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F组,n=13)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n=13).两组患者都接受相同的气管插管、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分别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行静脉术后镇痛,采用VAS镇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4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CD16+、CD56+/CD3-)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CD3+、CD4+淋巴细胞在术毕、术后4 h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48 h有所恢复;CD8+细胞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NK细胞在s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均低于术前(P<0.05),而F组患者在术毕及术后4 h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48 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镇痛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放疗及单纯手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非随机同期分为术前放疗组、术前放化疗组、单纯手术组(对照组)3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术前放疗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三野照射总剂量30 Gy,照射次数10次,约2周.术前放化疗组的化疗采用口服卡培他滨的单药方案,每日1000 mg/m2,连用2周,休息1周,共2个疗程;放疗选择在口服化疗药两天后进行,方法同单纯放疗组.单纯手术组术前不接受放化疗.放化疗组和放疗组患者均于相关治疗结束3周后手术.分别于入院当天、手术前1 d、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百分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含量变化.结果 放疗前后,术前放疗组和术前放化疗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后1周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CD8+升高(P<0.05),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NK细胞含量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但各组间在不同治疗时段内细胞免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放化疗作为一种中低位直肠癌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云  汪宏梅 《中外医疗》2016,(4):106-107
目的:研究自体及异体输血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整群抽选2012年6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自体组(n=48﹚和异体组(n=48﹚,异体组术中输注异体全血,自体组输入自体血,比较术前、后两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白介素-2(IL-2﹚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NK细胞、IL-2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异体组术后当天IL-2较自体组显著较低(P<0.05﹚;异体组术后7 d NK细胞较自体组显著较低(P<0.05﹚;术后当天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7 d异体组CD3+、CD4+、CD4+/CD8+水平较自体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输注自体血对免疫功能抑制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组,各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DP(多西他赛+奈达帕)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DP结合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方案,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DP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1周期、2周期后及手术后7 d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K细胞含量变化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3+)的百分率。结果:化疗1周期、2周期及术后7 d,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周期化疗和术后7 d后,治疗组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前增加幅度显著;在粒细胞减少上,治疗组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结论: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应用于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及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身麻醉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组(A组)和单纯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前半小时(T0)、手术开始2h(T1)、术后24h(T2)、术后96h(T3)各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CD56+)的数量。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并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在T1、T2时与T0比较均有下降(均P<0.05),T2时A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回升幅度大于B组(均P<0.05),T3时2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继续有所恢复,A组恢复较快,接近T0时水平明显快于B组(P<0.05);2组CD8+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镇痛期间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低于B组(36.67%)(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减轻胃癌患者术中、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下降的程度,明显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胸腰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60例择期行胸腰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静脉复合全麻、C组采用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前30 min(T0)、术后2 h(T1)、术后4 h(T2)、术后24 h(T3)时点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3+CD8-IFN-γ+T淋巴细胞、CD3+CD8-IL-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用CD3+CD8-IFN-γ+T淋巴细胞、CD3+CD8-IL-4+T淋巴细胞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计算Th1/Th2比值。结果:与麻醉前比较,CD4+%、CD4+/CD8+比值A组T2、T3时点和B组T1~T3时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T2、T3时点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A、B组(P<0.05)。Th1%各组T2、T3时点均较麻醉前下降,C组T2、T3时点较A、B组升高(P<0.05)。Th2%A、B组T2、T3时点及C组T3时点较麻醉前明显升高,T2时点C组与B组有差异(P<0.05)。Th1/Th2比值在T3时点与麻醉前相比各组均下降,C组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术中、术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能减缓患者术中、术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的下降,并能减轻术后Th0细胞向Th2细胞的过度分化,减轻术中术后细胞免疫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本地区手足口病儿童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手足口病患儿82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26例,重症组34例,危重症组22例.入院次日对患儿进行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 CD8+)、NK细胞(CD16+ CD56+)相对计数.参照我国汉族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分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值,NK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患儿中,男、女患儿的T淋巴细胞总数、CD 4+T细胞总数、CD 4+/CD 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NK细胞总数显著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和危重组患儿CD 8+T细胞总数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患儿中,男、女患儿的T淋巴细胞总数、CD 4+T、CD 8+T细胞总数、CD 4+/CD 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上患儿中,轻症组和重症组T淋巴细胞总数、CD 4+T、CD 8+T细胞总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与正常值相比变化不明显.结论 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T淋巴细胞核NK细胞均较正常值有明显的偏离,存在程度不同的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指标偏离正常值的程度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在体外循环(ECC)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ECC瓣膜置换术RHD患者(RHD组,其中单瓣组15例,双瓣组13例)和2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对照组)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3、5、8天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细胞、NK细胞(CD3-/CD16+56+)、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的水平。结果 RHD组患者与术前比较,术后CD3+、CD4+、CD4+/CD8+、NK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CD8+、CD3+CD4-CD8-计数明显升高(P<0.05)。双瓣组的上述指标波动明显大于单瓣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RHD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T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而CD8+和CD3+CD4-CD8-计数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NK细胞在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ECC瓣膜置换术可使RH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吗啡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n=20)和地佐辛组(D组,n=20)。术毕前10min,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M组静脉注射吗啡0.1mg/kg,麻醉清醒后连接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分别行吗啡和地佐辛术后镇痛。术后随访观察、记录两组病人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分别于麻醉前(T0)、术后12h(T1)、术后24h(T2)、术后48h(T3)采集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各时间点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D组(χ2=5.584,P<0.05)。与T0相比,M组病人T1~T3时点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F=4.968~23.477,P<0.05),D组病人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在T1、T2时点明显降低(F=5.948~9.010,P<0.05),在T3点已经恢复至T0水平;D组病人T1~T3时点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M组(t=2.154~2.512,P<0.05);两组各时点CD8+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抑制作用比吗啡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术后4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4+%和CD8+%,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段的血清应激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白介素-8(IL-8)及皮质醇(Cor)的含量。结果(1)B组T2、T3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2)除CD8+%外,两组CD4+%、CD4+/CD8+比值从T1开始下降(P<0.05),T2时B组降至最低(P<0.01),T3时A组降至最低(P<0.05);T1至T4时点B组CD4+%明显高于A组(P<0.05),T3至T4时点B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A组(...  相似文献   

11.
