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见的并发症,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防治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是降低肺心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我们自1994年7月至1997年8月对13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胶碘酮负荷量静脉注射控制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137例患者均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治入院,符合197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关于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心电图证实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频发房早45…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认识,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心力衰竭程度和电解质紊乱程度越严重,并发心律失常的概率就越大,预后越差。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因而它的治疗有别于其他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2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戈  陈风滨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1):761-762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220例临床分析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257000)张戈,陈风滨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并非罕见,且预后不佳,本文就我院1985~1990年收治的肺心病418例,其中并发心律失常220例,分析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合并心律失常较多。本文就我院1992年4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的肺心病328例中合并心律失常112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肺心病328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慢性肺...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为探讨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特点,现对我院1995-2003年月的376例住院肺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对105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出现一种心律失常类型,但也有不少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的心律失常,共达126例次。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68.25%(86/126)、室性心律失常14.29%(18/126),传导阻滞17.46%(22/126),以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占9.52%。大部分合并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心衰程度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相关。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和心衰是诱发的常见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诱因是治疗重点,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急性期更易发生。本文对我院1989年1月~1994年6月住院的195例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心律失常89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心病(PHD)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明显影响循环功能,甚至造成心搏骤停等,是肺心病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上必须加强肺心病急发期的治疗,及时正确处理心律失常。我院自1994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肺心病203例,并发心律失常用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03例肺心病均符合1978年全国肺心病会议的修订标准。男性135例,女性68例.年龄38~81岁,平均59.5岁。并发心律失常31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4例.房性早搏8例.室性早搏3例.阵发性定性心动过速4例,房颤2例。根据PaO2的高低及有无心衰分别进行了对比分…  相似文献   

9.
孙良成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08-1609
目的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发病特点。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间11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全部予以24h全程心电图监护管理或等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及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检查完成后划分组别,心律失常组77例,心律正常组41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对比2组肺心病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率达65.25%(77例),其心律失常表现类型多为窦性心动过速、不齐、过缓及房性期前收搏、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并发及严重程度多因心力衰竭、肺部严重感染、缺氧、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与正常组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潜在心律失常并发系数极高,其影响因素存在多变性和多样性特点,了解其心电图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方法: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律失常104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而激动传导异常较少。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房性早搏。PaO2〈60mHg、血钾〈3.5mol/L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其中房性早搏最常见,缺氧、低血钾可能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诱因有助于控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96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动态心电图变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哲锋  鲍德国 《临床荟萃》1998,13(4):153-15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由于其病理生理的改变,导致了其心律失常昼夜变化的独特性。为了更加了解肺心病的心律失常发生规律。我们对96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Monitor),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林隆 《临床医学》1999,19(11):14-15
分别观察3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及单纯肺心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发现两者胸闷,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肺心病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突发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持续心律失常,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肺心病患者,故对于肺心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完善急性心肌梗塞的检查,以便早期识别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心梗。  相似文献   

13.
24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波  刘宏威 《临床医学》1996,16(9):12-13
本文就我院1984年1月至1994年1月这十年收治肺心病患者,随机抽出247例,就慢性肺心病并心律失常的诱因、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247例均为我院循环内科及呼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心律失常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云生 《临床医学》1996,16(7):10-11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急性期更易发生。本文对我院1989年1月~1994年6月住院的195例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心律失常89例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95例均符合1988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发心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心电图和血清电解质测定及血气分析等检查,对286例肺心病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的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86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108例,占37.8%.其中并发两种或以上心律失常者26例,占24.1%,108例中死亡31例,死亡率28.7%.结论 肺心病并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见于心功能Ⅱ~Ⅳ级,常与缺氧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因素有关,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肺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3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常见并发症 ,如无明显自觉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多不做特殊处理 ,但快速心律失常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所以应及时控制。由于肺心病患者多伴有低氧血症和心功能不全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我们探讨西地兰与维拉帕米(异搏定 )对治疗肺心病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 34例病例均为我院 1994~ 1998年住院患者 ,均符合 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5 4~ 82岁 ,平均 6 5岁。 …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治疗的进展,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心律失常也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3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3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病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大新  张惠娟 《临床荟萃》1994,9(23):1088-108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并非少见。据文献报告发生率为20~40%,为引起临床的重视,现将我院近两年来住院治疗的249例,就心律失常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丽  高玉梅 《临床医学》2008,28(12):17-18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病例共136例,全部于入院后48 h内通过24 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67.64%(92例),其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占42.08%,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早、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等也常出现。心律失常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明显。如心衰程度、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及合并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其治疗,提高对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室上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共128例,室性激动异常和(或)传导阻滞及多种心律失常并存均可见;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明显相关。抗心律失常治疗以治疗原发病和(或)改善呼吸功能及纠正内环境紊乱为主,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辅。结论:肺心病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或)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为纠正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