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MSCT)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平扫及增强的MSCT表现和术前分期,并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SCT显示结直肠癌的部位敏感性为100%,对肿瘤突破浆膜层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的诊断符合率为96.3%,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84.2%,诊断结直肠癌Dukes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为85.45%.结论 MSCT诊断结直肠癌分期具有较高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MSCT与MRI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术后病理结果比较MSCT与MRI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53例,分别进行MSCT和MR平扫、增强扫描。结果 MR对T1-2分期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SCT(P<0.05);MRI对T3、T4分期的敏感度与MS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常规MRI和DWI三种扫描方法诊断淋巴结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6.60%、58.49%、73.58%。DWI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2.31%和88.24%;与组织病理结果具有中等相关性,Kappa值为13.927(P=0.001)。MSCT和常规MRI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无相关性,Kappa值分别为1.128(P=0.288)和1.585(P=0.208)。结论 在结直肠癌T分期方面,MRI较MSCT具有一定优势;DWI能更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与MRI 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多层螺旋CT与MRI在胰头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顺序抽取2002年9月-2005年3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壶腹周围病变,且在术前一周之内经本院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的病例共62例,包括胰头癌27例,壶腹癌25例,胆总管下段癌4例,胰头炎症与胆总管下段结石各3例。将62例病例分为胰头癌组(27例)和非胰头癌组(35例),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阅片,其结果分别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①两位医师判读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28和0.894,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位医师具有良好的一致性。②取其中一位医师的CT与MRI判读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Az值分别为0.880与0.863。结论由于多层螺旋CT可以进行多期扫描,以及各种重建技术,大大提高了其对胰头癌诊断的准确性,其与MRI互相补充,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T MRI及能谱CT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33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前行3.0T MR及能谱CT检查。MR行常规平扫(T2W、T2W脂肪抑制)、DWI及屏气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LAVA-Flex)平扫+三期增强扫描。CT行常规平扫及能谱模式动、静脉期增强扫描。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双盲法对CT及MRI图像分别进行T、N分期,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照分析T、N分期的结果。结果 MRI和能谱CT诊断T分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8.42%(13/19)、85.71%(12/14)和78.95%(15/19)、42.86%(6/14)。MRI和能谱CT诊断N分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67%(13/15)、55.56%(10/18)和93.33%(14/15)、61.11%(11/18)。对于识别T3及T4期肿瘤,MRI的准确率(12/14,85.71%)明显高于CT(5/14,35.71%,P=0.02),而二者判断食管癌术前N分期的整体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54.55%(18/33);CT:57.58%(19/33),P=1.00]。结论 3.0T MRI对食管管壁分层结构的显示优于能谱CT,而能谱CT判断N分期准确率有优势,二者结合有助更准确地判断食管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和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三年来接诊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24例/组,对照组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组接受MRI诊断,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5.83%,66.67%),观察组术前N分期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1.67%,58.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使用MRI诊断比多层螺旋CT诊断优势显著,可以提升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期和N期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6.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MR、多层螺旋CT(MSCT)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40例乳腺疾病患者接受检查,72例接受MR检查,68例接受MSCT检查.结果 140例乳腺疾病共152个病灶分为两组,MR组72例80个病灶,MSCT组68例72个病灶.MR、MSCT两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均呈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对乳腺癌MR、MSCT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38/40)、93.33%(42/45),特异度分别为90.00%(36/40)、85.19%(23/27),准确度分别为92.50%(74/80)、90.28%(65/72).MSCT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术前检出率为71.43%(5/7),MR为10.00%(1/10).结论 MR、MSCT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联合MSCT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MRI、MSCT增强扫描及MRI联合MSCT增强扫描对6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T分期,并将影像观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MRI联合MS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与术后病理学T分期有较高一致性,MRI、MSCT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扫描对直肠癌T总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3%、75.8%、93.5%.结论:MRI联合MSCT增强扫描能够对直肠癌T分期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MRI研究肺栓塞栓子结构形态与其可溶性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42例PE患者于溶栓前后的影像表现,对栓子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分型:Ⅰ型管腔中心充盈缺损型;Ⅱ型附壁充盈缺损平坦型;Ⅲ型附壁充盈缺损隆起型;Ⅳ型附壁充盈缺损凹陷型;Ⅴ型血管分支无强化。把可供分析栓子根据密度高低及信号强弱进行分类,根据CT值的大小分为低密度栓子(〈40Hu)、中密度栓子(40~70Hu)、高密度栓子(〉70Hu);按其MRI信号强度对栓子进行分型:A型为软栓子(富含水份);B型为混合型栓子(栓子逐渐机化);C型为硬栓子(纤维成分为主或合并钙化)。结果42例PE影像检查中受累肺动脉共计89支,可分析受累肺动脉70支。MRI可供分析受累肺动脉62支。统计结果显示高密度栓子(19%,4/21)内科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差于低密度栓子(83.3%,20/2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2.72,v=2,P〈0.005)。