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与输血后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输血后患肝炎的病因之一[1].笔者于2001年2月~2003年2月对本院肿瘤科116名各型血液病患者在输血前同时抽取血样作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丁型肝炎病毒(HDV)检测,了解患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δ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HDV,简称δ病毒)是一种分子量为5.5×10~5道尔顿的缺陷性RNA病毒,其复制必须依赖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存在。临床上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后,与乙肝慢性化或使其病情加重有关。我国西藏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在α=0.05水平上,孕妇DR3、婴儿DR3、母婴DR3同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胎盘感染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是HBV官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4.71(1.62~13.66)、3.91(1.18~12.94)、5.96(1.14~31.15)、6.59(2.72~15.97)、4.53(1.93~10.64)和2.51(1.12~5.60);在α入=0.05,α出=0.10水平上,进行HBV宫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DR3(OR=4.65,1.44~15.05)、孕妇血清HBV DNA(OR=6.56,2.65~16.23)被引入回归方程,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其他因素的暴露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加,其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χ2=16.74,P<0.os).结论 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妇HLA-DR3阳性和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HBV宫内感染率随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增高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输血导致不良反应比较少见,找出不良反应诱因并判断其类型非常关键。本研究探讨凌源中心医院输血后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凌源市中心医院于2017-06-01-2019-03-01收治的7 250例需要输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和类型,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者共计52例,发生率为0.72%。发热反应的发生率为55.77%,高于过敏反应的44.23%。其中输注冷沉淀和冰冻血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40.38%和29.82%,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发生率最低,仅为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次数(χ~2=53.387,P<0.001)、输血类型(χ~2=14.224,P=0.001)以及输血与发血时间间隔(χ~2=51.792,P<0.001)均会对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产生影响;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次数(OR=41.513,95%CI为24.987~68.968,P<0.001)、输血类型(OR=13.943,95%CI为10.051~19.343,P<0.001)和输血与发血时间间隔(OR=2.212,95%CI为1.533~3.192,P<0.001)是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血后不良反应以发热和过敏反应为主,应针对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改善输血环节,尽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医院输血科发生输血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病历信息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72例输血感染以及不同危险因素导致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分布.结果 72例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其中感染乙型肝炎54例,丙型肝炎12例,同时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4例,感染梅毒2例,感染乙型肝炎的发生率最高为75.00%,其次感染丙型肝炎发生率为16.67%,同时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生率为5.55%,感染梅毒发生率为2.78%;不同危险因素导致的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各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因“窗口期”危险因素导致输m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最高为84.72%.结论 只有充分认识输血感染的危险因素,才能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血液,做到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和引文检索作为补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信息。采用RevMan 4.2完成Meta分析过程。结果经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有10篇,孕妇HBeAg阳性、孕妇HBV DNA阳性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10.23(6.92~15.14)、11.86(8.09~17.40)。其他因素未显示与HBV宫内感染相关。结论孕妇HBeAg阳性、孕妇HBV DNA阳性与HBV宫内感染高度相关,是HBV宫内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输血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Kaplan-Meier方法对同种异体输血和医院感染的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输血患者医院感染率6.92%,高于未输血患者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8.887,P0.001);与输注红细胞比较,冷沉淀因子、血浆的感染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的感染风险较高HR=2.391(95%CI:2.232~4.852)。结论同种异体输血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血小板输注的医院感染风险较高,医院感染防控领域应对此高度重视,弥补可能存在的缺失和疏漏。  相似文献   

8.
输血导致感染主要归因于输血使机体出现免疫抑制,考虑自体输血可以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容的同型血液,从而减少输血导致感染的风险.我们总结了2004-2011年12月53例参与自体输血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后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作者用第一代和第二代酶联免疫测定法(EIAs)检测了发生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受血者和他们的供血者血液中的抗-HCV,并就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受血者肝炎和非受血者(对照组)非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22例同输血有关的肝炎,其致病因子并非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作者认为,似乎至少有一小部分肝炎抗原阴性的输血后肝炎是由尚未被识别的其他传染性因子所引起。22例肝炎患者均系接受心脏手术,曾输血11~32单位(平均16.7单位),潜伏期自2~15周(平均7.3周)不等,病程2周~6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25日~28日在美国冷泉港召开的1989年病毒性肝炎国际会议上,报道了许多有关δ肝炎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就这一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δ肝炎病毒研究的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血后HCV感染高发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发生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138例定期筛检供血及68例献血前筛检供血的受血者进行了前瞻性调查。用定量PCR试剂盒,通过荧光检测仪对10份供血进行HCV RNA定量分析;对41例血清进行HCV RNA定量、ALT用抗-HCV检测;用RT-PCR法对34份抗-HCV(-)供血作HCV RNA定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筛检供血所致的输血后HCV感染率分别为34  相似文献   

