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UCHL1,PanB,CD4,CD8等8种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学定量研究,对反应淋巴组织B细胞领域内T细胞的分布及B细胞增殖及分化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反应性淋巴细胞B细胞领域介在的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生发中心,帽部及副皮质区,Th/i/Ts/c分别为11.64,2.56和2.04。在生发中心,T细胞90%以上分布于明区,而暗区则分布极少,与此相反,核分裂像多见于暗区,而明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骨骼肌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抗单个核细胞(MNC)亚群的系列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18例PM/DM肌组织MNC亚群的分布和定位。结果10例PM中8例肌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80%),T淋巴细胞最多,巨噬细胞次之,B细胞最少,主要分布于肌内衣和肌束衣结缔组织中,T细胞亚群以CD8+T为主,CD8+/CD4+比值为0.25±0.067,并见表达Ia抗原的激活T8细胞侵入肌纤维;75%DM肌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以B细胞为主,T细胞次之,CD8+/CD4+比值为0.93±0.26,主要分布于肌束衣血管周围。结论免疫反应参与PM和DM病变过程,PM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为主,DM以体液免疫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淋巴结外 T 细胞性淋巴瘤( T- cell Lym phom a, T C L)中 Epstein- Barr 病毒( E 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同 C D56 表达关系。方法:对15 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33 例淋巴结外 T 细胞性淋巴瘤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E B E Rs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面抗原 C D56 的表达。结果:淋巴结外 T细胞性淋巴瘤中 E B E Rs和 C D56 表达率分别为 63.6% (21/33)和24.2% (8/33),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 E B E Rs 和 C D56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0/15)和26.7% (4/15)。 E B E Rs 和 C D56 表达无相关性( P> 0.05)。结论:表明 E B病毒高度感染淋巴结外 T细胞性淋巴瘤,可能是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 E B病毒感染同 C D56 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41例食管鳞癌中CD1a阳性Langerhans细胞(LC)和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进行标记。结果:60.98%(25/41)癌组织中可见CD1a阳性LC,63.41%(26/41)有CD4+淋巴细胞,39.02%(15/41)有CD8+T淋巴细胞浸润,经统计学处理发现CD1a+LC与CD4+T淋巴细胞浸润有相关性,与CD8+T淋巴细胞无明显关系。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CD1a+LC可能与CD4+淋巴细胞的激活有关,但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可能存在信号传递的异常,不能有效地激活CD8+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敏感多重PAP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在淋巴结何杰金氏病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表明,21例中有7例(33%)可检出bcl-2蛋白阳性的Reed-Sternberg(R-S)细胞;其中2例(混合细胞型)尚含大量反应性淋巴滤泡,其生发中心也呈阳性反心。相反4例作为阳性对照的炎性淋巴滤泡增生中,bcl-2蛋白主要分布于富含长寿命(long-lived)B细胞的套区(mantlezone),而生发中心则均为阴性。结果提示,bcl-2基因高表达介导的细胞凋亡障碍可能与R-S细胞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性心肌炎70例,正常人(NC)40例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VMC)组NKC活性显著低于NC组(P〈0.01)。T细胞亚群与NC组比较,急性VMC患者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和抑制性T细胞(CD8)及CD4/CD8比值均减少,P〈0.05 ̄0.01。慢性VMC患者仅CD8减低明显(P〈0.05),而CD3、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增殖的T细胞CD28分子表达和自身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SEB诱导增殖的外周血T细胞是否具有正常T细胞的功能。方法:用超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生长,用流式细胞测定技术检查细胞表明CD4,CD8,CD28,TCD16的抗原表达量;加入同源,异源抗原检查自身反应性。结果:SEB能诱导外周血CD4^+T细胞的增殖。随CD^+4T细胞的增加,CD28分子表达上升。外周增殖的CD4^+T细胞与胸腺内分化的T细胞相同,97%以上的CD4^+T细胞都表达CD28分子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测T细胞亚群,MTT比色法测外周血IL-2水平,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CD^+3,CD^+4T细胞的百分比,CD^+4/CD^+8的比值及IL-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T细胞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西咪替丁能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增强TH1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大柴胡加味对梗阻性黄疸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测定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并进一步观察梗阻性黄疸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加服大柴胡加味围手术期治疗组(B组)术前T细胞亚群与术后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患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阻(P<0.05),CD4/CD8显著下降(P<0.01)。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天CD3、CD4及CD4/CD8进一步下降,低于术前水平(P<0.05)。B组术后第10天CD3、CD4比A组明显增高(P<0.05)。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0天CD3、CD4及CD4/CD8比术前明显增高(P<0.05)。研究提示梗阻性黄疸手术有利于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围手术期中药治疗能促进T细胞功能尽快恢复,动态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胚胎胸腺细胞(FTC)移植的作用机理,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9例淋巴细胞癌变患者FTC移植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表明:FTC移植前患者CD^+3,CD^+4,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高于对照组(P〈0.01);FTC移植后CD^+3,CD^+,较移植前明业增高(P〈0.01),CD^+8显著降低(P〈0.01),CD^+4/CD^+8,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及相关细胞标志物在淋巴结中的分布。方法用HE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淋巴结中FDC、CD20 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 细胞、CD38 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正常淋巴结被膜下分布着多个生发中心,其内可见FDC网络,与CD20 B细胞分布一致;CXCR4 细胞、CD38 细胞主要分布在生发中心帽区,在生发中心明区和淋巴小结间区亦有少量表达。结论FDC网络周围分布着大量CXCR4 细胞、CD38 细胞,这种分布形式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复制等提供了便利条件,与HIV致病机制密切相关,应成为HIV感染的主要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20只小白鼠的脾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B淋巴细胞主要集中在滤泡和边缘区;T淋巴细胞主要集中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在B淋巴细胞分布区杂有少数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分布区杂有少数B淋巴细胞。红髓内主要为IgM和IgG的浆细胞和成浆细胞,边缘区的B淋巴细胞为ALP阳性,而滤泡中心及红髓的B淋巴细胞为阴性,可能是另一个不同的亚群。吞噬墨汁的吞噬细胞仅见于边缘区,红髓的吞噬细胞均无吞噬墨汁现象,可能是属于另一个功能不同的亚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 (Survivin)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检测 2 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和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Sur viv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2 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 17例 (6 8.0 0 % )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Survivin不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2 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平均凋亡指数 (AI)为 1.92 %± 0 .86 % ,平均增殖指数 (PI)为 4 1.4 8%± 5 .10 % ;Survivin表达阳性组AI(1.71%± 0 .6 1% )显著低于阴性组 (2 .2 9%± 0 .72 % ) ,PI(4 3.35 %± 4 .80 % )显著高于阴性组 (37.5 0 %± 2 .90 %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结果 :鼻NK/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 ,Survivin基因可能通过肿瘤细胞凋亡的抑制和细胞增殖参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将小剂量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混入饲料喂饲纯种Wistar大鼠6个月,实验组大鼠病理检查见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脾小结萎缩,淋巴细胞数目减少;雄性大鼠曲细精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数目减少;酸性α-萘酚醋酸酯酶(ANAE)酶标检查示T/B淋巴细胞比值上升,说明B淋巴细胞对本品较T细胞敏感。  相似文献   

15.
