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骨草与毛鸡骨草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鸡骨草、毛鸡骨草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为鸡骨草和毛鸡骨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鸡骨草,毛鸡骨草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鸡骨草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根为0.817%,茎为0.599%,叶为0.939%;毛鸡骨草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根为0.995%,茎为0.507%,叶为0.882%。结论鸡骨草茎、叶中总皂苷的含量比毛鸡骨草中的高,但鸡骨草根中总皂苷的含量比毛鸡骨草中的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高温胁迫对不同蜜环菌生长特性的影响,为筛选耐高温的优良蜜环菌菌株提供指导。方法:以14株不同天麻产区的蜜环菌为实验材料,观察各蜜环菌菌株的生长特性并进行表型分类;采用rDNA-IGS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进一步确定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以23℃条件为对照(CK),30℃为高温胁迫,记录各菌株生长速度,生物量,菌索长度等指标。结果:14株蜜环菌均与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相近;但不同天麻产区的蜜环菌菌株生长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将14株蜜环菌分为Ⅳ个类群,其中生长状态:第Ⅰ类群第Ⅱ类群第Ⅲ类群第Ⅳ类群;高温胁迫后,各菌株对高温的耐受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菌索平均生长速度GZ16SX1GZ1;相对菌索长度GZ16SX1GZ3;相对生物量GZ16SX4GZ1HB1AH2;生长状态GZ16SX1GZ1。结论:高温胁迫下,GZ16在生长速度,相对菌索长度,相对生物量及生长状态等均最优,SX1,GZ1菌株次之。表明菌株GZ16,SX1,GZ1耐高温能力较强,且这3个菌株在正常温度下生长特性也优良,适宜全国主要天麻产区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贮藏过程中温度、光照、包装材料对鸡骨草相思子碱含量的影响,为建立鸡骨草科学贮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鸡骨草分别不包装、透明自封袋密封包装、铝箔袋真空包装、纤维袋包装,置于10℃低温库和常温库保存,贮藏2、4、6、8、10、12个月后测定相思子碱含量。结果新鲜鸡骨草药材中相思子碱含量0.320%,随贮藏时间延长相思子碱含量不断降低,贮藏1年后平均含量0.205%,仅为初始状态的64%。低温贮藏条件下的鸡骨草相思子碱损失率显著低于常温贮藏。遮光、密封处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思子碱的损失。贮藏温度是导致鸡骨草相思子碱含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光照和空气。结论高温不利于保持相思子碱的稳定,为了保证药材质量安全,鸡骨草宜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鸡骨草的抗病毒活性及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法,结合CPE法及MTT法,以TI值(治疗指数)为研究指标,以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研究鸡骨草及其不同萃取部位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病毒(COX-B5)的抑制作用。结果:鸡骨草对RSV、HSV-1有较好的效果,TI值分别为15.56和13.55;30%乙醇部位对COX-B5效果较好,其TI值为16.11;50%乙醇部位对RSV效果较好,其TI值为27.86;70%乙醇部位对HSV-1效果较好,其TI值为14.93。结论:鸡骨草提取物具有体外抗RSV、HSV-1、COX-B5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毛鸡骨草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毛鸡骨草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鸡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评价其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材质量。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04~0.080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32%,RSD为1.32%(n=6)。广东宝安产的鸡骨草含量:根、茎、叶分别为2.97%、1.70%、5.30%;广西南宁产的鸡骨草含量:根、茎、叶分别为4.18%、3.19%、5.16%。广西玉林产的鸡骨草含量:根、茎、叶分别为4.64%、4.00%、5.98%。结论:广西玉林产的鸡骨草根、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产地,广东宝安产的鸡骨草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高于广西南宁鸡骨草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而根、茎中总黄酮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个产地。  相似文献   

7.
