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更为显著(P〈0.05);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彳中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抵抗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择120例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120个受试者分试验组(1)80例(狭窄程度≥5O%),对照组40例(狭窄程度<50%)。测量所有入选对象的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清抵抗素等。结果:冠心病组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抵抗素水平与血糖、BMI、血脂、高血压病史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抵抗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其可作为监测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5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另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中抵抗素和TNF-α水平。根据预后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32例,死亡组18例,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各组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随病情加重,血清抵抗素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抵抗素水平与TNF-α水平成正相关(r=0.696,P<0.01)。以脓毒症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25.55 ng/m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度达90.6%,阳性预测值为87.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且比TNF-α能更敏感的反应脓毒症的炎症程度。血清抵抗素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陈传靖 《海南医学》2013,24(6):798-799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改变,探讨抵抗素与LV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高血压患者67例,其中单纯高血压组(HTN组)35例,LVH组32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入选后测定血压(BP)、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 (1)LVH组与HTN组比较,IVST[(13.31±2.07)mm vs(10.47±1.48)mm]、LVPWT[(12.79±2.01)mm vs(10.68±1.51)mm]、LVMI([142.26±6.39)g/m2vs(118.65±4.84)g/m2]均明显增加(P<0.05)。(2)HTN组和LVH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分别为(0.78±0.16)μg/L和(1.02±0.31)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3±0.11)μg/L,P<0.05,而LVH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又高于HTN组[(1.02±0.31)μg/Lvs0.78±0.16)μg/L,P<0.05]结论血清抵抗素与LVH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LVH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探讨抵抗素和Hs—CRP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120例TIA患者按照病程发展划分为三组:即TIA在60min内完全缓解者为A组,TIA持续60min以上但最后完全恢复者为B组,TIA起病后发展为脑梗死为C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在起病24h内首次测定血清抵抗素和Hs—CRP,并观察72h内头颅CT或MRI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C组抵抗素和Hs—CRP高于A和C组(P〈0.01),而A、B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和Hs—CRP呈正相关(r=0.63,P〈0.01)。结论抵抗素和Hs—CRP水平的升高与脑组织受损有关,抵抗素和Hs—CRP检测对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1)、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2)、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最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其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实验组、对照组取血,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纤维蛋白原水平,ELISA方法测定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TIA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抵抗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抵抗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影响凝血系统参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可用于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非糖尿病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9例非糖尿病者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根据收缩压(SBP)水平分为:SBP≥120组52例和SBP〈120组47例;根据舒张压(DBP)水平分为:DBP≥75组54例和DBP〈75组45例。结果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血压高组(SBP≥120组或DBP≥75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血压低组(SBP〈120组或DBP〈75组);经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两组间的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37和P=0.031)。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显著相关(r=0.403,P=0.010和r=0.347,P=0.028);经过校正性别和年龄后,血清抵抗素仍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显著相关(r=0.379,P=0.013和r=0.339,P=0.032)。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能与血压相关。由于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而且研究样本量较小,故以上研究结果仍有待于扩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抵抗素(resistin)水平是否升高,明确resistin水平与CHD类型的关系以及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进一步分为急性心梗组(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稳定性心绞痛(SAP),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了解CHD组resistin水平变化,比较不同CHD类型患者之间的resistin水平,比较CHD和对照组的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resistin水平升高,高resistin血症是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男性患者148名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病历和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是否有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抵抗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年龄、身高、胱抑素C、eGFR、收缩压、舒张压、抵抗素、肌酐、TC、TG、HDL-C、LDL-C、NT-pro-BNP存在差异(P<0.05或<0.01).