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联合胃左动脉栓塞诊疗技术在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征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本院收治的12例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及栓塞术的止血效果。结果:12例患者共行13次栓塞,技术上均一次性成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再发性出血。结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联合胃左动脉栓塞诊疗技术可有效治疗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及再发性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1953年 Seldillger 首创经皮穿刺插管入腹腔动脉造影以来,最近10年肝血管造影(包括肝动脉造影、门静脉造影及肝静脉造影)巳有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超选择性(super Selective)或次选择性(Sub Selective)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造影、脐静脉扩张插管造影巳成为肝脏疾病:肝肿瘤、创伤、代谢性疾病及原因不明肝肿大等病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并兼有追踪观察、输注化疗、抗菌、保肝、  相似文献   

3.
自1953年Seldinger创用经皮穿刺引导插管行动脉造影后,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已成为腹腔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83年1月~1987年12月共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150例,选择性插管成功137例,占91.3%。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于腹腔脏器疾病的诊断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对肝脏、胰腺疾病之诊断有很大价值。我院自1984年12月—1985年6月,应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肝疾病31例,现讨论如下: 一般资料分析本组31例,男性24例;女性7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45岁。造影结果:全部病例在1250毫安X光机电视监测下,采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31例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病人插管造影31次,失败1次,成功30次,成功率96.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4月以来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来诊断和治疗的消化道大出血20例(其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例,下消化道出血16例)。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微球、明胶海绵、钢丝圈3种材料进行栓塞。结果20例患者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22次,19例患者发现出血动脉,阳性率95%;其中18例行介入栓塞(1例为胃癌胃大部切出术后1周吻合口弥漫性出血,用直径200~700μm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另3例栓塞前先行药物灌注),均成功止血;1例因消化道广泛出血,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4.7%。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合适的栓塞剂及其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79至1983年共施行155次选择性腹腔内脏动脉造影,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85次,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67次,选择性肾动脉造影3次,共155次。由于血管畸形,动脉硬化,操作不当等因素致造影失败9次,占5.5%。通过造影发现的病种有原发性肝癌18例,肝囊肿1例,胰腺癌8例,胰岛细胞癌4例,胰腺囊肿1例,慢性胰腺炎1例,肾脏疾病4,例门脉高压症术前、术后检查61例。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112例,着重研究分析腹腔动脉主干的X线解剖学形态,其开口部位,起始平面,角度,血管长度及内径等,旨在提高对腹腔动脉的插管技术。  相似文献   

8.
市川(1936)首先自股动脉插管,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造影,被称为市川摄影法。Seldinger(1953)创用经皮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目前国内外对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的开展已较普遍。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对腹腔器官,尤其对肝、肾、胰等实质性脏器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价值。通过观察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的血管像,对了解病变部位、疾病的早期诊断、估计病变性质等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成人尸体上用一般解剖学方法,观测了与动脉插管选择性造影有关的数据和资料.观测的动脉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头颈部动脉、脊髓的动脉、腹腔脏器动脉及生殖腺动脉等。  相似文献   

10.
胆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估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9~1999年9月,10例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介入技术行腹腔动脉和选择性肝右或左动脉造影,能迅速明确诊断,随即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近端栓塞,出血立即停止。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再出血而行第二次栓塞。所有患者的均存活,随访3月~5年无再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手段,为胆道大出血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及治  相似文献   

11.
腹腔动脉造影虽已有50多年历史,但在50年代以前并未普及。直至1958年Odman才采用聚乙烯导管有选择地插入动脉及其分枝,即谓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法(Super selective angiography)。1972年Rosch用栓塞物质通过导管注入病变有关动脉支对某些内脏出血进行止血疗法。继之,又有经导管注入药物对某些内脏肿瘤进行直接化疗。  相似文献   

12.
<正> 选择性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有相当一部分胰动脉及门脉影像显示不佳。为补充这一不足,作者在选择性血管造影过程中应用了血管收缩剂与扩张剂。这种药物性血管造影方法简单,胰动脉90%、门脉95%影像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我院自1984年10月以来,对外科肝胆疾病开展了四种新诊断技术,其中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70例,经内窥镜行胰胆管造影30例,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24例,放射性核素显像(含 ECT)55例。对四种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进行了前瞻性比较。  相似文献   

14.
Seldinger于1953年首先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血管造影术,近年国内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了充分肯定。附属医院自1985年2月~1988年6月对年龄在13~66岁之间的106例患者施行该项检查技术,其中选择性腹腔和肠系膜动脉造影65例、腹主动脉造影18例,脑动脉造影23例,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成功率为96.2%。现就开展此项检查的有关操作技术、造影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评估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9月~1999年9月,10例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介入技术行腹腔动脉和选择性肝右或左动脉造影,能迅速明确诊断,随即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近端栓塞,出血立即停止。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再出血而行第二次栓塞。所有患者均存活,随访3月~5年无再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手段,为胆道大出血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依据,且比手术具有显著优点,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3年8月至84年12月进行腹主动脉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肝动脉、肾动脉造影共14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4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肾癌2例,单纯性肾囊肿3例,其他4例。本文重点介绍我院进行腹部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方法并附7例典型病例报告。通过具体病例阐述了选择性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与肝肾肿瘤的造影表现。作者认为: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肝肾肿瘤的诊断颇有价值,特别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优于同位素扫描及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择性膈下动脉 (以下称IPA)造影、腹腔动脉造影及CT的对照分析 ,证实肝癌除了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外 ,右后叶、左外叶肝癌的部分瘤体尚从IPA获得血供 ,因此 ,应用双动脉 (肝动脉与IPA)灌注与栓塞疗法对肝癌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7例肝癌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30~ 6 3岁 ,平均 4 1岁。转移性肝癌 2例 ,原发性 15例。所有病例均有CT与血管造影以资对比 ,其中 16例作了选择性膈下动脉造影 ,另 1例IPA插管失败 ,但腹腔动脉造影显示IPA供血征象。血管造影前均无肝动脉结扎或栓塞史。  造影采用Seldinger法经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选择性腹腔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45例,55例次;其中腹腔动脉造影45次,肠系膜上动脉造影10次。成功49次,成功率89.9%,失败6次,失败率10.9%。介绍经皮股动脉 Seldinger 穿刺插管法的操作方法、插管和造影体会。并重点讨论胰腺疾病,肝脏肿瘤、门脉高压及肝脾破裂的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血管造影技术的推动下,Rosch 1972年,首先介绍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胃出血,1973年,Booksteln 采用栓塞术闭塞动静脉瘘,1974年,Sokoloff 以栓塞术治愈顽固性鼻衄,1975年,Chuang 以栓塞术处理损伤性肾出血,1976年,Goldsteln 又将栓塞术用于腹腔肿瘤出血,这些都获得了良好效果。目前,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木,己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腹部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国内亦渐增多,尤其近年来,有关文献屡有报道,特别是对肝脏、肾脏肿瘤病变诊断中占有相当数量。本文搜集资料较为完整的选择性腹腔动脉、肾动脉造影8例。现仅就其造影技术、X线诊断价值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