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索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脊柱的两端,主要见于骶尾骨、其次为颅底斜坡;临床上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笔者搜集到1例应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枕骨斜坡占位病变,并由病理证实为颅底脊索瘤的病例,本文就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旨在探讨MRI技术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神经综合症。病例改变为神经胶质增生硬化结节.发生于大脑皮质、基底节及脑室室管膜下,小脑、脑干及脊髓少见。临床以皮脂腺瘤、癫痫及智力障碍为特征。诊断可根据典型皮肤症状、癫痫发作及智力低下不难做出。颅脑CT的典型改变更有助于确诊。我院于2004年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索瘤起源于脊索残余,为一种生长缓慢的罕见肿瘤,占原发恶性肿瘤的3—4%,迄今文献报道约700例。病变部位主要在人体的中线上,约50%起源于骶骨,35%位于枕骨斜坡,15%在脊柱的其余部分。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和青年患者多表现为一高度恶性浸润并迅速转移的肿瘤。常见的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本例突出表现为骨质增生硬化,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4.
引言:脊索瘤是少见的硬膜外骨肿瘤,起因于脊索残留,后者为形成原始脊柱的胚胎结构。脊索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1%。脊索瘤为局部恶性肿瘤,往往侵袭周围组织。局限于皮肤者很少见。对象:1例56岁的男性患者发现在鼻槽处有一螺母大小的不断生长的结节。该结节是6年前颅底部发生的脊索瘤在额前眉间复发,手术几个月后出现的皮肤损害。讨论:作者报道这例疾病是因为本病很少累及皮肤,仅在特定条件下才发生。这次发生可能是早前的手术引发肿瘤种植转移。广泛影响皮肤的脊索瘤(法国)@Gattoni M$Clinique Dermatologique, Hopit.a, c. so al Maggio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颅底脊索瘤影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收集的13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对其拟诊CT以及MR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收集到的病例比较典型,13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颅底神经受累表现及锥体束受累症状,其中年纪较小的病例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只是偶然CT检查发现。患者病程较长,在2个月-10年,平均3年,进一步支持颅底脊索瘤病灶呈缓慢浸润性生长特点。其中有一列临床最后确诊为鼻咽癌侵及颅底斜坡外,其它病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底脊索瘤。结论:分析总结颅底脊索瘤影像诊断要点,提高诊断水平,相应做出影像学分析,体现出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脊索瘤(Chordoma)为来源于脊索剩件的肿瘤。该瘤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我省则尚无报道。现将我科收集到的8例作一简要报告如下。我院病理科1973——1977年14年中病理诊断为脊索瘤的病例共8例,整理了临床资料,并就保留蜡块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在光镜观察确诊基础上,还对  相似文献   

7.
背景:卵巢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且无先兆临床表现以及生物学行为。本文报道1例卵巢恶性黑色素转移瘤,也是1例术后10年最先在卵巢复发的病例。病例:一58岁绝经后妇女,手术切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10年后,偶然发现一腹部包块。经超声和CT扫描证实是附件包块,剖腹探查发现为一孤立的卵巢肿瘤。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恶性黑色素转移瘤。结论:复发间隔时间过长并表现为孤立的卵巢转移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形式。从本病例报道描述可见,必须考虑到恶性黑色素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卵巢恶性黑色素瘤:一种罕见的孤立性转移瘤@Oliver R.$Harold W…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经内镜下斜坡脊索瘤切除的手术方法,探讨内镜在下斜坡脊索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例下斜坡脊索瘤,均采取内镜引导下经口-咽后壁入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术后MRI显示2例肿瘤获得全切,1例次全切除;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手术后遗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1例术后1年死亡,2例无瘤生存。结论 内镜弓1导下经口-咽后壁入路切除下斜坡脊索瘤具有手术径路短,周围组织结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特别是采用不同视角的内镜能显示并切除其他手术方法所不能显示的位于隐蔽解剖区域的病变,更有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是切除下斜坡脊索瘤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神经综合征,病理改变为神经胶质增生硬化结节,发生于大脑皮质、基底节及脑室室管膜下,小脑、脑干及脊髓少见。临床以皮脂腺瘤、癫痫及智力障碍为特征。诊断可根据典型皮肤症状、癫痫发作及智力低下不难做出,颅脑CT的典型改变更有助于确诊。我院于2004年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内脊索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颅内脊索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颅内脊索瘤大多发生于颅底中线处的斜坡和(或)鞍区。CT扫描3例均显示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和钙化。4例MRI扫描显示病灶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Gd-DTPA静脉注射增强后,均有较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I可以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评价肿瘤对颅底重要结构的侵犯情况,有助于和斜坡与鞍区的其它疾病如鼻咽癌等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鼻蝶内镜外科技术在斜坡区脊索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对7例颅底斜坡区脊索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手术共8次,其中1例因复发行2次手术,1例是复发病例.肿瘤位于中上斜坡及鞍区,或主体位于中上斜坡但向筛窦及眶内下壁明显突出,或呈广泛生长.7例患者均采用经鼻蝶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经鼻蝶内镜下全切肿瘤4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6例,无明显缓解1例.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个月至4年,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目前带瘤生存;1例复发外院再次手术后失随访;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的1例病例,目前带瘤生存,一般情况较差;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结论 经鼻蝶内镜治疗斜坡脊索瘤可以更好地辩认深部结构,可以更近距离到达斜坡区,是斜坡脊索瘤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斜坡多向伸延生长的脊索瘤外科治疗一例报告第三临床学院神经外科王孟忱,赵丛海,苗壮,付玉关键词脊索瘤,斜坡中图号R739.421病例〔病例〕患者,男,16岁。颈痛,左手麻木,右肩不能抬起18个月,病情逐日增重,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呼吸困难,常干睡眠中憋...  相似文献   