随着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未做校正和校正年龄的模型中,血清抵抗素浓度是影响冠心病的相关因素(P<0.01),但在校正CRP+年龄的模型中,血清抵抗素被从回归方程中剔除(P>0.05).结论 老年男性血清抵抗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结扎蒙古沙土鼠一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急性脑缺血时,动物脑内乙酰胆碱(Ach)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脑缺血时,缺血侧脑内Ach含量和ChAT的活性均明显降低,而非缺血侧脑内Ach含量和ChAT的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莹  杨威  刘冬梅 《吉林医学》2012,33(12):2473-2474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和化疗过程中血清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35例接受相同的化疗方案的AML患者,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治疗过程中血清中的的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初诊时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瘦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经过化疗后,AML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P<0.001),瘦素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过程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与LDH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分别为r=-0.539,P=0.005和r=-0.587,P=0.005)。结论:AML初诊时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而且这两种脂肪素的水平随着AML治疗的进展逐渐趋于正常。不过血清中的瘦素却没有表现出与AML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缺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急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例(23例急性脑梗死,4例TIA)发病24h以内急性脑缺血患者行MR扫描并采用平面回波技术作DWI及PWI检查,得到ADC图、CBV图及MTT图,分别测量缺血脑组织区与对侧正常脑组织区ADC值、rCBV值及MTT值,分别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比值(ADCR)、相对脑血流容量(r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结果22例急性脑梗死DWI上均表现高信号,1例稍高信号,4例TIADWI阴性。ADC值患侧(4.07±0.98)×10-4mm2/s,健侧(9.16±2.14)×10-4mm2/s,患侧低于健侧(t=2.16,P<0.05),ADC(-52.8±16.9)%。27例急性脑缺血rCBV患侧101.8±23.7,健侧204.±42.0,缺血区血流灌注少于健侧(t=2.13,P<0.05),rrCBV(-46.5±33.6)%;MTT患侧(2377.9±1814)s,健侧(1886.6±127.1)s,缺血区血流灌注时间长于健侧(t=2.22P<0.05),rMTT(24.2±23.3)%结论DWI和PWI联合运用,对急性脑缺血的早期诊断、血流灌注评价更全面、更正确,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急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而试验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5.1%、95.9%,高于对照组32.7%、79.6%(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并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Barthel评分升高,较同期对照组高(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并明显较同期对照组升高;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与对照组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可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组,每组10只,依达拉奉组大鼠在脑缺血模型成功后,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组在依达拉奉腹腔注射后,给予亚低温,检测各组大鼠SOD、MDA含量变化。结果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组SOD水平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MDA水平均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P<0.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大鼠的SOD、MDA水平,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效果优于依达拉奉的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对比超声(CEU)定量评价急性脑缺血对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犬6条,左侧顶骨开窗.动脉夹夹闭左颈总动脉(LCCA)后即刻、30、60、90及120min后行声学造影.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得出不同时间点左右大脑皮质相应的脑组织微循环血管容积(A)、血流速度(β)及血流量(A×β).以右侧颈总动脉血流及犬头部SPECT扫描与CEU结果相对照.结果 CEU估测脑血流量(CBF)与颈动脉血流量具有良好相关性.夹闭LCCA后同一大脑半球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及双侧大脑半球同一时间点之间A、β及A×β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夹闭侧大脑半球即刻出现缺血性低灌注,对侧大脑半球出现充血性高灌注,120min后两侧大脑半球CBF基本一致.结论 对比超声实现了实时观察犬一侧颈总动脉夹刚后时双侧大脑半球CBF的动态变化过程,血流速度β可能是急性脑缺血时CBF变化的主要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血糖患者血清抵抗素、TNF-α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46例 AECOPD患者按照血糖标准分为高血糖组20例和非高血糖组26例,分别测定血清抵抗素、TNF-α,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与2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高血糖组的HOMAIR,抵抗素及TNF-α与非高血糖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血清抵抗素水平与HOMA-IR、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8、0.689,P<0.05).结论 AECOP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抵抗素参与了胰岛素抵抗,但其主要可能作为炎症因子参与高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9例TIA患者,其中32例在6个月内最终进展为脑梗死(脑梗死组),97例病情未进展(TIA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有高血压史、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糖尿病史、发作持续时间≥30 min和发作次数≥3次,均高于TIA组(P<0.05~P<0.01)。2组患者性别、有无吸烟史和有无冠心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年龄大于TIA组(P<0.05)。而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尤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