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鑫 《临床医学》2012,32(10):57-58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新乡市红旗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T-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治疗后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FBG、OGTT-2 h血糖、HbAlc在治疗后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BG、OGTT-2 h血糖、HbAlc治疗前后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妞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剂量,吡格列酮最大加至45mg/d,二甲双胍最大加至1500mg/d,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二甲双胍组更明显(P均〈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与吡格列酮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其对T2DM患者血脂水平影响与二甲双胍不同,但可能同样对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起保护作用,从而延缓T2DM及大血管并发症进展。  相似文献   

3.
孚来迪及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孚来迪及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2型糖尿病62例,其中31例予孚来迪单药治疗,另外31例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仍〉7mmol/L的予孚来迪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肾功能。结果孚来迪组及孚来迪联合二甲双胍组的FBG,PBG,HbAlc,TC,TG均显著下降(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孚来迪是有效安全的口服降糖药。孚来迪可与二甲双胍产生协同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FBG、2hPBG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FBG、2hPBG水平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BG、2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 56%高于对照组80. 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 88%与对照组14. 63%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12周FPG、PBG、HbA1c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下降程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vs 88.89%,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初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伴不同程度血脂异常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全部用二甲双胍0.25~0.5g/次,3次/d。治疗组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20mg/次,每晚1次,总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存降血糖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血脂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降血糖、降血脂效果好。治疗过程中观察到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方面无明显变化。两药合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8%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保持饮食、运动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1.0g,1次/d;马来酸罗格列酮4mg,1次/d。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1.0g,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使用能比单用二甲双胍更好地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使用对血糖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独使用,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降压及降糖作用。方法将129例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分为2组,维拉帕米治疗组98例,对照组31例。(1)维拉帕米治疗组: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mg/d,二甲双胍750—1500mg/a,缬沙坦80~160mg/d,阿司匹林100mg/d;(2)对照组,缬沙坦80~160mg/d,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mg/d,阿司匹林100ms/a;(3)血压观测:受试患者早7:00及晚22:00,每日测量2次,记录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果①二甲双胍2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4,6周后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对照组治疗6周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③两组治疗6周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维拉帕米治疗组治疗12周后复查TC、TG、LDL明显下降,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治疗后升高为(2.73±0.17),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改善(P〈0.05),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维拉帕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9.
格列吡嗪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停止使用其他降糖药,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给予格列吡嗪5mg,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血糖(FPG)以及标准餐后2h血糖(2hPG)。结果经治疗3月后治疗组患者GHbA1c、FPG及2hPG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格列吡嗪辅助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杨廷强 《华西医学》2009,(10):2619-2621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1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和对照组(格列本脲+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两者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脂联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C、LDL-C、TG、FBG、2hPBG都较治疗前降低,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格列美脲的T2DM患者其血浆HCY、HOMA-IR、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能降低多项心血管危险因子水平,对血脂、HCY和动脉粥样硬化都有良性调节作用,其作用基础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血浆脂联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格列奈组及格列吡嗪组,每组40例。在饮食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瑞格列奈组服用瑞格列奈,初始剂量为0.5mg·次^-1,3次·d^-1,餐前10min口服;格列吡嗪组服用格列吡嗪,初始剂量为5mg·次^-1,3次·d^-1,餐前30vain口服。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2组均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g,早、晚餐时口服。用药4周内根据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的水平调整药物用量,治疗维持12周。治疗4、12周后复查FPG、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lNS)及体质指数(BMI),记录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FPG、P2h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作用更明显(P〈0.05)。