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和p53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通路在高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高糖+抗氧化剂组(抗氧化剂浓度为10mmol/L)和高糖+p53抑制剂组(p53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分光光度计检测上清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对各组细胞p53和Caspase-9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升高(P〈0.01),上清液中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抗氧化剂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降低(P〈0.01),上清液中SOD明显升高(P〈0.01),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p53抑制剂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降低(P〈0.05),上清液中SOD含量升高(P〈0.05),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P〈0.01)。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产生的活性氧介导p53转位到线粒体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当归红芪多糖对辐射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多糖对辐射损伤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异常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X线照射心肌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当归红芪多糖进行干预。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辐射损伤模型组(照射剂量为6 Gy)、当归红芪多糖低剂量组(终浓度为25 mg/L)、当归红芪多糖中剂量组(终浓度为50 mg/L)、当归红芪多糖高剂量组(终浓度为100 mg/L)。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辐射损伤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表达及Cyt C、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辐射损伤组相比,当归红芪多糖各干预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均不同程度下降、线粒体膜电位有所升高、ROS表达及Cyt C、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辐射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是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当归红芪多糖通过调控该通路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小体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焦亡和铁死亡的作用,分析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炎症小体之间可能的上下游关系。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含25 mmol/L浓度葡萄糖的DMEM完全培养基;高糖损伤组(HG):含35 mmol/L浓度的高糖完全培养基;高糖+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quinone(MitoQ)组(HG+MitoQ):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0.5 μmol/mL的MitoQ;高糖+ NLRP3抑制剂MCC950组(HG+MCC950):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mL的MCC950;高糖组+MCC950+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Rotenone(ROT)组(HG+MCC950+ROT):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mL的MCC950和0.5 μmol/mL的ROT。各组心肌细胞干预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CellRox和MitoSox荧光探针分别测定心肌细胞内和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NLRP3、GSDMD和Cleaved-GSDMD(GSDMD-NT)等焦亡相关重要因子的蛋白表达和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HG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心肌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0.01)以及焦亡相关因子NLRP3,GSDMD和GSDMD-NT的蛋白表达(P<0.01)均明显升高,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HG组相比,HG+MitoQ和HG+MCC950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0.01)以及 NLRP3、GSDMD 和 GSDMD-NT 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GPX4 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HG组相比,HG+MCC950+ROT组细胞活性和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HG+MCC950组相比,HG+MCC950+ROT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ROS荧光强度、NLRP3炎症小体免疫荧光以及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MitoQ直接抑制线粒体ROS的产生减轻了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生成,减少焦亡和铁死亡的发生;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线粒体ROS的产生;线粒体ROS和NLRP3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氧化应激联合高糖复合损伤心肌细胞,建立H9c2心肌细胞应激及高糖损伤模型,探讨应激高糖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表达、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红景天苷对应激高糖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正常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基);②高糖组(G组,高糖培养基);③H2O2组(H组,H2O2处理2小时后,更换为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④高糖+H2O2组(GH组,H2O2及高糖处理2小时后,更换为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⑤红景天苷+高糖+H2O2组(SGH组,H2O2+高糖+红景天苷处理2小时后,更换为红景天苷+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分组加药培养后,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Drp1、OPA1的表达水平;JC-1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①与C组比较,G组H9c2细胞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C组比较,H组及GH组H9c2细胞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②与GH组比较,SGH组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①氧化应激联合高糖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抑制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增加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损伤心肌细胞。②红景天苷可抑制氧化应激联合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以及增加线粒体OPA1蛋白表达、抑制Drp1蛋白表达从而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平衡有关;红景天苷对应激高糖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旭  陈旺盛  张梦娇  聂娇  陈秀 《重庆医学》2018,(8):1033-1035