不同含氮化合物对鸡骨草生长和结瘤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含氮化合物对鸡骨草生长和结瘤的效应。方法:在盆栽鸡骨草幼苗接种根瘤菌后,分别用KNO3,NH4NO3,(NH4)2SO4作为氮源配制不同氮浓度的营养液补充水分和营养。培养70 d后,测定植株生长和结瘤情况。结果:含氮化合物对鸡骨草的营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NH4)2SO4和NH4NO3的效果最好;它们对鸡骨草结瘤固氮的抑制效应也是明显的,其抑制效应的大小顺序为:NH4NO3>(NH4)2SO4>KNO3;KNO3处理以及低浓度的(NH4)2SO4和NH4NO3不影响鸡骨草植株正常结瘤,高浓度的(NH4)2SO4和NH4NO3处理严重抑制结瘤或不能结瘤。结论:铵态氮对鸡骨草结瘤固氮的抑制能力较强,减少铵态氮肥的使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生物固氮的作用来提高原料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鸡骨草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为鸡骨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以7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鸡骨草后,上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水洗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以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计算吸附容量。结果测定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鸡骨草总皂苷的最佳洗脱条件为:用蒸馏水洗去水溶性杂质后用30%乙醇洗脱总皂苷,洗脱率为36.41%,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容量为15.30mg/g。结论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鸡骨草总皂苷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鸡骨草叶中鸡骨草甲素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不同来源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A)-0.2%乙酸水(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鸡骨草甲素在0.429~8.5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2%,RSD=2.8%(n=6),不同来源和品种鸡骨草叶中鸡骨草甲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和重现性好,可用于鸡骨草叶中鸡骨草甲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小军  冯惠娟 《新中医》2005,37(7):47-48
目的:观察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血清IgG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各70例。鸡骨草汤组给予鸡骨草汤(处方:鸡骨草、溪黄草、茯苓、莲蓬、甘草)治疗;复方茵陈汤组给予复方茵陈汤(处方:茵陈、黄芩、制大黄、甘草)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鲁米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鸡骨草汤组为91.43%,复方茵陈汤组为92.86%,西药对照组为52.86%。鸡骨草汤组与复方茵陈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鸡骨草汤组、复方茵陈汤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鸡骨草汤组5例(7.1%),复方茵陈汤组4例(5.7%),西药对照组16例(22.9%)。鸡骨草汤组与复方茵陈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鸡骨草汤组、复方茵陈汤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和鉴定濒危藏族药桃儿七茎部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为保护桃儿七植物资源和发现新的天然活性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桃儿七茎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TLC和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鬼臼毒素类成分,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乙腈-水(40∶60)。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J-1,J-2,J-3的发酵液中含有鬼臼毒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Chaetomium globosum strain MF564,C.sp.4RF3和Pseudallescheria sp.T55。结论:从桃儿七茎中分离到3株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分别来源于2个新属的不同种菌株,为开发新绿色生物能源和实现内生真菌工业发酵生产鬼臼毒素类成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鸡骨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吸附率和洗脱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对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3 g.L-1,上样流速3 BV.h-1,2 BV 80%乙醇为洗脱剂,pH 6.0,洗脱流速3.5 BV.h-1。鸡骨草黄酮纯度由17.95%提高到52.80%。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对鸡骨草黄酮类物质有较好的纯化效果,该优选的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五味子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五味子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单增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酿脓链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为试验菌株,用菌饼法及纸片法对分离的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从药用植物五味子中分离到36株内生真菌,其中有33株内生真菌对指示菌均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91.67%;有30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指示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83.33%。结论药用植物五味子的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抑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4.
