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2,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t=2.245、2.233、2.298、2.301,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125、2.251、2.277、2.29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曹伟灵  陈曦 《新中医》2012,(7):18-19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消心痛。8周后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率。结果: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体疗效优于消心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康立媛 《新中医》2012,(2):66-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以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为主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穴位外敷治疗。治疗3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随访1年。结果:治疗前年平均发作次数治疗组为(8.3±1.7)次,对照纽为(8.4±1.6)次。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组年平均发作次数为(1.7±1.5)次,对照组为(3.5±1.3)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5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PE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近期远期疗效显著,可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国富 《新中医》2007,39(5):86-8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滋肾活血方(组成:熟地黄、丹参、黄芪、山药、沙参、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水蛭、鬼箭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0%,对照组56.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65.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尿、血、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滋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刘一平 《新中医》2006,38(6):54-5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和局部封闭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采用中药内服和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48倒,采用单纯中药内服。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张口受限程度、疼痛程度及病损情况等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主要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对照组为85.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和局部封闭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云枝  李社芳  沈晓明  贾奎 《新中医》2005,37(10):55-5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美多巴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熄风定颤丸(由制何首乌、龟板、天麻、僵蚕、石菖蒲、川芎、白芍等组成)治疗。2组均以3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值变化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8周、第12周及对照组治疗第12周UPDR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第8周、第12周与对照组同一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各项积分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除震颤、言语謇涩外,其余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奎军 《新中医》2012,(1):33-35
目的:观察补肾固金膏内服配合中药外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肾气(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和“冬病冬治”、内服补肾固金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检测2组肺功能。结果:治疗后3年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年2组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65.63%,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73.53%。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尸〈0.05)。结论:补肾固金膏配合中药外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有效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郑盛杰  戴勇  魏成功 《新中医》2006,38(7):63-64
目的:观察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双侧肺俞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肌肉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比(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VC、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2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穴位注射通过促进IL-2的分泌和抑制IL-10水平,进而提高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王倩  范文涛 《新中医》2012,(7):55-56
目的:观察黄竹定痫胶囊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黄竹定痫胶囊。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0%,对照组4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月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月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改善率治疗组61.1%,对照组2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竹定痫胶囊可有效控制癫痫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癫痫发作次数。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予控制感染、舒张气管、控制心力衰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协定方。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7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陈坪霞 《新中医》2006,38(5):50-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汤(处方:黄芪、党参、丹参、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鸡血藤、白芍、水蛭、僵蚕、甘草)。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梗死灶体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7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CT扫描测定梗死灶体积,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黄褐斑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1例。对照组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六味地黄汤加味。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B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6%,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组治疗后色斑评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评分及下降差值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女性黄褐斑患者的发病与性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六味地黄汤加味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的作用,能有效治疗女性黄褐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流变、白细胞介素-6(IL一6)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益气补肾活血利水中药内服配合丹参、红花外用足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2%,对照组为58.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对照组治疗后FBG、UAE、血沉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中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和对照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中切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一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能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血流变、降低IL-6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肾脏和延缓DN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盐酸阿米替林片、甲钴胺片,同时加服中药方(组成:当归、赤芍、生地黄、川芎、柴胡、枳壳、牛膝、红花、桃仁、甘草)。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5.8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均可有效的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瘙痒感评分(P〈0.01,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瘙痒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烧灼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烧灼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陈维琴 《新中医》2011,(2):16-1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王文波  周兵 《新中医》2007,39(3):80-8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时照组32例予西医常规时症处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B超检查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27.27%,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腹水消退迅速,且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厚晔  胥冬梅 《新中医》2013,45(12):110-111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8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菌必治和病毒唑;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汤口服,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愈率治疗组62.20%,对照组19.5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6.34%,对照组93.9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临床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胶丸。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持续时间、Holter24h缺血总时间、ST下移、心肌耗氧指数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纽为88.5%,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持续时间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持续时间也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olter24h缺血总时间、ST下移、T波倒置、心肌耗氧指数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比较,Holter24h缺血总时间、心肌耗氧指数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37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第1秒用力呼气肺容量(FEV1)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78%,对照组为62.1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PaO2、PaCO2和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PaO2、PaCO2、FEV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复方田参胶囊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田参胶囊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扩血管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田参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2.3%,50.0%;对照组分别为83.4%,20.8%。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其机理可能与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