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为基础,设计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从生理、心理、日常生活、社会娱乐、家庭和治疗等方面,调查40例16岁以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 生活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生理(2.05 ±0.677)、心理(2.00±0.847)、睡眠(1.95±0.815)、工作学习(1.33±0.927)、治疗(1.27±0.960)、运动(1.27±0.847)、社交娱乐(1.05±0.932)、日常生活(1.05±0.714)、穿衣(0.88±0.853)、家庭(0.55 ±0.639)、性生活(0.52±0.790),总分为13.60 ±4.573;生理与心理、运动、工作学习、家庭、睡眠及社交娱乐之间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值为0.467-0.503,P<0.01);睡眠与心理之间也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值为0.606,P<0.01;年龄与工作学习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值为-0.490,P<0.01;余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按性别比较时,男女生活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8,P=0.183).结论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在临床工作中,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应该得到皮肤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①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②方法 应用特别疾病设计问卷及Nottinghan健康全貌(NHP)问卷,对76例慢性荨麻疹病人进入地调查。③结果 65%~100%病人报告他们在家庭管理、个人爱好、娱乐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情绪因素、睡眠、何处及工作中的困难是由于其皮肤情况所致;NHP部分Ⅰ分数显示病人在运动、睡眠、能力、社会孤独及情绪反应方面受到限制;NHP部分Ⅱ分数显示病人在工作学  相似文献   

3.
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研究。方法对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 90,SCL-90)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量表进行评估,并与10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的SCL-90均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偏执、精神病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荨麻疹患者生理DLQI评分与心理、日常生活、穿衣、社交娱乐、运动、工作学习、家庭、性生活、睡眠及治疗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为0.591~0.988,P<0.01);男女性生活质量分数、未婚者与已婚者质量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身与局部的发病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在临床工作中,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应该得到皮肤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郭中华 《医学综述》2016,(4):790-791,794
目的对慢性荨麻疹(CU)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CU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102例CU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等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56.7±6.4)分比(3.2±0.9)分、(62.3±7.4)分比(3.9±1.0)分、(57.5±6.4)分比(1.4±0.5)分、(66.4±8.5)分比(2.2±1.2)分、(5.8±2.2)分比(1.6±0.6)分、(246±10)分比(1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摩擦、食欲、CU发作频率、皮肤科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患者自主评分为影响CU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CU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减少家庭摩擦、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皮肤病专科门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1.次/d.治疗组108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 3.次/d,同时每晚口服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连用4周.两组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症状迅速改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应用西替利嗪的效果更佳,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地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我国北方地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方式对198例CIU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其中的134例进行了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结果:198例CIU患者中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1.58倍。51%的患者年龄在35-55岁。其中有21.2%(42例)患者存在潜在感染性疾病,28.8%(57例)患者患慢性胃病,11.1%(22例)患者有过敏性疾病,7.07%(14例)患者患甲状腺疾病,11.6%(23例)患者有除甲状腺疾病外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4.2%(48例)患者有荨麻疹家族史。34.8%(69例)的患者自觉食用某些食物可使荨麻疹病情诱发或加重,55.1%(109例)的CIU患者自觉病情与环境的冷热刺激有关,10.61%(21例)患者有长期用药史。134例进行ASST,CIU患者中阳性者78例,占58.2%。结论:①北方地区CIU患者以女性发病居多,35-55岁为其发病高峰。②北方地区CIU患者中患感染性疾病、胃病以及有荨麻疹家族史者较多,感染因素、胃病、遗传因素与CIU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证实。③58.2%的北方地区CIU与免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88例,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6例慢性特发性等麻疹进行临床观察。患随机分成两组,88例接受咪唑斯汀治疗,78例接受西替利索治疗,疗程28d。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判定疗效,通过复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等麻疹的显效率为85%,88.6%明显高于西替利索(73%)。治疗过程中除口子、嗜睡、乏力、恶心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咪唑斯汀是一种新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它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王卫亮  谢汝汉  刘奉彬  林菊珍 《吉林医学》2012,33(12):2471-2472
