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补镁对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给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口服补镁的方法,测定肝细胞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并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稳态下葡萄糖输注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浆镁离子浓度等指标。结果高剂量补镁组(2g/kg)高、低亲和力胰岛素受体结合常数分别为(4.83±0.09)×10^8/mol和(1.12±0.17)×10^6/mol,高、低亲和力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分别为(4.46±0.16)×10^10/mgPr、(8.32±0.27)×10^13/mgPr,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各组数据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高剂量补镁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明显下降,稳态下葡萄糖输注率显著升高。结论镁补充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亲和力,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口服补镁对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给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口服补镁,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稳态下葡萄糖输注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浆镁离子浓度等指标。结果中、高剂量口服补镁可降低空腹血糖达11.3%和21.9%,胰岛素水平下降分别达25.4%和38.7%,钳夹实验中稳态葡萄糖输注率也有明显提高。结论口服补镁可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InsR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InsR底物-2(IRS-2)表达的改变,研究花生油对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Ins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花生油在防治糖尿病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2型糖尿病组(T2DM组)、2型糖尿病给予2mL花生油组(T2DM+2mL组)及2型糖尿病给予5mL花生油组(T2DM+5mL组)。其中C组大鼠给以正常饮食喂养,其他3组大鼠给以高脂饮食喂养。2个月后,按25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成2型糖尿病模型,T2DM组、T2DM+2mL组及T2DM+5mL组大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糖尿病造模1个月后处死全部大鼠,行脑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InsR、IRS-1和IRS-2的表达。结果①T2DM组大鼠海马CA1区InsR表达比C组明显降低(P<0.05),T2DM+5mL组大鼠海马CA1区InsR表达明显高于未给予花生油的T2DM组(P<0.05)。②T2DM组大鼠海马CA1区IRS-1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T2DM+2mL组及T2DM+5mL组大鼠海马CA1区IRS-1表达均明显高于未给予花生油的T2DM组(P<0.05)。③T2DM组大鼠海马CA1区IRS-2表达比C组明显降低(P<0.05),T2DM+5mL组大鼠海马CA1区IRS-2表达明显高于未给予花生油的T2DM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存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障碍,这可能是2型糖尿病脑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花生油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区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因此,花生油具有一定的保护大鼠糖尿病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对2型糖尿病(T2DM )大鼠的降糖作用和对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及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干细胞激活疗法治疗组(M I组),MI组给予rhG-CSF 3μg/(kg · d)隔日一次皮下注射,给予rhG-CSF d2开始每日行促肝细胞生长素3 mg/(kg · d)腹腔注射及烟酰胺100 mg/(kg · d)灌胃,连续28 d;NC组和DC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隔日一次皮下注射, d2开始每日给予同体积5%葡萄糖加中和量胰岛素腹腔注射、高压灭菌水灌胃,持续4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结果】造模后,与NC组对比,DC组、M I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升高( P<0.01);MI组较DC组血糖值下降33.95%,HOMA-IR显著降低( P<0.05);DC组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较 NC组显著降低( P<0.05),MI组较DC组显著升高( P<0.05),三组间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rh-CSF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和烟酰胺治疗可降低T2DM大鼠高血糖,并改善其胰岛素抵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关。  相似文献   

5.