治疗12周后瑞格列奈组的FPG较格列吡嗪组明显降低(P〈0.05);2组P2hBG及HbAlc均有明显的降低,但降低的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12周后FINS及P2hlNS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格列吡嗪组治疗12周后的FINS及P2hlNS较治疗前上升不明显(均P〉0。05)。治疗12周后2组BMI均较治疗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吡嗪组出现低血糖反应6例,药物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均有明显降低FPG、P2hBG及HbAlc的作用,但瑞格列奈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B细胞功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数的影响。方法将45例正使用诺和灵30R治疗的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二甲双胍(0.5g3次/d)观察随访12周。结果治疗组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前相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腰围(WC)明显下降(尸〈0.001)。血压无明显改变。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3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00nag,3次/d)及吡格列酮组(15mg,1次/d),疗程12个月。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体质量指数低于吡格列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吡格列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降糖、改善胰岛素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在降低体质量指数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1.0g/次,3次/d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利拉鲁肽1.2 mg、1次/d皮下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周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治疗12、24周时,观察组BMI、HOMA-IR、2 hBG、FBG、HbAlc、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病人54例,分成三组,分别给予单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及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进行口服.治疗前后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变,治疗12周后观察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了解其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均有明显下降,且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有协同控制血糖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53-3554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FBG、Hb Alc、2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lc、2hPG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式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l岁,1998年确诊为糖尿病,院外坚持服用二甲双胍0.25g,3次/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商品名:拜糖平)50mg,3次/d控制血糖,近2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FBG)8.7~10.4mmol/L、餐后2次血糖(PBG)15.2~18.7mmol/L,伴双足拇趾感觉异常6个月,于2008年6月10日收入院。入院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门冬胰岛素早6U、午4U、晚4U餐时注射以控制血糖,并给予静点0.9%氯化钠注射液加注射用灯盏花素组液1次/d,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治疗。经治疗血糖控制在FBG6.9~7.2mmol/L、PBG6.3~11.1m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是否能够提高链脲菌素-糖尿病大鼠各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蛋白表达,并与治疗糖尿病有已知疗效的药物二甲双胍作为对比,分析汉防己甲素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人类基因组计划北方中心诺赛基因完成。①选用8—10周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28只。于大鼠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60.0mg/kg,当大鼠血浆葡萄糖浓度≥20mmol/L并且有多尿等其他糖尿病特征时。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n=28)。②将其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每组7只):模型组,汉防己甲素组, 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汉防已甲素组。汉防己甲素组:每8小时尾静脉注射1.0mg/kg汉防已甲素(浙江金华制药厂产品,2mL/支),3次/d;二甲双胍组:灌胃100mg/(kg&;#183;d)二甲双胍(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mL/支)混悬液;二甲双胍+汉防己甲素组:每8小时尾静脉注射1.0mg/kg汉防己甲素,3次/d,同时灌胃100mg/(kg&;#183;d)二甲双胍混悬液。模型组:饲以普通饲料喂养。每组干预1周。③在用药1周后将4组大鼠处死,立即解剖大鼠分别取出肝脏、骨骼肌及肾周脂肪组织放入-80℃保存.用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肝脏、骨骼肌及肾周脂肪组织和膜表面/细胞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蛋白表达。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大鼠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汉防已甲素组肝脏、骨骼肌及肾周脂肪组织和膜表面/细胞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是模型组的两三倍(P〈0.05-0.01),尤其在肝脏和脂肪细胞中表达更高。二甲双胍组肝脏、骨骼肌及肾周脂肪组织和膜表面/细胞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模型组,是模型组的一两倍(P〈0.05),不如前者明显。二甲双胍+汉防己甲素组肝脏、骨骼肌及肾周脂肪组织和膜表面/细胞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模型组。是模型缉的2-3.5倍(P〈0.05-0.01),尤其在脂肪细胞中最高。 结论:汉防已甲素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外周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蛋白表达。提高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该作用与二甲双胍基本相当,两者合用的效果并不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睡前皮下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结合每日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同治疗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胰岛素总用量、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能有效控制FPG、2 hPBG及HbA1 c,胰岛素用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可用于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60例,依据其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个组别HbAlc、2hPG、FBG等水平变化、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个组别治疗后HbAlc、2hPG、FBG等总有效率及水平的对比发现实验组较之控制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有统计学价值.两个组别对比其不良反应率无发现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血糖予以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