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祖棣  周智文 《中外医疗》2010,29(34):76-7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高能量电击除颤治疗心跳骤停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例中有9例经1次或多次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早期应用高能量电击除颤、配合胸外按压及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是恢复自主心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陆游 《新疆医学》1998,28(3):199-199
患者男性,20岁。因电击(220V交流电)致心跳呼吸骤停10分钟急送我院急诊科。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面色、口唇紫绀,瞳孔散大。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心电图描记呈直线。同时给肾上腺素2mg静推,共2次。此时心电图呈心室颤动图形。随即分别给予100、150、250W/s电击除颤3次。这时心脏复跳,心率56次/分。给予阿托品1mg静推,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加压面罩吸氧,准备气管插管,给予呼三联一组静推。此时心率上升为120次/分,自主呼吸恢复,故未行气管插管。从心跳呼吸骤停至复苏成功时间为15分钟。这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节律不规则,血压10/6kPa,瞳孔缩小,极度烦躁、抽搐,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院抢救心跳骤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抢救心跳骤停的经验教训。方法确诊心跳骤停后,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药物治疗。结果≤39岁1例,抢救成功;40—49岁1例,抢救成功;50—59岁1例,抢救成功;60—69岁5例,抢救成功2例,复苏无效3例;70—79岁7洌,抢救成功1例,有效2例,复苏无效4例;≥80岁1冽,无效。结论推广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术,具备一台除颤器是基层医院必需的。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关键。危重病人,要行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4.
心跳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表现为意识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波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等,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主要征象是脉搏和神志消失。一经查明(通常只需十多秒),应立刻施以心肺复苏:进行口对口有效的人工呼吸或胸部按压人工呼吸。现将本人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电击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机体的损伤及功能障碍,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全身性损伤和局限性损伤,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相似文献   

6.
7.
缩宫素致心跳骤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日救治缩宫素致心跳骤停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71kg。术前诊断“G2P1,孕39+4,脐绕颈周,胎膜早破,临产”,拟定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急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期及术前检查ECG示窦性心律,血常规示中度贫血,HGB 84g/L,妊娠期无心悸、胸闷、下肢水肿及仰卧综合征.既往无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疾病史。  相似文献   

8.
心跳呼吸骤停36例复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世林 《上海医学》1997,20(8):475-476
  相似文献   

9.
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54-155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SCA)的急救措施。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的19例患者的心肺复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通过即刻电除颤窦性心律都得到恢复,痊愈6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0.0%,未行电除颤的9例病患,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实施电除颤在急性心肌梗致心跳骤停抢救中是最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10.
<正> 停止搏血的心脏重新恢复有效的搏动是完全复苏的初步成功,称为心肺复苏(CPR)即初期复苏。初期复苏术的关键是迅速重建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心跳停止时间是指病人循环停止到重建人工循环的时间。心跳停止的时间越短,对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性损害越小,病人的愈后则愈佳,故一旦病人神志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即需立刻急救,不必反复测血压,心脏听诊。甚至等待心电图证实而延误抢救时机。一、重建人工呼吸 1.常规手术病人已禁食,急症手术如严重脑外伤、复合伤、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可能有反流梗  相似文献   

11.
陈忠光 《河北医学》1997,3(6):52-53
心跳骤停51例临床分析(365100)福建省尤溪县医院陈忠光我院急诊科于1990年1月至1997年4月共抢救心跳聚停患者51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3例。年龄8月~76岁,其中21~40岁23例(占45.2%)...  相似文献   