三氯化铬对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三价铬改善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血铬正常的健康人作对照,将63例血铬降低的T2DM患者的红细胞悬液与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铬进行体外孵育,测定孵育前、后碘标INS与红细胞INS受体结合物的放射性,并进行Scatchard分析。结果T2DM组较对照组血铬显著降低(P〈0.01);碘标INS与受体的最大特异性结合率及r1、r2均降低(P〈0.01),且空腹INS水平与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91,P〈0.05)。加入三氯化铬后,与“0”浓度组比较,“100”浓度组仅r1增加(P〈0.01),而“200”及“400”浓度组的最大特异性结合率及r1、r2均增加,k1及k2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价铬可能通过增加受体的敏摩洼而增加INS与受体的结合率,从而改善IR调节糖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镁对2型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注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氧化镁高、中、低剂量组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氧化镁2 000、1 000、200mg/kg(以镁离子计)喂饲,糖尿病组只喂饲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动物自由进食,连续4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大鼠空腹尾尖血的血糖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空腹三酰甘油(TG)、血镁、胰岛素、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氧化镁高剂量组SOD和T-AOC水平显著升高,而MDA、空腹血糖和T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F=9.96~41.05,t=2.55~29.27,P<0.05)。结论补充镁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带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受体(InsR)表达的影响及其辅助降血糖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各10只,治疗组应用海带多糖灌胃干预治疗2周;模型组和对照组同步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自动血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nsR蛋白表达,RT-PCR检测InsR mRNA丰度表达。结果经海带多糖治疗后,实验组动物血清FBG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F=4.0,q=3.2,P<0.05)。小鼠肝脏和胰腺组织中,实验组InsR着色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强(F=329.04、52.81,q=25.1、6.0,P<0.05);InsR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F=180.92、137.20,q=4.6、14.4,P<0.05);而InsR mRNA丰度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F=116.35、402.37,q=12.6、14.4,P<0.05)。结论海带多糖可能通过提高肝脏和胰腺组织细胞InsR表达,减轻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12只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35mg/kg,2次)连续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空腹血糖≥11.1mmol/L作为成模标准.待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分别给予丝胶(2.4g/kg/d)和二甲双胍(55.33mg/kg/d)灌胃35天.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丝胶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这可能是丝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10):854-857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受体(IR)活性的影响,21例初诊的NIDDM患者中8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MF)治疗,13例给予MF+磺脲类药物(SU)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高亲和力及低亲和力IR活性,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初诊NIDDM患者高、低亲和力IR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前者P<0.05,后者P<0.01),经药物治疗后高、低亲和力IR活性均有提高,但以低亲和力IR活性提高为著(P<0.01),单用MF治疗者高亲和力IR活性亦有显著升高(P<0.01)。说明NIDDM发病过程中存在IR缺陷,口服降糖药尤其是MF可以显著提高IR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SSCP法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INS-R基因第17外显子进行了研究。结果:在被检测的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5例检出异常带型(11.9%),健康对照者未检出异常带型。结论:INS-R基因第17外显子突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罗格列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IRS-2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IRS-2表达的调节,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未予上述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UD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RI组).药物干预4周后,称重,检测血清葡萄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IRS-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1)RI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UD组(P<0.05),高于NC组(P<0.05);RJ组血清胆固醇高于NC组(P<0.05),与UD组差异无显著性(P=0.318);(2)免疫印记法示:UD组与NC组相比,肝脏IRS-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RI组肝脏IRS-2蛋白表达增加,介于前两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RT-PCR示,UD组较NC组肝脏IRS-2mRNA表达下调,而RI组IRS-2mRNA表达水平介于二者之间.结论IRS-2的继发性减少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罗格列酮能够上调IRS-2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的另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2型糖尿病儿童胰岛素受体底物-1,2的表达.方法 对2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20例2型糖尿病儿童及20例对照组儿童,采用细胞免疫技术进行白细胞染色,运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利用光密度值,定量比较白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2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2型糖尿病组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减少(P<0.05),而胰岛素受体底物-2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肥胖儿童和2型糖尿病儿童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下降可能是其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的一个原因,但胰岛素受体底物-2可能不会引起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针刺组(n=40)和优降糖组(n=40),针刺组辨证施治12周,优降糖组根据血糖调节剂量持续12周,比较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状态。