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患者,女,76岁。主因胸闷、气短2d于2011年5月22日入院。入院2d前无明确诱因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未系统诊治。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Hg,未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查体:血压110/7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室颤-交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7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在围术期发作交感风暴45例,占10.5%,平均年龄59.4±9.3岁.分为常规治疗组(24例)和艾司洛尔组(21例),常规组使用静脉胺碘酮,配合电复律/电除颤治疗,艾司洛尔组在胺碘酮无效的基础上加用静脉艾司洛尔,或直接艾司洛尔治疗.结果 艾司洛尔组终止交感风暴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艾司洛尔给药后室速/室颤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相应除颤次数较常规组少;艾司洛尔组给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未发生不能维持的低血压状态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 成功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及时的电复律/电除颤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有效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交感风暴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方法:本组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胸片的变化。结果:本组8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或缓解。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明显减少,胸片示肺淤血明显减轻。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丹  周萧 《当代医学》2010,16(30):85-85
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告指南》首次给"室速风暴"和"ICD风暴"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定义为24h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频繁的放电也是一种"室速风暴"(交感风暴、室速风暴、ICD风暴是同义词)。我们曾诊治1例"室速风暴"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等生化指标对交感电风暴的预测作用及评价艾司洛尔对交感电风暴的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IC U收治的反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29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重症心肌炎7例,长Q T综合征1例,对照组30例,为随机挑选心血管内科普通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无心律失常发作且均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感电风暴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患者应用艾司洛尔治疗,最终抢救成功27例,死亡2例。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对交感电风暴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合理使用艾司洛尔能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死亡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交感风暴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交感风暴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根据随机表法将受试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常规治疗)和联合组(n=44,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和临床有效率、安全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 05),且联合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交感风暴患者能有效控制心率及血压,提升疗效,且并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余希霞  黄抒伟  陆明 《吉林医学》2013,(25):5312-5313
<正>交感风暴,又称心室电风暴、儿茶酚胺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通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交感风暴发作时病情凶险,及时正确地处理很关键,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电风暴可有协同作用。笔者现将二者联合治疗交感风暴伴有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2例,和相关文献分析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交感电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2]。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一旦出现交感电风暴,致死率极高。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交感神经抑制[3],对心、肾和脑等器官功能产生保护,已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超短作用β1受体阻断剂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4例Killip心功能Ⅱ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除应用溶栓药、低分子肝素、硝酸酯、ACEI、辛伐他汀外,入院即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30 mg/5min,随后24 h以25~50 μg/(min·kg)速度泵入,停药前30 min开始口服倍他乐克.对照组入院第3天开始口服倍他乐克,观察30 d,第21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良好耐受艾司洛尔,观察期间两组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死亡均无差别,研究组心衰加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心脏结构、功能均无显著差别,研究组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增加5%(P>0.05).结论 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1,男,63岁,因"胸闷7h,加重3h"于2009年5月5日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5次/min;血压70/40mmHg(1mmHg=0.133kPa)。入院查体:血压105/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例1,女,60岁。因间断胸痛半年,加重12h,以下列三个诊断入院:①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功能Ⅳ级;②高血压病Ⅲ级,极高危;  相似文献   

12.
崔文建  刘野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147-148
患者男性,47岁,2009年12月31日下午1时,主因“间断胸闷、心前区疼痛1周加重15小时”收住我院。患者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及饮酒史。既往体健,无其他心肺疾患史。查体:T:36.5℃,P:100次份钟,R:18次份钟,BP110/70mmHg。患者急性痛苦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吸气末湿性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心率100次份,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13.
心电图“交感风暴”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心电图表现“交感风暴”3例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方法对3例心电图表现“交感风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交感风暴”的发生机制:第一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时广泛而有害的离子通道作用。第二交感神经的激活呈恶性循环,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心肌梗死是“交感风暴”的诱发因素。我院收治的3例患者中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治疗“交感风暴”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静脉13受体阻断剂。急性心肌缺血、电解质变化、精神与躯体应激等常是“交感风暴”的基础病因,针对这些病因的治疗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交感电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纤颤(室颤),并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症候群,又称室速风暴或ICD风暴[1]。其发作的根本原因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急性心肌缺血[2]、心力衰竭恶化、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交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交感风暴的患者54例,其中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或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等。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干预组3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结果干预组终止室速室颤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该组发生心衰或心衰加重以及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发生室速、室颤应该识别交感风暴的存在,及时应用静注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交感风暴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心内科9例交感风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例经积极治疗,皆治愈出院.结论 认识交感风暴的高危因素,及时诊断,正确处理,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al storm,VES)定义为24h内反复发作2次或2次以上的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VES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关于VES的形成机制及有效的诊治策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近期我院成功救治的VES1例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炎后似交感风暴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1岁。以乏力半月、心前区疼痛、头晕3d,加重6h于2007年9月8日23:50经急诊来我院。入院时查体:T36.5℃、HR126次/min、Bp140/80mmH奢(1mmHg=0.133kPa)、R18次/min;一般状态差,急性痛苦表情,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不整。急检心电图: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室内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al storm,VES)定义为24h内反复发作2次或2次以上的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VES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关于VES的形成机制及有效的诊治策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CS后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45例,随机分成胺碘酮治疗组(20例)和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组(2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QT离散度的变化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92%显著高于胺碘酮治疗组(65%)(P<0.05);联合治疗组心率及QT离散度显著低于胺碘酮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胺碘酮治疗组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室电风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