硬栓子(87.5%,21/24)疗效显著差于软栓子(10.5%,2/1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25.42,v=2,P〈0.005)。结论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栓子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与可溶性有相关性,能够对内科溶栓治疗效果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的CT诊断和术前分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直肠癌术前CT扫描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 5 2例直肠癌患者行CT检查 ,观察其CT表现 ,并和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CT显示中晚期直肠癌 5 2例。分期正确 43例 ,占 82 .6%。结论 CT对早期直肠癌无明显价值 ,而对中晚期癌肿价值较大 ,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大肠低张充气多层螺旋CT结肠重建成像及双期增强扫描在大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经纤维内镜检查证实或临床高度怀疑大肠癌患者进行MSCTC及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利用MSCTC后处理图像,并结合各期横断面图像,根据肿瘤原发病灶、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期(TNM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多层螺旋CT研究显示对大肠癌T期敏感性100%(35/35),T期的准确率91.4%(32/35)。N期的敏感性80.0%(16/20),N期准确率75.0%(15/20)。4例肝脏转移经CT检出。结论:大肠癌术前MSCTC成像及结合各期横断面图像,能进行准确术前分期,并为临床提供立体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直肠腺癌患者用MRI振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用κ统计分析法处理结果。结果:MRI检测T分期患者直肠壁浸润深度的灵敏度为77.8%,特异度81.8%,准确度80%,经统计分析证实MRI术前其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中等(κ值为0.596);MRI检测N分期患者直肠壁浸润深度的灵敏度为85.3%,特异度69.2%,准确度78.3%,经统计分析证实MRI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中等(TN分期κ值分别为0.596和0.553);结论:MRI可较准确地评估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作出较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术前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协商阅片,并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HR-MRI用于直肠癌术前TN分期时,与病理T分期结果一致性好(Kappa=0.900,P<0.01)、与病理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16,P<0.01),HR-MRI对T分期的准确率为96.72%(59/61),N分期准确率为83.78%(51/61)。结论 HR-MRI可用于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 (HR-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高分辨MRI检查,进行T分期和N分期,拟定手术方式,并与病理和最终手术方式对照。结果 104例直肠癌患者中,97例手术方式符合最终手术方案,术式符合率为93.27%(97/104),58例中高位直肠癌拟定术式符合率为98.28%(57/58),46例低位直肠癌拟定术式符合率为86.96%(40/46),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直肠癌MRI表现T分期符合率93.27%(97/104),N分期符合率67.31%(70/104)。结论 直肠高分辨MRI在直肠癌T分期及拟定手术方式准确率高,对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MRT2加权成像与增强CT对原发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MR T2WI和增强CT对原发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51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直肠腺癌,术前其中27例接受常规MR检查,43例接受CT检查,19例接受MR和CT检查。用MR T2WI和增强CT图像对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 T2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优于增强CT(Kappa值0.72 vs 0.52,P<0.05),对原发直肠癌T1/T2和T3/T4分期准确率高于增强CT(88.89% vs 79.07%);MR T2WI鉴别T1/T2、T3/T4期肿瘤的特异度(94.74% vs 81.25%)、阳性预测值(85.71% vs 57.14%)均优于增强CT。MR T2WI对T1/T2和T3/T4期肿瘤的分期效能优于CT。结论 MR T2WI在原发直肠癌术前T分期评价中的效能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宝石CT和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临床诊断的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宝石CT及MRI资料,将原始数据传至配套工作站,采用MIP、MRP、VR进行重建,分析两种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CT显示耳部骨性结构具有优势,MRI显示耳部神经具有优势。2种检查对于显示乳突炎并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及耳蜗半规管畸形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5),显示半规管狭窄的一致性尚可(Kappa=0.485)。结论 CT、MR检查诊断儿童先天性耳聋各有优势,可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直肠癌侵犯直肠系膜的MRI表现,以进一步明确MRI对TME的术前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4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经手术证实36例癌肿不同程度侵犯直肠系膜。该36例患者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8岁。结果:本组经手术证实的36例中低位直肠癌均有不同程度侵犯直肠系膜,即肿物侵犯范围超出直肠纤维膜向肠腔外生长侵犯。其中8例直肠系膜筋膜(盆腔脏层筋膜)受累,MR表现为直肠系膜筋膜局限性增厚8例;边界不规则不光滑6例;病灶呈不均匀长T1、稍长T2信号6例;呈长T1等T2信号2例。该8例患者中,癌肿或转移性淋巴结与直肠系膜筋膜之间距离分别为≤1mm者3例;1-2mm之间4例;3mm者1例。无直肠系膜筋膜受累的28例患者中,癌肿或转移性淋巴结与直肠系膜筋膜之间距离为5-20mm。结论:MRI检查在TME手术前评估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标准,24例患者,Ⅰ型22例,Ⅱ型2例,其中有4例和2例分别系同一家族成员,分别为母亲和3个儿子及父亲和女儿,且均为Ⅰ型患者,合并皮肤牛奶咖啡斑的12例,皮下多发纤维瘤结节的10例,其中19例行手术确诊。结论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NF1型占大部分,NF2型较少,结合典型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及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临床疑似HCC患者接受CT及MR检查,39例确诊为HCC,共59个病灶.CT采用平扫加三期增强,MR采用LAVA技术双动脉期、双门脉期、双静脉期及延迟期共7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观测数据行Alternative-free-response ROC(AF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z),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CT增强扫描的Az平均值为0.8120±0.0118,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Az平均值为0.9093±0.0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 cm的HCC病灶组,CT和MR增强扫描的平均灵敏度分别为63.89%和80.55%.在1~3 cm组和>3 cm组,CT和MR增强扫描诊断的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病灶中,CT多期增强扫描的灵敏度低于MR动态增强扫描(83.62% vs 8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阳性预测值(PPV)也低于MR扫描(93.07% vs 96.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诊断HCC病灶方面,MR动态增强扫描与CT增强扫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小于1 cm病灶,MR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