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口疝发生原因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作者总结了1991年1月-1995年12月5年间收治的腹壁切口疝33例,结合文献从疝发生时间、切口部位或方式、切口感染、手术创伤、缝合技术等方面对口疝的发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切口辅助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修补巨大切口疝15例,疝环(12.3±3.4)cm,采用小切口切除疝囊并进行腹壁塑形。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150 min,(123.3±15.9)min。小切口长度5-8 cm,(6.0±0.9)cm。术中发现隐匿疝6例,一并予以修补。浆液肿1例。术后住院时间4-8 d,(5.3±1.2)d。1例术后疼痛持续〉3个月,无切口感染和肠道及腹腔脏器损伤。全组随访12-30个月,(19.9±4.7)月,无复发。结论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修补巨大切口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少,达到了腹壁塑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切口疝是由于腹壁切口的筋膜和(或)肌肉未能完全愈合,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而形成,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5%--10%,50%出现于术后1—2年。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各样的腹部手术在不同级别医院中已普遍开展,伴随着腹部手术的增加,切口疝作为腹部手术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临床上占腹外疝的第三位,腹部手术后切口获得一期愈合者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l%以下,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生率达10%,切口裂开者甚至高达30%。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切口疝患者126例,总结其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肌前补片修补法3例,肌肉间补片修补法3例,肌后腹膜前补片修补法39例,腹腔内补片修补法6例。手术时间109~195 min,平均135.2 min;术中出血15~90 ml,平均35.6 ml;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7 d(平均4.9 d)下床活动;住院时间7~19 d,平均9.7 d。2例患者术后出现浆液肿,经穿刺抽吸、负压吸引和腹带加压包扎后治愈。51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3例(5.9%)患者复发,后行开放式腹腔内补片修补手术,恢复良好,无再复发。所有病例无慢性疼痛。结论应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复杂腹壁切口疝修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都有比较规范手术方法可遵循,但有些切口疝病例则难以遵循常规修补方法,处理时较为棘手,以下就这类病例的手术难点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切口疝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9例腹腔镜术后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7例术中用补片行腹膜前修补。术后均顺利恢复。结论:腹腔镜术后切口疝与肥胖、切口部位及大小、年龄、术后护理等有关。做好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切口疝是能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原因探讨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98年4月已做前路单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02例,其中有16例(5.3%)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症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人中出现切口疼痛16例,其中男15例,均为腹股沟疝,女1例,为切口疝。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岁。2.疝修补材料及手术方法腹股沟疝用聚丙烯单丝编织成的充填物及平片材料作修补,充填物置入疝环内,平片置于精索后方;切口疝用聚丙烯平片置于腹直肌鞘层。所置入的充填物及平片均与鞘膜、腱膜或韧带组织作固定缝合。结…  相似文献   

8.
疝区皮肤软组织蒂瓣修复腹壁巨大切口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疝区皮肤软组织蒂瓣修复腹壁巨大切口疝6例获得成功,随访2~7年无复发。详细介绍了手术设计、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疝区皮肤软组织为修补材料,切取方便、简单。本手术方法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医源性腹壁疝。虽现代外科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发展对防止切口疝发生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和老龄人群手术数的增加,切口疝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腹壁切口疝,尤其是巨大切口疝,不仅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并影响其生活及工作.也给外科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切口疝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率高达30%~50%,因此须对切口疝的外科治疗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自体疝囊瓣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体疝囊瓣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耿协强樊献军李元地谭建美我院自1990年10月~1996年1月收治12例腹壁切口疝,其中3例巨大切口疝采用自体疝囊瓣修补成功,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47岁。