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时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分别对 5 2例 (81眼 )老年DR患者和 4 5例 (5 9眼 )成年DR患者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DR患者CRA各血流参数与成年DR患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RA阻力指数 (RI)明显增高 ,舒张期血流速度 (vED)明显降低 (P <0 .0 1) ,眼球壁增厚的程度明显高于成年DR组 (P <0 .0 5 )。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 ,DR患者CRA的RI增加 ,而收缩期血流速度、vED降低 (P <0 .0 5 )。结论 :对于老年DR患者 ,随着年龄、病程的增加 ,视网膜的缺血性改变明显加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DR时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有不对称性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的患眼间球后血流速度的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25例伴不对称性视野缺损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不对称性视野缺损定义为双眼间眼球平均偏差指数(M D)差异>6dB。以彩色多普勒显影测量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鼻侧、颞侧睫状后动脉的血流速度犤包括最大收缩速度(PSV)和终末舒张速度(EDV)犦和阻力指数(RI)。结果:存在较严重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患眼的M D为(-18.3±7.8)dB,而视野缺损较轻患眼的M D为(-6.8±5.5)dB,2者间差异显著(P<0.0001)。存在较严重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患眼与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及颈动脉改变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120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及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D组)比较,糖尿病病例组中无视网膜病变组(A组)、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组)、伴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C组)视网膜中央动脉Vs、Vd减低,RI增高.(2)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眼动脉Vs、Vd减低,RI增高.(3)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Ds减低,IMT增高.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颈动脉进行测定,可早期发现血流参数的改变,对视网膜病变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5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眼动脉(O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糖尿病组OA、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降低,搏动指数(PI)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OA、CRA峰时延长,收缩峰圆钝,波峰融合,部分患者舒张期血流降低甚至消失,频谱低而圆钝呈"馒头状"。结论糖尿病患者OA、CRA的血流动力学检测,可发现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血流灌注和功能等提供重要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检测肝硬化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旨在探讨肝硬化不同程度肝功能与外周末梢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组,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应用CDFI探查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肝硬化组B、C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EDV增加的幅度高于PSV增幅,RI显著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表明肝硬化患者外周末梢动脉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对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2个人种即高加索人和中国人单眼患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态学特征与对侧眼老年性黄斑病变(ARM)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共纳入135例荧光素血管造影发现1眼有新生血管性AM D、另1眼有ARM的患者。其中高加索人为英皇学院医院的38例患者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颈内动脉(ICA)与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分析2型糖尿病(DM)对大血管和微血管影响的差异,进而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83例(166眼)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40眼)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型DM患者OA、CRA血流动力学早期即有明显改变,呈低流速、高阻力型,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晚。结论2型DM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OA、CRA的血流动力学比检测ICA能更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1例糖尿病患者(62眼)和14例正常对照者(19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进行眼部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确诊白内障并纳入"复明工程"的103例患者(103只眼)术前行患眼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裂隙灯检查。观察晶状体前后囊及内部回声,并与裂隙灯下晶状体检查对比分析;测量晶状体厚度、后囊长度;观察玻璃体、视网膜及球后回声;观察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并以对侧健眼作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白内障声像图表现为晶状体增厚,后囊膜回声增强、增厚;晶状体混浊部位回声稍强,分皮质型46例、核型21例、后囊膜下型11例、全混型25例;晶状体超声检测分型与裂隙灯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3,P=0.74)。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检查与对侧健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例白内障患者(103只眼)探查后有37眼玻璃体混浊,3眼晶状体半脱位或悬韧带异常,3眼视网膜脱离,17眼球后三角区后巩膜葡萄肿。结论:白内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弥补眼科裂隙灯检查的不足,快速了解眼球内及眼球后的情况;患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与健眼比较有差异,且术后有改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列为白内障复明工程筛查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用于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400例患者,分为糖尿患者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通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动脉、眼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总结彩色多普勒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并总结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血流灌注状态,及早干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结果:糖尿病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PSV较对照组低,而RI值则较对照组高。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可对糖尿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进行测定,早期发现血流速度、RI、PI的改变,及时了解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对视网膜病变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黄斑变性眼的血流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老年黄斑变性 ( AMD)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分别检测 AMD患者 40例 ( 4 0只眼 )、正常人 30例 ( 4 0只眼 )的视网膜中央动脉 ( CRA)、睫状后动脉 ( PCA)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 ( RI)。