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RAB1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181例病理确诊的Ⅲ期或Ⅳ期卵巢癌患者病理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癌组织中RAB1A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进一步分析RAB1A表达量与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RAB1A的表达为卵巢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RAB1A高表达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P=0.009)、吸烟(P=0.010)、肿瘤临床分期(P=0.011)、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1)、是否远端转移(P=0.014)有关;RAB1A高表达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P<0.001)。结论 RAB1A在卵巢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将缩短卵巢癌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髓样锌指蛋白1(myeloid zinc finger 1,MZF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inus,GEO)GSE10971和GSE12172和癌症基因组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ltas,TCGA),分析MZF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XIAP及c-jun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XIAP、c-jun蛋白在正常肺组织、肺良性病变、肺癌旁组织和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XIAP、c-jun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恶性组显著高于正常组、良性组和癌旁组(P<0.05),XIAP、c-jun在肺癌临床晚期(Ⅲ期和Ⅳ期)组的阳性表达水平(MOD值)均明显高于临床早期(Ⅰ期和Ⅱ期)组(P<0.05),XIAP、c-jun的阳性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XIAP与c-jun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32,P<0.05),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患者的XIAP、c-ju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生存期超过1年患者(P<0.05).XIAP、c-jun 的MOD值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直径和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 XIAP、c-jun蛋白阳性水平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XIAP、c-jun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患者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GFR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EGFR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4.44%(29/45),相对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ZEB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protein 1,锌指结合蛋白1)在不同侵袭能力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浸润性乳腺癌、14例导管原位癌、36例淋巴结转移癌、24例癌旁组织中ZEB1的表达,同时采用组织芯片方法检测了15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ZEB1的表达。结果 ZEB1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原位癌、淋巴结转移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7.7%、0、41.7%、4.2%。ZEB1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大小、ER、PR和Her2没有相关性,但在组织学类型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更高。浸润性小叶癌比浸润性导管癌ZEB1表达明显更高。生存分析显示ZEB1阳性组比ZEB1阴性组预后更差,生存率更低。结论 ZEB1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更具侵袭性和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之一,也可作为靶向治疗的潜在生物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TA1和XIAP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3例前列腺癌(PCa)和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MTA1和XIAP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PCa组织中MTA1和XIA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75.5%,均显著高于BPH组织(P<0.05)。MTA1和XIAP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周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0.05)。MTA1和XIAP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69,P=0.004)。结论:MTA1和XIAP蛋白表达与PCa发生、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以对PCa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与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以5、10、20、40、80、160、320 ng/mL的紫杉醇处理卵巢癌紫杉醇敏感细胞A2780和耐药细胞A2780/T,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IR),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紫杉醇100 ng/mL处理A2780和A2780/T细胞后XI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将A2780/T细胞分为空转染组(转染空载体质粒)、小干扰RNA(siRNA)-XIAP(siRNA-XIAP)组(转染siRNA-XIAP质粒)、非特异性转染组(转染非特异性质粒)、空白对照组(不转染质粒),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XI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的紫杉醇(0、1 000、1 500、2 000、2 500 n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紫杉醇处理后,A2780细胞IR随紫杉醇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A2780/T细胞IR无明显变化。紫杉醇100 ng/mL处理A2780和A2780/T细胞后,A2780细胞XIAP mRNA的表达低于紫杉醇未处理组(P<0.05),A2780/T细胞中XIAP mRNA的表达与紫杉醇未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2780/T细胞XIAP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A2780紫杉醇处理组(P均<0.05);siRNA-XIAP组XI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紫杉醇2 000 ng/mL及2 500 ng/mL作用下,siRNA-XIAP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与XIAP基因的高表达有关,特异性的siRNA可通过降低XIAP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耐药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microRNA-31(miR-31)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150 例EOC 患者组织中miR-31 的表达水平,将miR-31 表达情况与随访结果和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EOC 组织中miR-31 的表达较癌旁正常卵巢组织降低(P <0.05)。miR-31 的低表达与较差的组织学分级、较多的淋巴结转移、更广泛的腹膜转移和更晚期的病理分期有关(P <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无关(P >0.05)。此外,miR-31 的表达是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miR-31 可能是EOC 一个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其拮抗蛋白XAF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情况,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胆脂瘤标本及2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XIAP及XAF1的表达;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检测两组标本的凋亡状态。结果:①胆脂瘤上皮中的xI—AP、XAF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上皮(P〈0.01)。②胆脂瘤细胞凋亡显著高于正常上皮(P〈0.01)。⑧胆脂瘤上皮中,XI—AP、XAF1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XAFI表达与凋亡呈正相关(P〈0.01)。结论:XIAP、XAF1在胆脂瘤中的表达同步升高,提示在胆脂瘤发病中,促凋亡与抑凋亡二者达到了新的平衡,使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但不能无限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th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s-1, ROR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对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的卵巢癌患者的组织标本55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卵巢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各30例,以及非卵巢病变进行切除的正常卵巢1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ROR1的表达情况。