目的 探讨过表达C3G对高糖诱导 H9C2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 pCXN2-Flag(空质粒)、pCXN2-Flag-hC3G(人过表达C3G mRNA)质粒通过瞬时转染 H9C2心肌细胞,并进行高糖干预.实验分为空白组、空载体组、过表达C3G组、空白+高糖组、空载体+高糖组、过表达C3G+高糖组,分别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C3G蛋白表达、增殖率及凋亡率.结果 空白+高糖组、空载体+高糖组较空白组、空载体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降低,凋亡率均明显升高.过表达C3G组较空白组与空载体组,过表达C3G+高糖组较空白+高糖组与空载体+高糖组H9C2心肌细胞的C3G蛋白表达增加,增殖率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高糖抑制H9C2心肌细胞增殖、促进H9C2心肌细胞凋亡;过表达C3G可逆转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增殖率的降低、凋亡率的升高.过表达C3G能促进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的生存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左旋紫草素抑制高糖心肌细胞炎症的机制.方法 培养H9 C2心肌细胞株,分为正常糖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和左旋紫草素低、中、高浓度(25、50、100μmol/L)分别预处理30 min的高糖组.CCK8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ELISA测定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测定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Hoechst 33258核染色测定心肌凋亡细胞数量.结果 高糖处理H9 C2心肌细胞24 h能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增加ROS生成,升高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上调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和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左旋紫草素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ROS生成,降低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凋亡细胞数量及坏死性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左旋紫草素抑制高糖心肌细胞炎症可能是通过降低坏死性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白藜芦醇(RES)抑制阿霉素(DOX)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60 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DOX+ RES组和DOX+ RES+HO-1抑制剂锡原卟啉(ZnP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经腹腔注射DOX(总剂量12 mg/kg)建立心肌损伤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HO-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HO-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OX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DOX组比较,DOX +RES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DOX+ RES组比较,DOX+ RES+ZnPP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O-1参与RES对DOX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H2O2损伤组和热休克预处理组,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和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2O2损伤组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增加(P<0.01),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P<0.01),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和金属硫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而给予热休克预处理的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和坏死细胞数较H2 O2损伤组明显下降(P<0.01),参与细胞凋亡执行的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色素C和金属硫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持续升高(P<0.01).结论:热休克预处理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对心肌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减少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对心肌细胞起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尼古丁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吸烟密切相关细胞色素酶P4501A1(Cyp1a1)和神经元乙酰胆碱受体β4亚基(Chrnb4)基因在尼古丁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不同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高糖/高脂模型组、尼古丁+高糖高脂模型组、shRNA-NC组、shRNA-Cyp1a1组、AMPK抑制剂组、shRNA-Cyp1a1+AMPK抑制剂组、shRNA-Chrnb4组、shRNA-Chrnb4+AMPK抑制剂组。制备H9C2细胞高糖/高脂模型,转染Cyp1a1或Chrnb4干扰质粒,采用尼古丁或AMPK抑制剂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ELISA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微量丙二醛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Cyp1a1、Chrnb4、Caspase-2、Caspase-3、Caspase-9、p-AMPK的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高糖/高脂模型组、尼古丁+高糖/高脂模型组SOD较对照组降低(P <0.05),尼古丁+高糖/高脂模型组较高糖/高脂模型组降低(P <0.05)。尼古丁+高糖/高脂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糖及间歇性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作用72 h后,分别采用MTT检测NRK-52E细胞活力,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Ⅴ-FITC,细胞ROS含量采用CM2H2DCFDA试剂盒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空白组(0 mmol/L)、正常葡萄糖组(5 mmol/L)、高糖干预组(25 mmol/L)、间歇性高糖组(5~25 mmol/L交替)、氯沙坦组(10 μmol/L)、高糖氯沙坦组(10 μmol/L氯沙坦预处理后在高糖培养)、间歇性高糖氯沙坦组(10 μmol/L)中凋亡调控标记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在NRK-52E细胞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及间歇性高糖均上调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ROS含量显著上升,其中在间歇性高糖作用更显著.应用氯沙坦干预后可以部分下调高糖或间歇性高糖中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ROS含量下降.结论:氯沙坦可通过抑制高糖及间歇性高糖诱导NRK-52E细胞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细胞内硫化氢的生成及硫化氢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A组为正常糖浓度组(5.5 mmol/L),B组为高糖组(25 mmol/L),C组为高糖(25 mmol/L)+硫氢化钠(50μmol/L)组,D组为正常糖浓度(5.5 mmol/L)+硫氢化钠(50μmol/L)组,处理48 h后,测定细胞内硫化氢的含量,M TT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与A组相比,B组硫化氢生成量明显减少(P<0.05),与B组相比,C组硫化氢生成量明显增多(P<0.05);②与A组相比,B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减少(P<0.05),而C组的细胞存活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③与A组相比,B组Bax表达显著升高(P<0.05),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P<0.05);与B组相比,C组Bax水平显著降低(P<0.05),Bcl-2水平显著升高(P<0.05),Caspase-3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A组相比,D组各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对内皮细胞硫化氢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外源性硫化氢可保护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鼻咽癌5-8F细胞分为空白组、TNF-α组(10 ng/mL的外源性TNF-α处理5-8F细胞12 h)、si-XIAP组(si-XIAP转染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淫羊藿(Epimedium herb,EH)对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胰岛β细胞RINm5F为研究对象,建立高糖高脂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高脂组[25 mmol/L葡萄糖+0.25 mmol/L棕榈树酸(PA)]、低剂量EH组(25 mmol/L葡萄糖+0.25 mmol/L PA+10 μmol/L EH)和高剂量EH组(25 mmol/L葡萄糖+0.25 mmol/L PA+100 μmol/L EH),EH处理48 h后,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RINm5F细胞中miR-19a-3p表达。在高糖高脂损伤的RINm5F细胞转染anti-miR-19a-3p或在高剂量EH组细胞转染miR-19a-3p,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组第48 h、72 h细胞增殖活性和CyclinD1、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 < 0.05),细胞凋亡率、miR-19a-3p表达量、P21和Bax蛋白表达量提高(P < 0.05)。不同剂量的EH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糖高脂环境下的细胞增殖能力和CyclinD1、Bcl-2蛋白水平(P < 0.01),减少细胞凋亡率和P21、Bax蛋白表达量(P < 0.01),与抑制miR-19a-3p表达作用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过表达miR-19a-3p能逆转EH对高糖高脂刺激的RINm5F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和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P < 0.01)。