13.
皮肤血管肌脂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典型的血管肌脂瘤位于肾脏部位,通常与结节性硬化症有关。作者报道3例血管肌脂瘤患者,H M B45均为阴性,且与结节性硬化症无关。本研究首次对这种肿瘤进行了H M B45染色。组织学类似的皮肤血管平滑肌瘤内出现脂肪,过去曾有过报道,在一项对40例归档患者的综述中,有1例出现脂肪。作者建议皮肤血管肌脂瘤应被定义为脂肪性血管平滑肌瘤,以避免与无关的H M B45阴性非皮肤血管肌脂瘤混淆,后者还需要调查结节性硬化症的情况。与结节性硬化症无关且HMB45阴性的皮肤血管肌脂瘤应考虑为脂肪性血管平滑肌瘤@Beer T.…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硬化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石月  许忠  刘小杰 《吉林医学》2008,29(10):861-862
结节性硬化(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见于婴幼儿,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癫痫发作以及智力低下,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本病是一种神经皮肤综合征,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现将本院1995~2006年收集的10例结节性硬化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结节性硬化—例报告附院儿科黄日平,覃安志,杨贵彬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期发育异常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损害为特征,兹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潘某,男,7岁2个月.因头痛9个月,伴步态不稳3个月于1991年1月4日入...  相似文献   

16.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低度恶性的骨肿瘤,起源于胚胎性脊索组织,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则症状明显,侵及范围广泛,手术不易彻底而致复发或转移。本文报道北京积水潭医院和上海铁道医学院骨科自1970~1986年间经手术治疗32例脊索瘤,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显性或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疾病 ,可为家族性发病 ,又可散发。临床上以癫痫、皮脂腺瘤和智力低下为特点。是累及全身多器官包括皮肤、脑和内脏的错构瘤样发育异常。脑部CT扫描表现具有特征性 ,国内文献报道不多 ,笔者报道 5例 ,着重讨论结节性硬化的影像学等特征。1 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分别为 2 .5岁 ,5岁 ,6岁 ,7岁 ,2 6岁 ,平均年龄为 9.3岁。以反复惊厥 ,癫痫发作的主诉就诊。其中 2例为母子 2人 ,其母确诊为结节性硬化合并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后手术经病理证实。另 1例患者的家庭史中 ,…  相似文献   

18.
Birt-H ogg-D ubé综合征(BH D S)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特征为皮肤肿瘤三联症即纤维毛囊瘤、毛盘瘤和软纤维瘤,并有肾脏肿瘤和自发性气胸的高发危险。该报道描述了多发性面部血管纤维瘤为BH D S主要的首发表现。该患者面部共有41个丘疹,开始刮除用于诊断,然后以治疗为目的;组织学检查显示39个皮损符合血管纤维瘤诊断特征,只有2个为纤维毛囊瘤。多发性面部血管纤维瘤的鉴别诊断,特别是成年期发病者,应该考虑BH D S,同时伴有结节性硬化和多发内分泌瘤1型。多发性面部血管纤维瘤是Birt-Hogg-Dubé综合征的一种皮肤表现@Scha…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内脏恶性肿瘤引起皮肤损害机制及抗转移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工具。方法:将本院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癌第20代传代移植后,观察移植瘤的侵袭和皮肤转移及其生物学特征。结果:肝癌皮肤转移瘤表现为血道转移,癌栓经门静脉、腹壁静脉、胸膜壁静脉至腋静脉,突破脉管进入右前胸外上方及腋前组织,在其皮下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性皮肤转移瘤。皮肤转移成功率为73.7%,表现为皮肤特异性损害,其组织病理学和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原位移植瘤性质一致。结论:本研究客观地模拟人体内脏肿瘤的侵袭和皮肤转移及损伤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内脏恶性肿瘤和皮肤病变的内在联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吴海声  程佑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03-105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29例脊索瘤中,发生于骶尾部15例(51.7%),发生于颅底13例(44.8%),发生于外周1例(3.5%)。平片可见颅底及骶尾椎融骨性骨质破坏;CT可特征性显示斜坡及骶尾椎膨胀性软组织肿块及广泛融骨性骨质破坏;MRI对病变范围的显示优于CT。结论CT对显示脊索瘤的骨质破坏、残存方面优于MRI,但MRI对脊索瘤的范围、内部结构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确定外科手术方案及对术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