1990年5月因腹痛3天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2%~11%,需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就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病因、疝的病理类型、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腹腔内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常用的开放式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有:(1)肌鞘前修补方法,即用单纯聚丙烯材料在腹壁脂肪与肌鞘(如腹直肌鞘)之间进行修补;(2)肌肉与肌肉(如中线切口裂开)之间的修补方法,通常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直接与腹壁缺损的边缘进行缝合修补;(3)肌后和腹膜外修补方法,一般采用聚丙烯材料或聚丙烯与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腹直肌肌肉与后鞘之间或腹直肌与腹膜之间对缺损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采用人工材料无张力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和方法,探讨人工材料置于腹壁不同的层次是否影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老年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引流的放置、抗生素的使用及随访结果。根据人工材料放置位置不同分为两组:前鞘前、腹膜前,比较两组间一期愈合和复发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8.52岁;全部采用人工材料修补;人工材料分别放置于前鞘前(皮下)42例、腹膜前(肌层后)25例;术后放置负压吸引49例(73.13%),全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皮下积液6例(8.96%),切口延迟愈合5例(7.46%),肺部感染5例(7.46%);随访2.4年(0.5~4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两组间一期愈合率无显著差别。结论采用人工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是合适的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的方法,人工材料置于腹壁不同层次均可取得良好疗效,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对56例切口疝(腹壁缺损长径7~19cm,宽径4~12cm)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切口疝修补术。结果55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粘连紧密而中转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60~135min,平均92min。肠功能恢复早,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1h,术后住院5~7d。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达3个月以上者有9例,浆液肿8例。无手术死亡和肠瘘发生。随访16~28个月,平均19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来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腹壁切口疝(VIH)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VHR组32例,LVHR组40例。结果:OVHR组手术时间60~145min,平均手术时间(90±35)min;术中出血25~200mL,平均(95±15)mL;住院时间4~35d,平均(7.5±5.8)d,术区感染3例。LVHR组手术时间35~135min,平均手术时间(82±32)min;术中出血15~160mL,平均(854-12)mL,术区感染0例;住院时间3~8d,平均(5.5±1.6)d。患者随访3个月~5年,OVHR组复发2例(6.3%),LVHR组复发3例(7.5%)。结论:LVHR同OVHR同样安全有效,但LVHR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并发症、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补片修补切口疝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虽然有像Mudge和Hughes报告一个 10年的随访研究提示仅仅 1/ 3的手术切口疝出现症状和需要手术治疗 ,但手术切口疝嵌顿的发生率是 6%~ 15 % ,绞窄的发生率是 2 %。而且 ,手术切口疝具有明显的向病情加重发展和复发的趋势 ,尤其在年老、病态性肥胖和多次手术的病人。明确诊断后  相似文献   

17.
涤纶布修补巨大切口疝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耀凯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Z1):131-132
自 1994~ 2 0 0 0年 ,我们应用某厂生产的心血管修补用涤纶布 ,对 6例巨大切口疝行替代修补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8~ 6 8岁。其中上腹部切口 4例 ,下腹部 2例 ,均为纵行切口。二、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分离和切除腹壁切口瘢痕组织 ,包括疝环、腹直肌前后鞘和腹膜边缘部分的瘢痕和脂肪结缔组织等。切开疝囊颈部 ,还纳其内容物至腹腔 ,疝环处的瘢痕组织要全周切除 ,露出正常外观的腹壁各层组织。根据腹壁缺损大小 ,裁取已消毒好的涤纶布 ,用 4号丝线将其边缘与两侧腹直肌后鞘与腹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应用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复合切口疝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效果,讨论应用复合补片的手术方法和经验体会。方法 1999年5月~2005年5月应用复合切口疝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30例,其中皮下置片法12例,腹腔内法18例。平均随访期36个月。结果 术后复发2例,占6.7%。切口并发症33.3%,切口感染5例,均为皮下法;皮下积液5例,其中皮下法3例,腹腔内法2例。结论 腹壁巨大切口疝,特别是传统法难以修补的,可应用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修补。应用腹腔内法及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腹壁切口疝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报道腹壁切口疝的诊治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国内、外腹壁切口疝的病因、病理、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以及诊断和治疗进展加以综述。结果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致病因素多样,治疗较为复杂。结论 腹壁切口疝重在预防,人工合成材料无张力修补是目前应用广泛、效果良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腹壁切口疝是外科剖腹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腹主动脉瘤或肥胖症患者。切口疝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有时甚至可引起肠梗阻和肠绞窄,导致患者死亡,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也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通过选择适合的手术材料(缝线、补片等)和不断优化改良腹壁切口闭合手术技术,有效预防了患者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减少了术后致残率,并节约了医疗成本。本文就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现状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