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品不良反应去年报告逾17万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药事》2006,20(4):210-210
据《健康报》报道,2005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总数达到17.3万份,连续3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占全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总数的14%,其中,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占75%。国家药品评价中心有关负责人1月18日表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报告病例总数逐年增加,但依然存在地区差异大、企业报告数量比例低、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病例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剂型,中药注射剂问世已逾60年了,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增多,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急剧增多,且造成的危害较大,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7.3万份,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总数的7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前十一期<药品不反应信息通报>,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达8种之多,占通报品种总数的21%,占通报中药品种总数的66%,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仅数量多,且危害性大,如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及鱼腥草、双黄连、清开灵、莪术油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均具有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和较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警惕中药静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药静脉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也逐年增多,休克、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中药静脉注射剂的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10期通报中,涉及6种中药静脉注射剂,其中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反应问题较多。从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收到的161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其中有271例是由中成药引起的,涉及的药物有88个品种,绝大多数是中药静脉注射剂,约占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17.41%,仅次于排位第一的抗感染药。一般老百姓会误以为中药制…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2008年987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丽萍  蒋冬贵  臧萍 《中南药学》2009,7(6):472-474
目的确定今后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重点,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质量。方法通过使用泛珠三角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平台对2008年湖南省上报国家中心的数据进行规整,使用M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湖南省2008年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的药品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占总数的86%;静脉给药为主要用药途径,占总数的790A;抗微生物注射液和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分别为54.7%和11.44%。结论抗微生物注射剂和中药注射剂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22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0年我市收集到的22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占40.52%。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3.63%;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0.80%。不良反应涉及中药注射剂4类,以活血类品种发生率最高,占51.52%;涉及28个品种,其中双黄连注射液发生最多,占12.55%。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不合理使用造成的人体伤害。  相似文献   

6.
6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2007年本院各科上报的139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ADR(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其特点.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ADR主要原因.本组不良反应报告中,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64例,占46.04%.ADR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老人19例,占29.69%.ADR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药品依次为喜炎平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血塞通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表现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射剂尤其是中药注射剂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加,不良反应(ADR)报道日益增多。在多次发生一些致死病例情况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停用7个含鱼腥草的单、复方针剂。国内主要医学期刊报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比例.1993年~1994年为19.6%;据国家药品评价中心统计.2001年。2003年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7.2%.2005年中药不良反应上报病例占全部药品(西药、中药、生物制品)不良反应的14%,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则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5%。  相似文献   

8.
100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31岁以上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占87% 皮肤及其它附件的损害占30% 静脉途径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82% 涉及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共150种,其中抗感染药占65%,其次是中药注射剂占10%.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84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06-2009年临床报告的356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选择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按药物、严重程度、类型、主要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84例,占全部报告的23.60%,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排在首位,循环系统损害次之;涉及的药物19个,以清开灵注射剂为首,痰热清注射剂次之。报告中严重的不良反应8例,新的不良反应27例。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收集到的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汇总分析,探讨淄博市新的、严重的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上报的899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899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涉及的药品以中药及中成药最多,占总数的36.26%,致过敏性休克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总数的64.29%.结论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