梁小雪  高鸣乡  邱敏  孙丰慧  代敏  任科 《中草药》2020,51(23):5998-6005
目的 探究丁香挥发油的耐药性和丁香挥发油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活性,为后续丁香挥发油联合抗生素治疗MRSA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丁香挥发油、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丁香挥发油与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生长曲线法分析丁香挥发油联合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MRSA的抑制作用;通过耐药性诱导实验,分析丁香挥发油对MRSA标准株ATCC33591耐药诱导30代后的MIC变化,分析丁香挥发油的耐药性。结果 耐药性分析发现,MRSA临床分离株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88.57%)最高,其次为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77.14%),耐药率相对最低的为诺氟沙星(74.29%)。FIC指数分析显示,丁香挥发油分别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联用呈现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其中协同作用分别为42.86%、37.15%、34.28%、34.28%,相加作用分别为28.57%、25.71%、22.86%、42.86%,无关作用分别为28.57%、20.00%、42.86%、22.86%,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17.14%实验菌株呈拮抗作用。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丁香挥发油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对MRSA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诱导耐药实验结果显示,亚抑菌浓度的丁香挥发油连续诱导MRSA菌株30代后,MIC无变化;而相同条件下环丙沙星的MIC升高至原来的16倍,说明丁香挥发油不易产生耐药。结论 丁香挥发油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时呈现不同的作用,多数MRSA菌株呈协同和相加作用,可降低临床喹诺酮类抗生素抗MRSA感染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温度与酸碱对苦杏仁苷异构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杏仁在不同煎煮温度下L-苦杏仁苷与D-苦杏仁苷的峰面积,同时用该法定性考察酸碱对苦杏仁苷单体异构化的影响.结果: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在不同温度段内具有不同的异构化表现;苦杏仁苷单体在醋酸中未发生异构化,而在氨水、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均可发生异构化.结论:随着煎煮温度的上升,苦杏仁中L-苦杏仁苷与D-苦杏仁苷的峰面积比值逐渐增加;苦杏仁苷单体能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存在,而碱是导致其发生异构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玲  王德才  史仁玖  苗增民  廉立慧 《中草药》2013,44(11):1490-1494
目的 研究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黄精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试黄精内生真菌培养物抗耐药菌活性,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从泰山野生黄精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7个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占总菌株的31.3%,其次是不产孢真菌Sterile mycelia (28.1%)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21.9%).各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根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率最高,茎和叶中次之,果实中最少.共有来自5个属的1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8株具有广谱抗耐药菌活性.对活性最强、抑菌谱最广的不产孢菌株HJG-10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确定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结论 泰山黄精中蕴含着大量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为寻找和开发新型抑菌生物制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来源于微生物的链霉素在人类战胜结核病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引导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作为继青霉素之后第2种可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链霉素的发现归功于Waksman博士对土壤中微生物长达20余年坚持不懈的系统研究,也得益于多个学科的诸多科学家的辛勤努力。抗生素的系统实验方法以及链霉素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的发展。通过回顾著名药物链霉素的研发历程,以此纪念前辈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同时希望能够给予从事相关研究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激励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The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protoanemonin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Ranunculus bulbosus were investigated. By its marked inhibitory effects and its broad spectrum of activity against aerobes and anaerobes including multiresistant pathogenic strains, protoanemonin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antimicrobial natural compound. Combinations of protoanemonin and antibiotic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wenty two antibiotic-protoanemonin combinations against aerobic bacteria were studied: 20 combinations were partially synergistic (0.5<FIC?0.75) and in one case a total synergism (FIC?0.5) was observed. This striking result was obtained with the protoanemonin-cefamandole combination against a pathogenic strai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相似文献   

19.
邓海英  龚勇祥  李连凤  邓雪丹  唐诗  康四和  江珍玉 《中草药》2019,50(9):2242-2250,2256
微生物污染是饮片外源性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对近10年来饮片微生物污染及典型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饮片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品种、来源及炮制方法饮片间微生物污染存在较大差异,耐热菌及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污染率高,其他控制菌检出率较低。污染典型菌的分离鉴定研究主要集中于耐热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典型耐热菌主要是来源于土壤及其他外环境的芽胞杆菌属,少数分离菌株对人类有致病报道;分离的典型革兰阴性杆菌70%以上菌株有致病报道,以阴沟肠杆菌为常见分离菌。近年来,一些新的污染典型菌检测方法逐步被应用,如API、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FRIT、MALDI-TOF/MS、核糖体分型技术及16 S rR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这些方法较传统方法更灵敏、快捷和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