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月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逍遥散对症加减,煎水内服,治疗月经前后诸症患者86例。结果86例患者治愈40例,好转3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70%。结论以中药逍遥散对症加减治疗月经前后诸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月经前后诸证病机探析刘卫平,邓素敏,郝香玲(河南省安阳卫生学校,455000;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禹州市人民医院)主题词月经病/中医病机月经前后诸症是指经行前后及经期出现的一系列很有规律的较严重的全身症候。如乳房胀痛、头痛、头昏、烦躁、易怒、心悸、失眠...  相似文献   

3.
经行吐衄属妇科月经前后诸证病症之一,非临床常见病症。其证型、治法、方药不一,通过检索45年来关于经行吐衄的文献,统计数据,为中医药治疗经行吐衄提供客观规范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症候,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心悸失眠、腰背酸楚、心神不宁等,亦称经断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补充疗法来调整月经周期,缓解性激素缺乏所导致的一系列不适症状,虽效果立竿见影但副作用明显,且激素依赖性较强,患者不易接受。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笔者从师期间见一典型病例,采用中药滋养肾阴法调理绝经前后诸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绝经期前后诸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肾阴不足,心失所养,水火不济,心肾同病是本病的病机所在:临床以心肾并重、益精养血为指导思想,以滋养心。肾、益精养血为治疗原则,益肾养心汤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67例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甘麦大枣汤合天王补心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绝经前后诸证是一些进入绝经期前后妇女常常发生的、与绝经有关的证候。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甘麦大枣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属西医更年期综合征 ) ,疗效满意。现将资料齐全的 4 0例整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 0例均来自近 5年笔者中医门诊治疗病例。年龄 4 0~5 4岁 ,病程 1~ 10年 ,18例经过西医治疗。症见月经前后不定期 ,月经量或多或少或闭 ,伴眩晕耳鸣 ,烘热汗出 ,烦躁易怒 ,心悸不寐 ,多梦 ,悲伤欲哭 ,情志不宁 ,神疲肢软等症状。2 治疗方法用甘麦大枣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主方 :淮小麦30 g,甘草 9g,大枣 10枚 ,…  相似文献   

7.
绝经前后诸证是妇女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导师陈莹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以肾虚为主,还和肝脾两脏功能失调有关,同时因虚至瘀,形成的血瘀贯穿着整个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治疗以补肾为主,辅以健脾、养肝,佐以活血化瘀。并举典型病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认为妇女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属绝经前后诸证。这些症状往往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甚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西医目前多以补充雌激素来改善症状,而激素替代疗法常引发子宫内膜病变及乳腺癌的发病。中医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有一定优势,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用二仙丹合逍遥丸治疗绝经前后诸证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祖国医学黎经断前后诸证,本病主要是以肾虚为主而出现不同证候群。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8例,总有效率9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芳香疗法并一贯煎治疗对肾虚肝郁型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论文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经断前后诸证肾虚肝郁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30例/组。对照组给予一贯煎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一贯煎基础上给予真薰衣草精油局部外用。2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采用肾虚肝郁型经断前后诸证评分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改良Kupperman评分表(KM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经断前后诸证肾虚肝郁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2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PSQI单症状和总积分、Kupperman单症状(除对照组神经过敏和焦虑症状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中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PSQI中的总积分、Kupperman中的失眠、神经过敏、焦虑、忧郁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睡眠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贯煎基础上加用芳香疗法能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改善睡眠质量、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状态,且优于单纯一贯煎口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安坤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肾安坤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48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结论补肾安坤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以潮热汗出为主的症状群。中医历来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阴阳失调为基本病机。基于肾中阴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生理情况下互根互用,病理情况下相互累及,刘宏奇教授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一指导虚损类病症的原则,应用于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治疗,重在调补肾中阴阳,以平为期,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CS)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之一,是从成熟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或从月经来潮到绝经的过渡时期,是妇女生命中引起体格变化和重新建立心理和生理平衡的时期。引起本病的原因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及肌体衰老存在密切关系。亦与患精神、神经、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在此时期前,若卵巢受到严重破坏或手术切除更易发生此病。中医称此病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多由妇女绝经前后肾气虚衰、冲任二脉虚损、天癸渐竭、肾阴肾阳易于失和而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绝经期前后诸证与血液流变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认为,绝经期前后诸证的产生与脏腑功能衰退关系甚大,故临床上多从虚证治疗。为了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否有相关的因素存在,作者对40例患有绝经期前后诸证的妇女,按中医辩证分为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二组,用XN-5型带微电脑毛细血管粘度计,对其分别作了血液流变学的5项测定、以20例处于更年时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脾肾阳虚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太积值均明显低于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运用"时间治疗"疑难杂证的治则.方法选择在一昼夜或一年阴阳消长节律中病情起伏明显的病证,进行"时间治疗".虚证,趁其有利时间补益之,当其不利之时扶植之,并抑彼之不利因素;实证,选择最佳时机攻削之;预期发作的疾患,则预为治之或截而夺之.结果5种疑难病证均获良效.结论不寐、哮喘、低血压、顽固性头痛以及月经前后诸证等病证,运用"时间治疗",疗效优于一般治法.  相似文献   

16.
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瘤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分析了1987年至1994年经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为脑垂体泌乳素瘤57例用溴隐亭治疗的情况。57例中巨大腺瘤11例,微腺瘤46例。57例均用溴隐亭治疗,其中9例手术,术后继续服用溴隐亭。结果血清泌乳素值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者占89.47%,85.96%病例泌乳减少或停止,87.72%月经恢复,63.41%病例妊娠。所有足月产的23例婴儿无一例畸形或先天性疾病。可见,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瘤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副作用小,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的一系列不适证候。韩冰教授善用奇经八脉理论,在补益肾气,滋阴扶阳的基础上重视维脉作用,阳维病者重视调和营卫,燮理阳维,阴维病者重视通养心肾,通维和络。  相似文献   

18.
继发性闭经是指月经周期建立后,中断3个月以上不来月经者.临床分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及痰湿阻滞诸证.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以七物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继发性闭经10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升陷汤是清末民初医家张锡纯所创,主要用于治疗大气下陷证。老师司廷林在临证中多以大气下陷理论与冲气上逆理论结合,不仅用升陷汤加减治疗气短之症,而且对眩晕、心慌、耳鸣、失眠、腹胀、月经先期诸症也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证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刁明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43-143
妇女因月经终止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为“经断前后诸症”,现代医学称“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经断前后出现月经由规律而逐渐紊乱、终止,同时有烘热汗出,易怒等精神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