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到腺癌的演变理论已被广泛接受.高度不典型增生常伴发在癌的周围或与癌同步发生.利用内镜技术对Barrett食管伴高度不典型增生者进行随访和治疗,将有助于患者癌变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六味地黄方对Barrett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癌的预防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行食管空肠吻合术建立Barrett食管诱发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六味地黄方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六味地黄颗粒溶液、生理盐水灌胃,并加用右旋糖酐铁促癌模拟癌变病程,28周后统一处死,镜下观察食管异型增生、Barrett食管、腺癌的发病率。结果:两组均可见严重食管炎、异型增生、Barrett食管和腺癌,六味地黄颗粒组腺癌发生率为9.09%(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6%(4/11),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方有降低Barrett食管癌变的趋势,可能对阻断Barrett食管进展为腺癌有一定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以北美和欧洲最为严重。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世界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癌变进程主要经历肠上皮化生,低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黏膜内癌变这四个病理阶段。内镜治疗因其成活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Barrett食管的治疗。本文主要综述内镜技术在治疗不同阶段Barrett食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PCNA和P53蛋白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食管上皮癌变进程:正常上皮、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癌组织进行P53和PCNA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结合图像定量分析表达的强度。结果提示:P53和PCNA在评价癌变演化中细胞增殖活性上各具特点,而且P53与PCNA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为客观地反映食管上皮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目前,Barrett食管的内镜监测依赖于多次随机活检,但该方法费时、诊断率低、受观察者个体的影响大。弹性散射光谱法是一种活体内实时光学检测法,可用于检测细胞物理性质的改变。该研究旨在评估弹性散射光谱法鉴别Barrett食管高度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能力。方法:将弹性散射光谱法收集的活体Barrett食管标本和同一部位采集的组织活检标本进行配对,然后使用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独立使用并封闭验证)验证该模型。所用活检标本经3名胃肠病理学专家评估分为“低危(无不典型增生或低度不典型增生)或“高危(高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多数食管腺癌发现即为晚期且其预后较差,其5年的生存率仅为13%。我国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目前发现的食管腺癌及食管胃连接处癌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有50%的食管原发性腺癌源于BE癌变。  相似文献   

7.
bcl-X/L蛋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cl X L蛋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 ,检测 4 5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粘膜及切缘正常粘膜上皮的bcl X L表达情况。结果 :非典型增生的bcl X L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及单纯增生上皮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随着非典型增生的加重 (轻、中、重 )bcl X L的阳性率逐渐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癌组织中bcl X L表达较高且与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bcl X L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而与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Lugol液对早期食管癌、非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食管有表浅病变者进行Lugol液染色,同时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35例中不着色91例,其中食管癌18例(鳞癌16例,腺癌2例),食管黏膜慢性炎12例,食管息肉3例,Barrett食管14例,中度不典型增生2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6例,食管溃疡10例;浅染色23例,其中慢性食管炎11例,Barrett食管2例,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食管溃疡6例,食管息肉1例;过度染色15例,鳞状上皮增生12例,慢性食管炎3例;正常染色6例,乳头状瘤2例,慢性食管炎2例,正常鳞状上皮2例。结论:Lugol液染色可以准确定位活检,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非典型增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发生过程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与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 PTEN基因表达和微量元素变化与食管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 12 8例正常食管、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活检、食管癌切除标本 ,采用 X-射线能谱仪检测微量元素含量 ,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PTEN表达变化。结果 随食管上皮增生程度加重 ,PTEN阳性表达与微量元素 Zn、Se、Mo、Ca、Mg含量渐减 ,Cu、Cu/ Zn含量递增 ,食管癌与正常食管上皮、单纯增生及非典型增生组间差异显著 (P<0 .0 5)。结论 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 PTEN基因表达有明显缺失现象 ,可能与 Zn、Mo、Ca、Se、Mg、Cu、Cu/ Zn含量变化有某些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正>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是子宫内膜增生中最重要的一类,大多数子宫内膜样癌在癌变之前都要经历非典型性增生。Mutter及其工作组于2000年首先提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概念~([1]),2014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将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endo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与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并列命名为:AH/EIN~([2]),AH患者癌变风险37%~43%,EIN患者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管癌变过程中的mtDNA的D环区异常。方法:显微切割获得食管上皮从正常到恶变为癌的过程不同阶段病理标本(6例正常食管上皮、11例单纯增生上皮、11例非典型增生上皮、6例原位癌和11例浸润癌组织),以及直接肉眼取材获得的24例浸润癌组织。D环区直接测序,卡方检验比较不同阶段中D环区变异情况。结果:在食管上皮由正常恶变为癌的过程不同阶段检测到25个突变频率较高(〉25%)的位点,其中16 093T→C、249缺失A突变在各阶段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于正常食管上皮和单纯增生上皮。146、152、199、16 129和16 217位点突变虽然在各阶段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却均是连续见于食管上皮从增生到恶变为癌的过程中的频率较高的突变。结论: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存在多个频率较高的D环区突变,初步提示可能是多个位点的突变导致了D环区的不稳定,从而促进了食管上皮的癌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用光镜研究食管上皮增生与癌变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并证明重度增生病人癌发生率26.6%,比正常组(0.19%)高140倍。提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是由轻度增生经重度增生而发展为癌。说明正常、增生到癌变三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从超结构水平上研究这一癌变过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迄今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未见报导,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6例食管鳞癌、36例癌旁非典型增生及1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ts-1、STAT6的表达。结果 Ets-1、STAT6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447,P<0.05)。Ets-1、STAT6 mRNA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相对含量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s-1及STAT6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Ets-1和STAT6异常表达与食管上皮癌变有关,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4.