结果 :AMD患者 CRA和 PCA的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 ( P<0 .0 1 ) ;R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 P<0 .0 1 )。结论 :AMD患者存在眼血流动力学异常 ,脉络膜血管床血液灌注减少 ,提示血管缺陷可能是 AMD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对 2 6例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局部外加压术 (16眼 )或环扎术 (10眼 )巩膜扣带手术方法后 ,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 ,对侧健眼为对照眼。结果 :局部巩膜外加压术后 16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平均流速值 [(4.0 5± 0 .35 ) cm / s]较对侧健眼 [(5 .5 4± 1.2 6 )cm/ s]明显降低 (P <0 .0 1) ;环扎术 10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平均流速值 [(3.10± 0 .5 4 ) cm / s]较对侧健眼 [(5 .0 9± 0 .94 )cm/ s]明显降低 (P <0 .0 1)。环扎术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平均流速值较外加压术眼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局部巩膜外加压术和环扎术均可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改变 ,以环扎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改变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imagining,CDI)测定32例(6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球后血流状态,并与正常人30例(60只眼)进行对照。其中32例DR患者接受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包括非增殖型(NPDR)20例和增殖型(PDR)12例。结果:D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总平均速度(Vm)均降低,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增高,视网膜中央骨静脉(CRV)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低血流速度(Vmin)和Vm增高,其中NPDR各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R患者小动脉闭塞,血流速度下降,舒张期血管阻力增高,使血流减少。CDI检测对DR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对各种不同严重程度的眼球破裂伤的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探讨 ,选取各类眼球破裂伤患者 49例 (5 2眼 ) ,在伤后 48例 (5 1眼 )早期进行急诊伤口探查修补手术 ,并根据需要进行二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 (或 )白内障联合手术。分析其严重程度、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手术病例 ,术后视力提高 3 4例 (3 6眼 ) ;与术前相同 7例 (7眼 ) ;下降 7例 (8眼 ) ,其中 3例 (3眼 )发生眼球萎缩。提示 :①对眼球破裂伤患者应缜密探查 ,防止遗漏单纯巩膜裂伤病例 ;②是否存在光感不是进行进一步治疗的指征 ;③只要有手术可能 ,都应尝试内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以尽可能挽救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眼部血管改变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云  朱光贤  王磊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591-3592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糖尿病(DM)患者眼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38例DM患者根据血糖、尿糖检验结果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分别测其眼动脉(OA)、睫状后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血流速度(Vmin)所测参数与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M患者眼部三支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而CRV的血流速度则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两组DM间比较,发现病情较重的DM组(B组DM)较病情较轻的DM(A组DM)上述改变更加明显,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存在极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其改变程度与DM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应用CDFI可明确反映这一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共焦激光扫描多普勒视网膜血流仪检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环扎加压术前后眼底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Heidelberg共焦激光扫描多普勒视网膜血流仪分别测定47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周、1月和3月患眼与对侧眼的视网膜大血管的血容量、血流量和红细胞平均速率,以对侧眼为对照。结果术前及术后患眼与对侧眼视网膜大血管的血容量、血流量和红细胞平均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是影响术前患眼视网膜颞上动脉各血流参数的主要因素,环扎缩紧率是影响术后1周患眼视网膜颞上动脉各血流参数改变的主要因素。术后各眼均未发生眼部缺血症状,视力恢复理想。结论视网膜脱离时即有患眼视网膜血供的下降,环扎加压术后血供进一步减少,并随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短期内对患眼的恢复无明显影响。共焦激光扫描多普勒视网膜血流仪为检测眼底血流变化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43例AM D患者共45眼的脉络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易位现象。方法:所有患者由于AM D出现了视力下降(典型膜性病变5例,隐匿性病变14例,混合性病变2例,色素上皮脱离性病变16例,视网膜下出血5例,地图状萎缩3例)。手术切除新生血管病灶后,完成周边全层RPE自体移植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52例DR患者共75眼,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术,并于光凝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视网膜血流动力学,随访3~5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视网膜的血流灌注有明显的改善,PSV(t=3.541,P=0.012)、EDV(t=2.62,P=0.027)、PI(t=3.321,P=0.019)和Vm(t=3.002,P=0.021)均下降,而RI增高(t=4.002,P=0.007).随访3~5个月,66眼视力改善,有效率88.0%.术后视力提高值和患眼的PSV(r=0.784,P=0.018)、RI(r=0.801,P=0.008)及Vm(r=0.752,P=0.031)的变化相关.而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善则是影响光凝术后视力提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8).结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患者的视网膜血流灌注有明显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和术后患者视力预后的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眼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美国百胜400AU全身多普勒血流图诊断仪,检测CRAO患者12例,13只眼,与本院正常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为正常对照.部分病例眼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同期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动脉、静脉充盈时间进行比较,并对部分急性期患者治疗期间行多次检测.结果:CRAO患者急性期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参数值下降,多普勒频谱波幅明显降低,部分取不到多普勒频谱.眼血流参数值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动脉、静脉充盈时间成反比.随着治疗临床症状好转,眼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上升.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作为CRAO的诊断依据,并可用于临床治疗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评估钝伤引起严重眼睑肿胀的早期和晚期眶部血流参数的改变。方法:应用CDU对31例单侧钝挫伤患者的62只眼和32例正常受试者的32只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SPCAs)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参数进行了检查。在患者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