李琼珍  朱涛  唐亮 《重庆医学》2012,41(6):564-56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联合吗啡术后静脉镇痛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联合吗啡镇痛组(PM组,n=20)和吗啡镇痛组(M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麻醉方法。术毕分别用帕瑞昔布联合吗啡和单纯吗啡行静脉术后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24h及术后48h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CD16+、CD56+/CD45+)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3+、CD4+淋巴细胞在术毕、术后24h及48h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NK细胞(CD16+、CD56+/CD45+)、CD4+/CD8+在术毕及术后24h也低于麻醉前(P<0.05)。CD8+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相比,PM组在术后24hNK细胞(CD16+、CD56+/CD45+)、CD3+、CD4+、CD4+/CD8+明显增高(P<0.05);PM组在术后48hNK细胞(CD16+、CD56+/CD45+)、CD4+/CD8+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而M组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帕瑞昔布联合吗啡和单纯吗啡术后镇痛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后中医辨证分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患者放疗前后给予中医辨证分型,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面标志分别为CD3+、CD4+、CD8+、CD3-CD56+.结果 放射治疗前后中医辨证分型构成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0).气虚阳微证型组CD3+、CD4+、CD8+表达率均低于其他各证型组.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放疗前组CD3+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CD3-CD56+显著降低;放疗后组CD3+、CD4+、CD4+/CD8+、CD3-CD56+均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放射治疗前后食管癌患者CD4+、CD8+、CD4+/CD8+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后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结论 食管癌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相关性,为指导中药辅助放射治疗食管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胸腺肽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胸腺肽组于术前1 d、术后3 d,分别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 mg,对照组不做此处理。全部病例于术前1 d、术后2,7 d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的数目。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的幅度不同,胸腺肽组下降的幅度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8+变化不明显。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围手术期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分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LBCL患者共62例,按临床分期分为3组,组1(Ⅱ期)21例,组2(Ⅲ期)21例,组3(Ⅳ期)20例,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DLBCL组与正常对照组空腹外周血2 mL,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各亚群包括CD3+、CD4+、CD8+、NK细胞的绝对值计数,并计算出CD4+/CD8+值,对各组数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临床分期与DLBC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组1、2患者CD3+细胞数较对照组(P=0.003、0.002)及组3患者明显降低(P=0.042、0.036);组1、2、3患者CD4+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7、0.011、0.019);组3 CD8+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8)和组1、2(P=0.045),CD4+/CD8+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9)和组1、2(P=0、0.014);组3 NK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3),且可见临床分期越差NK细胞数越低。临床分期与CD3+、CD8+、CD4+/CD8+值有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分期与DLBC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有相关性,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DLBCL患者免疫抑制与紊乱加重,肿瘤负荷越大,NK细胞功能也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情与免疫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传染病科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76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参照影像学及药物敏感性测定,将患者分为初治组29例,复治组23例,难治组24例,同时选取在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率及CD4+/CD8+)比例及NK细胞,分析肺结核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肺结核患者间在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方面,对照组分别为(68.39±5.12)%、(42.15±9.37)%、(1.64±0.24)、(17.64±3.56)%,显著高于结核组的(55.22±9.37)%、(33.26±8.67)%、(1.38±0.26)、(14.36±4.51)%,(P<0.01),在T淋巴细胞亚群(CD8+)上,结核组为(27.34±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3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严重程度肺结核患者间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LSD检测,在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上,初治组>复治组和难治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CD3+)上,初治组>复治组>难治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CD8+)上,复治组、难治组>初治组.结论 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免疫功能受损程度存在差异,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变化对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起到相应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胃肠道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就诊的7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7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参照组手术麻醉诱导前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乌司他丁组手术麻醉诱导前静滴乌司他丁。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天两组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均上升,术后3天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均下降,而术后乌司他丁组患者炎性因子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上升或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2)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8+均降低,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乌司他丁组对比参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以及CD4+/CD8+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胃肠道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大,可有效促进机体炎性介质释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升机体抵抗力,减轻手术所致应激和功能性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7.
陈农 《浙江医学》2002,24(10):579-580,583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及MTT法检测4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 ,并与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手术前NK细胞活性、CD3 +和CD4+细胞阳性率及CD4+/CD 8+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1) ,CD8+细胞阳性率升高(P<0.01)。术后28d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与手术前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消长有密切关系。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可作为疗效评定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行参附注射液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变化,从而观察其对ICU治疗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参附治疗组(30例),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治,参附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7 d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CD3+、CD4+、CD8+和NK细胞的数量。并观察2组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结果 两治疗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3 d,参附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7 d,两治疗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参附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免疫障碍,从而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