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Mixter和Barr于1934年首次提出,并认为其是产生“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外科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易造成术后腰椎不稳,或因术后粘连及瘢痕等而造成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缺点[1]。微创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等特点[2]。因此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为人们所关注。笔者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化学溶核术化学溶核术是应用现代医学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第一项技… 相似文献
2.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即使诊断明确,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等。80%-90%的患者可在非手术治疗后缓解,但仍有10%~2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随着科学技术、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微创治疗成为脊柱外科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趋势.以其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势成为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有经皮腰椎间盘化学溶核术、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显微镜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腹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法、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等,笔者在临床中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认为每种方法各具所长,应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给同行提供更好的研究方向方法,本文对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的疗效。结果本组180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Nakai疗效评定结果优良率达95.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21g注射针,医用纯氧,500mA带影像增强系统X光机,SYZ-2000型三氧治疗仪,医用电动负压吸引器,R-2000B型射频控温热凝器。所有患者都采用经皮微创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时间0.5~4年,平均19个月。椎体愈合时间为4.5个月~1年,平均9个月。VAS评分术前(6.12±1.28)分,术后2周(3.20±0.12)分,1年后(2.91±1.30)分,术后2周和1年与术前VA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1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手术治疗2周后,优60例,良lO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70/80)。术后1年优70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6.25%(77/80),疗效为优良的患者基本都达到骨融合。术后2周与1年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也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开辟了一条实用而又安全的新途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外科治疗应遵循减压与稳定的原则,常规手术如全椎板、半椎板、椎板间开窗等入路行椎间盘除术,可达到神经根松解与减压之目的,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出现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较多的缺点,或术后伴有因腰椎不稳、黏连及瘢痕等所致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7.
8.
在过去的20年里脊柱微创外科发展迅速,由自动经皮技术、激光结合显微镜技术、椎间盘内热疗法技术发展到内窥镜与腹腔镜辅助技术。最近几年,在管状辅助器械的帮助下实现了新的肌肉撑开方法,改进后不仅用于脊柱设备的经皮内固定上,包括脊柱骨折的复位、钉棒系统的放置、关节突螺钉及人工椎间盘的植入等,且广泛的使用在颈、胸、腰椎椎间盘的摘除上。由于组织创伤小、失血少、并发症较低,微创椎间盘技术使更短的住院日成为了可能,甚至很多在门诊即可完成。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学习、训练和进一步的研究,更多传统的开放椎间盘手术方法将被微创手术所替代。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病例经保守治疗可治愈,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后路开放直视下摘除椎间盘髓核,1963年将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射入患者椎间盘,开始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疾病的新时代,现已成为微创脊柱外科开展最为活跃的领域.根据手术路径和减压方式不同,目前主要包括两大类:①经皮穿刺治疗,包括:化学髓核溶解术(CNL)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髓核成形术(NP);②内窥镜辅助下的腰椎间盘切除术.现对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1年2月~2004年2月共采取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LDH86例(106个椎间盘),对本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效果及优缺点。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平均9个月的随访,82例效果优,2例良,2例可,优良率97.67%。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疗效满意、容易开展、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射频微创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根据临床症状、CT或MRI结果确定射频热凝的靶点位置,在X线引导下穿刺到靶点,行阻抗测试、电生理测试及温度测试后,给予80~90℃的温度,对靶点进行热凝消融。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优57例(71.25%),良9例(11.25%),可7例(8.75%),差7例(8.75%),优良率为82.50%,总有效率为91.25%。80例患者均获6个月随访,残余腰痛9例(11.25%),残余腿痛6例(7.50%),复发5例(6.25%)。结论:射频微创热凝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手术方式,创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后路全、半椎板切除摘除椎间盘髓核手术对腰椎三柱结构的完整性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对腰椎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外科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化学融核术的发明。此后以腰椎间盘减压为目的,类似化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注意事项和疗效。方法:记录76例LDH患者临床表现、MRI特点,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v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7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4月(平均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2)h;出血(50±20)ml。患者术前NRC腰痛评分、NRC腿痛和ODI评分评分分别为:(7.25±1.43)、(7.47±2.05)、(53.24±5.49),术后3月时分别为(3.24±1.25)、(3.34±1.86)、(75.69±8.24),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前和术后3月随访时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P〈0.05)。76例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50例,良22例,可4例,差0例。结论:腰椎后路显微镜下微创治疗LDH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时注意保护神经根,清晰的术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高,临床多个科室对该疾病的治疗均有研究。目前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开放性手术等,各种方法的疗效不一。以下就疼痛科医师采用微创介入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将脊柱微创手术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椎间盘镜下切除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均得到完全治愈;而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脊柱微创手术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微创开放式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微创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并随防2-26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 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61例(76.2%);良15例(18.7%);可3例(3.7%);差1例(1.2%)。结论 微创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比传统的手术要小,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19.
20.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目的 探讨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针刀松解腰椎整复.结果 本组选择相关病人38例.临床治愈20例,占52.62%;显效10例,占26.31%;好转5例,占13.15% ;无效3例,占7.81% ;总显效率为92.11%.结论 针刀松解腰椎整复是当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