目的:研究观察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1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10 mg咪唑斯汀,1次/d;治疗组患者口服10 mg咪唑斯汀,1次/d,口服150 mg的雷尼替丁胶囊,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2%。结论: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左西替利嗪片、酮替芬片和西咪替丁片;B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两组患者均服药8周.采用自编问卷对每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平均服药依从率为68.75%.依从者治疗有效率为68.83%,不依从者有效率为31.43%,依从率和年龄、病程、治疗方案有显著性相关(P<0.05),与性别、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关系(P>0.05).不依从原因主要为患者对疾病危害性缺乏了解或担心副作用或认为已治愈自行停药.结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的依从性较低且其对疗效影响显著.年龄、病程和治疗方案对依从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腠理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腠理属组织、细胞间的细微间隙,是卫气、津液等精微物质灌注、运行、转化的场所,发挥着重要的卫外功能。卫外不固、腠理不密是引起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病机关键,固卫实腠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IgE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地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皮肤点刺过敏原试验及特异性IgE检测结果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IgE水平与生活质量DLQ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3.2%,明显高于对照组(34.6%)(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DLQI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DLQI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对照组(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确切,主要是通过降低IgE水平而发挥作用,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血清去氢表雄酮(DHE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102例CIU患者血清DHEA水平,并与100名正常人对照;分析CIU临床表现与DHEA的关系。结果病例组49例男性血清DHEA平均值(4.1±3.4)ng/ml,53例女性血清DHEA平均值(4.4±3.2)ng/ml;对照组46名男性血清DHEA平均值(5.6±3.0)ng/ml,54名女性血清DHEA平均值(5.8±2.3)ns/ml。两组男性和女性血清DHE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IU患者血清DHEA水平低于正常人。CIU患者病程与血清DHEA水平呈相关性(P〈0.05),CIU患者瘙痒程度、风团大小和数量与血清DHE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DHEA水平降低可能与CIU发病有一定关系,CIU病程越长血清DHEA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4.
陈春仙 《浙江医学》2010,32(6):971-972
近年来,我院采用咪唑斯汀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并与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进行对照,比较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病因复杂,治疗十分棘手.2007年1~12月我院应用依巴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共100例,并与单用赛庚定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慢性特发性荨麻疹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5~60岁,平均34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9个月.治疗前4周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其它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药.无严重心、肺、肾等系统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正在服用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菌药者不入选.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组(联合组)50例和单用赛庚定(对照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均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0例患者,持续用药4周,于2、4、8周时复诊观察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84%;4周后总有效率为92%;8周后总有效率为82%。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每天早晨口服咪唑斯汀1次,每次10 mg,共28 d,按四级评分法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瘙痒、风团的数量和大小、水肿性红斑的数量和大小,并对治疗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 d后与治疗前、治疗4 d后与治疗1 d后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至治疗后第28 d,瘙痒及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进一步提高.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皿治林 (Mizolastine ,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作为一种新型抗过敏药物即将在中国全面上市。为了解皿治林的抗过敏疗效及安全性 ,受卫生部有关部门委托 ,我科于 2 0 0 1年 5月至 7月用皿治林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17~ 6 7岁 ,平均 31岁 ;病程 1月~ 10年 ,平均 14 .3月。1.1.1 病人入选标准 :① 12~ 70岁 ,性别不限 ;②病程超过 4周 ,就诊时可见风团 ;③治疗前 4日内未内用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 ,1月内未内用长效皮质类固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组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以盐酸西替利嗪胶囊为对照药。结果:共完成病例136例,试验组67例,对照组69例。试验组有效率80.597%,对照组有效率71.01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1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与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50例CIU患者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并与20名正常人对照;分析抗FcεRI抗体水平与CIU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CIU患者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为2.73(0.60~14.45)U/L,正常对照为1.42(0.60~2.30)U/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FcεRI抗体水平与CIU病程、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和风团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增高可作为CIU的辅助诊断指标,但不能用来评价CIU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