Barrett食管发生的腺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告了16例Barrett食管癌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了其组织发生来源。16例Barrett食管癌皆为腺癌,瘤体全部或大部位于食管内,9例见柱状上皮(Barrett上皮)并排除了肿瘤来自胃腺或食道粘液腺的可能,诊断是可靠的。16例中肿瘤体积最小者1cm,最大者10.5cm,7例呈膨胀性生长,9例呈浸润性生长,11例浸润食管壁全层,14例有淋巴结转移,关于组织发生来源,在有Barrett上皮的9例中8例有肠上皮化生,7例有非典型增生,6例有腺瘤,而15例对照组中除6例有轻度肠化生外,无腺瘤及非典型增生。作者认为Barrett食管癌来源于Barrett上皮。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用甲基节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上皮增生。之后,停止给药,观察上皮增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食管上皮增生,虽无致癌物的继续给予,部分动物的食管上皮增生仍可发展为乳头状瘤,並可以癌变。但是,发生癌变的时间延长,癌发生率降低。部分动物的食管上皮增生停留在增生阶段或乳头状瘤阶段,未看到恢复正常者。上皮增生是食管癌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因而阻断上皮增生,使其逆转恢复正常,对预防食管癌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食管癌变过程中中心体的变化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50例,非典型增生22例,正常食管粘膜12例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中心体的变化。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呈过表达(88%),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呈弱表达(54%),而正常组织无表达。 同样,食管癌组织中有明显中心体异常, 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可见部分中心体异常,而正常组织未见中心体异常。 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突变的P53蛋白表达与中心体异常显著相关(P<0.05)。结论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发生于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且与预后相关。P53突变可能参与中心体异常的形成,与之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由于BE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状态之一,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BE及其相关的食管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对这些患者进行定期的内镜监测非常必要。BE通过化生-异型增生-肿瘤的顺序导致食管腺癌的发生,内镜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异型增生及早期食管癌,  相似文献   

18.
应用显微切割TRAP法对食管癌端粒酶活性进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Li C  Wu M  Liang Y  Xu L  Cai W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9-42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癌中的变化,同时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癌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显微切割-TRAP-银染法对45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切缘的正常粘膜上皮进行定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 食管正常粘膜上皮的端粒酶性阳性率为5%(2/40),非典型增生上皮为79.3%(23/29),癌组织为82.2%(37/45)。非典型增生上皮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上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同一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癌巢的端粒酶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食管鳞癌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及其癌组织标本中P63及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型(T13R-Ⅱ)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两者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及TβR-Ⅱ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和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鳞状上皮以及鳞状细胞癌组织共162例中的表达.结果 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鳞状上皮及其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1),TβR-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则呈递减趋势(P<0.01).P63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与性别无关(均P>0.05),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63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各级病变呈负相关(rs=-0.498,P<0.05).结论 P63和TβR-Ⅱ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变及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预测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尹薇  刘天宇  唐毅  徐建玉  姚勇 《西部医学》2017,29(7):921-926
【摘要】 目的 研究miRNA203(miR203)在Barrett食管癌变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甲基化机制,探讨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Barrett食管癌变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经去甲基化处理前及处理后的Barrett食管、食管癌和正常食管粘膜细胞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并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及病变邻近正常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水平;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miR20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以及相邻正常食管组织中K R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arrett食管与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相比,正常食管粘膜细胞显著减低(P=0003);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上述样本中miR20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43),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较Barrett食管细胞升高的幅度更大(P=003),Barrett食管(P=0001)和食管癌(P=0000)组织miR20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邻正常组织。 MSP结果表明,食管癌细胞和Barrett食管细胞miR203启动子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表现为低甲基化或非甲基化表达,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miR20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于相邻病变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显示,K RAS蛋白在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中较相邻正常食管组织高,且食管癌组织较Barrett食管组织表达更高。结论 miR203表达水平在正常食管、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细胞中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提示miR203启动子高甲基化是导致miR203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且参与Barrett食管的癌变过程,miR203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可能成为监测和预防Barrett食管癌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