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78例,根据临床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采用七氟醚麻醉,对照组则常规进行体外循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复跳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体外循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提高,而患者复跳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尿量和硝普钠总量明显提高,多巴胺总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能够有效改善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手术操作过程,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心肌保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分别于术中予以七氟醚、异丙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麻醉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麻醉前、手术开始时浓度相对稳定,再灌注之后逐渐上升,术后七氟醚组浓度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两组IL-6在麻醉前没有差异,手术过程及术后均有上升现象,且七氟醚组上升幅度大于异丙酚组(P〈0.05);七氟醚组C反应蛋白上升幅度小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看来,七氟醚麻醉下可减小心肌损伤程度,可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过程,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麻醉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B组为对照组,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随机选择30例病人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结果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麻醉.B组为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麻醉.随机选择30例病人行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含血停跳液组),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晶体液停跳液组).结果 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 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讨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此研究内所研讨的90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中,9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即对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麻醉方式为全程丙泊酚药物,研究组麻醉方式为全程七氟醚药物,对比其效果。结果:探讨对比术前、体外循环前后、术毕各阶段中心静脉压、动脉平均压、心率等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可采用全程七氟醚持续麻醉,可显著降低其缺血再关注心肌损伤状况,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过程,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麻醉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B组为对照组,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随机选择30例病人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结果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SR)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心脏手术临床麻醉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截至2008年10月Medli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CPB下七氟醚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 control trail,RCT)的相关公开发表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4.2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14篇RCT文献纳入本研究,包括七氟醚麻醉616例、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61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增加术后心脏指数(WMD=0.20,95%CI 0.08~0.32;P<0.01)和心排量(WMD=0.79,95%CI 0.59~0.99;P<0.01);(2)七氟醚麻醉术后24 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较全凭静脉麻醉明显降低(WMD=0.20,95%CI 0.08~0.32;P<0.01);(3)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WMD=-0.68,95%CI -1.19~-0.17;P<0.01)和术后ICU留观时间(WMD=-15.83,95%CI -30.89~-0.78;P<0.01),但术后住院时间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七氟醚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RR=0.57,95%CI 0.42~0.76;P<0.01),但术后房颤发生率、心肌梗死率及病死率与全凭静脉麻醉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PB下心脏手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换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换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期间,治疗组患者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T1、T2、T3时刻MA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后3 h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值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换瓣膜手术和CABG手术中,吸入七氟醚能有效缓解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对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35例(Q组)和对照组35例(D组)。Q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过程中吸入1%~3%的七氟醚,D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中不使用七氟醚,使用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气管导管带管时间、术后ICU留置时间等。结果:与D组比较,Q组在麻醉诱导及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小,更平稳(P0.05);气管导管带管时间和术后在ICU留置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麻醉能使循环功能更稳定,心、肺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七氟醚麻醉和异丙酚麻醉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我院进行全麻手术60例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七氟醚麻醉和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麻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能够有效的减少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提高手术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常温麻醉、仅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3 0例 ,与对照组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心电图以及心肌酶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麻醉、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 ,术后心电图S T段改变轻微 ,无低心排综合征发生 ,心肌酶改变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常温麻醉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相比 ,前者对心肌酶的影响轻微 ,并可缩短麻醉、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 .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常温麻醉仅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麻醉、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心电图S-T段改变轻微;无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心肌纤维排列、肌节结构、M线、Z线及线粒体均接近正常心肌酶改变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6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远程缺血预处理(实验)组34例、非远程缺血预处理(对照)组32例,均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于术前和术后24h检测两组患者颈静脉血乳酸(Lac)、谷氨酸(Glu)与S-10013蛋白(S100t3)含量;术前和术后72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术前血清Lac、Glu与S10013含量、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Lac、Glu与S100t3含量、MMSE评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处理后处理能减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脑损伤的程度,提高认知功能,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诱导全麻剖宫产的新生儿的影响,并分析产妇结局。方法 选取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瑞芬太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七氟烷,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术后2、6、24 h内的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优37例,良11例,麻醉优良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优23例,良10例,麻醉优良率为66.0%。观察组麻醉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1、5和10 min Apgar评分均逐渐升高。两组产妇术后2、6、24 h出血量均逐渐增加。结论 对于剖宫产的产妇来说,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诱导全麻效果显著,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术后出血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麻醉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方法2007年1月至11月,使用da Vinci S手术系统共完成心脏手术44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22例、冠状动脉搭桥17例、二尖瓣成形3例和左房粘液瘤摘除2例。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在da Vinci S系统使用过程中实施单肺通气,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成形术和左房粘液瘤摘除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监测食道超声、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麻醉时间(297.6±52.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1.5±27.3)min,体外循环时间(97.4±38.6)min 气管导管拔出时间(5.6±2.5)h,ICU停留时间(2.5±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2.4)d。术中失血量(92.5±35.2)ml,术后引流量(60.5±21.3)ml。结论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麻醉方法复杂,术中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明显,对麻醉技术和管理方法是一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采用宙斯(ZEUS)麻醉机自动控制系统全紧闭麻醉七氟醚的消耗。方法腹部外科手术病人60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实验组接宙斯(ZEUS)麻醉机全紧闭麻醉模式,设置呼出七氟醚浓度为1.5,通过调整,控制1.3MAC;对照组接Fabius GS麻醉机,氧流量2.0 L/min,3%七氟醚吸入,达到1.3MAC时,氧流量减至1.0 L/min,减小挥发灌刻度,控制在1.3MAC。分别记录吸入期(0~4 min)和维持期(4~64 min)两组七氟醚消耗量。结果实验组在吸入期七氟醚的消耗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在维持期七氟醚的消耗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宙斯麻醉机自动控制系统全紧闭麻醉能使七氟醚的消耗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临床中骨科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是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排除以下情况:腰椎手术后、凝血功能异常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者、脊柱有畸形和无法配合的患者,随机将骨科下肢手术的90例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选择复合全麻主要采用单纯气管内插管静吸,B组选择椎管内麻醉主要采用双管喉罩联合,术中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使用吸入七氟醚来全麻,C组仅使用椎管内麻醉.并对比手术过程中三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不同.结果 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合并吸入七氟醚,保留了患者的自主呼吸.结论 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具有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非常适合临床骨科下肢手术的麻醉和手术后的镇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术后再次开胸止血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出血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88年5月至2005年10月45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大量出血27例需再次开胸止血病历进行分析,探讨原因,总结教训.结果:同期450例体循心脏手术,术后因大量出血再次开胸止血27例,占6%,其近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22.2%.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出血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正确掌握再次开胸止血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对术后通气功能的影响及麻醉的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Ⅰ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令麻药用量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术毕至拔气管导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后30 minⅠ组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Ⅱ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有利于老年病人剖胸手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其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