结果治疗前针刺组和优降糖组的体重、BMI、FPG、GHb、FINS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GHb及HOMA-IR均明显下降,ISI明显回升,而针刺组体重、BMI均显著下降(P<0.01),优降糖组体重、BMI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针刺组FINS下降明显,优降糖组FINS有所上升。治疗后针刺组降低FPG、GHb水平与优降糖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降低FINS的作用明显优于优降糖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针刺对体重、FPG、FINS的调节可能是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组织缺氧对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 2016 年10 月该院门诊首次确诊的182 例T2D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 岛素(Fins)、血红蛋白(Hb)、2,3- 二磷酸甘油酸(2,3-DPG)、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乳酸等水平, 据此计算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比较代谢综合征(MS)组(49 例) 和非MS 组(133 例)IR、组织缺氧相关指标,并根据患者Hb 水平的三分位数分成3 组;比较3 组IR、组织 缺氧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 MS 组FPG、Fins、HOMA-IR、Hb、HIF-1α 及血乳酸水平高于非MS 组,HOMA-IS 低于非MS 组(P <0.05)。随着Hb 水平提高,Fins、HOMA-IR、 HIF-1α、2,3-DPG 及血乳酸水平逐渐升高(P <0.05),而HOMA-IS 逐渐降低(P <0.05)。HOMA-IR 与 Hb、HIF-1α、2,3-DPG 及血乳酸水平均呈正相关(r =0.197、0.303、0.136 和0.153,P =0.017、0.000、0.067 和0.039),HOMA-IS 与Hb、HIF-1α、2,3-DPG 及血乳酸水平均呈负相关(r =-0.197、-0.303、-0.136 和 -0.153,P =0.017、0.000、0.067 和0.039)。结论 T2DM 患者存在慢性组织缺氧和IR 现象,两者有密切关系; 慢性组织缺氧可能诱发机体代谢紊乱,加速IR。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Bererine has been used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because of its hypoglycemic effect. In this report, we compared the intrinsic tyrosine kinase activities of erythrocyte insulin receptors from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or without stimulation by berberine in vitro. Methods-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sulin receptors were obtained from soluble human erythrocytes, and the insulin receptors were partially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was measured by the exogenous 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 Results: Both the membran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and the purified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from diabetic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individuals (reduced by 67.4% and 47.2%, respectively). After incubation with berbefine, there i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ctivity of membrane tyrosine kinase for diabetic patients ( a 150% increase). Beref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of purified insulin receptors. Conclusion: We concluded from these results that berbefine was able to improve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by increasing the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of membrane-bound insulin receptors from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使用途径短期解除高糖毒性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 例老年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50 例)和B 组(48 例),A组使用短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泵,B 组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通过计时起立- 步行测试(TUGT)、单腿站立测试(OLST)来评估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静态平衡能力,5 次坐立测试(FTSST)评估下肢肌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TUGT、OLST(睁)、OLST(闭)、FTSST 测试值的变化。结果治疗2 周后,同干预前比较,两组FPG、2 hPG、TUGT、OLST(睁)值均有所改善(P <0.05),且A 组的TUGT、OLST(睁)值优于B 组(P <0.05),而OLST(闭)、FTSST 值前后改善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UGT值与年龄、病程、HbA1c、2 hPG、FTSST 值呈正相关(P <0.05),与OLST(睁)、OLST(闭)值呈负相关(P <0.05);OLST(睁)值与年龄、FPG、TUGT、FTSST 值呈负相关(P <0.05),与OLST(闭)值呈正相关(P <0.05)。结论通过不同胰岛素使用途径特别是胰岛素泵短期解除高糖毒性后,均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及睁眼时静态平衡能力,降低发生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100例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分成两组:西格列汀组应用磷酸西格列汀片,每次100 mg,1次/天,口服;吡格列酮组应用盐酸吡格列酮片,每次15 mg,1次/天,口服.两组均同时应用胰岛素,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血糖变异系数(CV)、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PCP)、空腹胰高血糖素(PGG)、餐后2h胰高血糖素(2hPG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胰岛素用量(DID)、体质量指数(BMI)、血清CA19-9及血尿酸(BUA)、低血糖发生的频次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西格列汀组患者的FPG、2hPG、HbA1c、AUC、CV、PGG、2hPGG、TC、TG、SBP、DBP、DID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吡格列酮组患者的FPG、2hPG、HbA1c、AUC、CV及BU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的2hPG、HbA1c、AUC、CV、PGG、2hPGG、TC、TG、SBP、DBP、DID及BMI均低于吡格列酮组(均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的FCP及2hPCP均高于吡格列酮组(P<0.01);西格列汀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吡格列酮组(P=0.045).西格列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 与吡格列酮相比,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