除6例外,所有卵巢癌患者均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分析ROR1与上皮性卵巢癌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ROR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交界性和良性肿瘤,卵巢癌的ROR1表达在不同肿瘤的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卵巢癌ROR1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ROR1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对卵巢癌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病理特点的关系,探讨其在卵巢癌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4-2015年在该院妇产科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标本63例和正常卵巢组织标本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基因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在不同卵巢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Ⅰ期中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高于卵巢癌Ⅱ期和Ⅲ~Ⅳ期(P<0.05),Ⅱ期的表达量高于Ⅲ~Ⅳ期(P<0.05);高分化的表达量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基因1蛋白在卵巢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失活可能只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卵巢癌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XIAP相关因子1(XAF-1)的表达及与膀胱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以第一次复发的20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组)和其对应的20例初发的膀胱癌患者(初发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例复发的膀胱癌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检测XIAP和XAF-1在初发组、复发组、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与膀胱癌进展和复发的关系,同时分析XIAP和XAF-1与肿瘤数目、是否肌层浸润、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在初发组与复发组中XIAP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呈正相关(P0.05);即XIAP在不同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的表达强度不同,分期越高,表达强度越强。在初发组与复发组中XAF-1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呈负相关(P0.05),即XAF-1在不同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的表达强度不同,分期越高,表达强度越低。XIAP、XAF-1的表达强度在肿瘤数目、是否肌层浸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照组、初发组、复发组XIAP指标与XAF-1指标相关(P0.01),呈负相关,XIAP指标越高,XAF-1指标相对低。结论 XIAP异常高表达和XAF-1异常低表达可能在膀胱癌发病和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为膀胱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乙酰肝素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静  杨鹰  阎萍  连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0):2054-2056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卵巢癌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卵巢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①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8%,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为10.00%(P<0.05).②临床Ⅲ~Ⅳ期卵巢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1);低分化程度的卵巢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③各组织类型卵巢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在卵巢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有望成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判断胃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相对正常组织NRP‐1的表达,研究 N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NR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相对正常组织(66.7% vs .8.33%,P<0.05)。(2)NRP‐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 TNM 分期有关(P<0.05)。(3)NRP‐1高表达的患者的生存期短于低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8个月 vs .64个月,P<0.05)。(4)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NRP‐1的表达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NRP‐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2)NRP‐1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3)NRP‐1有望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Huma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SKOV3.ipl is more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compared with its parental line SKOV3. A total of 17 000 human genome complementary DNA microarray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two cell lines. Based on this,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22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were analyzed by cDNA microarray, and screened the 2-fol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ones. We screened genes relevant to clinical prognosis of serous ovarian cancer by determining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ovarian cancer genes to investigate cell receptor and immunity-associated genes, and as groundwork, identify ovarian cancer-associated antigens at the gene level.
Methods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22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and DNA microarrays were prepared. After scanning, hybridization signal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genes that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twice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ones were screened.
Results We screened 236 genes relevant to the prognosis of ovarian cancer from the 17 000 human genome cDNA microarrays. According to gene classification, 48 of the 236 genes were cell receptor or immunity-associated genes, including 2 genes rela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 stage, 4 genes to histological grade, 18 genes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11 genes to residual disease, and 13 genes to the reactivity to chemotherapy. Several functionally important genes including fibronectin 1, pericentriolar material 1, beta-2-microglobulin, PPAR binding protein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onclusions The cDNA microarray of ovarian cancer gene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as effective and high throughput in screening the ovarian cancer-associated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Through the studies of the cell receptor and immunity-associated genes we expect 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biology index of ovarian cancer-associated antige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BTCC)中XIAP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BTCC标本中XIA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选择同期30例正常的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BTCC组织标本中XIA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χ2=31.42,P<0.01)。BTCC组织中XIAP的表达与肿瘤数量、是否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是否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 XIAP基因与BTC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有关,作为判断BTCC的术后复发和评估预后的独立指标,有望成为BTCC基因诊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