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脂治疗对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尉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并眼底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施调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眼底病变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眼底病变分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对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加用调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底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脂饮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服调脂饮。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临床症状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脂饮不仅调脂,而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分调脂治疗组、未调脂治疗组,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空腹C肽和餐后30 min C肽作为反映葡萄刺激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指标,患者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调脂治疗组,餐后30 minC肽分泌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结论调脂治疗后,解除脂毒性,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4.
孙虹云 《安徽医学》2006,27(3):189-19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者,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空腹C肽,餐后30分钟C肽,作为反映葡萄糖刺激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然后分调脂治疗组、未调脂治疗组作为对照,均采用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调脂治疗组,餐后30分钟C肽分泌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结论调脂治疗后,解除脂毒性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疗程为4个月。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前后眼底病变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眼底病变、视力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T2DM)眼底病变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眼底病变症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91例,属于2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者,对照组91例,为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高年龄,病程越长,TG水平超过1.88 mmol/L、TC水平超过5.69 mmol/L、LDL-C在3.1 mmol/L以上、Cr水平在105μmol/L以上以及糖化血红蛋白6.5%属于并发眼底病变高危因素。结论针对上述糖尿病患者各类高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监测,可有效发现诊断患者并发眼底病变,做好技术控制治疗,增强患者后期生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中药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2例,将全部患者遵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综合疗法控制血糖)与研究组(46例,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上中药干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如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临床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8.26%,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水平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更高(P0.05)。结论中药干预治疗在此次研究中比仅行常规西药治疗的作用更佳,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眼底病变情况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尿病和以及不同并发症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及调脂治疗前后其水平的比较。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冠心病患者各50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血清OPG水平;比较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护骨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护骨素水平在2型糖尿病及不同并发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DMCVD组与DM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调脂治疗2周后护骨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护骨素在新发2型糖尿病组以及合并神经、视网膜和冠心病组患者中明显升高,与血糖控制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1个月,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眼底改善情况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D-二聚体含量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眼底病变改善和稳定者多于对照组,眼底病变恶化者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爽  孙敏 《黑龙江医学》2003,27(5):374-37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 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 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 5 1例 ,按 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无统计学差异。予治疗组常规降糖及辛伐他汀调脂治疗 8周 ,对照组仅常规降糖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FBG、TG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对于 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 ,常规降糖及辛伐他汀调脂治疗较单纯降糖治疗更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眼底检查和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1个月,对照组64例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眼底改善情况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D-二聚体含量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眼底病变改善和稳定者多于对照组,眼底病变恶化者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逆转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眼底病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收治的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眼底病变和患者的病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微量清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关系,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发病的过程中,病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微量清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是否出现眼底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宋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137-137
目的:评价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患者的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次,1次/d,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中眼底病变改善和稳定者多于对照组,眼底病变恶化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二甲双胍片口服、胰岛素控制血糖及降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治疗,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空腹免疫活性胰岛素、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具有降糖调脂作用,能改善胰岛功能。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临床降糖调脂作用显著,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5.
史海霞 《求医问药》2014,(16):289-290
目的:评价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为我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降糖、调脂、改善骨密度等综合药物治疗,在为其治疗6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LDL-C指标较低,HDL0-C、2h-INS、骨密度的指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48例患者在进行综合治疗后有30例患者显效,有12例患者有效,疗效较优。与病程>10年的患者相比,本组患者中病程≤10年的患者疗效较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综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显著改善其骨密度和血糖水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T2DM)眼底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轮台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T2DM眼底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护理,对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3.51±7.62)/(31.13±7.65),(35.70±7.55)/(40.83±9.31)]分,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眼底病变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T2DM眼底病变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给予调脂饮食+非诺贝特,对照组90例给予调脂饮食+安慰剂。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非诺贝特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状态,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方法降糖治疗前后血脂谱的变化。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降血糖,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降血糖。观察治疗后血脂谱变化。结果使用胰岛素的观察组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两种治疗糖尿病方法均有调脂作用,胰岛素能更有效地改善血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调脂汤联合西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调脂汤联合西药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对2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88% vs 77.55%,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均得以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调脂汤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调脂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49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首先行降糖治疗3个月,然后对12例血脂未恢复正常的患者行调脂治疗。结果经3个月降糖治疗的49例患者中,有37例血脂恢复正常而不需降脂治疗。其余的12例中有9例经降脂治疗恢复正常。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没有必要进行过早的调脂治疗,特别是对初治患者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