12.
心律平中毒致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蕾  楼黎明 《浙江医学》1998,20(7):447-447
患者女性,28岁。因自服心律平40片(2.0g)半小时伴呕吐1次,出现癫痫样抽搐1次(历时5min),于1997年10月19日23:20入急诊科。既往患者因频发室性早搏间断服用心律平2年,每天1片。体检:意识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予利多卡因50mg静推无效,10分钟后再予利多卡因50mg静推;肾上腺素首次静推1 mg无效,以后间隔5分钟静推2mg,使用2次。次日00:05心电监护示室性自主心律20~40次/min,自主呼吸10次/min,血压9/6 kPa,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碳酸氢钠、阿拉明、多巴胺等处理后转为Ⅲ度AVB,心率60~70次/min,血压12/8 kPa。在04:20时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即予利多卡因50mg静推转为窦性心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AVB(P-R0.24s),室早呈二联律,血电解质、血气、肝肾功能均正常。予利多卡因2mg/min输液泵静推维持抗室性心律失常。以后出现4次室速,2次未经处理自行转复;另2次伴烦燥、四肢抽搐、自主呼吸停止,均行胸外心脏按摩、利多卡因50mg静推,均2分钟左右转为窦性心律,但仍有频发室早,加大利多卡因剂量(3mg/min)未改善。18:00改用异丙肾上腺素1~2μg/min静滴维持,频发室早逐步消失,未再出现室速。3天后停用异丙肾上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诊科应用心跳骤停抢救流程的效果。目的:以心跳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至本院急诊科治疗的心跳骤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按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实施抢救,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抢救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呼吸心跳停止时间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抢救参与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41.9%(13/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1%(5/3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科室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其在提高抢救成功率、优化抢救程序、规范抢救措施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昶  林飞鸿  谢雪花 《右江医学》2006,34(2):192-192
1.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2006年1月18日因“腹痛3时余”就诊。腹痛以脐周为主,呈持续性闷胀痛,伴恶心,无呕吐,解3次黄色稀烂便,有少许粘液,无脓血便,无胸闷、胸痛,无气促。体格检查:BP 15.5/8 kPa,急性病容,神志清,口唇无发绀,双肺无罗音,HR 7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脐周轻压痛,肠鸣音稍活跃。无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无特殊。门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主诊医生给其开具硫酸罗通定注射液60 mg,肌注;5%葡萄糖氯化钠液250 ml 雷尼替丁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滴速约80滴/分。滴注雷尼替丁液体后约2分钟,病人突然出现神志丧失,无心跳,无呼吸,…  相似文献   

15.
陆柳雪  覃花桃 《右江医学》2006,34(1):101-102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病死率较高。我院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反复心跳骤停患者,现将复苏成功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病历介绍患者男,33岁。因酒后恶心、呕吐半天,胸骨后疼痛伴乏力2小时于10∶50分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入院体检:T36℃,P 90次/分钟,R 20次/分钟,Bp 120/70 mmHg。神志清醒,体型稍胖,全身疲乏无力,皮肤湿冷,无黄染及出血点,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灵敏。既往偶有胸痛发作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拟诊胸痛待查,在输平衡液及查ECG、心肌酶谱、血生化等处置过程中,约10分钟患者突然意识丧…  相似文献   

16.
王维新 《农垦医学》2000,22(2):105-106
本文结合我院 8例心跳骤停复苏的体会 ,对基层医院救治心脏骤停进行简要的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8例中男 5例、女 3例 ,年龄 2 5~ 65岁。其中电击伤 1例、围产期心脏病 1例、有机磷中毒 1例、脑出血 1例、窒息 1例、脑挫裂伤 1例、胆囊手术中1例、青霉素过敏 1例。心跳骤停入院者 3例 (电击伤窒息 ) ,院内发病 5例。1 .2 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有突然的意识丧失或全身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停止、瞳孔散大。1 .3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未等心电图结果即开始复苏抢救 :(1 )心前区捶击和胸外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17.
18.
黄忠毅  李晓雷  赵丹  江丽斯  韩姐婕 《海南医学》2021,32(16):2115-2117
目的 分析影响呼吸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CPR)抢救成功的因素,并探讨其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行CPR抢救的6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抢救成功者22例,失败者38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呼吸心跳骤停行CPR抢救成功的因素.结...  相似文献   

19.
张鹤 《安徽医学》1991,12(5):3-4
<正> 麻醉期间心跳骤停复苏后,中枢、循环、呼吸、泌尿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应为处理的重点。一、循环功能的维护心搏恢复后,常常出现循环系统不稳定呈现低血压,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肌收缩无力,心律失常,酸碱、电解质失衡以及抢救或用药不当而引起。鉴别心源性或是低血容量性的低血压。可经颈内静脉置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作为扩客、输血,补液的指标。其正常值0.588~1.18 KPa(6~12cmH_2O)。CVP监测对右心功能反映较敏感,但反映左心功能较迟缓。因此在持续性低血压时,可置Swan—Ganz三腔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管楔压(PC  相似文献   

20.
《看医生》2004,(10):21-21
心跳骤停提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白乞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