14.
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经双重筛检后医院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结果 双重筛检后医院内输血后丙肝的感染率为4.95%,与单次筛检相比输血后丙肝的感染率下降了80%,但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相比,感染率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血源进行双重筛检可大大降低输血后丙肝,需加强更灵敏可靠的筛检方法的研究,以及大力提供义务献血对预防丙肝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δ肝炎病毒(HDV)具有高度致病性,可引起急、慢性肝病。以往临床研究提示,HDV 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严重性肝病有关。作者在大量罹患慢性肝病的 HBsAg 持续阳性患者中研究了HDV 感染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对这些患者平均随访了5年,报道了 HDV 阳性的慢性肝病的主要临床和实验室结果,并将HDV 阳性患者的特征与 HDV 阴性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厦门市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和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1 064名孕妇第一次到医院建立孕产妇保健卡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乙肝标志物,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产妇179例随访至其分娩,并采集其分娩时的脐血和胎盘组织。对脐血进行HBsAg和HBV DNA的检测,对胎盘组织进行HBsAg的检测。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被调查的1 064名孕妇中,HBsAg阳性的孕妇共179名,感染率为16.8%。对179名HBsAg阳性的孕妇的脐血进行检测发现,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孕妇共34名,感染率为19.0%。孕妇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胎盘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阳性、孕前超重,OR分别为5.123(95%CI:1.422~18.413)、4.619(95%CI:1.225~17.534)、3.343(95%CI:1.233~9.092)。结论 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超重/肥胖孕妇,其新生儿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应加强自身防护措施,合理规避HBV宫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机制。共调查35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调查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母亲HBeAg阳性、先兆早产史是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64(2.79~6.48)和5.22(3.12~7.32)。  相似文献   

18.
以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抗-HAV IgM)的固相放射免疫试验(IgM-SPRIA)检测了3只甲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的恒河猴血清,发现在接种后2~3周即可在猴血清中查出抗-HAV IgM,并持续至接种后2个月。3个甲型肝炎爆发点中的24名急性肝炎病人以IgM-SPRIA全部证实为甲型肝炎,并在40名SGPT升高而无症状的接触者中示出13人为抗-HAVIgM阳性,表明为亚临床甲型肝炎感染。另外,还报告了90例各种临床肝炎患者的抗-HAVIgM检测结果,在HBsAg阳性的急性肝炎患者中,有58.3%的病人同时抗-HAV IgM阳性,指明为甲、乙二型肝炎的混合感染;另在12例HBsAg阳性的CPH病人中,也有1例为抗-HAV IgM阳性。  相似文献   

19.
大量输血后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后肝炎(PTH)是输血后常见传染病之一,发病几率和危害性位居输血相关疾病之首。而大量输血是抢救严重失血性休克必不可少的措施,大量输血时供血成分多,血液制品管理混乱和院内交叉感染等存在着许多引起输血后肝炎的高危因素。所以调研严重失血性休克抢救后PTH发病率和发病类型,对于制定预防PTH的措施,提高血液质量,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开展输血保险,减少输血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δ肝炎病毒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7年 Rizzetto 发现 HDAg(δ抗原)以来,对δ肝炎病毒(HDV)的研究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阶段:(1)1977年~1984年,世界各地进行的宏观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学、血清免疫学及免疫组化研究;(2)1984年美国 Denniston 等首次报道将 HDV RNA 一个 166bp 的 cDNA片段克隆成功,从此开始了 HDV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国内目前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血清免疫学及免疫组化研究阶段,且规模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