We have described new monoclonal antibodies (FUN-1, -2, FK61, FB1, FB21) which recognize B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lymphoid tissues. In preliminary reports FB1 and FUN-1 were described previously as anti-CD20 and -CD86 antibodies, respectively. FB1 and FB21 recognize an intracytoplasmic epitope (35, 38 kD) and a sialic acid-dependent carbohydrate epitope, respectively. FB1 reacts with pan B cells and FB21 with a subpopulation of B cells. In addition, FB21 shows relatively specific reaction with papillary or follicular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 but not with normal thyroid follicules and most benign thyroid gland tumors. Since FB1 and FB21 can be used with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sections, they are useful for diagnosis of B cell lymphoma or thyroid carcinoma. FUN-1 recognizes surface antigen (CD86) on activated B cells, mon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germinal center B cells in lymphoid tissues. CD86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 cell activation and the antigen-specific T-cell dependent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分布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活检及13例尸体解剖的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oxP3进行检测。结果35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1~4期分别有5、4、14和12例。所有淋巴结组织中均检测出FoxP3的阳性表达;在1、2期病变淋巴结内,FoxP3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分布于滤泡间区和副皮质区;3、4期随着淋巴细胞的数量衰竭,阳性细胞数量的减少更加明显。结论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存在有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随着淋巴结病变的进展其数量减少或耗竭。  相似文献   

17.
SARS病变组织细胞凋亡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SARS病变组织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和凋亡细胞类型,探讨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DNA片段原位末端检测和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法单染和双染检测正常组织和SARS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以及白细胞分化相关抗原CD3、CD4、CD8、CD45RA、CD20、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SARS病人的脾脏、肺组织和淋巴结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凋亡细胞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各病变组织内均有大量CD68 单核/巨噬细胞;病变肺组织基本没有CD45RA /CD20 B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浸润,淋巴结和脾脏的CD4 /CD8 T细胞、CD45RA /CD20 B细胞也明显减少,现存的具有上述抗原特性的T细胞和B细胞较少凋亡。结论(1)细胞凋亡现象在SARS病变组织中普遍存在,提示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病变组织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说明单核细胞可能在SAR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淋巴结和脾脏的细胞凋亡现象和CD4 /CD8 T细胞及CD45RA /CD20 B细胞减少提示SARS病毒可能对免疫细胞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人腭扁桃体应用Muller低温恒冷切片和邢俭级石蜡切片“ANAE”法标记淋巴细胞。结果:(1)两种方法一致显示淋巴小结生发中心以B淋巴细胞为主,胸腺依赖区以T淋巴细胞为主。(2)胸腺依赖区T淋巴细胞为粗大圆点状颗粒,淋巴小结T淋巴细胞为分散细小颗粒。本法为淋巴器官内T、B淋巴细胞的定性、定位、定量及淋巴器官免疫应答性质和功能状态的组织学研究提供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9.
眼眶淋巴增生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鉴别眼眶淋巴组织增生病的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7例眼眶淋巴组织增生病进行研究。结果:炎性假瘤及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无阳性染色,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PCNALI为112±106,恶性淋巴瘤PCNALI为1847±1669,二者比较p<005。结论:增殖细胞核抗原可以用来鉴别眼眶淋巴组织增生病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20.
霍奇金病组织中背景淋巴细胞增生活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英  黄高升日  闫庆国  王哲  张永清 《医学争鸣》2001,22(13):1166-1167
目的 认识霍奇金病 ( Hodgkin' s Disease,HD)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的增生性质 .方法 应用 PCNA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经石蜡包埋 4 0 g· L- 1 甲醛固定的 10例 HD和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标本的增生活性 .结果  10例 HD病的背景淋巴细胞平均增生分数为 ( 17.92± 7.1) %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淋巴细胞平均增生分数为 ( 11.14± 8.6) % ,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的增生分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 χ2 =75 .6,P<0 .0 0 1) .结论 霍奇金病中淋巴细胞较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增生分数显著升高 ,表明它们可能不是反应性淋巴细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