结论EH通过miR-19a-3p保护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醛固酮对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分为对照组(加入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醛固酮组(加入10、100、1 000 nmol/L醛同酮进行干预)和醛固酮+拮抗剂组(以100 nmol/L醛固酮和100 nmol/L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共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流式细胞术结合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spas-3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Bcl-2、Bax和磷酸化蛋白激酶C(p-Akt)的表达.结果 MIN6细胞增殖活性随醛固酮干预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呈现浓度依赖性.在生理糖浓度(5.6 mmol/L)和高葡萄糖浓度(28 mmol/L)环境中,醛固酮组的GSIS均显著低于与对照组(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GSIS显著高于醛固酮组(P<0.01).醛固酮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醛固酮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Cyt-C表达上调,Bcl-2/Bax下降,p-Akt表达下调(均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对醛固酮组的Caspase-3活性升高及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醛固酮具有促进MIN6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yt-C、Bcl-2、Bax和Akt介导的线粒体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J-1基因对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PC12诱导成神经元样分化的细胞株(多巴胺能神经元).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帕金森病PC12细胞损伤模型,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DHE染色法检测ROS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DJ-1和TH蛋白表达变化,RT-qPCR检测α-synuclein和凋亡相关基因的RNA水平.用pCDH1-cmv载体过表达DJ-1后检测DJ-1对MPP+环境中细胞的保护作用.用RT-qPCR检测α-synuclein、p53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160μmol/L的MPP+处理18 h后,PC1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增加.DJ-1和TH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RNA水平上α-synuclein、p53和Bax表达增加.过表达DJ-1能够保护MPP+中的细胞活性,抑制ROS水平升高.α-synuclein以及凋亡基因p53和Bax的表达升高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MPP+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可以下调DJ-1和TH蛋白,促进α-synuclein积累ROS水平升高,并使p53和Bax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凋亡增加.DJ-1基因能够能够在MPP+处理时抑制p53和Bax的表达,减少α-synuclein积累,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细胞免受MPP+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及其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DMEM处理HepG-2细胞,分为正常组(糖浓度为5.5 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组(糖浓度分别为25、40、100、150、200 mmol/L ),采用MTT、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况; West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膜素对缺氧诱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厌氧产气袋内缺氧处理48 h。采用不同浓度(25、50、100 ng/mL)的骨膜素处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缺氧组、骨膜素低浓度组、骨膜素中浓度组、骨膜素高浓度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应用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ELISA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IF-1α、P21、CyclinD1、Bax、Cleaved caspase-3、Bcl-2、P38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量。结果 缺氧处理后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提高P21、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降低CyclinD1、Bcl-2蛋白水平(P<0.05);与缺氧组相比,骨膜素不同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21、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CyclinD1、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缺氧组HIF-1α、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IL-1β、IL-6、TNF-α、ROS水平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与缺氧组相比,骨膜素不同浓度组HIF-1α、p-p38 MAPK蛋白水平降低(P<0.05),IL-1β、IL-6、TNF-α、ROS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 骨膜素可促进缺氧诱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损伤,其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氧化应激在碘海醇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宁  吴华  李天慧  赵班  陈欢  李湛 《北京医学》2010,32(5):396-399
目的观察碘海醇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及氧化应激所起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碘海醇组(100mgI/ml);③N-乙酰半胱氨酸(NAC 10mmol/L)组;④共作用组:NAC10mmol/L预处理1h+碘海醇100mgI/ml。各组以相应药物孵育6h。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法(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核染色、流式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DCFH-DA荧光结合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IF、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结果碘海醇降低HK-2细胞存活率至(63±5%)(P〈0.01),细胞凋亡率升至24.41%(对照组0.9%,P〈0.05),细胞内活性氧升高至对照组的1.3倍(P〈0.05)。NAC预处理与碘海醇共作用后,HK-2细胞存活率比碘海醇组明显增高(118%vs.63%,P〈0.05),凋亡率比碘海醇组明显降低(13.46%vs.24.41%,P〈0.05),活性氧降为对照组的0.93倍,比碘海醇组(1.3倍)明显降低(P〈0.05)。碘海醇作用于HK-2细胞,引起p53磷酸化,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C)释放到胞质,进而引起Caspase-3活化,导致细胞凋亡。NAC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浓度,下调Bax、上调Bcl-2、减少Caspase-3活化,从而减轻细胞损伤。结论碘海醇引起的氧化应激在其诱导的HK-2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微颗粒释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根据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不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5mmol/L),中糖组(17.6mmo/L),高糖组(33.3mmol/L),另设甘露醇对照组(20.0mmol/L)。通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微颗粒细胞凋亡率及微颗粒,ELISA法检测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Bad、Bax的表达以及PB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微颗粒的释放及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高糖组最高(P〈0.01);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泌Bad、Bax逐渐增多,高糖组最高(P〈0.01);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泌PBK、p-Akt逐渐减少,高糖组减少最明显(P〈0.01)。与甘露醇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微颗粒的释放,细胞凋亡率,分泌Bad、Bax、P13K、p-Ak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可以促进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微颗粒的释放.其机制可能同PDK/AKT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