重要病机。当伏邪久留隐伏,若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调、邪气相袭、诱因相触、新旧之邪相合,则因加而发之。其具体病证《内经》概括性地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四大病系。以“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为例分言之,夏季伤暑,即感受了正邪,若  相似文献   

7.
伏气发病学说对中医现代临床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气发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学说,始于《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历来被认为是伏邪发病学说之滥觞。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皆属于伏邪范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叔和注释认为是冬受寒邪,“邪伏肌肤”,至夏发为温病与暑病。唐宋医家多重视“伏寒”。明末清初吴又可《瘟疫论》倡导杂气致  相似文献   

8.
一、伏邪的概念“伏邪”一词始见于晋·王叔和《伤寒例》,用以阐述温病的病因病机与伤寒之不同。虽然早期伏邪学说具有“伏寒化温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它为早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至今人们仍普遍认为病邪潜伏体内不即发病,而经过一段时间才发作的病症称之为伏邪。笔者认为目前伏邪学说的本身已远远超越了温病学的范畴,广泛的渗入到内科杂病的某些病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病邪,属于中医“伏邪”范畴,对伏邪的治疗,温病学家提出“透邪外达”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就慢性乙型肝炎伏邪性质及其邪伏病位作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感受外邪当时没有发病,邪气伏藏于体内,过时才出现症状的叫作伏邪,亦称伏气。据《温热逢源》上记载,“伏邪”之名,始见于蒋问斋《医略》。柳宝诒认为:“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证,始昭然大白于天下。”吴又可《温疫论》虽先已提及“伏邪”,然其所指乃是“温疫之邪”,若以外因来讲,应属新感范畴,与“伏邪温病”之伏邪,名同实异。  相似文献   

11.
吴美琴  高嘉玮  阮诗玮 《河南中医》2023,(10):1502-1506
阮诗玮教授通过梳理伏邪的定义,认为伏邪的致病特点包括:伏邪致病,隐匿难除;伏邪所藏,病位多端;伏邪所发,正虚邪盛。伏邪在慢性肾脏病中,可伏藏于如下病位:邪伏少阴、邪伏膜原、邪伏营血、邪伏肾络、邪伏三焦。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在于脾肾亏虚,三焦气化无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湿毒瘀互结所致。其病机总以正虚邪盛为主,常兼有多焦、多脏腑之病变,正虚为伏邪致病之本,邪盛为其标,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以透发为贵。阮教授擅从伏邪角度治疗慢性肾脏病,提出的正邪辨证法,在该病的治疗上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临床上需掌握扶正与祛邪之法度,切不可过于攻伐,以伤正气。正虚之处,亦是容邪之处,故阮老师临床上以顾护先后天为要,在病情稳定之时,以固本培元为主,兼以祛邪;发作之时,可扶正祛邪兼顾,或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阮老师治疗慢性肾脏病还常伍以风药,重视顾护津液、截断病邪传变、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9 关于春温的病因问题关于春温的病因,教材提出了“春季温热病邪”的概念,并与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并列为四时温病的致病主因,认为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外因是温热病邪,内因是阴精素亏,正气不足”。据此则春温应属新感温病,而不是伏邪温病了。然而教材在总论部分,多次提到春温为伏邪温病,在有关章节中论述春温的发病时又以“冬伤于寒”、  相似文献   

13.
伏邪学说试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实践中,通过长期观察人体感邪发病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是论述邪气伏藏的一种学说.对此,历来学者见解不一:有的本《内经》理论认为病邪的潜伏,都是前一季节感邪,后一季节发病;有的认为风寒无伏邪,温暑也有随感即发的;有的甚至不承认《内经》对病邪能够潜伏的认识,也有把“伏邪”当作特有的病因或病类来认识的.特别是在邪伏的部位上,有的说伏于皮肤,有的说伏于少阴,有的说伏于膜原.于是众说纷纭,争议颇多,迄今尚无定论.因此,为了明确其真实意义,试作此解.  相似文献   

14.
《伏邪新书》首次提出“遗邪内伏”,将其归于伏邪之一,并解释为消除临床症状,但未能除尽病根,致遗邪伏于体内,伺机发作。其内伏的“遗邪”外感内伤皆可,而关于邪气的潜伏部位各家则观点各异,遗邪可致疾病复发,所致疾病缠绵难愈,而在复发之前病情常轻微难识,故临床常见患者无明显不适,但亦应详询病史,全面搜集四诊资料,见微知著,把握病机于出现病症之前。而在现代医学角度也可从微小残留灶、肿瘤细胞龛、循环肿瘤细胞及感染性疾病的遗留病毒等导致疾病复发的临床机制来认识遗邪内伏理论。综合分析临床上针对遗邪之治法,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当扶正与祛邪并行,扶正在于调补脏腑,祛邪强调给邪以出路,因势利导;从患者自身方面,应循《黄帝内经》养生之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外避邪气,内养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的理论~([1])。伏邪意指潜藏于人体内尚未达到发病程度的"邪"。"伏邪"之名,最早见于明·吴又可的《瘟疫论》,而伏邪理论渊源始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病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指出了人体感受邪气伏而不病,到一定时间发病的一种病变形式。其主要致病特  相似文献   

16.
漫话伏暑     
“伏暑”这类证候,属于“伏邪”为患的温热病。也就是说,它是先受邪而后发病的一类温病。历来把它与“春温”并列,归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关于“伏邪”着病的“审因”、“察形”“正名”,元代王安道所著之《医经溯洄集》中,已大体有所论及,虽不能谓为大中至正之论,但可称平正合理之言。然不少医家(包括现代医家),仍对此其说不一。本文仅就“伏  相似文献   

17.
朱欣佚  窦国祥 《新中医》2011,(9):120-121
伏邪学说是温病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伏邪又称伏气,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指人体感受外邪;伏邪即是指感受邪气,潜藏于体内,逾时而发。伏邪之说源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相似文献   

18.
有关伏邪概念的逻辑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荣 《中医杂志》1997,38(7):393-396
伏邪是中医温病学中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近代对伏邪理论的探讨多从文献搜集着手,表述大致停留在伏邪概念语义演绎水平上,就“伏邪”论“伏邪”,且无定论。全国中医院校第五版教材《温病学》,总论中用“实际含义”对伏邪概念的原意予以否定,各论中对“伏暑”一病的病  相似文献   

19.
伏邪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充实、发展、完善与成熟于明、清时期,及至现代,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床疾病的治疗得到广泛的开展。伏邪,即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分为狭义和广义伏邪。狭义伏邪是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伏匿体内,逾时而发的病邪;广义伏邪是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伏邪具有动态时空变化、隐匿潜藏、自我积聚、潜证导向等特征。心血管疾病各期符合伏邪致病的特点,即急性期正不胜邪,触动而发;缓解期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基于伏邪理论,从中医学角度思考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说“虚邪”     
“虚邪”一词,医经中并不鲜见。对其词义,略有两解。一是指内在病因,是由于人体五脏之间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紊乱而产生的。《难经·五十难》曰:“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为胜来者为贼邪,认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这里所说的“前”和“后”是按照水、火、士、金、水五行相生的次序而言的。《太素·人迎脉口诊》说:“假令心痛,中风得之,肝来乘心,从后而来,名为虚邪。饮食劳倦,牌来乘心,从前来者,名为实邪。”据此可知,木在火之后,故肝病犯心,引起“母病及子”的病邪就叫“虚邪”,土在火之前;故脾病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